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一、数与代数
1. 时、分、秒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知识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
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举例:
1 时 30 分 = 90 分(1 时 = 60 分,60 分 30 分 = 90 分)
120 秒 = 2 分(120 ÷ 60 = 2)
(2) 时间单位的测量与计算
知识点:
学会看钟表(包括电子钟和机械钟),并能正确读出时间。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学会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求开始时间、求结束时间等。
举例:
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是 3:45,读作三点四十五分。
小明从 8:30 开始做作业,9:15 做完,他做了多长时间?
分析:9:15 8:30 = 45 分钟。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知识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3 2 5
2 4 6
—————
5 7 1
举例:
325 246 = 571(个位 5 6 = 11,向十位进 1,十位 2 4 1 = 7,百位 3 2 = 5)
(2)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知识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个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加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加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4 7 8
2 9 6
—————
7 7 4
举例:
478 296 = 774(个位 8 6 = 14,向十位进 1,十位 7 9 1 = 17,向百位进 1,百位 4 2 1 = 7)
(3)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
知识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百位减百位。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8 3 4
4 2 5
—————
4 0 9
举例:
834 425 = 409(个位 4 5 不够减,从十位借 1,14 5 = 9,十位 3 2 1 = 0,百位 8 4 = 4)
(4)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知识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个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十位减十位不够减,从百位借一当十;百位减百位不够减,从千位借一当十。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7 0 0
4 8 9
—————
2 1 1
举例:
700 489 = 211(个位 0 9 不够减,从十位借 1,10 9 = 1,十位 0 8 1 不够减,从百位借 1,10 8 1 = 1,百位 7 4 1 = 2)
(5)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万以内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剩余、求相差数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有 345 个苹果,小红有 278 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多少个苹果?
分析:求相差数,用减法,345 278 = 67 个。
小明有 700 元,小红有 489 元,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元?
分析:求总数,用加法,700 489 = 1189 元。
3. 测量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mm)、分米(dm)和千米(km)
知识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测量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mm)、分米(dm)和千米(km)
知识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厘米 = 10 毫米
1 分米 = 10 厘米 = 100 毫米
1 米 = 10 分米 = 100 厘米 = 1000 毫米
1 千米 = 1000 米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例如:测量较短距离用毫米、分米,测量较长距离用千米。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举例:
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 18 厘米,也可以说是 180 毫米。
1 千米 = 1000 米,3 千米 = 3000 米。
(2) 认识质量单位:吨(t)
知识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并理解它与千克(kg)之间的关系:1 吨 = 1000 千克。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测量,例如:测量较轻物品用克、千克,测量较重物品用吨。
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举例:
一头大象的重量大约是 5 吨,也可以说是 5000 千克。
1 吨 = 1000 千克,4 吨 = 4000 千克。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长度、求总质量、比较大小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 500 米,他每天上学要走 2 个来回,他每天一共要走多少米?
分析:1 个来回是 2 个单程,2 个来回是 4 个单程,500 × 4 = 2000 米。
一辆卡车载重 5 吨,现在有 8 箱货物,每箱重 600 千克,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
分析:8 箱货物总重 600 × 8 = 4800 千克,5 吨 = 5000 千克,4800 < 5000,能运走。
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估算
知识点:
理解估算的意义:为了方便计算或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对数进行粗略计算。
掌握估算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取整法等。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举例:
估算 678 345:
678 接近 700,345 接近 300,700 300 = 1000,所以 678 345 ≈ 1000。
估算 912 587:
912 接近 900,587 接近 600,900 600 = 300,所以 912 587 ≈ 300。
(2)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估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判断结果的范围、估计数量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举例:
小明有 678 元,小红有 345 元,小明比小红多多少元?
分析:估算 678 345,678 接近 700,345 接近 300,700 300 = 400,所以小明比小红大约多 400 元。
一辆货车一次能运 500 箱货物,现在有 912 箱货物,这辆货车大约需要运几次?
分析:估算 912 ÷ 500,912 接近 900,900 ÷ 500 = 1.8,所以大约需要运 2 次。
5. 倍的认识
(1) 倍的意义
知识点:
理解“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举例:
小明有 12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 3 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12 × 3 = 36 个。
(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知识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用乘法计算。
举例:
小明有 5 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数是小明的 4 倍,小红有多少支铅笔?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5 × 4 = 20 支。
(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知识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除法计算。
举例:
小明有 20 个橘子,小红有 5 个橘子,小明的橘子数是小红的几倍?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20 ÷ 5 = 4 倍。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1)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知识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再把积相加。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3 2 1
× 4
—————
1 2 8 4
举例:
321 × 4 = 1284(先用 4 乘 321 的每一位:4 × 1 = 4,4 × 2 = 8,4 × 3 = 12,再把积相加:4 8 12 = 1284)
(2)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知识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积满十要进位。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2 4 6
× 3
—————
7 3 8
举例:
246 × 3 = 738(先用 3 乘 246 的每一位:3 × 6 = 18,3 × 4 = 12,3 × 2 = 6,积满十要进位:8 1 = 9,2 1 = 3)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总价等。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总价、求总路程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每天跑步 3 圈,每圈 400 米,小明一周(7 天)一共跑多少米?
分析:求总路程,用乘法,400 × 3 × 7 = 8400 米。
一本故事书 8 元,小明买了 5 本,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分析:求总价,用乘法,8 × 5 = 40 元。
7.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
(1)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知识点:
掌握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9 4 5
÷ 3
—————
3 1 5
举例:
945 ÷ 3 = 315(从高位除起:9 ÷ 3 = 3,4 ÷ 3 = 1,5 ÷ 3 = 1 余 2,积满十要进位:1 2 = 3)
(2)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
知识点:
掌握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7 2 6
÷ 2
—————
3 6 3
举例:
726 ÷ 2 = 363(从高位除起:7 ÷ 2 = 3,2 ÷ 2 = 1,6 ÷ 2 = 3.
(3) 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在余数后面补 0 继续除。
理解余数的含义: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掌握验算的方法:商×除数 余数 = 被除数。
举例:
100 ÷ 3 = 33 余 1(除到个位不够除,就在余数后面补 0 继续除,10 ÷ 3 = 3 余 1,10 ÷ 3 = 3 余 1,10 ÷ 3 = 3 余 1,...,所以 100 ÷ 3 = 33 余 1)
验算:33 × 3 1 = 100。
(4)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每份数、求份数、求总数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三年级有 120 名学生,平均分成 4 个班,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分析:求每份数,用除法,120 ÷ 4 = 30 名。
小明有 96 元,买 3 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钱?
分析:求每份数,用除法,96 ÷ 3 = 32 元。
二、图形与几何
1. 四边形
(1) 认识四边形
知识点:
认识四边形,并理解其特征:有 4 条直的边,有 4 个角。
了解不同类型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举例: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四边形。
(2) 周长的认识
知识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 = (长 宽) × 2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
举例:
一个长方形,长 5 厘米,宽 3 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长方形周长 = (长 宽) × 2 = (5 3) × 2 = 16 厘米。
一个正方形,边长 4 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正方形周长 = 边长× 4 = 4 × 4 = 16 厘米。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周长、求边长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厘米,长是 6 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分析:设宽为 x 厘米,(6 x) × 2 = 20,6 x = 10,x = 4。
三、综合与实践
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时间计算、长度测量、质量计算、图形周长计算等。
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举例:
调查班级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并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测量并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数与代数
1. 位置与方向
(1)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知识点:
进一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能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什么方向。
举例:
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小明站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小红站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2)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知识点:
学会根据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例如:从某地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多少米,到达某地。
能够根据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举例:
从学校出发,向东走 200 米,再向北走 300 米,就到了图书馆。
根据描述绘制路线图:
学校 →向东走 200 米 →向北走 300 米 →图书馆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知识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分后合。
掌握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分后合或利用乘法口诀。
举例:
60 ÷ 3 = 20(先分后合:60 分成 6 个十,6 个十 ÷ 3 = 2 个十)
240 ÷ 6 = 40(利用乘法口诀:□□二十四,240 是 6 个 40)
(2) 笔算除法
知识点: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掌握验算的方法:商×除数 = 被除数。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9 4 5
÷ 3
—————
3 1 5
举例:
945 ÷ 3 = 315(从高位除起:9 ÷ 3 = 3,4 ÷ 3 = 1,5 ÷ 3 = 1 余 2,积满十要进位:1 2 = 3)
验算:315 × 3 = 945。
(3) 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点: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有余数)的计算方法: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在余数后面补 0 继续除。
理解余数的含义: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掌握验算的方法:商×除数 余数 = 被除数。
举例:
100 ÷ 3 = 33 余 1(除到个位不够除,就在余数后面补 0 继续除,10 ÷ 3 = 3 余 1,10 ÷ 3 = 3 余 1,10 ÷ 3 = 3 余 1,...,所以 100 ÷ 3 = 33 余 1)
验算:33 × 3 1 = 100。
(4)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每份数、求份数、求总数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三年级有 120 名学生,平均分成 4 个班,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分析:求每份数,用除法,120 ÷ 4 = 30 名。
小明有 96 元,买 3 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钱?
分析:求每份数,用除法,96 ÷ 3 = 32 元。
3. 复式统计表
(1) 认识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作用:用于记录和比较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
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包括标题、日期、表格主体等。
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举例:
下面是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 运动项目 | 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 :: | :: | :: |
| 足球 | 15 | 10 |
| 篮球 | 20 | 15 |
| 乒乓球 | 10 | 25 |
从表中可以看出,喜欢篮球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乒乓球的女生人数最多。
(2) 绘制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复式统计表。
举例: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统计如下:
| 颜色 | 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 :: | :: | :: |
| 红色 | 8 | 12 |
| 蓝色 | 12 | 10 |
| 黄色 | 5 | 8 |
根据数据绘制复式统计表: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统计表
日期:2019年4月
| 颜色 | 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 :: | :: | :: |
| 红色 | 8 | 12 |
| 蓝色 | 12 | 10 |
| 黄色 | 5 | 8 |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1) 口算乘法
知识点:
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 0。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再算两位数乘个位数,最后把积相加。
举例:
24 × 20 = 480(先算 24 × 2 = 48,再在积的末尾添 0)
24 × 22 = 528(先算 24 × 20 = 480,再算 24 × 2 = 48,最后把积相加:480 48 = 528)
(2) 笔算乘法
知识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2 4
× 2 2
—————
4 8
4 8
—————
5 2 8
举例:
24 × 22 = 528(先用 2 乘 24:2 × 4 = 8,2 × 2 = 4,再用 20 乘 24:20 × 4 = 80,20 × 2 = 40,最后把积相加:8 4 80 40 = 528)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总价、求总路程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每天跑步 3 圈,每圈 400 米,小明一周(7 天)一共跑多少米?
分析:求总路程,用乘法,400 × 3 × 7 = 8400 米。
一本故事书 8 元,小明买了一、数与代数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总价、求总路程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每天跑步 3 圈,每圈 400 米,小明一周(7 天)一共跑多少米?
分析:求总路程,用乘法,400 × 3 × 7 = 8400 米。
一本故事书 8 元,小明买了 12 本,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分析:求总价,用乘法,8 × 12 = 96 元。
5. 面积
(1) 认识面积
知识点:
理解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m?)。
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 100 平方厘米
举例:
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3 平方米 = 300 平方分米。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知识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举例:
一个长方形,长 5 厘米,宽 3 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长方形面积 = 长×宽 = 5 × 3 = 15 平方厘米。
一个正方形,边长 4 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 4 × 4 = 16 平方厘米。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面积、求边长、求长或宽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36 平方分米,长是 9 分米,宽是多少分米?
分析:设宽为 x 分米,长方形面积 = 长×宽,9 × x = 36,x = 4。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米,边长是多少米?
分析:设边长为 x 米,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x? = 25,x = 5。
6. 年、月、日
(1)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知识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年 = 12 个月
1 个月 = 28 天、29 天、30 天或 31 天
了解大月(31 天):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
了解小月(30 天):4 月、6 月、9 月、11 月。
了解平年(365 天)和闰年(366 天)的区别: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 100 的倍数时,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举例:
2020 年是闰年,因为它能被 4 整除且不能被 100 整除。
2024 年是闰年,因为它能被 4 整除。
(2) 24 时计时法
知识点:
了解 24 时计时法:一天有 24 个小时,从 0 时到 24 时。
掌握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举例:
下午 3 时 = 15 时
20 时 = 晚上 8 时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经过时间、求日期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从 2023 年 3 月 1 日开始放暑假,2023 年 8 月 31 日开学,他一共放了多少天假?
分析:2023 年 3 月有 31 天,4 月有 30 天,5 月有 31 天,6 月有 30 天,7 月有 31 天,8 月有 31 天,31 30 31 30 31 31 = 184 天。
二、图形与几何
1. 面积
知识点:
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学会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求面积、求边长、求长或宽等。
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知识点:
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 100 平方厘米
学会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三、综合与实践
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位置与方向、统计、乘法计算、面积计算、时间计算等。
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举例:
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并制作复式统计表。
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测量并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一、数与代数
1. 大数的认识
(1) 亿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掌握亿以内数的组成:例如,123456789 是由 1 个亿、2 个千万、3 个百万、4 个十万、5 个万、6 个千、7 个百、8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的。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举例:
123456789 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987654321 写作九亿八千七百六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
比较大小:123456789 > 987654321。
(2)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
了解数的产生:数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逐渐产生的。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举例:
10 个一是一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3) 亿以上数的认识
知识点:
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等。
掌握亿以上数的组成、读法和写法。
掌握亿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举例:
1000000000000 读作一万亿。
9876543210123 写作九万八千七百六十五亿四千三百二十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三。
(4) 近似数
知识点: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与准确数相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举例:
123456 的近似数是 123460(精确到十位)
987654 的近似数是 987700(精确到百位)
123456789 的近似数是 123000000(精确到亿位)
(5) 数的改写
知识点:
掌握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举例:
123456789 = 12345.6789 万(将个级改成“万”)
987654321 ≈ 98765 万(精确到万位)
(6)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大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比较大小、求近似数、数的改写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某公司去年收入 123456789 元,今年收入 987654321 元,今年比去年大约多收入多少元?
分析:求近似数,□□000,987654000 123457000 = 864197000 元。
2. 公顷和平方千米
(1) 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知识点:
认识面积单位:公顷(ha)和平方千米(km?)。
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 = 1000000 平方米 = 100 公顷
举例: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 1 公顷。
一个城市的面积大约是 100 平方千米。
(2)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面积、进行单位换算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一个公园的面积是 50 公顷,合多少平方米?
分析:50 公顷 = 50 × 10000 = 500000 平方米。
一个水库的面积是 25 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分析:25 平方千米 = 25 × 100 = 2500 公顷。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口算乘法
知识点:
掌握三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先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 0。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三位数乘整十数,再算三位数乘个位数,最后把积相加。
举例:
123 × 20 = 2460(先算 123 × 2 = 246,再在积的末尾添 0)
123 × 22 = 2706(先算 123 × 20 = 2460,再算 123 × 2 = 246,最后把积相加:2460 246 = 2706)
(2) 笔算乘法
知识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理解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公式:
竖式计算格式:
1 2 3
× 2 2
—————
2 4 6
2 4 6
—————
2 7 0 6
举例:
123 × 22 = 2706(先用 2 乘 123:2 × 3 = 6,2 × 2 = 4,2 × 1 = 2,再用 20 乘 123:20 × 3 = 60,20 × 2 = 40,20 × 1 = 20,最后把积相加:6 4 2 60 40 20 = 2706)
(3)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总价、求总路程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每天骑车 123 千米,22 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分析:求总路程,用乘法,123 × 22 = 2706 千米。
4. 运算定律
(1) 加法运算定律
知识点:
掌握加法交换律:a b = b a。
掌握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
举例:
123 456 = 456 123(加法交换律)
(123 456) 789 = 123 (456 789)(加法结合律)
(2) 乘法运算定律
知识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掌握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掌握乘法分配律:(a b) × c = a × c b × c。
举例:
123 × 456 = 456 × 123(乘法交换律)
(123 × 456) × 789 = 123 × (456 × 789)(乘法结合律)
(123 456) × 789 = 123 × 789 456 × 789(乘法分配律)
(3) 简便运算
知识点:
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举例:
123 456 789 = 123 (456 789) = 123 1245 = 1368(加法结合律)
123 × 22 = 123 × (20 2) = 123 × 20 123 × 2 = 2460 246 = 2706(乘法分配律)
二、图形与几何
1. 直线、射线和线段
(1)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
知识点:
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并理解它们的区别: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
掌握线段的度量方法。
举例:
直线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直线 l。
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一点表示,例如:射线 OA。
线段可以用端点表示,例如:线段 AB。
(2) 角的认识
知识点:
认识角,并理解角的概念: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了解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 90°的角。
直角:等于 90°的角。
钝角:大于 90°且小于 180°的角。
平角:等于 180°的角。
周角:等于 360°的角。
举例:
用量角器度量角∠ 1 的度数是 60°,它是锐角。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知识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并理解其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容易变形。
举例: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 梯形的认识
知识点:
认识梯形,并理解其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了解梯形的分类: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举例: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3) 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周长、求面积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50 厘米,一组对边长 15 厘米,另一组对边长多少厘米?
分析:设另一组对边长为 x 厘米,2 × (15 x) = 50,15 x = 25,x = 10。
三、综合与实践
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大数的认识、运算定律的应用、面积计算等。
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举例:
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并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计算一个三、综合与实践
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大数的认识、运算定律的应用、面积计算等。
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举例:
(1) 大数的应用
问题情境:某市 2013 年的人口总数为 12345678 人,2014 年的人口总数比 2013 年增加了 345678 人。2014 年该市的人口总数是多少人?
分析:这是一个大数的加法问题。已知 2013 年的人口总数为 12345678 人,增加了 345678 人,要求 2014 年的人口总数。
解答: 12345678 345678 = 12691356
答案: 2014 年该市的人口总数是 12691356 人。
(2) 运算定律的应用
问题情境: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买一件衣服 198 元,买两件同样的衣服可以打九折。小明买了两件这样的衣服,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分析:这是一个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问题。原价是两件衣服的总价,即 198 × 2 = 396 元;打折后的价格是 □□ 元。
解答: 396 356.4 = 39.6 元
答案:比原价便宜了 39.6 元。
(3) 面积计算的应用
问题情境:一个长方形花坛,长 15 米,宽 8 米。如果每平方米可以种 4 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多少株花?
分析:这是一个面积计算和乘法结合的问题。首先计算花坛的面积:15 × 8 = 120 平方米;然后计算可以种多少株花:120 × 4 = 480 株。
解答: 15 × 8 × 4 = 480 株
答案: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 480 株花。
(4) 综合应用
问题情境:某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去参观博物馆,一共有 256 人。每辆车可以坐 45 人,租 6 辆车够吗?如果不够,还需要租几辆车?
分析:这是一个大数的除法和比较大小的问题。首先计算 6 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45 × 6 = 270 人;然后比较 270 和 256 的大小:270 > 256,够坐。
解答: 45 × 6 = 270 人,270 > 256,够坐。
答案:租 6 辆车够。
问题情境:如果每辆车的租金是 300 元,租 6 辆车需要多少钱?
分析:这是一个乘法问题。已知每辆车的租金是 300 元,租 6 辆车,需要计算总租金。
解答: 300 × 6 = 1800 元
答案:租 6 辆车需要 1800 元。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一、数与代数
1. 四则运算
(1)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知识点:
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掌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有中括号先算中括号里面的。
举例:
100 25 × 4 = 100 100 = 0(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00 25) × 4 = 75 × 4 = 300(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
100 ÷ [25 (10 5)] = 100 ÷ [25 15] = 100 ÷ 10 = 10(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
掌握加法交换律:a b = b a。
掌握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举例:
123 456 77 = 123 77 456 = 200 456 = 656(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 36 75 = (25 75) 36 = 100 36 = 136(加法结合律)
(3) 减法的运算性质
知识点:
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
a b c = a (b c)
a b c = a (b c)
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举例:
100 25 75 = 100 (25 75) = 100 100 = 0(减法的运算性质)
200 36 36 = 200 (36 36) = 200 0 = 200(减法的运算性质)
(4)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掌握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掌握乘法分配律:(a b) × c = a × c b × c。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举例:
25 × 44 = 25 × (40 4) = 25 × 40 25 × 4 = 1000 100 = 1100(乘法分配律)
125 × 32 = 125 × (8 × 4) = (125 × 8) × 4 = 1000 × 4 = 4000(乘法结合律)
(5) 除法的运算性质
知识点:
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
a ÷ b ÷ c = a ÷ (b × c)
a ÷ b × c = a ÷ (b ÷ c)
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举例:
1000 ÷ 25 ÷ 4 = 1000 ÷ (25 × 4) = 1000 ÷ 100 = 10(除法的运算性质)
1000 ÷ 50 × 25 = 1000 ÷ (50 ÷ 25) = 1000 ÷ 2 = 500(除法的运算性质)
(6)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数、求剩余、求平均数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有 100 元,买了一本书花了 25 元,又买了一支钢笔花了 36 元,小明还剩多少钱?
分析:求剩余,用减法,100 25 36 = 39 元。
小明、小红和小丽一共收集了 200 枚邮票,小红收集了 50 枚,小丽收集了 60 枚,小明收集了多少枚邮票?
分析:求总数,用减法,200 50 60 = 90 枚。
2.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举例:
25 × 4 × 11 = 25 × 4 × (10 1) = (25 × 4 × 10) (25 × 4 × 1) = 1000 100 = 1100(乘法分配律)
99 × 38 38 = 99 × 38 38 × 1 = (99 1) × 38 = 100 × 38 = 3800(乘法分配律)
3. 运算定律与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
运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价、求总路程、求总产量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买了 5 支钢笔,每支钢笔 8 元,小明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如果每本笔记本 4 元?
分析:求总价,5 × 8 = 40 元;求可以买多少本笔记本,40 ÷ 4 = 10 本。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 200 米,他每天上学要走 2 个来回,他每天一共要走多少米?
分析:1 个来回是 2 个单程,2 个来回是 4 个单程,200 × 4 = 800 米。
二、图形与几何
1. 观察物体(二)
(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知识点:
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例如:正面、侧面、上面等。
能够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举例:
从正面观察一个正方体,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
从侧面观察一个圆柱,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2) 观察组合物体
知识点:
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组合物体,并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举例:
从正面观察一个由两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2. 三角形
(1) 三角形的特性
知识点:
认识三角形,并理解其特性:有三条边、三个角。
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举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2) 三角形的内角和
知识点: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学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相关问题。
举例: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 30°和 60°,第三个内角是多少度?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30° 60° x = 180°,x = 90°。
(3) 三角形的稳定性
知识点: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自行车的三角架、桥梁的三角形结构等。
举例:
自行车的三角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小数的意义
知识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小数。
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
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举例:
0.5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 份,表示其中的 5 份。
0.25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0 份,表示其中的 25 份。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识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举例:
0.5 读作零点五。
0.25 写作零点二五。
(3) 小数的性质
知识点:
掌握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举例:
0.5 = 0.50(小数的末尾添上“0”)
0.300 = 0.3(小数的末尾去掉“0”)
(4) 小数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
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举例:
0.5 > 0.25(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
(5) 小数与单位换算
知识点:
掌握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例如:元与角、分,吨与千克,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等。
举例:
1.5 元 = 1 元 5 角(1 元 = 10 角,0.5 元 = 5 角)
2.25 吨 = 2250 千克(1 吨 = 1000 千克,0.25 吨 = 250 千克)
(6) 解决问题
知识点:
运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求总价、求总路程、求总产量等。
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举例:
小明买了一本书,花了 12.5 元,又买了一支钢笔,花了 8.75 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分析:求总价,用加法,12.5 8.75 = 21.25 元。
三、综合与实践
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观察物体、三角形特性、小数运算等。
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举例: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测量并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