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到时只见那位秦姑娘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仿佛受了多少委屈一样。原本热闹非凡的宴席,此刻却变得异常安静,在场的所有人相互交换着看好戏的眼神,他们的热情早已被好奇和期待所取代,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沈知意步入殿中,她的目光坚定,举止从容,向着陛下和太后娘娘行了一个标准的礼:“拜见陛下,拜见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的脸色阴沉,她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怒气:“你不过略懂医术,竟敢如此欺负我的茹儿,真是胆大包天!”话音刚落,太后娘娘手中的酒杯便被她用力砸在桌上,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震得在场的人心神一颤。
沈知意保持着她的恭敬姿态,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仿佛一缕清风划过大殿的紧张气氛:“不知太后娘娘所指何事,恳请太后娘娘明示。”
一旁的秦茹再也按捺不住,她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怒气冲冲地打断了沈知意:“你别在这里装无辜,分明就是你当众侮辱我,我有人证可以作证。”说完,她投向自己的姐妹们,她们微微点头眼神坚定,似乎在给予她支持。秦茹正欲继续争辩,却被英国公严厉的目光所制止:“茹儿,太后娘娘正在问话,岂有你插嘴的份!”
沈知意的目光转向了皇帝陛下和太后娘娘,她的请求充满了尊重和坚持:“启禀陛下,太后娘娘。今日之事关系到民女的名誉,能否允许民女为自己辩白。”
在这场紧张的对峙中,只有皇帝陛下微微点头,他的动作虽小,却充满了权威。他轻轻按住了想要发作的太后娘娘,用眼神示意,听她说下去。
沈知意用充满迷惑的声音说:“我想请问秦姑娘,我到底说了什么冒犯的话?能否请秦姑娘复述一遍。秦姑娘有人证,我也有人证。”说完,她看了看小厦子公公和成安公世子,继续说道:“今天是老成安公的寿辰,我看见小世子在练剑,便忍不住去指导一二。谁知秦姑娘匆匆赶来,出言不逊。”
沈知意顿了顿,她的目光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之间游走,观察着他们的表情,然后继续说:“秦姑娘似乎不相信民女的医术,她认为我三生有幸治好了陛下。医术之事,万万侥幸不得。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谨慎,更何况事关陛下,民女更得竭尽全力。这点,相信太子殿下可以为民女作证。”
景予被沈知意提名,感到既无奈又有些好笑。他站起身,面向皇帝陛下,态度依然恭敬:“父皇,那日儿臣确实在沈姑娘身旁,可以证实沈姑娘所言句句属实。”
皇帝陛下微微颔首,示意景予坐下,随后目光再次转向沈知意,似乎在等待她的下文。
沈知意微微一笑,她的态度从容不迫,语气中透露出自信:“秦姑娘既然对我的医术有所怀疑,那我自然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已用望、闻、问、切的方法为秦姑娘进行了诊断。秦姑娘不必担心,您的病情只是肝火亢盛,脾胃有些积热,加上湿浊上侵。回去后,只需多服用一些党参、当归、白术、茯苓等药材,逐渐调理好。”
沈知意的回答落下后,大殿内依旧是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陛下、太后娘娘和英国公身上,他们在等待这些高位者对此事的最终决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期待,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几句话,将会决定沈知意和秦姑娘的命运。
皇帝陛下的目光锐利如鹰,他直接指向小厦子公公,语气威严而坚定:“小厦子,当时的情况到底如何?你来说说。”
小厦子公公正要开口,却被英国公的行动抢了先。英国公毫不犹豫地跪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责和诚恳:“老臣教女无方,请陛下治罪。”
秦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她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她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沈知意,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慌:“父亲,女儿没有错。她…她还诬陷我,说要收我十两黄金呢。”
沈知意面对秦茹的指责,却只是淡然一笑,她的回答中带着一丝玩味:“秦姑娘误会了。秦姑娘之前说我医女的身份低贱,我不过是想通过增加诊金来提升一下身份罢了。”她的笑容中透露出对这种误会的不以为意,同时也巧妙地将秦茹的指责化解于无形。
秦茹的情绪失控,她紧紧地抓着太后的衣袖,声音中带着哭腔和哀求:“姑母,您不是答应过茹儿,一定会为我做主的吗?”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太后的依赖和期待。
太后娘娘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她的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愤怒和失望:“放肆!你真是被宠坏了!”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责备,“皇帝的病情是何等大事,岂能容你在这里胡言乱语。”太后娘娘的愤怒不仅是因为秦茹的无礼,更是担心秦茹的引起皇帝的猜忌,若是阿琛因此不理自己了可怎么得了。
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娘娘必须采取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皇帝的信任。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太后娘娘的下一步行动。
随后,太后娘娘转向英国公,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英国公,你教女不善,现罚俸半年,以此为戒。”她的话语虽然严厉,却也透露出对英国公的一丝宽容,毕竟在这种场合,她需要维护皇室和秦家的脸面。
英国公闻言,立刻跪地领命,他的声音中带着感激和自责:“老臣谢太后娘娘惩戒,日后定当铭记教诲,严加管教。”
太后娘娘又轻轻地拉了拉皇帝陛下的衣袖,仿佛在用这个细微的动作传达她的期待,希望皇帝陛下能有所回应,将此事揭过。皇帝陛下感受到了太后的意图,他轻轻地拍打着太后的手背,用这个温柔的动作安抚着她的情绪,同时说道:“女孩子家的吵闹就到此为止吧。英国公,将你的女儿领回去,好好教育。”
皇帝陛下的话语虽然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权威。他没有过多地追究,但也明确表示了对此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场由秦茹引发的风波,就此告一段落。
英国公赶紧起身,向皇帝陛下和太后娘娘深深一拜,然后转身对秦茹说:“还不快谢过陛下和娘娘,随我回去。”秦茹虽然心中不甘,但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只能低头谢恩,随着父亲退出了。
沈知意迈步向前,对着老成安公行礼,她的声音中带着诚挚的歉意:“今日因阿意一时兴起,搅扰了您的寿辰。在此,阿意向您致以最深的歉意,还望您大人大量,不要放在心上。”她的话语刚落,便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谢同宁,眼中带着一丝俏皮和期待:“今日,还有一个人一直等着想给您一份儿惊喜呢。”
老成安公闻言,他那花白的眉毛下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喜悦的光芒,他的面容慈善,带着长者的宽厚和温和:“无妨,无妨。快让老头子看看,这‘惊喜’究竟在哪儿?”他的声音充满了期待,显然对于即将揭晓的惊喜感到十分感兴趣。
谢同宁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前,他的动作虽然略显紧张,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先向皇帝陛下和太后娘娘行礼,后又向自己的爷爷老成安公行礼,然后高举手中的剑,舞动起来。
剑光闪烁,与粉黄红色的花瓣交相辉映,随风飘散,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美则美矣,却充满了孤寂之美,与这喜庆的日子背道而驰。沈知意注意到了谢同宁眼中的失望,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他对爷爷的一份心意。于是,她轻启玉箫,将内力融入音律之中,箫声清澈如山泉涓流,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露珠的轻盈,唤起了在场每个人心中的静谧遐想。
随着沈知意的箫声,花瓣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再只是随风飘散,而是随着音律缓缓飘落,引得在场的人忍不住伸手去触及那飘落的花瓣,感受那份转瞬即逝的美丽。
剑舞结束,谢同宁跪在老成安公的身前,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爷爷的敬爱和祝福:“这是孙儿今日受到这位姐姐点拨,才有幸献给爷爷。愿爷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老成安公轻轻地扶起了他的小孙子,温柔地为他掸去衣上的灰尘,眼中满是宠溺地问道:“宁儿,告诉爷爷,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位姐姐?”
谢同宁的目光在沈知意和老成安公之间徘徊,他的小脸上露出了一抹崇拜的神色:“是的,爷爷。宁儿很喜欢这位姐姐。她不仅剑术高超,还教会了我很多。您能让她陪我玩,教我剑术吗?”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孩童的天真和渴望。
老成安公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满口答应了孙子的请求:“当然可以,宁儿。”
随后,他转向皇帝和太后,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和尊敬:“陛下、太后娘娘,老臣年迈,在家休养,陪伴我的只有两个孙子,日子难免单调。今日见宁儿与沈姑娘如此投缘,加之沈姑娘医术高超,治愈了陛下的疾病。老臣斗胆,想将沈姑娘认为孙女,希望陛下和太后娘娘能够准许。”
太后娘娘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带着一丝戏谑和优雅:“老成安公,您想要享受含饴弄孙之乐,是不是也该问问沈姑娘的意愿呢?”说完,她轻启红唇,细细品味了一口杯中的美酒,酒液的香醇让她的脸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为她雍容华贵的气质平添了几分娇艳。
随着太后娘娘的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沈知意,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位女子真是幸运至极,不仅以医术赢得了皇帝的赞赏,还获得了老成安公的青睐。她的未来,无疑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光明的前途。
此刻,沈知意心中充满了疑惑,面对老成安公突然想收她为干孙女的提议,她感到有些不知所措。难道只是因为她与小世子相处得不错?不过,成安公府的地位不低,若是能得其庇护也是好的。可沈知意实在不敢相信,这么大的好事能轻易的落在自己身上,总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大夫吧?
她的眼珠转了转,思索片刻后,微微一笑,对老成安公说道:“谢谢您的好意。不过,阿意平日里惹祸惯了,常常在外抛头露面,实在不好高攀成安公府。”
老成安公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慈爱:“你这孩子何必想得太多,只需磕头便是,爷爷自有好东西给你。”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调侃,似乎在逗弄这个年轻的姑娘。
沈知意心中暗自无奈,面对老成安公的“利诱”,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爷爷在上,请受孙女一拜。”说完,她恭敬地跪下,轻轻地磕了一个头。
老成安公轻轻扶起沈知意,眼中满是欣慰。他将一块雕刻精美的玉牌交到沈知意的手中,语气认真:“这块牌子你先帮爷爷保管,等你到弱冠之年,爷爷再教你怎么用。好孩子,快去拜见你的义夫和义母吧。”
在场的宾客们无一不感到震惊,他们纷纷意识到这一举动背后所代表的深意。随即,他们齐声祝贺:“恭喜老成安公,恭喜沈姑娘。”
老成安公是朝中的元老,历经三朝,门生遍布朝野,甚至连当今的皇帝都曾是他的学生。这块玉牌不仅仅是一个象征,它拥有实际的权力,能够号令老成安公所有的门生。这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礼物,也是一份极大的荣誉。
众人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老成安公为了抬高沈知意的地位,竟然给出了如此贵重的礼物,这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打压英国公的气焰?还是沈知意真的有着不为人知的深厚福泽?有了这块儿令牌,恐怕上京城所有的贵族都不敢轻易的向沈知意求亲了,因为她的未来恐怕已经标注好了价码,只怕是前途不可限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