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宁静的时刻,沈知意和孙妙青默契地为景予和谢同和上药,她们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这个简单的行为,不仅是一种疗愈,也是一种无声的和解和理解。
景予注视着沈知意,他发现她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羞涩,而是展现出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成熟。她上药的动作流畅而自信,没有任何犹豫,这表明她已经将这种照顾他人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变化让景予感到一种深刻的满足感,仿佛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回了曾经失落的自我,也重新认识了沈知意。
而谢同和却陷入了深思之中。新皇初立,根基尚不稳固,他明白今日的决定意味着自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若让景予以青紫的脸颊出现在朝堂之上,必将引来那些老臣的议论与非议。他心中忧虑重重,但深知不能让个人情感左右大局,因此他做出了冷静而果断的选择。
谢同和跪倒在地,眼中满是愧疚,他向景予深深低头,表达了他的歉意:“陛下,今日是臣失态,伤及陛下。陛下新登大宝,正是用人之际,臣愿自请调往刑部任职,以赎前愆。”
景予目光深沉地凝视着谢同和,声音平和而缓慢地响起:“是朕让你动手的,你又何须如此。”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谢同和的理解与宽容。
“陛下,人言可畏。若是饶恕臣,那将来陛下如何御下?”谢同和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急与迫切,他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景予的威望。
景予静静地听着谢同和的话,沉思了片刻,然后轻声说道:“你可想好了,礼部与刑部不同,哪儿可都是硬骨头。”
“臣绝不后悔!”谢同和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对责任的承担与决心,表明他已经做好了面对任何困难的准备。
屑金阁
沈知意、孙妙青、景予和谢同和四人聚在一起,凝望着清冷的月色,微风拂过,带来寒意。酒杯中泛起涟漪,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仿佛点缀着这片夜空的宁静。
沈知意端坐其中,神情细腻而安静。她眼中的明镜倒映着皎洁的月光,似乎在思索着生活的曲折。
孙妙青轻轻地叹息,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景予的背影上。她的心中充满了梦幻般的感慨:今生似乎注定无缘,未来或许只能以君臣的身份相对。她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抬头仰望星空,她那美丽的面庞在月光的映照下忽隐忽现,宛如夜空中一颗闪烁的星辰。
景予则静静地品味着酒的香气,他的目光不时投向沈知意,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她近在咫尺,却又似乎遥不可及。谢同和的目光也同样聚焦在沈知意身上,他的眼中流露出期待和敬仰,试图触及那份难以言说的距离感。
景予对上谢同和的目光,仿佛是轻轻拂过一阵微风。景予缓缓走过去,说:“我准备放她离开一段时间。”景予的声音清澈而冷静,像是古井中泉水般沁人心脾。
谢同和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不安。对于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他自认为对其性格和行为了如指掌。然而,此刻的景予,却让谢同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困惑。他不禁在心中自问:眼前这个人,还是那个他熟悉的好兄弟吗?疑虑如同夜色中的迷雾,开始在他心中蔓延。
面对谢同和的震惊,景予以一种温和的姿态轻拍他的肩膀,用柔和的声音问道:“你认为,如果放她走,她还会回来吗?”这个问题仿佛在空中凝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悬念。
谢同和恢复了平静,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相处了这么久,你难道还不了解她吗?她离不开那些爱护她、尊重她的人。这既是她的弱点,也是她的盾牌。”他的话语中蕴含着对爱情与依赖的深刻理解,就像寒冬中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让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景予挑起眉毛,用试探性的眼光看向谢同和说:“你很了解她。”
“她是我的妹妹,我当然了解。”谢同和带着自豪回答,随即他的眼神中流露出迷茫:“那你为何想要放她走?”
景予轻声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回宫这几日,她只有今天是最开心的。宫外有她想见的人,如果见不到,她会很难过,很伤心。我不想看到她难过,不想看到她伤心。就这么简单。”
谢同和难以置信景予竟如此坦诚,他惊讶地问道:“那你呢?”
“我想要她开心地留在我身边。”景予静静地对着月光,说出了内心深处的真情。
沈知意见景予和谢同和两人轻声细语,言语间充满了默契与调侃。于是,轻声道:“你俩嘀咕些什么?难不成又想要打一架?”她眼中闪烁着调侃的笑意。
接着,沈知意轻轻摇晃着谢同和手中的酒壶,带着笑意问道:“兄长,你怎么还有这么多酒?快喝!”
谢同和看着沈知意,带着玩笑的语气回答:“我们是兄妹,你怎么只摇我的酒壶,不摇他的?”
沈知意轻声解释:“他是皇帝,九五至尊。我怎么敢?”这番玩笑话中,流露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亲密无间。
景予听到这话,假装生气地捏了捏沈知意的耳朵,调侃道:“九五至尊?我在你面前什么时候享受过九五至尊的待遇?”
谢同和则只是在一旁观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赏和戏谑,仿佛在享受这场亲情的戏剧。沈知意冲着景予吐了吐舌头,然后转向孙妙青,热情地邀请道:“孙姐姐,快来!一起喝酒!”
随着酒宴的进行,孙妙青的脸颊染上了淡淡的红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离。沈知意注意到她的醉态,立刻上前扶住她,生怕她不慎跌倒。孙妙青轻轻推开沈知意,稳了稳身形,然后对着景予恭敬地行了一礼,问道:“陛下,臣女想问您,对于女子入朝为官,您有何看法?”
景予一直将孙妙青视为饱读诗书、谦逊有礼的典范,但此刻,面对这位略带醉意的女子,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惊讶。然而,他很快调整了情绪,以一种冷静而稳重的态度回答:“在我看来,女子入朝为官并非易事,需要谨慎对待。”
听到景予的回答,孙妙青那微醺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清醒。她的声音虽然带着醉意,却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臣女愿身先士卒,为天下女子开辟新路。”
在场的三人听到孙妙青这番话,不禁感到震惊。外表柔弱的孙妙青,内心却藏着如此宏伟的抱负,这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对她刮目相看,心中充满了敬意和赞叹。景予看着孙妙青那醉态可掬的模样,微微一笑,向旁边的谢同和递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谢同和立刻心领神会,对景予说:“陛下,孙姑娘已经醉了。臣愿意送她回去,顺道向孙大学士解释今晚的情况。”
景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回去后,请代我向老师和师娘问好。”说完,他带着沈知意向着养心殿的方向走去,留下谢同和护送孙妙青回到孙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