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回到衙门的后,领头的衙役让衙役们把婴儿尸体抬去停尸房;自己赶去见吴县令,向吴县令汇报,“大人,我们在村里搜了一圈,什么都没找到;最后,小沈提议搜粪坑,才搜出婴儿尸体五十六具,都是女婴。”说道最后,衙役的情绪很是沉痛。
吴县令听了这个数字错愕许久,“小李啊……”后面的话半晌没有说出来,他知道,死去的女婴远不止这个数字。他作为一地父母官,人口、经济、教化……都是他的政绩,也是他的责任。
这是他的失职啊!
这还是京郊的村子啊!外地还不知道怎么触目惊心呢?
最后,吴县令咽下到了嘴边的话,只道,“明日早上就去传李家人来上堂,再邀请村里里正、老人来听堂;记得去了后去张家庄子上给郡主也说一下。”话罢,县令挥了手,“回去都早点休息吧。”
他得好好想想怎么处理,男女人数极不平衡,会严重影响婚嫁、生育、人口,不能再让事情恶化下去了。
吴县令想,这已经不是他一人所能处理,喊了县丞等商量,深夜才商量出一个初步方案,写折子给顺天府府尹、大理寺和刑部报告;又交代县丞第二日一早安排送出,送走县丞等下属后才安寝。
第二日晨光熹微,李衙役就带着一班衙役去了村里,县丞安排衙役去大理寺、刑部、顺天府送折子。
衙役们奔向村里,待李家人上堂;李衙役让沈衙役去见里正,最后在村口会和。
李衙役自己走向张家庄子,敲响张家庄子的大门,见了张管家,告诉了张管家搜查结果和升堂时辰;又让张管家尽快转告郡主,带秀娘前往县衙,便不顾张管家留客,前往村口与衙役会和。
李衙役等了不到一刻钟,沈衙役就带着里正和村里老人,其他衙役也带着李家众人到了村口;众人会合后,快步前往县衙。
里正、村里老人都愁眉苦脸,暗道不好;李家男子沉默寡言,看着李大娘的眼里满是怨恨,李家女人一脸麻木,李大娘骂骂咧咧,后来被衙役镇压,不过一会儿,又旧态复萌。
张管家听了消息,感觉不是姑娘和郡主几个姑娘能应付的,派人快速去张府报信;又赶紧去姑娘们院子问,“姑娘们可收拾好了,衙门有信来报。”
小丫鬟听了赶紧去屋里回话,张阅道,“让管家在厅里等着,我们马上来,你再去请郡主、林姑娘和秀娘。”又嘱咐道,“看秀娘状态好再告诉她。”
小丫鬟出来转达了张阅的指示,张管家马上离开;小丫鬟又去见了林黛玉和楚楠,二人忙道“马上去”;小丫鬟听了信,赶忙去看秀娘,秀娘已经早早起来坐在桌子前,与昨日比,仿若新生,小丫鬟忙道,“姐姐,怎么这就醒了,你可要好好休息。”
秀娘道,“我好多了,我们农家人没那么多讲究,多亏了姑娘们救我,今天好多了。”
丫鬟看秀娘状态果然不错,才道,“张管家说衙门回信了,姑娘说让来请您,到厅里说。”
秀娘听了,激动地站起来,忙往外冲,“那赶紧走。”
丫鬟追着秀娘去了厅里,楚楠、林黛玉、张阅已经到了,听到了消息。
她们纵然难过,也不如当事人。几个姑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说。
秀娘受了多年磋磨,坚持着、活着,自会察言观色,看了姑娘们脸色,便知事情不好,说道,“姑娘们,发生了什么,你们放心,我受得住。”
楚楠想迟早要挨这一刀,便说道,“昨日衙役在村里粪坑搜到五十六具婴儿尸体,已经送到县衙;衙役刚送了消息,今日开堂。”
秀娘听了,脑子顿时一片空白,身子瘫软的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喃喃道,“他们不是人,都不是人,我要接我女儿回来,接女儿……”
楚楠她们赶紧安慰秀娘,劝住秀娘后,收拾了下,便在张管家、随从、仆妇、丫鬟们的护送下,带着秀娘前往县衙。
到县衙时,李家众人已经在台上候着,县衙外围满了人,黛玉一行人在随从们的护送下挤进县衙大堂。
张阅、楚楠、林黛玉在张管家的陪伴下前去拜见吴县令,秀娘在丫鬟们的陪伴下等待。
李大娘看见秀娘来,瞬间扑过去厮打她,嘴里骂着,“你个害人精、不下蛋的母鸡……”
张管家和仆妇们看见李大娘扑过去,赶紧挡住。
衙役们看着李大娘闹事,赶紧过来阻止,“扰乱公堂,打!”
李大娘跪下连连求饶,“官爷,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衙役看她还算诚心,又年老了,便走开了。
李大娘这下安分起来。
白涵昨日听了信,又担心,又为学生的善良骄傲,一夜辗转难眠。
第二日一早收到随从传信时,张衡已经去上朝,也无法,只赶忙给慎亲王妃杨苼传了消息,又让人去请孔词。
白涵孔词妯娌商量后,孔词在家等消息,又安排好学堂的事情,才带着儿子赶往县衙。
一路说好,自己去见县令夫人,张阐去见县令了解情况。
白涵母子在县衙门口刚巧碰到赶过来的杨苼和世子楚彬,几人寒暄见礼之间;县令夫人也听了门口动静,赶紧迎出来,知道她们来意后,忙让随从带张阐和楚彬去见县令。
县令夫人与白涵、杨苼见礼,互相认识。
县令夫人名安宁,是吴县令尚未高中时便定下的未婚妻,两人也算风雨共度。
几人稍寒暄后,便说起事情始末,安宁听后对黛玉几个姑娘好感顿生;大家都是女子,更能对女子的遭遇感同身受,相谈甚欢。
后堂,张阅的堂兄张阐、慎亲王世子楚彬在和吴县令会面,两人先是表示了母亲见了县令夫人,让他们传达对妹妹不懂事给吴县令添麻烦的抱歉,又谢过吴县令的担待,赞扬了吴县令的尽职尽责。
吴县令连连推辞,他心知肚明,他是想要借郡主、张姑娘的事搭上慎亲王、张家的船,好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不然,没有靠山,在官场上即使有作为,也只是被生吞活剥的下场。
几人也算相谈甚欢。
林黛玉、张阅、楚楠走到门口,楚楠、张阅听到兄长的声音,身体顿时一僵,两人看向彼此、又看向林黛玉,不知如何是好。
黛玉这时说道,“两位师兄来了,想来先生和王妃姨妈也来了。”
楚楠、张阅的身体更僵了,她们不后悔,却害怕家人因为她们的冲动为此罚她们,她们的理想从此折戟沉沙。
特别是楚楠,她的印象里母妃一直是再守礼不过的贵夫人,也一直把她往淑女闺秀的方向培养。她知道母妃辛苦,不敢有丝毫差错;纵不满现状,也不敢表露丝毫,就怕连累母妃。这次下定决定未女性做些什么,可却不敢告诉母妃,怕辜负母妃。
黛玉调笑道,“我看两个姐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先生既然这么教我们,肯定告诉过姨妈们,经过姨妈的同意。”
黛玉一语惊醒梦中人,张阅也知黛玉比她更了解伯母,向楚楠点头,楚楠如释重负,赞道,“妹妹果然有一颗七巧玲珑心。”
几人互相整理下遗容,让门口的随从通报。
吴县令听了郡主、张姑娘、林姑娘前来拜访,赶忙让随从请她们进来。
张阅、林黛玉、郡主进房间,看里面很是朴素,对吴县令的好感又深了点,恭色见过县令和兄长/世兄/堂兄。
吴县令连道不敢当,赶忙请她们坐下。
几人闲聊间,才知道吴县令原来还与林海是同年好友,只是他官场不得意;林海又是守孝,又是外任,联系渐渐淡了。
遂与黛玉认了叔侄,黛玉几人顿生又心生亲近之意。
寒暄几句,吴县令了解了秀娘事件始末,黛玉几人倒也没有提什么让吴县令为难的要求,只说秀娘才生产完,又在田里晕倒,身体不好,希望能饶了秀娘的杀威棒,或者延后。
吴县令也不是腐朽之辈,知道他会酌情考虑。
几人闲谈几句,吴县令便说升堂时辰到,让黛玉几人在后台旁听,并让随从去问白涵、杨苼是否有意前来旁听。
黛玉几人并没有听吴县令的话留在后堂,而是拒绝了他的美意,黛玉道,“世叔美意,原不该辞,只是我们帮了秀娘,想要在前面给她鼓劲。”
郡主和张阅也齐齐点头。
吴县令略劝了劝,又想着不是什么大事,就允了。
楚彬、张阐护送黛玉几人到了大堂,黛玉几人走向秀娘,安慰了她一会儿,才走到县衙门口等待。
几人看到卫若兰、柳湘莲并几个见过的世兄们也在外面围观,只点头问礼,便没再说话。
县衙大堂上两列衙役喊着;“威、武,威、武……”
吴县令在威武声中迈着庄重的步伐进入大堂、坐到案后,拍下惊堂木,“升堂。带原告、被告。”
吴县令道,“原告递诉状。”
张管事递上诉状,吴县令又看了一遍诉状。
吴县令道,“原告诉冤情。”
秀娘想着几位姑娘的叮嘱,出前跪下,“民女秀娘,四年前嫁入李家,第一年生长女,第二年生次女,婆婆告诉我家里穷养不起,要送人了;我才嫁入李家,家里男人也听婆婆的,不敢反抗婆婆,想着还会有孩子;第二年生了第二个孩子,我都没见到,就被送人了,求着她把孩子要回来,被打了又打;四天前,我又生了第三个女儿,生下就被抱走了,我挣扎着跟出去,看见她们要溺毙她,我扑过去,却被我男人拦住了;第三天,婆婆就赶我去田里干活,晕倒了,被庄子上的几位姑娘救了,姑娘们心好,听了我遭遇,说要给我讨个公道,要帮我和离,李家不愿意,姑娘们才帮我把他们告上了公堂。”
秀娘说到最后,难过的不能自已,泣不成声、语不成句,话说完后,头重重的磕在地上,“民女愿受杀威棒,求大人给民女做主,为无数无辜的女婴做主。”
秀娘喃喃道,“她们连眼睛都没睁开,就没了。”
女子们听完了,脸上都挂上了泪。
后台的杨苼、白涵、安宁也满面泪水,怒火丛生。
男子们也都满面悲色。
当然,也有人觉得妻告夫家,是为不孝。
外面女子纷纷喊着为秀娘求情。
吴县令听后一拍惊堂木道,“肃静。妻告夫,仗责十,念在秀娘刚刚生产,押后实行。传被告。”
李家众人出列,跪在地上,喊道,“草民冤枉。”
吴县令审问几句,李大娘拒不承认。
吴县令看他们死不悔改,道,“传证据、传仵作。”
一队衙役带着昨日收敛回的婴儿尸体到了堂上,仵作道,“五十六具尸体都是女婴,三十人被捂死,二十六人被捂死。”
外面听得众人哗然。
男人大多不把女子的命当命,可这么多女婴摆在一起,有的都成了白骨,很是触目惊心。
女子们身体一软,互相搀扶着才没有软倒在地。
秀娘和李家的几个失去过女儿的妯娌看见尸体的那刻,就扑了过去,悲声喊道,“我的女儿啊。”
衙役们拦住往前扑的绣娘和李家几个女人。
里正和村里老人看了,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李家众人也瘫软在堂上。
吴县令问道,“被告可认罪?”
李家众人看证据确凿,供认不讳,连连磕头,“草民认罪。”
李大娘道,“我没罪,丫头片子命贱,就不该粮食,又不是我这样做。”
里正听了顿感不好,恨恨地盯着李大娘。
吴县令悲悯道,“你也是女子。”又提高声音肃声道,“如此惨案,非一人所为。现宣布处罚结果:秀娘与李大壮和离,李大娘坐牢十年,李家所有男子服徭役十年,李大娘和李家男子各仗八十,现在起效实行。本县将派衙役清查所辖所有村子,犯案者、从犯者将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我已将此案上报刑部、大理寺和顺天府,到时候官府会有专人清查溺婴事件,坦白从宽,望各位奔走相告,引以为戒。”
吴县令重申道,“以后再有此等事情,尽管来找本县主持公道,从严惩治。”
吴县令又宣布,“县衙会挑选吉日下葬所有婴儿尸体,请高僧为死者超度。到时候县衙会公布时间,有意者可来吊唁。”
秀娘和李家小媳妇们跪下连连道,“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
吴县令一拍惊堂木,“散堂。”
仆妇们赶忙劝慰,扶起她们。
女子们纷纷喜极而泣。
黛玉几人拉着手道,“我们成功了。”
衙役带走李大娘和李家众男子,板子打下,众人“啊”的痛呼出声,李大娘还叫喊着,“我没有错,丫头片子就不该浪费粮食,我没错,我没错,大家都这样说……”
为了让他们受到更多的惩罚,行刑的人特意没有下狠手,留着他们的要命,只是罪不会少。
后来,李家男人服徭役时一人惨死,三人残疾;李大娘在牢里干活时,被意外掉落的石头砸中脑袋,疯了。
秀娘被送往林家绣庄,学了一手好绣艺,过得还算完满;在秀娘的介绍下,她们村好多女子,包括李家的几个小媳妇都进了绣庄,有天赋的学习刺绣,没有的天赋帮忙洒扫、纺线等,都渐渐有了养活的能力,不再任婆家、娘家宰割。
慢慢地,溺婴之风大改。
卫若兰几人知道此次事情是林黛玉、楚楠、张阅几人牵头,很是佩服;他想不到如此柔弱的几个姑娘竟敢帮助妇人将夫家告上公堂。
经此一事,他们对女子的固有印象也慢慢发生变化。
卫若兰更是觉得,弱女子尚且如此,不惧人言、不惧一切,助人为乐;他一介男子,更该做些什么。
这边县衙事了,那厢才刚刚开始。
金銮殿上,皇帝高座明堂,刑部侍郎张衡出列,就早上接到的有关溺毙女婴折子上奏陈述。
大理寺卿、顺天府尹出列附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