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姑苏林黛玉[红楼] > 第23章 第二十三夜

第23章 第二十三夜

贾母早已算好时间等着黛玉几人回来,宝玉、探春、湘云、宝钗连同熙凤都早早过来陪着贾母说笑,一是姐妹多日不见,十分想念;二是希望听到女学的第一手消息。

熙凤进来的时候,贾母嗔怪一声,“凤丫头,你这孩子,让你好好养着,偏不听?”

熙凤一笑,“这不是好些天没见老太太了,想您了。”

老太太一笑,虚指着熙凤,“你这丫头不老实,那里是想我这老太太,我看你是想你妹妹们了。”

宝玉她们笑成一团,熙凤笑道,“果然瞒不过老太太。孙媳这不是想着几位妹妹今儿个回来,老太太这可肯定热闹,就过来凑个热闹。”

几人说笑间,黛玉几人进来,向贾母、熙凤、兄弟姐妹们见礼。

贾母见了黛玉几个,眼泪瞬间掉下来,忙揽过黛玉几个,“好孩子,都瘦了,受苦了。”

又放开她们,让她们坐着,埋怨道,“你们老子都忒狠心,好好地孩子念几天书,都瘦成什么了。”

熙凤几人听了贾母的话,也难过起来,拿起手帕沾了沾眼睛。

宝玉听贾母这般说,马上跑到贾母跟前,“老太太,妹妹们读书受了大罪,我们不让妹妹去了。”

熙凤听了宝玉的话,“小孩子家家的,哪能乱说,读书那是说读就读,不读就不读的。”

黛玉几人听了宝玉的话,面色哗的变了。

黛玉想要开口,不过熙凤先说了,黛玉就止住了。

熙凤话落,黛玉便撒娇了,“外祖母,哪瘦了,这明明是您太想我们了。”

贾琋开心地接道,“我就我没胖,孙姐姐还整日说我胖了。还是老太太眼神好。”

听了贾琋的话,大家都有些懵。

素心解释道,“舅母每日让厨房换着给我们做饭,姐妹们都比琋琋大,看琋琋整天小大人似的,逗她呢。”

贾母听了笑了个开怀,搂过贾琋揉捏,“看来读书还是有好处的,我们琋琋都活泼起来了。”

贾琋害羞起来。

探春听了宝玉的话,有些担心,害怕老太太听了宝玉的话,反对姐妹们去读书;她去不了,总想着姐妹们能好的,只是人微言轻,不好多言,只好敛去神色,一边默默坐着。

湘云、宝钗倒无所谓,宝钗更觉得读书不是女子该做的,针篦女红才是女子的正事;但也没有她们说话的余地,只是看宝玉被晾起来了,湘云直接道,“爱哥哥说得对,不读书多自在的。”

贾母听了湘云的话,宠溺的笑着,“你呀,整天就知道玩。”

宝钗道,“宝兄弟也是为了妹妹们着想,读书原不该我们当个正事做。”

姐妹们听了,没有说话。

黛玉更是隐晦地翻了个白眼,我们是谁,是女子,读书难道还要分个男女。

素心、熙凤、贾琋、探春听了笑笑没说话。

贾母看了,想着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搂过宝玉道,“我这玉儿啊,哪哪都好,还爱护妹妹们。”

姐妹们都笑着奉承,她们哪能不了解宝玉,只是听了宝玉的话应激害怕而已。

宝钗也不尴尬,跟着笑谈。

素心她们也知道,宝玉一片好心,加上他自己也不爱读书,觉得读书是个苦差事,对宝玉倒也没有意见。只是对宝玉好心办坏事,很是苦恼。

几人围着贾母一阵说笑,邢夫人、王夫人、宁府的尤夫人也过来了。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用了晚膳,姑娘们都转战黛玉院子,宝玉也歪缠的要一起去,王夫人看见说晚上了不方便,带着宝玉走了。

楚楠回了府里,就迎来了慎亲王楚锋的发难。

楚锋早早等在王府正厅,看楚楠进来,手里的茶杯就砸了过去,嘴里喊着,“孽女!”

楚楠心里一阵委屈,却也跪下,“女儿不知错在何处,还请父亲明示。”

楚柠看姐姐跪下,也吓得跪在姐姐旁边。

楚锋看楚楠跪的停止,一脸无畏,更生气了,又一个杯子砸了下去。

楚彬也跪下去,和楚柠一起为楚楠求情。

何侧妃生下来慎亲王楚锋唯一的庶子楚栋,看楚锋向郡主生气,想着嫡脉见罪王爷,她儿子就有你好处了,赶紧添油加醋道,“郡主,原我不该说话,可您也不能故作不知啊。快别强(jiang)着了,赶紧给王爷请个罪。”

王妃杨苼本想着王爷出个气,再给女儿求情,看何氏上眼药,赶紧“咳”了一声。

何氏听了王妃的声音,怕王爷不在,王妃寻不自在,赶紧住嘴。

杨苼道,“王爷快别气了,我也知道王爷是为了楠楠好。只是孩子觉得自己一片好心,为了帮人,这不是孩子没转过弯来,还小呢,我们以后慢慢教。”

杨苼说完,又向楚楠使颜色,楚楠看了,忙道,“父王,我以后再也不冲动了。”

楚锋脸色回转了些,道,“起来吧。只不过你一个郡主,拿着牌子给县令施压,请县令帮忙,这不是你该做的事。明日让你母妃带你去宫里请罪。”

说罢,楚锋就带着何氏、楚栋拂袖而去。

杨苼赶紧扶起楚楠,楚彬也扶着楚柠站起来,围着楚楠问,“没被打着吧。”

楚楠看着母妃、哥哥和妹妹担心的脸庞,一阵暖意升起,她们是她隐忍至今的理由,“没事,别担心。”

楚楠顿了顿,又道,“对不起,母妃。我不该惹事的。”

楚彬看着两个妹妹道,“妹妹,母妃都给我说了,哥哥为你骄傲。”楚彬两手按上两个妹妹的肩膀,“别怕,有哥哥在,你们想做什么做什么。”

母子几个一起用了膳,聊了些这几日都学了些什么,又说了些姐妹们相处的趣事。

用完膳,杨苼就让姐妹们回去了,叮嘱她们早起进宫拜见皇后。

其实,杨苼早就递了牌子进宫,就算王爷不说,也会带着女儿进宫拜见皇后。

陆沅在回家的马车上,兴奋地向父母分享她们学习的趣事;又说她现在学会了洑水,又学了骑射,以后出门娘亲再也不同担心出事了;又向父母保证她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要给他们争气。

陆尧、宋疏听了女儿的话,有些难过,难过女儿被风言风语影响;又有些高兴,承诺明日带陆沅去踏青。

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回了家。

杨梧后来也想明白了母亲知道她们想要做的事,并且默许了。晚上陪家人用过膳后,撒娇和母亲一起睡,李薇看着女儿难得娇态,半推半就的同意了。

晚上洗漱完毕,杨梧和母亲李薇并排躺在床上,又让守夜的丫鬟离开,才向母亲说起她们学了什么,说她们学洑水,去村子玩遇见秀娘,说秀娘的惨事,说她们姐妹一起讨论解决办法,说黛玉、楚楠她们为帮秀娘做的事……

李薇也听过溺毙女婴的案子,却没想到此时还很女儿有关,有些后怕,又有些骄傲,只叮嘱女儿以后要好好学习,没学好本事前别瞎掺和,小心好心办坏事,别冲动……

杨梧听了,虽不服气母亲说她瞎掺和,但也知道母亲为了她好,连连应是;又说起黛玉的绣庄,以后养秀娘肯定要钱,撒娇母亲给她支援点,让母亲把身边精通刺绣的李嬷嬷给她借借。

李薇卖了会关子,还是败在了女儿的撒娇下,一一答应,给杨梧支持了一千两银子,答应借李嬷嬷给她们帮忙;又给了杨梧一个书画铺子,让杨梧学着打理,以后用钱也方便,不过得自负盈亏。

……

各家有各家的不同,但具是一家团聚。

第二日一早,宝玉早早起来去向贾母请安,歪缠贾母同意他也休沐一天。

贾母想着孩子们读书累了,也就同意了。

贾母刚刚同意,黛玉几人就结伴前来请安,陪伴贾母用早膳。

楚楠、宋静早早打扮得当,楚楠和母亲出发前往皇宫;宋静也在兄长的护送下前往了皇宫,两行人在宫门口见到。

宋静和其兄宋诤向慎亲王妃杨苼见过礼后,宋诤便告辞离开。宋静与楚楠和杨苼结伴而行,宋静进宫是为了表妹昭华公主楚榕。

坤宁宫

皇后早早听了楚楠、黛玉、张阅几人的壮举,知道楚楠、宋静今日入宫,也已经早早等着。

杨苼、楚楠、宋静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了坤宁宫,两个宫女在宫门口候着,看见她们来了,一个进去通报,一个迎上前来,“奴婢给慎亲王妃、霜华郡主、宋姑娘请安,娘娘已经候着了。”

皇后听了她们来的消息,一边让宫女去宣女儿楚榕过来,一边让宫女快迎杨苼她们进来。

皇后看见她们行礼,忙道,“免礼,快看座。”又笑道,“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听我们楠楠做了好事,快给伯母说说?”

杨苼意料之中,楚楠、宋静听了皇后的话,提着的心“哐”的一声落到了实处。

楚楠、宋静凑趣一般把秀娘时间的始末说了一遍,又说了她们想要借着黛玉的绣庄招些绣娘,培养绣娘,帮她们挣钱,以后有利可图,女子的境遇也能好了。

楚楠中间穿插了她拿身份牌给吴县令时向皇后请了罪,皇后道,“为了帮人,何罪之有。不过你们要是拿身份欺压别人,我可是要治罪的。”

楚楠、宋静连道不敢。

楚楠最后又补充道,“等绣庄挣了钱,我们就能做更多的好事。”

宋皇后赞道,“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你们绣庄叫什么,我给你们写个牌匾,省得有人到时候捣乱。”

楚楠、宋静赶紧起身谢恩,齐声道,“群芳绣庄。”

皇后道,“这名字好,怎么想的?”

楚楠道,“我们姐妹组了个诗会叫‘群芳会’,这个绣庄又是我们姐妹帮扶女子才办的,才叫‘群芳会’。”

皇后抚掌而笑,“妙。一语双关,群芳是你们诗会的姐妹,也是绣庄要帮助的姐妹们。”

楚楠、宋静看皇后一语猜中她们的心思,会心一笑。

皇后、杨苼看着她们,也相视一笑。

几人谈笑间,楚榕也到了。

姐妹几人互相见过,皇后又向楚榕说楚楠几人帮助秀娘的事情,让楚榕多学学她们。

楚榕撒娇,“好母后,姐姐们上学,十天才休息一天,我见她们一面更难了,可怎么学啊?”

皇后笑问楚榕,“鬼灵精,说说你大的什么主意。”

楚榕谄媚的笑着,绕道皇后背面,两手搭在皇后肩上,按摩起来,“我和姐姐们一起去上学怎么样?”

皇后听了顿时向后转,“不行。”又缓了缓道,“我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给你出个主意。”

楚榕按摩的更起劲了,皇后受不了,才道,“去求你父皇。”

楚榕泄气,父皇肯定不会同意的。

“哼!”的一声,拉着楚楠、宋静就跑。

楚楠、宋静行礼才告退,追上楚榕。

皇后宠溺道,“给她宠坏了。你们去劝劝她,好好玩。”

孩子们去玩了,皇后和杨苼聊起有意办一个慈幼院,到时候有人家实在困难,可以把婴儿送过去,只是财政上困难。

杨苼道,“白姐姐那这批姑娘教出来,总有学生擅长经营,到时候绣庄经营起来,有了钱,指不定她们自己就张罗起来。这批孩子志向远大,有说‘为天下女子而读书’的;有要‘兴办女学’的;有要‘行商赚钱’的;有要‘重现墨家风采’的……”

皇后叹道,“青出于蓝胜于蓝,这辈子足矣。我们都老了啊。”站起来写了“群芳绣庄”几个字,用了印,要杨苼到时候做成匾,送给绣庄;又拿出两万两银子,赠给绣庄。

皇后感慨,“白妹妹教出的孩子总没错,希望我能看到这一天,希望这一天早一点,要有余力,我早做了。”又叮嘱道,“下次阿槿、阿桐进宫,我给她们说说,绣庄要有事,就让楠楠、阿静带着去找阿槿、阿桐做主。”

杨苼看皇后情绪有些低落,忙又和皇后说起女学的几个孩子,皇后道有机会可要宣进宫见见。

要不是还有太上皇、太后的掣肘,皇上、皇后还不能随心所欲的行事,不然准立马宣姑娘们进宫。

楚楠、宋静劝了又劝,楚榕还是不服,凭什么皇兄们可以可以出宫建府,可以随意进出宫;她和姐姐们却不能,只能嫁人,嫁人后回宫却还要递牌子。

她不想这样。

楚榕的不忿给了楚楠一个新思路,不过,她得先好好想想,再和黛玉、若竹她们商量商量。

李思和姐妹们完了一会儿,便回院子拿着《墨子》细细研读;看完书,又想着刺绣太慢了,画下现有的刺绣的工具,琢磨着做个工具,提高刺绣速度;遇到不会问题攒着,待祖父回家请教祖父。

宝玉的歪缠本让黛玉不太开心,没想到黛玉几人聊起办绣庄帮助女子时,姐妹们纷纷献计,宝玉更是慷慨的拿出自己调的胭脂,道黛玉她们想用随意用。

黛玉行礼道,“谢谢二表哥,到时候我们给你分红。”

宝玉推辞,黛玉坚持,只得从了。

宝玉又道,“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我这泥做的骨肉能帮到她们才清爽。”

宝玉的话让姐妹们笑成一团,看着姐妹们笑他,又没办法,自己只得到了。

黛玉调笑,“那二表哥可要多做点,多帮帮我们,才能更清爽点。”

宝玉道,“一定。”

姐妹们看宝玉这呆瓜没有听出黛玉调笑,哄笑成一团。

好容易休息一天,姑娘们看看闲书,倒腾倒腾私房钱,歪缠歪缠家人,画画绣图……

PS:亲,求评论,求互动[玫瑰]

今天写的时候,想起宝钗关于女子读书、劝学的某些看法,想起关于宝钗山中高士、君子的评价,突然明白了是为什么。

因为评书的多为男子,在古代儒家士子、士大夫的眼中,宝钗的

行为是符合士大夫对女子的要求——端庄、贤惠、不妒忌、守拙随分;而黛玉的体弱、多情、聪慧、拔尖都是大多数古代士大夫眼中女子不该有的。

今天,我们更加欣赏黛玉,因为她真性情,感花落泪,有情真挚,信了便不怀疑。虽然黛玉说刘姥姥母蝗虫是一个批林的黑点,但是,这个对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孩子来说很正常,她们不知道外面的百姓生活是怎么样,有种何不食肉糜的清高,所以看不上刘姥姥为生活俯首的行为。但是,如果她们见过人间疾苦,有人引她们见过人间百态,绝不至于如此。

而宝钗过伪,一边说着以针篦女红为药,可她自己又博览群书,博学,好为人师;一边说着不掺和宝黛,一边又半夜送药,塌边绣花之类的,主打一个矛盾。然后,滴翠亭永远过不去,黛玉后面和宝钗坦诚后,真的真心对她,当好姐妹,结果早被栽赃,后面又被背刺。

感觉宝钗是那种一边和你称姐道妹,一边又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面不改色的算计你的人。

宝玉和宝钗后面其实过得也算不错,他们的判词最后一句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也就是虽然意难平,但还是齐眉举案。

所以,我从来不磕宝黛。我对宝黛的看法是,绛珠仙子是还泪的,不是以身相许。他们因为前缘在尘世有一段美好的没有结果的情缘,他们相互有情,她为他哭尽一生的泪。

还完泪,就结束了,绛珠仙子就回天上当仙女了,尘缘已尽而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僵尸缪斯

含情夜

同居

月的情书[先孕后爱]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