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陆府深处的慈安堂却早已苏醒。
陆老夫人端坐在紫檀木雕花榻上,虽年过六旬,鬓发染霜,却依然脊背挺直,目光锐利如鹰。她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听着心腹赵嬷嬷回禀府中诸事。
“三夫人昨日又请了太医,说是心悸的老毛病犯了,但老奴瞧着,倒像是为着三老爷要纳那个唱曲儿的做妾在闹脾气。”赵嬷嬷声音压得低低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不以为然。
老夫人轻哼一声,佛珠在指间转得快了些:“没出息的东西,整日里就知道在这些小事上计较。老三也是不争气,官场上不见长进,倒是在这些歪门邪道上用心。”
觉察周遭安静,陆老夫人突然真开一双锐利眸子,瞥向一旁欲言又止的赵嬷嬷,轻哼一声道:“你跟我多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闻言,赵嬷嬷笑道:“不知三夫人是否因着这事,前几日到兰馨斋堵了黎姑娘,只是……只是也没讨到什么好处,碰了一鼻子灰。”
“哦!”陆老夫人似乎来了兴致,一双锐利的眸子泛着精光,“与我说说,到底因着何事?”
赵嬷嬷眼见老夫人此般模样,嘴角含笑,将那日在兰馨斋上值的小丫鬟的话又转述一番。
“哼!她总算是碰到了软钉子,三太太在家中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惜是个有歪心思的。老大媳妇如今不在了,老二媳妇是个妥帖的,只是性格过于软弱,否则三太太怎敢此般叫嚣。”老太太说完后,满面笑容,心中再次惊叹自己的目光,黎晴雨真是个不错的姑娘。
赵嬷嬷连忙附和:“老夫人说的是。说起来,大房那边的二少爷这几日还是晚归,听门房说醉得不轻,是被小厮搀回来的。时不时还去烦扰黎先生。”
听到孙儿的事,老夫人眉头蹙得更紧:“这个今野,越发不像话了!他父亲像他这么大时,早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他却整日里与那群纨绔子弟厮混,真是……”话未说完,化作一声长叹。
老夫人微微颔首,不再说话,只示意赵嬷嬷继续梳头。乌木梳子滑过银发,一下一下,仿佛也梳理着她的思绪。
用过早膳,老夫人忽道:“去兰馨斋看看。”
赵嬷嬷心领神会,立即吩咐下人准备软轿。
兰馨斋外,竹影婆娑,花香隐约。老夫人示意软轿停在远处,自己则由赵嬷嬷搀扶着,悄悄走到窗前。
透过半开的窗棂,可见黎清雨正站在堂前,一袭淡青衣裙,素雅如竹。她手中不持书卷,却正在讲解什么,声音清越悦耳。
“故而《诗经》不只是歌咏爱情,更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七月》中可见农事劳作之苦,从《硕鼠》中可知百姓赋税之重……”黎清雨娓娓道来,不时重复提几个关键词。
堂下几位陆家小姐听得专注,连最坐不住的陆静瑶也托着腮,目不转睛。
老夫人静静看了片刻,目光锐利如刀,将黎清雨的举止神态一一收入眼中。见她讲解时引经据典却不觉卖弄,面对小姐提问耐心细致,举止端庄却不死板,心下暗暗点头。
正要离开,忽听堂内陆静瑶问道:“先生,女子学这些有何用?终究不能科考做官。”
黎清雨微微一笑,不直接回答,反而问道:“静瑶小姐可会管家算账?”
“自然会的。”
“若是不懂民生疾苦,不知世间道理,即便管家,也只能管个表面,难以真正明辨是非,处事公正。”黎清雨语气平和,“读书不只为做官,而为明理。女子明理,则一家受益;各家女子皆明理,则天下受益。”
一席话说得堂内鸦雀无声。窗外的老夫人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不动声色地转身离去。
回慈安堂的路上,老夫人一直沉默不语。赵嬷嬷也不敢多言,只小心搀扶着。
直到回到屋内,饮过半盏参茶,老夫人才缓缓开口:“你怎么看?”
赵嬷嬷知道问的是黎清雨,谨慎回道:“黎先生容貌出众,才学不凡,举止得体,更难得的是有主见却不张扬,有才情却不卖弄。只是……似乎太过有主见了些,怕是难以掌控。”
老夫人轻笑一声,放下茶盏:“掌控?为什么要掌控?陆家需要的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媳妇,而是一个能撑起门面的当家主母。”
她站起身,踱到窗前,望着院中盛放的山茶花,缓缓道:“大房的情况你也知道。今安虽为长子,因着那事,常年东奔西顾,身子也是日渐亏损,给他介绍几个名门闺秀,也不见他点头。今野倒是聪明,却偏偏是个执拗的……”
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忧虑。
赵嬷嬷轻声劝慰:“二公子年纪还小,等成了家自然就收心了。”
“成家?”老夫人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你说得对,是该成家了。娶妻娶贤,一个好的媳妇,能影响三代人。”
她踱回榻前坐下,手指轻轻敲着紫檀木几面:“我观察黎家姑娘几日,此女外表柔和,内里刚强,有主见却不失分寸,正是能拴住今野那匹野马的最佳人选。”
赵嬷嬷吃了一惊:“老夫人的意思是……”
“不错,”老夫人唇角微扬,“我欲将清雨许配给今野。此女才智能辅佐丈夫,端庄能持家,更难得的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说不定真能管住今野,让他收心走上正途。”
“可是……”赵嬷嬷迟疑道,“二少爷那性子,怕是未必愿意。黎先生那边似乎也……”
老夫人摆摆手:“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不得他们不愿意。今野再胡闹,终究是陆家子孙,知道轻重。至于清雨……”她顿了顿,语气笃定,“她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对她最有利。”
佛珠又开始在指间转动,老夫人的目光变得深远:“大房需要一个得力的媳妇来支撑。清雨出身书香门第,虽非显赫,却也清白,配今野不算高攀。更重要的是,此女有魄力,有见识,将来必能助今野成就一番事业。”
赵嬷嬷仍有些担忧:“可是三夫人那边似乎对黎先生有些看法。”
老夫人轻哼一声:“老三媳妇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无非是怕大房得了助力,压过他们三房去。”她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陆家还轮不到她来做主。”
————
次日一早,陆老太太房用完早膳,门外丫鬟通报:“老夫人,二夫人和黎先生来请安了。”
老夫人与赵嬷嬷交换一个眼神,扬声道:“请进来。”
帘子掀起,陆二夫人领着黎清雨步入堂内。今日黎清雨换了一身浅碧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支银步摇,行走间步摇轻颤,更衬得她气质清雅。
“给母亲请安。”
“清雨给老夫人请安。”
二人恭敬行礼。老夫人满面笑容:“快起来,坐吧。看顾那几个皮猴子,可还习惯?”
黎清雨恭谨回答:“谢老夫人关心,一切都好。蓉姨照顾周到,各位姑娘也都和善。”
“那就好,”老夫人颔首,目光在她身上细细打量,“听说你在闺学中讲课颇受好评,连静瑶那样挑剔的孩子都称赞不已。”
黎清雨微微垂眸:“老夫人过奖了,清雨才疏学浅,只是尽力而为。”
“不必过谦,”老夫人语气温和,“陆家的女儿们是该多学些东西,不能总是老一套。”她话锋一转,忽然问道,“你这孩子尽管教好那几个皮猴子,若有何人胆敢故意为难你,尽管来寻我。”
黎清雨闻言,忽而垂眸颔首,这是陆宅,有何事能逃过这位老太太的眼。
陆二夫人连忙附和:“清雨这孩子确实懂事理。”
又闲话片刻,二人告退。望着黎清雨离去时挺直的背影,老夫人对赵嬷嬷低声道:“看见没有?有胆识,有见地,又不失礼数,也不是那类顺杆而上之人。这样的女子,正是今野需要的。”
赵嬷嬷这次真心附和:“老夫人慧眼如炬。黎先生确实与众不同。”
老夫人颔首,语气笃定:“这几日你多观察她的言行,若无大错,我便寻个时机与老大商议此事。”她顿了顿,又道,“对了,今野那边也敲打敲打,让他收敛些,别吓跑了未来的媳妇。”
赵嬷嬷忍俊不禁:“二少爷那性子,怕是难改。”
“改不了也得改,”老夫人语气坚决,“陆家的未来,不能毁在一个纨绔子弟手里。清雨……或许就是转机。”
她说罢,闭目养神,手中的佛珠又缓缓转动起来,仿佛在推算着什么。
窗外,春光正好,一株老梅树上新绿初绽,生机勃勃。
慈安堂内,沉香袅袅,一场关乎陆家未来的谋划,正在悄然展开。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黎清雨,对此还一无所知。她只是觉得,今日老夫人看她的眼神,似乎格外深沉难测。
回到疏影远,黎清雨倚窗而立,回想方才在慈安堂的一幕幕,心下隐隐不安。老夫人的赞赏似乎太过刻意,问话也颇有深意。
“或许是我多心了。”她轻声道,却无法完全说服自己。
风吹竹动,沙沙作响,黎清雨凝望着那片翠竹,目光渐渐坚定。
无论前方有何考验,她都已做好准备。陆府这片深水,她既要安然渡过,也要活出自己的模样。
夕阳西下,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如同一竿新竹,在风雨来临前静静扎根,蓄势待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别样主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