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寡夫郎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今日凌星出门时,徐有芳还不放心的叫凌星在家休息几天再去出摊子。

前面人晕过去,徐有芳心里多少有些担心害怕。

凌星知道自己晕倒是因为低血糖,并没有其他的大碍。给徐有芳保证没事,又说摊子刚开始做,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容易没客人,徐有芳这才点头。

她叮嘱沈回多照顾些凌星,又叫他回来的时候,顺路去一趟绣坊,接些绣活回来。

凌星跟着沈回走到那条山间野路,沈回背上的背篓就到凌星背上,而凌星则被沈回背着。

凌星有些虚,强打着精神没成功,趴在沈回背上没一会就睡着了。

周围静谧无声,耳边的呼吸声无限的放大,沈回下意识的偏头躲着,加快脚步朝着镇子走去。

今天比昨天早半个时辰,加上沈回走的快,到镇子的城门口时,天还黑不隆冬的。

摊位空着的还挺多,凌星还是选了昨天的那个。今天肯定会有回头客,地方换来换去不易积攒客源。

这次交了摊位费二人直接去就可,先去仓库那边给竹签,取存着的泥炉陶锅,二人直奔摊子的位置。

今天吸取昨天的教训,包子要边卖边包,不能卖一些的时候才开始包。

凌星擀面包包子,沈回在打水生火。

随着时间推移,清冷寂静的街道人越来越多,手里有些钱的富户们出来觅食。

糖水巷子里,卢花婶子挎着菜篮子准备去早市买菜。

站在院子里用牙粉清洁牙齿的汉子道:“孩他娘,昨天买的那包子馒头今日再买些回来。我要去趟县里的书铺核账目,路上做干粮吃。”

云霞镇只有一家书铺,东家是玉州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州府下各个县镇都有书铺生意。

刘桂良就是云霞镇赵氏书铺的账房,每月要去一趟县里汇报账目。

他每月有一两另五百钱的月钱,算是高薪。不过家里花销也大,出门在外,刘桂良也是能省则省的。

昨日吃的那包子馒头,味道很是不错。每次出去都带油饼的刘桂良也想着换换口味。

卢花婶子闻言笑道:“还说要绕一趟远路去给你买糖油烧饼,你爱吃那包子馒头倒是省我不少事。”

“娘,我们也要吃。”

屋里传来儿子闺女的声音,卢花婶子只得应下,“买买买,真是上辈子欠你们的。这次吃了,这月可都吃不得了。”

应下后,卢花婶子想着身上带的钱似乎不够,又进屋去取。

……

不出凌星所料,今天包子摊来了许多的回头客。

因为来的早,又有不少的新客被吸引过来。

第一锅包子馒头卖的比昨天要快很多,因为边卖边蒸,也没有叫客人们等的太久。

卢花婶子到包子摊时,已经有不少人排队在买。

好在那包子馒头不像面条要现下,倒也不用排多久的队。

好不容易排到,卢花婶子算一下家里的人口,还有另要给丈夫带走的量,“小摊主,给我十个包子,十个馒头。”

前面包子都是一个一个卖,馒头是两个两个。这还是第一个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

“诚惠六十五文钱。”

沈回算的很快,用竹夹子夹包子馒头的时候,卢花婶子在那数铜钱。

凌星见是卢花婶子,她昨天就是第一个客人,今日又来买了许多,便对沈回道:“二弟,多装两个包子给婶子,她买的多算我们谢她照顾咱们生意。”

听说多给两个包子,卢花婶子喜笑颜开,“哎呦,那多谢小摊主啦。”

说着又看一眼凌星和沈回,“没想到小摊主长得这样显小,年岁竟是比那汉子大的。”

凌星听出这是误会了,“我是他哥夫,不是兄长。”

卢花婶子昨日就看出凌星是个哥儿。

虽然外在没有明显遮挡孕痣的痕迹,但嘴角无须,无明显喉结,就是哥儿的外在特征。

她原先还以为这是一对夫夫出来摆摊子,没成想是哥夫和二弟。

这话再心直口快也不能说出来,卢花婶子只笑着回上句话,“瞧我眼拙,闹了笑话。”

今天面团和馅料的量和昨天一样,包子馒头加起来也就九十多个,原料有限,卖不了太长时间。

一个时辰不到,包子摊就收摊了。

后面有些被买过的食客推荐过来的也没能买到,都对凌星说叫他明日多备些。

凌星想着眼下有二两银子,倒是可以多备些原料,多卖一阵子也能多赚钱不是。

他点头答应下来,说明日会多做些,请大家再来捧场。

因为包子摊,多少还是影响了周围的一些吃食摊子。

面摊子的影响算是最大的,毕竟都是面食。

凌星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昨天还请人帮忙关注一下凌月来着,今天就叫对面一个时辰没卖出几碗面去。

不过心里过意不去归过意不去,叫他不摆摊是不可能的。

他也要活着,面摊摊主日子苦,他日子也过的没好到哪里去。

做生意就是这样,总不能因为觉得人家也不容易,自己就不做生意了。

凌星在心里默默的劝解自己,消化情绪,在成功说服自己后,把专门留下的包子馒头递给沈回。

“二弟快吃。”

沈回以为那是凌星留着自己吃的,没想到是给他,“我不用,留着卖钱吧。”

凌星直接塞到沈回手里道:“你体力活干的多,家里的糊糊吃着哪里顶饱。”

在凌星的视线注视下,沈回轻笑一声,觉得凌星这盯小孩吃东西的目光很有意思。

沈回没有全吃,每样都掰了一半,将大点的给凌星,“你吃些,别再晕倒了。”

对于昨天发生的事情,沈回一直没有提起。此时突然一下说起,凌星还愣了一下,他以为沈回不知道。

因为昨晚直到家里人都睡了,沈回都没回来。

想到自己低血糖,凌星怕再添麻烦,也没有拒绝沈回。不过他拿了小一点的那一半,直接塞嘴里,没给沈回换回去的机会。

“二弟怎么知道昨天的事?娘做饭时候和你说的?”

沈回先是盯着手里留下的大半包子和馒头看一眼,随后才往嘴里送,他嚼着馒头摇头,“沈归说的。”

凌星哦了一声,心想沈归睡觉还挺晚的。

吃完包子馒头,摊位也收拾好。路过面摊子的时候,摊主王有麦实打实的松了一口气。

这包子摊昨天的时候还没以为怎样,卖的和他都不是一个东西。

结果今天他这面摊子就因为包子摊少了好多生意。

镇上的人是比村民有点钱,但也没奢侈到早上又吃包子馒头,又吃面条的。

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基本上都选了包子馒头。

这叫王有麦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说这做生意有赚有赔在所难免,有竞争更是无法避免。

但是这种突然过来,强压一头的滋味很是叫人不好受。

好在是人卖的快走了,要是再多待些时间,真不知道要怎么办。

王有麦擦着桌子心里叹气,早知道昨天就不收那包子馒头了,叫他如今连想发火都不好意思发。

包子摊收摊,面摊的生意上来了。

很快就有了两名食客坐过来,点了两碗素面,另加鸡蛋。

王有麦没那空闲再想别的,麻利的擀面下面。

那边沈回把东西又送去仓库存放,之后二人没急着回去,而是去绣坊和粮铺。

从绣坊给徐有芳接了绣活后,二人才去粮铺买面粉。

凌星想着这次想着多买点,到时候坐牛车回去,也省的后面隔三差五的再买。

这个想法说给沈回后,就从沈回那得知,货超过五斤的话,牛车也是要另外收费的。

每五斤一文钱。

牛能拉的量有限,货重就只能少拉人。且牛不能太累,赶牛车的每天也就来回两趟,拉的人也有限,因此要价也高。

按着距离,坐牛车从镇上到小柳村一人八文。

沈回给凌星说完,低头问他,“我力气大,即便是背你再加百斤的面粉也觉轻松,哥夫还要花钱坐牛车吗?”

凌星先是惊讶沈回的大力,然后心里算了一下帐,最终摇头。

坐牛车花的太多,还是省下这些能省的钱吧。

粮铺里面空间挺大,地上摆着一排又一排的大木桶,里面装着不同的粮食。

凌星直奔面粉区域,他没有买百斤,压根没钱买那么多。

赔的银子也就二两,一百斤的面粉就全花完了。凌星不想把银子都花在这上,后面要是有点什么事,手里都拿不出银子来。

他还是只买了二十斤的好面粉,花去四百文。这样的话虽然每天要来买一趟,但反正也都来镇上,也算方便。

钱数好送出去的时候,凌星只有一个念头。

这里还真是赚的少花的多啊,这钱也太难赚了些。

东西全都买好,凌星空着手跟在背着竹背篓的沈回身后。

他脚上的草鞋不跟脚,是沈还以前穿的。他那双草鞋昨天砸出去后,没能及时捡回来。

徐有芳把人背回家躺着才发现凌星鞋子不见了,再回去找哪里还能找到啊。

谁看着了捡了就是谁家的。

加上鞋跟被踩在脚下,防止磨损脚后跟,因此走的有些慢不说,鞋子拖地的声音也有些重。

“哥夫在这等我一下。”

沈回让凌星坐在茶摊,给摊主掏了两文买茶水。

不等凌星问他去哪,人就快步离开。

离茶摊的一条街外,有一家卖鞋履的铺子。

里面布鞋,绣花鞋,无跟履,布靴,皮靴应有尽有。

鞋履铺子的伙计没有因为沈回衣着破旧而有所怠慢,他笑脸相迎,询问着沈回需要什么。

“要双布鞋。”

伙计知道需求后,带着沈回到布鞋的区域,“这种布鞋一双五十文,鞋底子是千层底,耐穿不易坏。边上这种贵五文,脚后跟和鞋子顶部内里另缝了软绒布,防止磨脚,且更耐穿。”

“要五十五文的。”

伙计笑道:“好的,请问要多大的码?颜色又需要什么样的?”

沈回不知在想什么,沉默片刻后,他伸出左手,右手指间对着左手掌心和手腕处比划。

“这样的码数就可以,黑色。”

知道鞋码和颜色的伙计去仓库找鞋子,回来后把鞋递给沈回检查。

沈回用手量一下尺码没问题,从他那破旧的荷包里掏钱给了伙计,拿着布鞋离开。

回去的时候,凌星的茶也喝完了。

茶摊可以续茶,凌星看到沈回,见他额头有汗,气息也有些乱,估摸着是跑回来的。

便问他要不要喝茶,可以再续。

沈回看一眼凌星手边空掉的茶碗,又看凌星,见他面容没有任何的异样,神色坦诚,便对茶摊摊主说了再续一碗。

他是有些口渴,回去还有一段路,还是先喝点水比较好。

续的茶水,只能是之前的碗。另起一碗,要再给两文。

沈回端着凌星喝过的茶碗,也不顾茶水是否烫口,直接一饮而尽。

喝完茶,二人离开茶摊。

出城门的时候没看到许七,估计是带人去摊位了。

又到无人的小路,沈回把竹筐换到凌星的背上,将他身上的褂子罩在凌星头上,背着人大步回家去。

路上凌星一直在与沈回说话,问他关于村子里的事情,着重问了方家。

他昨天以为方家多了不得,叫家里人如此忌惮。结果听沈回说完,才明白也就方秀霞嫁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不得不说方秀霞的命是真好,她年轻时在村子里容貌是数一数二的。

若没有那骇人的脾性和嘴,那真是没得挑。

方家子嗣众多,都还小的时候养起来是费劲。

但随着女子哥儿到了年岁出嫁,家里靠着他们的彩礼钱慢慢的积攒出一笔财富。

有一年粮铺的小管事带着伙计来收粮食,突逢大雨,正巧收到了方家,就在他家躲雨。

没两天,那粮铺的小管事就找媒婆去方家提亲,说要求娶方秀霞。

这还是小柳村第一个嫁去镇上过好日子的,嫁的人还是粮铺的管事,在村民眼里,这简直就是嫁到天上享福去了一样。

后来小管事成了粮铺掌柜,方家在小柳村的地位也因此变高。

那赵家看在方秀霞生儿育女的份上,也愿意拉扯一把岳家,方家的长子和次子,现在也都在粮铺做活。

方家这两年也越来越富。

凌星听完,叹了一口气。

沈回忍着耳边陌生的温热,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地位压人。”

方家说到底也只是寻常百姓家,不过是比其他的村民们日子过的好一点。

但仅仅是这样,也足够压小柳村所有人一头,逼的人喘不过气。

沈回垂下眼眸,“嗯,不过不必多畏惧方家,赵凡只是粮铺掌柜,给别人干活的。他们再来找麻烦,直接打出去便是。粮食他们不收,我背去县里也一样卖。”

凌星被沈回的话引回心绪,“那么多的粮食背去县里,二弟是想累死自己不成?”

“我以为哥夫会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凌星摇头,“二弟,人善被人欺,越弱小越不能展露自己的胆怯。”

沈回一副受教模样,点点头问他:“哥夫明理,读过书?”

想到自己虽然大一下半年休学,但肯定也算读过书的,原身也有读书开蒙的记忆,凌星嗯了一声,“是啊,听你大哥说你小时候也念过几年书,都学了什么?”

然后凌星就听沈回像报菜名贯口一样的,报了一堆的书名。

“你那么小的年纪,竟然看过这么多书!”凌星有些惊讶。

沈回声音低沉又平静,“自幼记忆便好,书看几遍就能如数记得。因此,慢慢的看的便多了些。”

这话听的凌星有些羡慕,他要是有这样的好记性,肯定能考个更好的大学。

快到家时,沈回突然道:“背篓里有双布鞋是买给哥夫的,哥夫别叫娘他们知道是我买的。”

凌星一愣,“怎么给我买鞋了?”

说完后又道:“哪能花你的钱,多少钱我给你。”

“是我给哥夫买,没道理叫哥夫掏钱。”沈回拒绝道。

“你哪有什么钱用……”

快要到家,沈回只能先打断凌星,“哥夫无需担忧我银钱不够花用,昨天上山,在深山里挖到些草药,顺便卖给邻村的大夫,我这的银钱足用。”

凌星是真不好意思收下布鞋,沈回似乎感受到凌星的纠结,又开口说:“大哥托我照顾哥夫,我做这些是为了大哥,哥夫不必有心理负担,收下就好。”

闻言,凌星心中默默感谢一遍沈还,替他想的面面俱到。但也很奇怪沈回竟然如此的听话。

他看起来不像是那种会乖乖听话的人。

凌星不再推拒布鞋,而是问出心中疑惑,“二弟,你为何那么听你大哥的话?”

沈回道:“大哥救过我的命,三次。”

到家了,沈回没有继续说下去,凌星知道他不想说,也没有再追问。

这两天没更新实在不好意思。

周日那天提两袋猫砂上楼,结果竟然黄体破裂,人疼晕过去了。

晚上来了姨妈,直接痛经。昨天以为能更,但痛经太疼,请假都忘记了。

今天不疼,跑来更新了。

在这也想说一下,女生来姨妈前真的不能干重活,剧烈运动。

稍有不注意,真能黄体破裂,痛不欲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陷落春日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池南春水

别那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