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观心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施也接着走到橱柜旁蹲下来,从最角落的橱柜里拽出一个盒子。

“这是什么?”张尚翔很快凑了上来。

施也打开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一套全新的,非常精致的餐具。施也抬头看向郎月慈,问道:“这个之前有人留意过吗?”

郎月慈摇头:“案卷里没有显示。”

“应该是没有。”徐圣昭也说,“这几次勘查现场我都跟着,这个他们肯定是看过,但没有当做物证,就是拍个照固定位置,然后粗略看一遍。施教授,这个有问题吗?”

“首先通过刚才的整体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推断,这个厨房的物品摆放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家里的陈设也可以看出,死者在生活中是有条理的。刚才我们说了,地柜里摆放的都是食品类和常用工具,而其他餐具厨具都在顶柜里。作为一个有条理的,在收纳物品时有自己逻辑的人,在收纳这套全新的餐具时,她的首选并不应该是地柜。”

张尚翔抬起头看了看,说:“顶柜上还有空余位置,所以并不是上面没地方了所以放在下面。”

“没错,观察很仔细。”施也对张尚翔表达了赞许。

“会不会是之前放的然后忘记了?”徐圣昭提出疑问。

一直没出声的郎月慈突然说道:“不像。这上面没土。”

“不仅没落土,还干净得像是反复擦拭过的。”施也站了起来,“这个拿回去让痕检看看能不能提取到有效指纹。”

张尚翔疑惑:“这能提取到陌生指纹?”

“就算不是陌生指纹也有用。如果有死者指纹,证明这东西很有可能对死者有意义。那么这套瓷器的生产地、购买地和购买时间以及购买者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郎月慈说。

“你们郎哥说的没错。”施也接着说,“房子这个意象在心理学中很常见,心理治疗中有不少以画房子画布局来分析心理状况的。荣格也说过,他自己梦中的房子是他精神的意象。从现实层面来讲,人居住在房间内,与陈设产生交互;从精神层面来说,屋内的陈设在某种程度上隐藏着人的潜意识投射。人住在房子里,人的意识、精神和性格也投射在房间的细节之中。这也是即便死者居所在不是案发现场,也会被作为关联现场进行调查的原因。用更简单好理解的话说,就是生活痕迹透露人的偏好。”

徐圣昭和张尚翔都连连点头。

“人栖息在房间里,精神和心灵栖息在人体中。在这种映射和栖息的关系中,房间中的物体除了其生活上的实用功能以外,还同时承载着人的记忆和精神。有些东西可以随手扔掉,但有些东西却能在身边留上十多年,就是因为它们承载的记忆和精神对人来说有轻重。如果一个摆件,被安放在相对容易触碰到的地方,并且上面没有积灰,这意味着什么?”施也看向二人,以眼神询问。

“可能是经常把玩,或者是非常珍视,连落土都不愿意。”张尚翔回答。

“没错,不忍蒙尘。”施也道,“说回餐具。这套餐具明显不是收藏品,也不是艺术品,它有价格,但不具备通俗意义上的价值。这样一套具备可替代性的实用餐具却明显被放在了‘不忍蒙尘’这样的地位,证明它在死者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它被放在了厨房的角落,而不是摆在外面时时能看到,像是遗忘一样,这就是另一种投射。”

郎月慈轻声说:“逃避。”

施也看了他一眼,点头:“对。遗忘的物品映射着内心的逃避;舍不得处理的物品则是内心的执念。这套餐具映射的是死者的执念与逃避。用人话说就是,死者有一段既不想忘又不想面对的经历和回忆投射在了这套瓷器上。”

张尚翔:“那……这和案子有关系吗?”

施也回答:“要看案件性质。如果是随机作案,关联性很低。但如果是熟人作案,有存在有关联的可能。犯罪学中有一个子领域叫做受害者学,在熟人作案的案件中,通过分析受害者的经历和受害者与罪犯之间的关系,是有可能推导出犯罪动机的。虽然受害者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帮助受害者,但不妨碍它能协助侦破。对于这个案子来说,既然已经这么久没有进展了,分析一下受害者或许有用。就算最后确认没有关联,也是排除了一条错误信息。你们俩先整理着,我去卧室看看。”

郎月慈很快跟上施也,低声说:“看这里。”

“嗯?”

郎月慈打开了卧室的衣柜。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按照长短顺序悬挂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衣柜下层则是同样非常整齐的裤子。双开门衣柜里面,上下两层一共只有三个颜色:紫色、深灰色和黑色。

施也深吸了一口气,接着拿出手机给衣柜拍了照。

“死者会是强迫症吗?”郎月慈问。

“强迫症的诊断不能这么武断,现有的情况不足以给出结论。大众口中的强迫症其实绝大部分只能勉强算作强迫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迫症。”施也收起手机看向郎月慈,“当然,人的心理状态会投射在行为上。不过我对色彩心理学这个领域确实没有太多研究,此时此刻我给不出更多的结论。所以,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不从心理学角度,或许会给我启发。”

“死者退休前是语文老师。教师这个职业对于服装是有要求的,但并不像咱们这样严格,而且教师有假期,死者也已经退休,我认为这样大面积的深色系衣服并不完全与职业有关。”郎月慈走到衣柜前比划了一下,“黑色和灰色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且有磨损痕迹,证明是常穿的。但这些紫色的衣服……我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这颜色不搭。”

施也思考片刻,说:“因为这些颜色是轻盈的淡紫色,而不是感官上更偏沉稳的深紫色。三分之二的黑色和深灰色给死者的穿衣风格铺设了一个基础,即以沉闷的深色系为主。所以当出现紫色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认为同属于深色系的深紫色会更符合死者的取向。”

“是这样的。”郎月慈点头,“不过你不是说对色彩心理学没研究吗?”

“色彩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分支,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施也走到郎月慈旁边,接着问:“你为什么对我那本书那么在意?”

“因为我看过那本书。我觉得没有心理学基础或者没有极大兴趣的很难读下去。”

“真委婉。”施也笑了笑,“不过我没想到你还看过我的书。”

郎月慈看过的不止那一本,实际上施也写的所有公开出版的书,他都读过。不过他没打算拿这个来邀功讨好,自然也就没提。

“惭愧,那本书我没读完。”他说。

“这没什么。”施也并不在意。

有出版著作也是教授遴选评分的一个加分项,当年正好有出版的机会,施也就把自己过往的学术论文做了汇总整理,写成了那本书。学术类著作不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说是晦涩难懂、诘屈聱牙也不为过。除非是同样做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或者对这个领域有极大热忱和兴趣的,否则即便像郎月慈这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要想读完那本书也不容易。

郎月慈接着说:“就是因为我没读下去,我在看到那本书被压在死者身下的时候才会觉得奇怪。这么难读的书,真的不像死者会看的。”

施也问:“记得死者身下的书被翻到了哪一页吗?”

“第147页。应该是关于人格与犯罪的部分。”

“记性真好。”施也玩笑道,“把记忆力分我点儿吧,这样我开会就不用记笔记了。”

“施教授,我们整理好了。”徐圣昭和张尚翔走到卧室,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施也点点头,接着说道:“卧室这边我大概看了看,你们都来过现场不止一次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二人对视一眼,都认真地点了头,还有点儿如临大敌的意思。

施也看了眼他们的神情,给出了一个笑容,说:“不用紧张,这不是考试。是不是我刚才叫你们的时候吓到你们了?”

张尚翔抿了下嘴唇,说:“是有点儿,感觉又回到学校了。”

“我这也算职业病了,抱歉,我换个称呼会不会好些?”

“没关系的,您怎么称呼都行。”徐圣昭说,“您有问题就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施也点了头,问道:“这个房间是还保持着原样吗?”

徐圣昭:“基本保持原样。我们第一次到达案发现场的时候衣柜门是开着的,拍过照之后为了勘查方便就给关上了,这个有照片您可以看。至于其他的,除去把床头柜的东西拿回去当物证检验指纹以外,别的都没动,抽屉也是拉开的。”

施也思索片刻,道:“法医推断的死亡时间是凌晨两点到四点,死者被发现在客厅,身穿睡衣,卧室的床上被子叠得整齐,死者死前还发生过性行为。结合死者的年纪、身体状况和体内的药物残留,这里面有不少矛盾啊。”

“您能具体说说吗?”张尚翔问。

施也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本,简单地画了几笔,勾勒出客厅与卧室的相对位置,接着画出两条线表示行动路径,说道:“假设死者是自己服用的药物。死者的安眠药放在床头,如果凌晨两点多她还没睡,那她的行动路径就变成了回到卧室吃药,然后再回到客厅。物证照片里表明,客厅这里放着的是一个长一米五的毛毯,这个毛毯的长度和厚度并不足以支撑过夜。如果死者平常就睡在客厅,那她大概率不会把药放在卧室床头。如果她平常是睡在卧室,那她吃完药半夜在客厅看书就不符合逻辑。其实这个时候最合乎逻辑的行动应该是吃药之后上床等待药效,然后入睡。为了营造更舒适的睡眠环境,更合理的行为是关闭顶灯,打开床头灯。可是现场记录表示室内灯开着,但是床头灯是关闭的。还有,案发时候是一月份,就算室内有暖气,以死者的身体状况和她所穿的衣服厚度来说,也不太可能不盖被子,但是床上的被子摆放很整齐。另外,嫌疑人进入屋内发现死者在卧室,那么最有可能的实施强|奸的地点是在卧室的床上。卧室小而封闭,声音不容易外传,也更好控制受害人。如果强|奸发生的地点是在卧室,那么是谁在事后整理的床铺?死者?还是凶手?哪一个都不符合行为逻辑。”

“为什么不能是凶手?”张尚翔提问。

“凶手在现场停留的时间越长,触碰的物品越多,就越容易留下痕迹。同时,如果目标是侵财,翻乱床铺翻找财物才是凶手会做的。卧室里虽然有翻乱的痕迹,但最常见的藏钱的地方却没被动过。床下、枕套、衣柜角落都没有被翻。反而是明面上的抽屉全都被拉开,还有客厅的书架被翻得最乱。书的尺寸、厚度以及封面颜色的不统一最容易给人视觉上造成凌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只要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把书柜复原,抽屉关闭,现场环境不太支持侵财的推论。”

他们在现场分析时,死者的邻居恰好回家,她看到门开着,小心地凑上来询问。郎月慈原本想将她劝离,但施也却说正好赶上了,就顺便跟她聊一聊。于是郎月慈打开执法记录仪,全程陪同并记录。

短暂地聊了五分钟,施也就结束了对话。他们转身回到案发现场,关好门后施也就说:“她应该没说谎。”

围观了全程的郎月慈终究还是问出了心里的疑惑:“我真挺好奇的,有人能骗过你吗?”

“当然有。不要神话心理学。”施也一字一顿地说道。

“好吧。”郎月慈靠在门边,“还有哪里要看?”

“做个实验。”施也说着就捏住自己笔记本的书脊,把手举到与自己腹部等高的位置,而后松手。随着“啪嗒”一声,笔记本落地,但是,是闭合状态。施也接着蹲下来把笔记本捡起,又举高了一些,与自己胸口等高,这次落地后发出的声响更大,但同样,还是闭合状态。

第三次,施也把笔记本打开,书页向下,两只手同时拿着本的左右两侧,平举与胸前,同时松手。笔记本在落地之前就合上了,落地时还是闭合状态。第四次,同样的位置,但是笔记本不是平均打开,而是一侧占比大约三分之一厚度。这次笔记本落地后较薄那一侧的封皮和最前面几页弯折,但整体还是闭合的。

张尚翔和徐圣昭在施也第一次扔本的时候就开始关注,直到第四次结束,他们已经面面相觑了。不是因为结果,而是,就这么简单的实验,竟然没有人想着去做一次。怎么会疏忽到这种程度!

施也再次捡起自己的笔记本,拍了拍上面的土,一边抚平折痕,一边说道:“人都有被思维惯式误导的时候,这没什么。死者身边这么多书,原本就是极大的迷惑现象。这个案子最开始的方向是入室强|奸杀人,同时存在侵财倾向,在这个思维惯式下,之前你们做的调查都是正确且合理的。我没有经历过你们的思维惯式,同时,我到这儿来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本书,所以我的关注点从一开始就在书上。虽然那本书我写得不怎么样,但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案发现场,还被死者压在身下,心里总是别扭的。”

二人有心对那个“写得不怎么样”给出回应,但又一时说不出什么来,明显有些局促。

施也倒是并没有在意,看向站在身边的郎月慈,说:“我没什么要看的了,你呢?”

“我也没有。”郎月慈说着就看向另外二人。

“我们也没问题了!今天这些我们回去还得再消化一下。”徐圣昭接话。

郎月慈:“那就回去吧。”

回到市局后已经接近下班的时间,徐圣昭把从现场带回来的东西送去检验,张尚翔则把在现场询问死者邻居的视频和笔录整理出来。

在得知马博和李隆会在大安市住一宿,明天再回来后,成云霞就让郎月慈送施也回宾馆休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惹火999次:乔爷,坏!(蜜吻999次:

医毒双绝:腹黑魔尊赖上门

高冷上神追妻忙

圣手从急诊科医生开始

爱情公寓之盗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