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萱,你可真是一贯地蛮横啊!亦舒是你亲妹妹,你竟然无半点爱护亲近之心,还处处为难,也不怪你平时对我们这些表亲疏远了。”
看着王亦舒泫然欲泣的模样,赵淑贞觉得自己刚刚在宴席上完全没有看走眼,叶萱就是仗着自己是姐姐,是郡主的身份,耍手段欺负自己妹妹。
在这一瞬间,赵淑贞在王亦舒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时在家的处境,明明自己才是端王府里名正言顺的小姐,事事应该以自己为主。
可是因为有了赵允澈这个庶子,自己原本该享有的尊贵待遇都没有了,上到父王母妃下到丫鬟侍从没有一个把自己放在眼里的。
想到这,赵淑贞看向叶萱的眼神充满了愤怒或者说愤恨更贴切。
“赵淑贞,你如果那么喜欢王亦舒的话,那么送给你好了,反正她也是你的表妹,你可以把她接入端王府,日日与她相伴,关心爱护她。”
叶萱觉得赵淑贞的脑子真是拎不清,活该被一个庶子欺负地在端王府毫无立足之地。
没看到赵思妍等人都没出声,王亦舒这一番声情并茂的表演,并没有人把她的小把戏放在眼里。
她们心里估计和明镜似的,都明白王亦舒刚刚的言行目的在于踩低自己姐姐,想借此打开自己在京城贵女的圈子。
“叶萱,你平日里都是这么和你的这里表姐妹相处吗?有半点皇室子孙的风度和教养吗?”
“怪不得你年纪轻轻的,与顾世子成亲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和离了。”
“肯定是宁国公府里的人为了顾全皇家的面子,才对外宣称和离,实际是打算……”
“叶萱,你真的是太让我失望了。”
福华公主望向叶萱的眼神里,满满地都是失望、痛心。
“母亲,和离这件事我们就不要提了,万一惹得姐姐伤心就不好了。”
王亦舒其实知道叶萱是和离之身,心里有些暗暗窃喜。
叶萱是郡主的身份又怎样,没有亲生父母在身边,还不是被人欺负。
而且自己和叶萱同样都是外祖母的亲外孙,她老人家可不能厚此薄彼,王亦舒对自己有信心,时日一长,外祖母肯定会发现自己比叶萱更优秀、更讨人喜欢。
到那个时候,叶萱就什么都没有了,看她还傲娇个什么劲儿。
而赵思妍等人看看福华公主母女,再看看叶萱,每个人的表情都有些耐人寻味。
叶萱和顾世子和离,全京城都知晓是叶萱单方面提出的,而福华公主作为叶萱的亲生母亲,却……
“容我提醒您一句,我和顾世子之间是我提的和离,麻烦您搞清楚了。”
叶萱觉得福华公主母女在豫州是不是闲的太过无聊,逛了太多戏园子,时间长了把人家戏园子里的功夫都偷偷学到手了。
“另外,您不用动不动就对我摆出一副失望痛心的神情,我和您本身就没有什么关系,我的言行轮不到您指指点点。”
“您有这个闲心,不如多找些嬷嬷教教您女儿,什么才是真正京城贵女该有的言行,省的关键时刻上不了台面。”
本来主仆二人是出来透透气,换个心情的,结果碰到一群不知所谓的人。
说完这些,叶萱直接转身就走,周围的赵思妍等人只是看着她离开,这次并没有加以阻拦。
只是,没想到,眼看着叶萱主仆将要走出视线,叶萱以一种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话让众人气个倒仰。
“大冬天的还能有那么多癞蛤蟆蹦出来,真晦气!”
“叶萱你说谁呢?你不要太过分!”
刚刚赵思妍被福华公主母女的言论雷到,对叶萱刚想生出几分怜悯之心。
没想到,这点怜悯还没来得及成型就被叶萱一句话摁得死死的。
果然,叶萱天生就是个不讨喜的。
“说谁谁心里有数,你急什么?”
不管被留在原地的一群人有着怎样的心情,叶萱带着海棠径直回到了肴华殿。
肴华殿里,昭顺帝今日心情不错多饮了几杯酒,又被底下的众人一句接一句的恭维致辞,一时间有些飘飘然,牵媒拉线的心又蠢蠢欲动了。
叶萱主仆从侧门溜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是平王身边的三公子赵允彦和昌邑伯家的嫡长女张臻臻并排跪在昭顺帝面前叩头谢恩。
叶萱二人不明所以,疑惑地看了眼一直留在这里的石榴。
石榴会意,上前两步走到叶萱身侧,附耳细细讲来。
叶萱等人离席没多久,坐在上首的昭顺帝就又开启了自己的“媒婆”事业,赵允彦这一对已经是今日宴席上昭顺帝促成的第三对了。
看样子这桩婚事双方都很满意,因为叶萱看到赵允彦谢恩结束准备起身的时候,有一个伸手去扶未婚妻张臻臻的动作,只不过被张臻臻的杏眸悄悄瞪了一眼又立马收回了。
此举被昭顺帝铺捉到,不由龙心大悦:“好好好,看来皇爷爷的赐婚是赐对了,允彦对这桩婚事甚是满意啊!”
昭顺帝此话一出,赵允彦二人都羞红了脸,张臻臻更是羞得脸颊通红,像是新娘子盖在头上的红头盖一样红。
“皇爷爷~”
看到未婚妻加快脚步回到昌邑伯夫人身边躲了起来,赵允彦向昭顺帝再一作揖讨饶。
“回吧,回吧,日后定要好好待张家小姐。”
昭顺帝对着赵允彦的方向摆了摆手,放他回到席位上。
平王府和昌邑伯看着两个年轻人被大家打趣,面上也是盛满了笑意,看起来双方长辈也十分满意这桩婚事。
看着这一幕,叶萱的思绪渐渐有些游离。
大约五年前,同样是在肴华殿,同样是在除夕宴上,也同样是昭顺帝“媒婆心”大发,自己和顾元庭被昭顺帝凑成了一对未婚夫妻。
当时昭顺帝赐婚的时候,外祖母就坐在一旁,看向自己的眼神有安抚、有询问、有挣扎。
叶萱知道,自己的婚事这些年外祖母一直都放在心上。
按例本朝女子满十四即可婚嫁,家中父母比较上心点的大概会在女子十一十二岁时就开始私底下相看合适的人家,大概十二三岁的年龄定好人家,十四五岁出嫁刚刚好。
当然也有人家实在是舍不得自家闺女,与未来亲家商定让女儿多留两年,等到十五六岁、十六七岁再出嫁也未尝不可。
崔皇后其实在叶萱十二三岁时私底下也有悄悄地给她寻摸合适的人家,但是这些年都无疾而终。
本来皇后娘娘有意撮合,一般人家都会感恩戴德的接受。但是对于叶萱这个郡主,大多数人家都婉拒了,用的借口多是府中小子太不懂事,恐会委屈了郡主。
这样一番下来,叶萱眼看到了十四岁还没定下人家,崔皇后也很焦急,但是也不愿将叶萱随随便便嫁给不靠谱的人家。
宁国公府是崔皇后之前没有考虑的人家,只因宁国公世子顾元庭当时已经年满十七岁婚事还未定下,听说是顾世子眼光太高,对婚事太过挑剔,宁国公夫人给他安排了无数次相看,都被他以事忙无暇分身为由给推了。
当时崔皇后还和叶萱打趣顾元庭,他一直这样拒绝相看,伤了京城多少贵女的芳心。也不知道哪家的天仙能有幸得他青睐。
没想到,她们谈论的对象有一天会莫名其妙地成了将要和自己度过一辈子的人。
当时的叶萱其实是没有选择的,昭顺帝当众赐婚,无人敢抗旨不尊,就连崔皇后也不能在这种场面拒绝皇帝的好意。
所以崔皇后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只能第一时间望向下首的叶萱。
据崔皇后所知,顾元庭也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不论是从家世上还是本人的为人处事上。
但如若叶萱实在不愿,崔皇后想自己还是能想办法中断这个赐婚的,毕竟这些年自己是实实在在的把叶萱捧在了手心里的,实在不忍她为难。
不过好在叶萱并没有很排斥这桩婚事,在顾元庭起身准备谢恩的时候,叶萱也紧跟其后接下了这份赐婚的旨意。
当时的情景和现在很相似,顾元庭也在自己起身的时候有一个搀扶的姿势,只是当时的自己只顾着关心外祖母的表情,根本没有注意到。
同样的,当时的昭顺帝也顺势打趣了顾元庭一番。
也许,当时顾元庭的动作只是出于他世家公子的礼节,但被当时氛围下的昭顺帝曲解了。
只是时间太过久远,叶萱一时想不起,当时的顾元庭是什么神情了。
是气愤懊恼的,还是像今日的赵允彦一样也曾暗暗羞红了整个耳廓?
但是,叶萱却一直记得自己回到席位之前看到的那一幕。
当时宁国公府身边坐的两家纷纷向他们二人表示恭贺。
毕竟宁国公世子如今已有十六七了,和他同龄的大多都有子嗣出生了,只有他明明最受贵女们欢迎,却至今没有定亲,想来宁国公夫妇近年来也不少发愁。
宁国公倒是显得松了一口气的样子,面上略带几分浅笑,很自然地接受了别人的祝贺。
但是宁国公夫人高氏的表情却是称不上高兴,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出她眼中的不满和气愤。
尤其是望向叶萱的眼神更是不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