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随手从墙边拿了一把伞,撩开门帘,她受不了冷风,只露出一半的身子,对他说:“郎君若是着急赶路,便先拿去用吧。”
那人两颊泛着淡淡的红晕,身上隐约散发出微薄凛冽的酒气,风一吹,酒味就被阿兰嗅去。
他本已回身成原状,一听,又转了过来,“怎可使的?”
阿兰莞尔,“小事,这把你用就是。”
那人连眼尾都扑上了粉红,他抬起手,晕乎乎地又一次拱手道谢,“多谢姑娘。”
只见他急急撑了伞,就大步往雨中走去,阿兰也准备折身回屋,谁知,他半路突然又走了回来,大声又匆忙地把她叫住,“姑娘!”
阿兰没料他会回头,门帘下只剩一小截扬动的裙摆,听他这一声,又探出身来,等他开口。
那人当真是醉酒醉得糊涂了,不顾举着伞,又将两手碰到一起,那伞便在两手中间立着,挡在他面前,他弯腰下去,伞也跟着一起倒了下去,“多谢姑娘。”
再起来,背上落满了雨点子,他却没觉出有何不妥。
“你已道过谢了,不必如此客气。”阿兰瞧他酣醉至此,还如此挂念礼数,免不得暗暗露出笑容。
“啊,”那人在雨中静住片刻,好像神志突然清醒了一瞬,不好意思地笑道:“是,是,姑娘说的对,我已道过谢了,不必如此客气。”
“去吧。”阿兰自知不该趁人酩酊取乐,很快藏了笑意,遣他离去。
“明日定来给姑娘还伞。”
这是那人走时留下最后一句话,不过他却是食言了。
阿兰倒没将此事放在心上,时间久了,这人和伞也就都被渐渐淡忘了。
谁能知,距那天以时隔多日,还真有人来还伞。
她已不记得原先那人面孔,但怎也想不到,会是眼前这真真切切的一张脸。
孟文芝站在她面前,眸中闪动着灯烛之光,“下雨那天,我与旧友小酌了几杯,应是醉了,伞被落在厢房,第二日酒醒……便忘了。”
这会儿,两人像是倒转了身份。
孟文芝今日着一身苍绿常服,让他气质少了棱角,柔和许多,此时加上这般朴拙的语气态度,阿兰终于能将那日醉酒的人和眼前的孟文芝合在一起,胆子也稍大了几分。
“不过是一把伞,孟大人何必雨中跑这一趟。”
孟文芝却坚定道:“延期已是有过,又岂能彻底失信。”
阿兰把伞握在手中,乌棕色的眼睛同样被灯火映得生辉,眼中那高大挺拔的身廓也愈发清晰。
“还有一事。”孟文芝这会儿再次开口时,那醉酒的人和他又分开,不似同一人了,“廉正官箴可有收到?”
阿兰知他在暗示她遗落之物,但并不想与他多聊此事,只去拿来书,硬生生接着话题,惭愧笑道:“这几日本想登门归还此书,却是晚了孟大人一步。”
孟文芝看出她的回避,接过书,用手翻动几下,发现书中所夹的纸果然已被取出。
他终于下定决心,将疑惑问出:“那篇文章,可是姑娘所作?”
其实,他来时就带着答案,心里已然默认了是她所作,只等她应下一声。
有世道和礼教约束,女子生活不易,她这般咏絮之才显得格外可贵。
他要问她是否甘于沽酒当垆度此生,若不甘,他愿意帮她,不让她的才华落空……
可阿兰因他的直接怔住,表情僵硬了几分,一时没想到要如何回答,便先拖腔:“孟大人说的是……”
“正是。”
她不知他为何在意那篇文章,但她该为买主多想几分,还是摇头否认下去。
孟文芝有些意外,但很快又恢复,继续说:“姑娘无需思虑其他,只说实话就好。”
阿兰砍了他一眼,又低下头,轻声说:“孟大人,其实,那是我路上所捡……”
路上所捡?
此番,他眼神复杂起来,似乎真真地信了,只看着她,不再说话。
阿兰趁机引开话题,“我也不知这是谁人所写,那纸我还好生保管着,不如先交给您,看您能否找到失者。”
孟文芝见她转身就要去拿纸,当即说了声:“不必。”
又是一阵沉默。
终于,他失望道:“我知道了。”
阿兰看他离去背影,匆忙拿起《廉正官箴》,说:“孟大人,您的书。”
“此书便留在你这儿吧。”
孟文芝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他撑起伞,消失在茫茫雨夜中。
他认定的事就这样落空,心下免不得空虚一阵。
今日,他同许绍元几人同登华襄,刚到那长青潭边便下起了雨,不得已去亭中暂避。
单困在亭中,愈发无聊,有人提出对诗作乐,对着对着,就成了切磋文采。
孟文芝兴致不多,只坐在一旁听,直到,他听见有人诵出那日阿兰所掉落的文章。
那人口中的文章已经是全篇,一些词句因此时雨景有所删改,显得生涩了几分,但与其他人相较,仍极有灵气。
可为何一篇文章,能先后出于两人之手?
孟文芝看出端倪,却不便问他详情。
傍晚时分,有人送来了伞,几人这才得以下山。互相道别后,孟文芝叫住许绍元,与他一道返回。
两伞并行,雨水哒哒哒地落在伞上,在头顶发出闷响。
“那人的确颇有才气。”孟文芝一直没说话,突然开口。
许绍元立即领会:“你说的可是王承?”
“嗯。”
毕竟是多年好友,许绍元早就料到他会对此人感兴趣,笑道:“他今日却是大有表现,连你都注意到了。”
孟文芝还在思索,他盯着前方路的尽头,恍然醒悟,扭头问许绍元,“他的才气有几分真?”
许绍元一愣,面色尴尬起来,“这才第一次见面,你就看出来了?”
“什么意思?”孟文芝越发觉得奇怪,反问着。
许绍元说,“我本没想告诉你,出游只为放松,能听他们的好诗好文已是赚到,文芝,你还是不要深究。”
“果真非他所作?”
难得见他这样穷追不舍,僵持过后,许绍元还是点了头,无奈叹道:“王承癖爱艺文,又毕竟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花钱买诗文是常事,想借此卖弄一番,亦属常情。”
“我知道,只是好奇。”孟文芝沉静地说着。
许绍元松了口气,“你这好奇心倒是突然,吓我一跳。”
孟文芝又转脸抬眸,真诚地问:“绍元,你可知这文章真正出于谁手?”
这回,许绍元被问住了,他思索良久,方才慢慢开口,“我也不知。王承每次所备诗文各有特点,应都不是出于一人,这次的风格尤其出彩,我也是第一次听,想来背后之人也该是个低调的。
“要找到此人,怕是要费不少工夫……”许绍元缓慢摇头。
孟文芝微一颌首。雨滴折射出的万家灯火,在他黑眸中一闪而过。
他心中默默肯定了几分。
是她。
文章定是她所作。
即使从阿兰酒铺中带了否定的答案回来,让他有些动摇,但怀疑不曾消失。
暖灯下,孟文芝看书的心思早已跑了去,脑中只剩朦胧雨幕里的一道倩影。
那影子清秀脱俗,整日在酒铺中却不染风尘。
她知礼,识字,已不同于寻常女子,他早该意识到。
孟文芝不觉勾唇。灯烛摇曳,光影扑朔,他的轮廓和夜色一同,变得愈发柔和。
月已高升,永临县家家户户窗棂紧闭,灯火早已熄灭,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在深巷中回荡,打破沉寂。
而在这县城一角,有扇窗户依然透着光亮。
“你个窝囊的!”
檐下,卧房中,女人从那铺陈着锦缎的床上坐起身,白萝卜一样的胖手揪着身旁前县令的肥耳朵,把人提坐了起来。
越看他那张脸,越恨他不争气,“收个好处还能露馅,你整日里干什么吃的?”
前县令刚被罢了官职没多久,如今每天都要被她数落十遍百遍,已心力交瘁,只好仰脸讨好道:“娘子消消气,快睡吧,已经不早啦……”
胖夫人别过头,一把推开他,“睡睡睡,就知道睡。你总不能以后就在家呆一辈子吧,若是这样,我可要改嫁了。”
“诶,千万别!”前县令急急忙忙又凑到她身前,偷鸡摸狗一样悄地伸出两手环在她腰间,好言道:“娘子,我已丢了官,可万万不能再丢了你。”
她紧绷的嘴终究没能忍住,弯出弧度来,又觉得不解气,翻着白眼转回头,“那你说,日后你要怎么办?”
前县令迅速思考,坑坑巴巴地说:“过一段,我再去巴结巴结那个孟文芝,看他愿不愿松口……”
“过一段?”胖夫人脸色又变了,伸手就要再抓他的耳朵,“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家里吃穿用那个不花钱?你这官帽一摘,谁还赶着给我们送钱,家里这点可不够花的。”
“娘子有何主意?”前县令耷拉着眉毛低声问。
胖夫人眼睛滴溜溜一转,忽地变得又黑又亮,盯着他的脸,“要我说,你明日就去请他吃个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