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宝鉴[红楼梦]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黛玉道:“作者也当真促狭,把个好好的芳官如此整治,不过想他国破家亡,想悼念父君而不可得,心中郁闷无可宣泄,倒也有情可原,只可惜了这些红粉佳人,终流于朝堂俗物。”

芙蓉子道:“说的也是,风月宝鉴,正面红粉佳人,背面骷髅恶鬼,从背面看自然不如正面好看。可是背面本来就存在,看到背面,才更有利于读者真正看懂书,更深入的理解。”

黛玉叹了口气道:“耽于幻想,虽得暂时安逸,终不会长久。妹妹前面讲的晴雯是金星玻璃又是在影射什么呢?”

芙蓉子道:“第六十三回,宝玉给芳官改名金星玻璃后,尤氏忽然带着两个妾室从东府过来,一个叫佩凤,一个叫偕鸳。

书中写忽听宝玉叫‘耶律雄奴’,把佩凤、偕鸳、香菱三个人笑在一处,问是什么话,大家也学着叫这名字,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引的合园中人凡听见无不笑倒”。

大家在榆荫堂顽笑一阵后,佩凤、偕鸳出来打秋千。

俗话说秋千祭祖,千秋祝寿。

秋千祭祖可以追溯到唐代,每到寒食节,在唐宫中会竖起秋千,嫔妃以荡秋千为乐。因清明节与寒食节重叠,后来清明节也叫秋千节。

千秋祝寿是从唐明皇开始的,以皇帝寿辰做千秋节。

在明朝,称皇帝的诞辰为万寿节,皇后、皇贵妃及太子的生日称为千秋节。

这一回是宝玉寿辰,作为皇子应该是千秋节,但是实际上作者借宝玉寿诞祭奠君父,所以这里出现打秋千,点明千秋节颠倒做秋千节。

佩凤和偕鸳正打秋千,东府就传来贾敬去世了。贾敬谐音嘉靖,再次点明写的是皇子宝玉的千秋节,实为祭奠皇上的秋千节。

那么君父的秋千节送什么礼物为君父生色呢?作者既不能上马杀敌,就只能在书里骂奸佞之徒了。

佩凤、偕鸳荡秋千,宝玉主动要去送,佩凤、偕鸳就说了一通不知所谓的话:

“罢了,别替我们闹乱子,倒是叫‘野驴子’来送送使得。”

意思她俩需要芳官—野驴子来送。

宝玉忙笑说:“好姐姐们别顽了,没的叫人跟着你们学着骂他。”

宝玉的话点明是在骂芳官,其实是在骂她扮演的人。

偕鸾又说:“笑软了,怎么打呢。掉下来栽出你的黄子来。”佩凤便赶着他打。

明代后妃服饰补子图案,有一种是仕女荡秋千,象征天时的阴阳转换。跟湘云论阴阳一样的道理。

这里凤转换为龙,鸾谐音卵,佩凤、偕鸳合起来就是龙卵。

黄子指蟹黄,其实就是蟹卵,偕鸾说“栽出你的黄子”,即佩凤的黄子,再次点明是龙卵。

这里影射客氏常将龙卵、子鞭之类的滋补品加工烹制,给熹宗进补。龙卵即马肾,书中数次笑骂野驴子。

在63回,佩凤、偕鸳打秋千处,脂砚斋批语说:【大家千金不令作此戏,故写不及探春等人也。】

注解此戏为淫。

晴雯被撵走后,宝玉曾痛心疾首的说晴雯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送到猪窝里去一般。

点明晴雯是似桂如兰的兰花。

作者为什么对兰花和桂花如此反感呢?

桂花,自然是因为吴三桂,如果没有吴三桂的倒戈,清人没有那么容易入关。

讨厌兰花是因为康熙。康熙最爱兰花,因此爱兰之风在清朝达到鼎盛,造就清朝人的爱兰情结。

康熙曾做一首《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袭人哥哥花自芳,即来自无人自芳的兰花。

第四十五回的题目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黛玉在这一回与薛宝钗孟光接了梁鸿案。

兰与金为契,满清原为后金,所以金代表满清,兰也成了满清的代表。

作者通过蘅芜院的描写,内涵兰原为野草,为文人雅客追捧方为兰。

大观园刚建成时,贾政带着一帮清客和宝玉为蘅芜院题对联时,一个清客做了对联: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另一个清客的对联

“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兰香飘到明月洲,与明月照金兰,皆是金兰入侵明朝之像。

所以宝玉非常不满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

此处说晴雯是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即指她是就要成气候的金人。

黛玉不解,问道:“晴雯不是客氏吗?如何又代表金人?”

芙蓉子微微一笑道:“我正要说到此处。

因为傻大姐捡到荷包的事,王夫人震怒,要抄检大观园,王善保家的趁机告晴雯的状,于是王夫人立刻叫晴雯来。

结果在凤姐房里看到晴雯的样子轻狂。

因为之前有晴雯生病的章回,所以很多人会以为晴雯有病,其实晴雯吓唬麝月而犯了热毒的事情,到这时已经过去两年了,晴雯的病早就好了。

此时宝玉暖阁外边的床只有晴雯睡,天天夜里都是她贴身伺候宝玉,她就是故意做“亸钗鬓松,衫垂带褪”的样子。

王熙凤对王夫人评价晴雯,说她举止言语轻薄,可说是很中肯了。

书中写素日晴雯不敢出头,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

已经说明晴雯其实没病,只是大意了,以平时的做派来见王夫人。

结果她“大有春睡捧心之态”的样子,勾起了王夫人的火。

“好个美人儿!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王夫人的话“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说明纸里包不住火,晴雯与宝玉的私情已经泄露。

于是晴雯巧言狡辩,书中写他本是个聪明过顶的人,见问宝玉可好些,他便不肯以实话答应,忙跪下,回道: “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那都是袭人合麝月两个人的事,太太问他们。”

前文也讲了,今天怡红院可不比以前,自从袭人回家探母,就变成了晴雯一人夜里贴身伺候宝玉。说不大到宝玉房里去,根本是谎言。

书中明白写了,晴雯没有以实话回,反而去攀扯袭人和麝月。

其实晴雯和袭人在这里是互相揭底,是一路货色,只不过王夫人此时器重袭人而已。

对晴雯的话,王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说明袭人并没有把晴雯的事情完全告诉王夫人。

晴雯被撵走,看情节描写,主要是因为王善保家的先告状,王夫人又对晴雯有不好的印象。紧接着晴雯亸钗鬓松,衫垂带褪来见王夫人,可以说自己作死占了百分之七八十。

这里王夫人崇祯附体,要把晴雯代表的客氏撵走。但是她这一撵,却没有让事情往好的一面发展,反而惹出了事端。

为什么呢?因为善因未必结善果,时运不济时,往往大动干戈反而事与愿违,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

在晴雯生病时,宝玉除了给她嗅金星玻璃的鼻烟,还让麝月从凤姐处替晴雯讨来西洋药“依弗哪”。

晴雯自拿着一面靶镜,把药贴在两太阳上。麝月笑道:“病的蓬头鬼一样,如今贴了这个,倒俏皮了。二奶奶贴惯了,倒不大显。”

这里影射晴雯和王熙凤都是蓬头鬼,只是王熙凤不大显。

这个蓬头鬼落在贾母的牙牌令上。

书中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时,贾母的牌“头上有青天”,“一轮红日出云霄”。

青天上一轮红日,组成正好是一个晴字,乃“山禽相贺已新晴”之兆。

然后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

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晴雯变成了一个蓬头鬼。

这鬼抱住钟馗腿,出自元明杂剧《庆丰年五鬼闹钟馗》。讲的是钟馗上京赶考,被五鬼毁容,冤屈而死后,做了判官捉拿五鬼。

五鬼化作五只蝙蝠,进而又变成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鬼抱腿”变成一出滑稽戏,五个小鬼在戏里成了五个小丑。

喜鹊被清人视为神鸟,则蝙蝠被视为神兽。

在满清开国历史上,蝙蝠被视为清朝的神兽始于努尔哈赤。

相传有一次努尔哈赤的军队被蒙古大军追赶,努尔哈赤受了伤,从马上滚下来跌到草丛中。这时,天上忽然飞来很多蝙蝠将努尔哈赤身体掩护住,使他躲过了蒙古追兵。从此以后,努尔哈赤将蝙蝠视为神兽和吉祥天神供奉,代代相传。

北京的恭王府里有明蝠、暗蝠10000个福,9999个是在门窗、梁坊、灯饰、水塘上,最后一个便是那个著名的“天下第一福”。

不仅是恭王府,所有清朝的大户人家的府邸,抬头低首,都是“蝠”。

而且在古代民间传说中,蝙蝠是老鼠吃盐所化,所以蝙蝠也是老鼠一伙。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正好是巡盐御史,寓意蝙蝠就是偷了盐的那只老鼠。

贾母的牙牌令体现:晴雯这个蓬头鬼虽死,却会化成蝙蝠,即满人。至于怎么变化,且看下文。

晴雯被撵回家后,宝玉前去探望,书中说宝玉进门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

此意像正跟袭人的判词图画相符。

袭人判词前的画是一簇鲜花和一床破席。

袭人晴雯本为一体,此时晴雯将袭人图画具象化,晴雯就是那簇破席上的鲜花。

晴雯见到宝玉,对宝玉诉衷肠:“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其实这也是客氏的心声,以为得到朱由校的宠幸就可以掌控一切,在历史上空留下勾引朱由校的虚名,却连个名分也没捞到,早知这样,该像袭人(万贞儿)一样,得到个姨娘的名分。

宝玉眼里的晴雯“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银镯。”

客家妇女一直都有以多佩戴银器为美的习俗,银镯还是为了点明一个“客”字。

不过这里的四,可不是四皇子朱慈炤的四了,而是客氏的对食魏忠贤,本名魏四。

这四个银手镯还是为了表明晴雯是客氏的身份。

晴雯后将自己两根葱管一样的指甲齐根铰下留给了宝玉。

历史上,朱由校病故后,客氏身穿哀服,在朱由校灵堂,取出他幼时的胎发、痘痂及指甲等物焚化。

书中颠倒过来写,换为晴雯留给宝玉指甲,至于头发和痘痂,则由她的分身完成。

崇祯登基后,开始清算客氏和魏忠贤。客氏被奉旨籍没,她步行到了浣衣局,在浣衣局被鞭笞而死。死后被发送到净乐堂,焚尸扬灰,骨灰被撒到地上,任人踩踏。

据史料记载:逆媪客氏......至奉旨籍没,步赴浣衣局,于十一月内钦差乾清宫管事赵本政临局笞死,发净乐堂焚尸扬灰。——《 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

所以书中写宝玉穿的晴雯做的裤子,是血点子般大红裤子,影射客氏被鞭笞至死,裤子上都是血点子红。

宝玉袄内露出血点般大红裤子来。秋纹见这条红裤是晴雯手内针线,因叹道:“这条裤子以后收了罢,真是物件在人去了。”

书中晴雯死后,王夫人也是令她哥嫂“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得银,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

晴雯的判词:

“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意指客氏被焚化后的黑烟雾。

霁月、彩云,难逢易散,指实际根本不存在,只存在于她的名字晴雯里,晴雯就和客印月这个名字印月一样,是虚假的皮相,真实的她就是画上的乌云浊雾。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字面的意思,说客氏身份低贱,却心比天高,想做九千岁老太太。”

黛玉听到这里叹道:“我看书后的评论,多赞美晴雯,可见世人易为表象迷惑,多爱引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

反派渣攻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