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就剩了贾政搀着贾母散步。走过一处亭台时,贾政扶着贾母坐了下来。
他随意指了指这园子,笑着说“母亲可还记得儿子小时候也像宝玉探春那样,在园子里跑上跑下,那时母亲总说儿子简直像农家的小子!”
贾母似也在追忆,回道“是啊,你小时候比现在的宝玉还要像个皮猴,只是后来进了学,性子也就稳重多了。说起来,宝玉还是最像你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儿子成了家,有了子女,现在又有了孙辈。贾府家大业大,都是母亲辛苦操持的福报。只是儿子终究不成器,虽自幼读书,但没能从科举入仕。虽官职在身,但也只是一个闲职罢了。没有为母亲,为贾家挣得些许荣耀,儿子很是羞愧。”贾政说罢,单手扶额,看着地面。
“你无需如此,咱们这样勋贵人家,从科举入仕只是锦上添花罢了。读书功名只是平民之家看重的,官职更是次要。就说那些一品大员,哪个敢小瞧咱们荣国公府呢?贾家一门两国公,这是其他人家无法比肩的荣宠!”贾母笑道。
又想到贾珠,贾母继续劝慰“依我看呢,等珠儿好起来了,你也不要再逼着他日夜读书,只管养好身子,做个富贵闲人有什么不好呢?就算宝玉日后大了,我也想着他能一生富贵顺遂就好了。”
贾政点点头,回道“母亲说的在理,若咱们家的子孙们真的都能富贵顺遂过一生就好了。只是无论多么富贵的人家,若是后继无人,自然也就渐渐衰败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做父母的除了对子女多加管教又能如何呢?能不能成器,也是天注定的。珠儿之前被你管教的得了重病,之后再考怕是不成了。还有你那敬大哥,已然中了进士,却自愿去道观里修行了,还不是随他去了。这就是命里无时莫强求啊。”贾母叹道。
“除了后继无人,凡是豪门望族,往往还有另一要害之处···”贾政看了看贾母,欲言又止。
“你有什么就直说吧,你今日把他们都支走,不就是想与我说些贴心话,当母亲的还不了解你吗?”贾母神色平和,并没有不高兴的地方。
贾政见贾母如此,也就继续说了。
“那便是人丁倍增,豪奢**,入不敷出,为了维持表面光鲜,典当度日,继而衰败。甚至大厦倾颓,只在片刻。”贾政沉声说道。
贾母眯了眼睛,半响才问道“是不是朝堂上传了什么消息?”
贾政为了打动贾母,故意要把话说得严重些,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托辞:
“前些日子,有人控告吏部钱郎中买卖官职,以此牟利,贪污巨大。这郎中正是靖边侯钱家现任侯爷的侄儿。虽然后来查清楚这些并不完全属实,钱郎中只是略贪了一些银两,平日里骄奢淫逸倒是真的。不巧他因一伶人惹怒了一个读书人,因此才被诬告。”贾政看贾母听得认真,于是他继续说道。
“虽然查清楚了,但圣上的处置却耐人寻味,他对钱郎中处以重罚,还在朝堂上痛骂了他叔叔靖边侯,六十岁的老人了在圣上面前痛哭流涕,连连告罪。
可是圣上却轻轻放过了那个诬告钱郎中的人。于是便有传言说,圣上已经看不惯依靠祖辈功绩而地位尊崇的人家,认为这些人家都安富尊荣,无可用处。圣上初时暗暗忍耐,如今皇位已稳,要着手处理这些豪奢大族了。”
贾政说罢,看向贾母,她的神情略有惊疑,问道“果真如此吗?我整日待在内宅,却没听到。”
贾政点了下头,继续说“因此这几日儿子寝食难安。咱们贾家自先祖立了军功,一跃而起,太祖赏封一门两国公,的确是天大的荣宠。只是自祖父后,就再无后辈有过丝毫功绩,这尊荣也就越名不副实了。自古以来,即使是皇帝的血亲,后代荣宠也不一定长久,更何况咱们这些异姓呢?”
“儿子又吩咐人探访了贾家一些远支的亲戚们,有的做派甚至比咱们两府都更夸张。奢侈靡费,欺男霸女,更不必说。这其中难免有人因此惹了权贵,被传到圣上耳朵里,让圣上厌恶咱们家就不好了,也许有一日,圣上便拿贾家开刀了···”
贾政说罢,长叹一口气。
饶是贾母见惯大风大浪,此时被贾政真假参半的话一劝,也有些后怕,又问“不是还有北静王吗?咱们祖上素来与北静王家交好,同是四王八公,若出了事,他们肯定也会出手相助。”
“母亲可还记得忠顺亲王的事?”贾政此话一出,贾母立刻也想到贾家和忠顺王府曾经的恩怨。忠顺王爷皇恩正隆,若是看到贾家落难,肯定会落井下石。
贾母用了杯茶,缓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那么以你之见,应当如何呢?”
贾政不认为贾母已全然听进去了他的想法,半辈子都在贾府繁荣期的贾母不会那么容易被吓到。她这样问,半是真情实感出自对儿子的信赖,半是试探,看看贾政接下来要说些什么。不论如何,先听听,也无妨。
贾政抿了口茶,润润嗓子,才开口道“儿子觉得虽然现在只是一些征兆,但咱们不可大意。贾家家业大,若真等到事情明明白白的摆出来了,那时说什么也就迟了。所以儿子想,不如从现在开始整顿家务家风,严管上下,杜绝奢靡之风。”
贾政虽说得简练,但贾母并没有因此宽怀。
她知道,若是真的施行起来,只怕是上上下下都要怨声载道,中间管理的不好,更会内宅动荡不安,产生更多流言。
真的要为了一些所谓的征兆而做这么大的改变吗?贾母心中忍不住的起疑。而且这样巨大的变革也许会使贾府更加速衰败。
贾政手中端着茶杯没有喝,暗暗看着贾母的神情。他见贾母听了自己的话后没有立刻反对,而是陷入了沉思,就知道方才说的那些话贾母多多少少听进去了一些。
所谓事缓则圆,改变也不急一时半刻。
因此他语气柔和,宽慰母亲道“母亲也不用太着急,儿子今天说这些只是有感而发。咱们贾府若能有些改变固然是好的,并不是几天几月之内就必须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改造。只是想着咱们府上在朝中虽然没有实权人物,但若能管好内外,在家风上与圣上的偏好一致,想必日后也没什么大的忧患了。”
贾母见贾政松口,她也属实松了一口气。
她喜欢稳健行事,不愿意打没把握的仗。因而也不觉得贾政所说的隐患有非铲除不可的必要。
思及此,贾母找了个台阶,她说道“你之后与你夫人商议一下,咱们内宅里有什么铺张的地方可以减免掉的,就先从这一项开始也可以。只是要循序渐进,不要急躁做事就是了。”
贾母找了个看似简单但不好处理的事情。一则,她要借此看看儿子的决心,二则要试一试府里上下的反应。
贾政闻言,也知道今天的谈话只能到这里了。贾母也许只能听到他话中二三分的含义。但这不重要,只要贾母心里能有一点这样的念想就可以了。豪门大族的老太君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还是要徐徐图之。
因此,尽管收效甚微,贾政也不气馁。
于是他躬身作揖,说道“母亲深明大义儿所不及,儿子代贾家上下多谢母亲。也多谢母亲体贴儿子。”说罢起身扶起贾母走出了凉亭。
日头已高,太阳下开始透出热气,贾政打算把贾母送回屋里,免得中暑。
没走几步,隔了老远,他就看到宝玉探春和惜春三人笑跑着过来了,身后不远还跟了王夫人迎春与几个丫鬟们。
贾母也看到了,她笑着说道“宝玉,慢点跑,小心又跌跤!”
话音刚落,宝玉和探春已然到他们跟前了。
宝玉额头都是汗,衣衫上有零星草叶。一看就是刚才没少玩闹,现在还大口喘着气呢。倒是探春衣衫也比较齐整,只微微有些气喘。一停下来,就与宝玉一起行了礼。
贾政看着稳重知礼的探春与活泼好动的宝玉,不禁想到“果然说是三岁看到老,这两个孩子才这么大,性格就已很分明了。”
贾母那边忙让丫鬟伺候宝玉探春坐下饮茶。祖孙几个又坐了下来。
“老太太,我和三妹妹刚才在栾树下看到好漂亮的一只鸟儿,只是不知道是什么鸟。它见我们看它,竟然啾啾叫了几声,然后飞走了。还掉了一根羽毛,您看!”宝玉从口袋里小心拿出一根色彩斑斓的鸟羽,献宝似的拿给贾母看。
贾母最是看重宝玉的这份孝心,便笑着把他揽到怀里,说“宝玉去玩还记得带玩意儿回来给我看,真是没有白疼你。”
一旁的探春也凑趣说道“二哥哥说他在书上看了,鸟羽可以做笔用,他要拿了这支羽毛笔写字画画呢!”
“那好极了,宝玉做好了,先给我写一个匾额来,就挂在我那屋子!”贾母见探春也乖巧大方,就摸摸她头,也把她揽到怀里。
贾政看到祖孙三个其乐融融,不禁又感叹起贾母对宝玉的宠爱来。全府上下独一份的宠爱,怪不得后来把宝玉养的不谙世事,不晓民生。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把宝玉带到身边,由他养育。
这边正欢声笑语,王夫人也回来了,她一左一右牵着迎春和惜春。
“宝玉在园子里沾了一身土,我方才说了他两句,他蛮不乐意,现在又躲到老太太怀里撒娇呢!”王夫人说罢,见宝玉半张脸埋在贾母怀里,心中更添几分好笑。
“方才老太太还说呢,宝玉现在这样顽皮活像是我幼时的样子,也怪不得他。”贾政笑着说。
宝玉听了很是纳罕。
“老爷幼时也顽皮吗?”宝玉犹豫了一下,见气氛和谐,还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了出来。
“怎么还敢编排起老爷了!”王夫人听到,先是出言制止。她担心宝玉惹了贾政不高兴。毕竟贾政这几日对宝玉实在是好脾气,不可再越界了。
“不妨事,让宝玉听听他老子的那些事情,也没什么关系。”贾母见宝玉有些后悔说那话,就开口宽慰,摸摸他头,捡了一些小孩子常有的淘气事说了。
探春和宝玉两个都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似是在想:原来一向严肃古板的父亲,幼时也曾淘气过呢!真是好玩!
贾政只是笑着看他们祖孙三个说得热闹,不觉得有什么难堪的。没有淘气过的童年才是不完整的,他这样认为。小孩子,就应该活泼顽皮一些,太懂事乖巧的小孩,只是在压抑自己的天性。
而王夫人坐在一边,也没插话,端着杯茶润喉,迎春和惜春靠着王夫人认真听贾母讲故事。王夫人对孩子们的好奇劲儿很是喜欢。她见过年轻时的贾政是怎样的少年风流,因此毫不怀疑幼时的他又是如何的顽皮跳脱。
阳光穿过榆树层叠的叶片,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在热浪未到之前,亭内的祖孙三代仍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