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之贾政的觉醒 > 第53章 探春理事显才华

第53章 探春理事显才华

王熙凤那日清醒后所说的话,让王夫人惴惴不安。她觉得,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可能要发生了。

她又想与贾政商议,只是想到了贾政那日所说的话,回味一会儿,自己心里却略安定了些。

王熙凤清醒后不到半个月,王子安夫妇就从金陵到了京城。他们到了京城后起初并不知晓情况,就先在王府住了下来。待次日才来贾府拜访。

王夫人面对兄嫂,自然将前些日子的事情都细细说了,才带他们去看王熙凤。

“我担心凤丫头因为琏儿的事有心结,哥哥嫂子一会儿也劝劝她。”王夫人又叮嘱兄嫂道。

王熙凤本来靠在床头,平儿给她喂药。忽听到下人通报,王家大老爷和太太来了。

平儿忙将王子安夫妇引了进来。王熙凤只看了父母一眼,却先落了泪。

“母亲···”王熙凤唤道。王子安夫人忙忙将女儿抱了个满怀,心疼的不住摩挲宽慰着。

王子安略略问了平儿一些事情,听罢也不觉得是大事,就放了心,又与夫人一同宽慰女儿。

王熙凤便说想回家里住几天,王子安夫妇也没有不同意的,王夫人提前已说过了这事,他们早有心理准备。便又禀明了贾母,说要带凤姐回家里住几天。

贾琏知道岳丈岳母来了,也前来拜见,只是王子安夫妇面上都是淡淡的。贾琏也不受这种委屈,不愿意在跟前凑趣,又听他们说要带王熙凤回家,贾琏很容易就同意了。

王熙凤走时,只带走了平儿和丰儿两个贴身丫鬟。王夫人心里担忧,又不好当着兄嫂的面叮嘱侄女,只好对平儿多嘱咐了几句。

王夫人悄声道“回了王府,要是你奶奶有什么事想不开的,或是你以为紧要的,最好派个人过来告诉我···”平儿很恭敬的应下了。

王熙凤回到王府里安置下来,才觉得松了一口气。又问平儿临行前别人叮嘱过什么。

平儿道“太太叮嘱了我一些话。另外老爷的小厮书文给了我一封信,说是老爷给奶奶的。”王熙凤听罢,忙拿过信来自己细细看了。

“我就说姑姑姑父总是满心疼我的···”王熙凤笑道。

“奶奶这话什么意思?”平儿疑惑问道。

王熙凤却故作神秘地笑了笑,又道“平儿,咱们自幼在金陵相伴着长大,以后不愁没有机会常回家乡了···"

因王熙凤病重,王夫人又要照顾病人又要打理内外事务,便觉得力不从心。

王熙凤虽然渐渐好了起来,但王夫人不想让王熙凤病中劳神,仍继续让李纨和探春管家,她自己专管交际应酬和伺候老太太。

即使少了许多事情,也很消耗精力。幸而黛玉和宝钗也能帮的上忙,因此自王熙凤生病后,家务事并不混乱,反而更有条理了。

此时李纨探春便在王夫人院里的一间厢房议事。王夫人又腾出一间屋子给孩子用,以便她们也想在旁边学习或是帮忙的。

王夫人自己若有时间了,也要在旁边坐着,或是亲身指点或是为媳妇女儿撑腰。

下人们本以为大奶奶李纨面慈心软,探春又是个年轻小姐,这两个管家定然很是宽松。

可探春这两年来总是在王夫人与薛姨妈跟前帮忙,早已学到了许多。更有王夫人亲自撑腰,管家的底气便很坚实。

宝钗和黛玉更不用说,在扬州时各自都是打理家中事务的,她们因担心探春受了欺负,日日都要在旁边陪着,出些主意。

迎春懦弱惜春幼小,虽不愿意牵扯到这些事情中,但多少也能学到一些。除了宝玉不喜欢俗事,但禁不住姐妹们苦劝,他自己便也不时来跟着看看。

大奶奶李纨性子平和,不喜与人争执。如今贾珠身体健康,儿子贾兰也渐渐长大,李纨一心满是丈夫儿子,本不想管家。

只是她是荣府的长孙媳妇,却不好推脱。幸而姐妹们也体谅她,并不拿琐事烦她,大部分探春都能处理,只偶尔王夫人不在,又有大事拿捏不准才来与李纨商议。

“三妹妹,凤姐姐回家那天可有说些什么吗?”宝玉想到这里突然问道。

探春摇了摇头,说道“我也问过母亲,只是母亲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也没有与我细说。只说凤姐姐修养好了就回来了。”

因这里都是姐妹们在,宝钗也不避讳,轻声道“我想凤姐姐怕不会那么轻易回来的,也许必要二哥哥认错求情,才能彻底了结这件事。”

黛玉点点头,也道“凤姐姐生辰那日二哥哥闹得太过,我都为凤姐姐感到难过。又是落水又是重病,当时快把人吓死了···”

“只怕二哥哥不是那么轻易认错的人···”迎春说道,她与贾琏是同父兄妹,对贾琏的脾性,她也更要了解。

“总是男人犯了错,最后受苦的却是女人,太不公平!”探春怒道。

宝钗便吩咐丫鬟们去门外看着,又让姐妹们声音小一点“这里毕竟是姨妈的院子,咱们也不知道那些下人底细,还是谨慎一点。”

众姐妹便觉无趣,再没说什么。

“在扬州的日子多么自在啊!”探春忽然叹道。

“咱们的诗社好久都没有办了,不如选个日子姐妹们玩一玩,再把湘云妹妹也请来?”宝钗看姐妹们情绪低沉,便建议道。

宝玉第一个附和“早应该将湘云妹妹请来,只是连日事忙,却把她忘了!”

“既然如此,宝玉你快去求老太太!”黛玉笑着对宝玉说道。宝玉想了想,要与黛玉同去。黛玉无法,拉着迎春惜春也一同去了。

这两人刚走没一会儿,又有管家媳妇来报账支取银子。

一会儿李婆子进来,说道外面为姑娘采买东西的下人,手脚不干净。李纨便说“既查出来有问题,就将他撤了去,再换新的···”

那婆子听罢很是满意就要离开,探春却道“慢着,你说的那人是谁?又是如何手脚不干净的?”

李婆子立刻说道“就是赵姨奶奶的一个兄弟,他和外面商铺勾结,既吃回扣,买来的东西也用不成,他自己反而捞了两份钱。”

探春便道“小姐们用的东西品质不好这是确实,那么他吃回扣可有证据?”

李婆子立刻掏出了两页纸,上面记了一些账目。

探春看罢,又道“既然证据分明,理应将他撤了。只是先不着急安排新人,待我们商量好了,再告诉你们。”

刚处理完几宗事情,探春还来不及喝口茶,忽听得院里吵吵嚷嚷,还不待她叫人出去看看,赵姨娘就闯了进来。

“姑娘出去两年,越发厉害了,如今既管了事,何不也卖我几分面子呢?”赵姨娘说道。

只是探春起身后并不搭话,先问丫鬟道“方才外面吵什么呢?”

小丫鬟看了一眼赵姨娘,低声道“赵姨奶奶方才与李婆子吵架,说为何将赵舅老爷的差事撤了···”

赵姨娘自顾自坐了下来,李纨看她气愤,便端了杯茶过去,安慰了几句。

只是赵姨娘并不领情,反而又道“本以为姑娘如今管事,总能为赵家捞一些好处,怎么反而将亲舅舅的差事撤了?”

探春见赵姨娘此话不合道理,自己心里也有几分怒气,就道“姨娘说的又是什么话?我舅舅刚升任了九省检点,怎么又冒出来一个舅舅?”

“瞧瞧!还没有攀上高枝,却不认根本了!”赵姨娘听罢气极了,站起身指着探春骂道。

探春强忍住心里的难过与生气,反问道“他做事不当,人家白纸黑字拿了证据来,我按例裁决了,姨娘何故说我做得不对?”宝钗也不好插话,便一直安慰着探春,让她不要太生气。

“我是按规矩做事,姨娘如果认为我做的不对,大可以去找老爷太太告状。”探春冷静下来又补充道。

赵姨娘听了,越发要闹,又骂道“算我白生养你一场!你也是空长了这几岁!”

探春强忍着眼泪,又要还口,宝钗却忙将她扶着坐下来,又倒了杯茶给她喝。

宝钗打圆场道“为人处事总要讲个道理,三姑娘这样正是秉公办事,这正合了贵府里百年流传下来的规矩,也是姨夫和姨妈再三叮嘱过的。”

赵姨娘虽不畏惧宝钗,却毕竟害怕贾政与王夫人,便缩了缩脖子,没有搭话。

宝钗又道“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总是要自尊自爱的。若自己不尊重,偏要往下流走,那更怨不得别人看轻。”宝钗也没有将话说得很重,只是想让赵姨娘听了道理,便不要捣乱了。

谁知赵姨娘反道“姑娘又是哪里来的,反而管起我们的家事来了?”

探春再忍不住,怒道“宝姐姐是老爷和太太特意请来的!姨娘这样说难道是挑老爷太太的毛病吗?”

赵姨娘看到探春眼眶红红,用手指着自己骂,心里反而怯怯的。那会儿的一腔怒火很快也就散去了,不禁生出了几分后悔之意。

只是仍补了一句“我本也是白来一趟,谁让我是没脸面的主子,奴才说话间就撤我兄弟的差事,我却没个依仗···”低声说了这句话,赵姨娘便离开了。

探春再忍不住,背着身子哭了起来。宝钗太清楚探春心中想法,便拉着她到了里间炕上坐了下来,劝道“别太难过,赵姨娘也不是故意如此,她在这府里也不容易···”

探春哭诉道“我难道不知道她不容易吗?我难道不知道我是她生的吗?只是为何偏要当着这么多人给我没脸?既生了我,就该这样待我吗?”

宝钗搂着探春,宽慰道“赵姨娘那样的人,谁遇到了也无可奈何。我知道你满心不想辜负姨妈的期望,一直将家事打点得很妥当。你又是只讲规矩不留情面的,姨妈知道了也要夸你。如今一点小事就别再难过了,好不好呢?”

探春很快也不再哭泣,低声道“宝姐姐,你不知道。去扬州前我担心她在家里受委屈,特意求父亲让凤姐姐多照料她。咱们回了京城,我也私下打听过,并没有人敢对她摆脸子或者苛待她。”

顿了顿又道“她既已过上了舒心日子,却还不忘那些混帐事。今日偏当着这么多人让我为她兄弟徇私情。若果真这样,我在这府里管事,谁还能听我呢?她若真心疼我,又如何半点也体会不到我的难处呢?”

宝钗想了想,又道“也许赵姨娘只是脑子不太灵光,容易被其他人挑唆。而且下人们惯会捧高踩低的,她觉得自己受了苦,你此时得了势,理应回馈赵家。可是她这样想,却太看不起你了。”

探春并没回答,细细想着事情。

宝钗忽叹了口气,轻声道“我看赵姨娘心里也总是记挂着你的。只是有时既不好表现,也怕你看不起她,她也很矛盾。”探春听罢,叹了口气,也没回应。

探春与赵姨娘的争吵很快在荣府传了个遍,也有说她攀高枝瞧不起亲娘的,也有说她太严苛不留情面的,只有姐妹们理解她的难处,少不了许多宽慰。

只是探春也很坚强,并没有被流言影响,仍秉公办事,极细致勤勉。她因想到府里买办的种种弊端,便与姐妹们商量之后找了个解决办法。这日晚上便来王夫人处商议。

正好贾政也在炕桌前坐着,一家三口自回了京城反而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闲聊家常。三人就坐在炕上,先随意说了一会儿家事。

贾政有意想与探春说说赵姨娘的事情,只是做父亲的不好开口,便示意王夫人来劝。可王夫人在其中也是两难,又反看向贾政。

贾政无奈,赵姨娘闹事根源还是贾政自己,只好自己来弥补。

贾政想了想,便道“赵姨娘那日所说,探春不要放在心上···”

探春反而笑了笑,说道“多谢父亲关心,我并没有忧虑那件事。”贾政很少觉得自己这么笨嘴拙舌的,只好又看夫人。

王夫人笑了笑,将探春搂在怀里,柔声道“你能秉公办事,老爷与我都很高兴,这是你有才干。”

顿了顿,又轻轻抚摸探春脊背,宽慰道“赵姨娘的确有过错,你也不能轻易原谅她,她不懂你的心是她的问题。她在深宅里也有难处,纵然老爷与我不苛待她,也会有一些我们想不到的困难。我并没有让你特意关照她,只是想说如何待她随你心意,老爷与我都不会因为这个对你有丝毫的芥蒂。”

探春在王夫人怀里闷闷地应了一声。

王夫人又叹道“你年纪还小,大约不能理解当母亲的心。我有时却能理解她一二分。待你经历的事情多了,或者能理解她,或者不理解她,也都不紧要。只是你不要陷入这种矛盾中,影响了自己。”王夫人字字句句皆是对探春的理解和疼惜,探春听罢,只是搂紧王夫人腰背,默默思考着。

贾政在旁边听罢,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喜欢和赞赏,直直看着王夫人,轻声道“都是我的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雪夜新婚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