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货与帝王家 > 第23章 姐妹

第23章 姐妹

回去的路上,商华都还在回想那些音标。

“二姐姐,回来了?”一声清脆的呼唤将她从沉思中唤醒。

她抬头一看,院子里好不热闹:

她的几位妹妹正围坐一圈,原本讨论着裁剪和刺绣的技巧。

她们身后,几位丫环忙碌着,白芷正指挥着上茶,萱草和铃兰则细心地照料着。

青姑站在外围含笑细听,张青萍带着张家的丫环站在最外面想要插手帮忙,却又有些不敢。

听到呼唤,众人纷纷转头,三小姐笑着起身迎接:“二姐姐,快来看看我们绣的花样,你喜不喜欢?”

同时,丫环们快步迎过来,但青姑却最先到达,她瞥了一眼商华怀中的竹简,小声笑问:“看来事情进展得很顺利?”

“有波折,但结果是好的。”商华这才将竹简递给她,“帮我放到匣子里装好。”

青姑小心接过:“你放心。”

商华这才走到姐妹群里笑道:“劳妹妹们久等了。”

“阿姊不嫌弃我们叨扰才好。”妹妹们一边笑着,一边拉着她坐到中间。

她们穿着更甚于北地女子的鲜亮衣裳,行走间有花草清香隐隐传来,正值青春年华,让整个院子增添了一抹绚烂,商华觉得心情都更明亮了。

“阿姊平时做什么消遣?”五妹妹关切地问道。

消遣?商华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往日只想生计,倒没有妹妹们这么多才多艺。”

陈家姐妹一惊,几个小的甚至露出了同情,五小姐更是懊恼地要扇嘴了:“我这人口无遮拦惯了,二姐姐可别放在心里。”

“二姐姐这是否极泰来,以后会越来越顺的。”其他几个也连忙安慰。

商华并未放在心上,无奈地笑了笑,拿起旁边的绣棚:“我知道你们是关心我,但现在眼前有这么多美好的人和物,我哪有时间去想过去的事。”

美好的人?

几个小姐脸上顿时透出了粉:二姐姐怎么在民间学了这些话?!

又见她赞扬她们的绣品,以为是感兴趣,连忙用来转移话题,围着她细细地解说:用什么布,怎么选线,怎么描花样,怎么绣,要多久。

光是听着这些,商华心里就有些佩服了:这完全是个耐心、细致的活儿,想要绣好还要心灵手巧。

“二姐姐要是想学,我们可以一起做。”

她有些微心动,但考虑到刚刚拿到的《仓颉篇》第一卷,就不得不拒绝了。

正要开口,正院的丫环又带着人过来了:“见过二小姐、众位小姐。”

“可是母亲有吩咐?”商华走过去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身后的托盘上。

丫环揭开托盘上的麻布:“这是夫人为二小姐准备的竹简、毛笔、砚台、墨条和刻刀。”

商华的心跳快了几拍,在白芷接过托盘时,才平复好心情:“我很喜欢,劳姐姐帮忙谢过母亲。”

那丫环应了后,又才行礼告退。

“二姐姐,您识字?”等人走远后,五小姐才问了出来。

商华转头,对上了几双小心翼翼地眼睛。

“还不会……”商华观察着她们的反应,“怎么了?”

几个妹妹互相推搡,最小的九妹被推到前面,她揉着袖子低声道:“那伯母为何还送你竹简?”

“就是想学字了。”她试探道,“怎么,你们都不感兴趣?”

五姑娘立刻嚷嚷:“怎么可能,整日绣花,早绣烦了!但爹娘觉得没用,免得麻烦了。”

“二姐姐,伯母难道是要请西席了?”三小姐试探着问道。

商华挨个看过去,发现她们的脸上都有好奇或者向往,心里都不由松快了几分:不是所有女子都像春柳那样。

“母亲一直想为姐妹们请个夫子开蒙,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

妹妹们显得有些失望,商华接着说:“父兄们忙于建功立业,弟弟们忙于学业,准备将来……”

姑娘们的神色愈发沮丧了,她便道:“母亲倒是认得一些字,但她也很忙,我只能求了《仓颉篇》回来,看看能不能自学。”

“嗯?”姑娘们愣住了,“这东西还能自学的?”

商华摇头:“我先问了母亲一遍,但也不敢多打扰,打算等父亲和大哥他们回来后,再请教他们。”

“请教伯父和大哥?!”几个姑娘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声音。

商华怔了一下:“问二哥和弟弟们也行。”

还能这样?真的能这样吗?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兄弟们学习都是为了举业,都是正经的事儿,真的能这样打扰他们吗?

商华看着她们游移不定的神情,决定再加一把劲,让青姑拿出《仓颉篇》的竹简,在院子里展开,自顾自地念了起来。

她的声音并不响亮,但一开口,院子里便安静下来。原本对商华充满同情的姑娘们,眼中渐渐露出惊讶和羡慕。

等她停下了半晌,九姑娘才小声问道:“二姐姐,你真的学会了?!”

“没有。”商华摇头,“只是会念这几句而已,还不会写呢。”

五姑娘瞪大了眼睛:“只这几句?!这几句,我三哥硬是念了半个月!”

“你也记得这些句子?”商华转头看向她,“他是什么时候念的?”

五姑娘退了半步:“……只是有些印象,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吧。”

那就是六七年前的事了!

“你的记性真好。”商华由衷地赞叹。

五姑娘脸红:“没有啦。”

其实,小时候,哥哥在家里念书的时候,她总是在心里默默地跟着念。

不是因为她觉得读书多么重要,而是因为念不成就越发渴望。每听到一句,她都如获珍宝,牢牢记住。

长大后,被教导女孩子该做的事后,她知道读书无用,才渐渐放下了那些幼稚地较劲儿。

只是偶尔做梦时,她会在窗边、树下大声地念着这些句子,醒来后,那些句子又变得模糊,她以为她已经忘了。

商华直接走到她身边,展开竹简:“看,这就是《仓颉篇》:苍颉作书,以教后嗣……”。

五小姐有些畏惧,但目光却被竹简牢牢吸引。商华每念一个字,她的目光就跟着移动。

这些都是她在梦里默念了多年的字,虽然没有用处,却也算圆了童年的一个梦。

“你来念一下?”商华提议。

她来念?!

五小姐陈卉容向来胆大,此时却有些惶恐,她后退半步,摇手道:“不,我不行。”

商华看得心里酸楚,说话的声音越发地轻了:“只是试试而已,念错了,难道还会有人笑你不成?”

“对啊,五妹妹,试一试吧,我们还想听呢。”三小姐陈玉容也在旁边催促。

其他几个姐妹也都跟着起哄。

陈卉容被大家说得心脏发热,当竹简再次递到她面前时,她颤着声读了出来,每一个字都停了半晌,但却越读越长:“……初虽劳苦,卒必有意,悫愿忠信,密言恩赏……”

商华原本只在注意妹妹们的神色,听到她还没学到的内容时,也将心神转到了竹简上,一边记下她念的音,一边和脑海里近似的字相对照。

“……已起臣仆,发传约载,趣遽观望,步行驾服……”这一卷竹简已经念完了,陈卉容才不舍地收回目光。

场面仍旧一片安静,五小姐看了看左右,绯红的脸颊渐渐失去血色。

商华回过神,直接卷好竹简鼓掌。

“彩!”三小姐也忍不住拍手,其他姐妹和丫环们也跟着喝彩。

原本寂静的院子又是一片热闹,陈卉容的脸颊再次升温:

便是最隐秘的梦里,她也是一个人在念,从没想过自己居然能在姐妹们面前念出来了,而且没有一个人嘲笑她。

商华心里感叹:不是大家不想学,是没有机会啊。

“春柳,吩咐下面的丫环、小厮准备沙盘,我要学字。”她说着又转向几个妹妹,“你们要不要学,让他们多准备些。”

九姑娘两眼亮晶晶地看着她:“二姐姐,我们真的能一起学吗?”

“本来母亲就有这个打算,我们提前学了,就当是预习了?”

“我要!”九姑娘蹦了起来。

有她开头,其他几个姐姐也都不矜持了,跟着要了一个沙盘。

春柳这才有些为难道:“小姐,奴婢见识浅,您说的沙盘是?”

商华左右看了看,折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了一个并不规整的‘仓’字才道:“竹简不便宜,在地上练字不雅观,所以我想用细腻的沙土装在木盆里来练字。”

所有人顿时明白了,春柳连忙行礼下去,因为夫人的重视,她原本就不敢有丝毫怠慢,现在她更是打起了十二分小心。

沙盘还要准备一段时间,商华陪着妹妹们玩了一会儿,才送她们离开。

经过刚刚的约定,几人都觉得心似乎近了许多,未来的日子也要有更多的色彩了。

她又将竹简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心情才再次平静下来。

“小姐正忙,有事稍后再说吧。”铃兰声音虽小,但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

商华好奇地抬头,就看到了满脸忧虑焦急的张青萍,也大致猜出了她的来意:“过来吧。”

“……陈小姐?”张青萍过来行了一礼,试探着喊道。

她将竹简放到案几上:“叫我商华就行了。”

“不,不,太爷和大夫人说了,您以后就是我们的主子。”张青萍唰的一下就跪了。

商华卷竹简的手停了,转头看向她:“主子?”

她再次想起了坤卦的初六爻辞。

“是,是的,大夫人说我们的前途都系在您身上。”张青萍喉咙有些发紧,却还是哆哆嗦嗦说了出来。

原先,知道张家认了这个贵女为养女,他们怎么也能算得上是便宜兄弟姊妹,便是大夫人再三叮嘱,张通文和她心里也免不了存着幻想。

但被晾了一路,又见到了纪公子和陈家的富贵豪奢,他们再也不敢心存奢望。

这京城处处是贵人,他们人不生地不熟,只能依靠着他们的主子。

“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你们所有人的意思?”商华审视着她的神色,没有叫起。

张青萍越发恭敬了:“通文哥哥也是这个意思,仆从们也更想为主子效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是因为跟来的仆役野了心,张通文才不得不斩断最后一丝奢望。

本就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原本以为能在京城施展一番抱负,真来了才发现两眼一抹黑,自己什么都不懂,带来的仆役恨不得马上转投贵人,又受了陈家仆役的数次白眼,他彻底认清现实了。

原本就是要把她当主子对待,现在更是迫切想要商华认同,给他们一个定心丸。

商华端起茶杯慢慢思索,她原本对张家是想放养的,但现在她有了别样的心思。

“萱草,去把张通文和张家的仆役都叫过来。”商华放下了茶杯吩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姐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快穿:炮灰打脸攻略

双穿门:我能跟李云龙做交易

三国:求丞相赐朕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