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久年看着冯玉年,这位一向视他为无物的大哥,心底的不甘涌出,“大哥,府上虽富贵,却也不是什么都吃过什么都见识过的,譬如放水节上的绿头长颈鸭子,运河中钓上来的鱼,被土匪绑架时送来的干硬馒头,还有先生亲手制作的荷花茶,赈灾粮煮出来夹杂沙石的粥。”
接着他面向其他书院的学子,眸中迸发出晶亮的神采,朗声道:“我知道诸位笑过我愚钝懦弱,也笑过我相貌阴柔,但我此刻想站在这里告诉诸位,我不再是诸位口中的傻子,我知道律法之下仍旧有情有义,我知道持节使臣宁折不弯,我知道同窗好友亦可交托性命!”
梁其文见对方脸色发白,他后退一步,留些空间给那人呼吸,道:“我们游学便是在众生百态间得一丝感悟。而你们,同为读书人,不但恶语中伤还胡乱造谣明德书院,对得起读过的圣贤书吗?你我生来便不事农桑,不用为生计忧心,已是占尽便宜,难道他朝入仕为官要做个一无所知的糊涂官?不去调查真相仅凭几句流言来断案,叫百姓如何信服?如何做父母官?”
读书人名声最是重要,在场的学子或通过科举或家族荫庇将来都是要做官,梁其文一顶高帽压下来,谁也不敢反驳。
四下一片寂静,浓云堆积,压得人心烦躁,冬风乍起,吹得青白间色衣袂飘扬。
江院长眼中热切,捋着长须连连点头,心道游学这个决定他做得对,看眼前的情况他可以向礼部多讨些银子,明年继续。
“员外郎大人,冯玉年收买人替换签筒坐实,至于其中还牵扯到哪些太学学子,还须细细审问,不如先将他们押下?现下当以书院大比为重,书画一场快结束了。”赵昀西做出一副为大局着想的样子,礼部员外郎和身边的评判们连连点头,审问之事通通交给大理寺,让大理寺的官员去管,免得他们去得罪人。
禁军很快带走了冯玉年,安瑞伯面色难看至极,回身狠狠打了安瑞伯夫人一个巴掌。
“你就是这样教养玉年的?口口声声说他学问好,受人追捧,结果就是交了一群狐朋狗友,生生带坏了玉年!”
安瑞伯夫人捂脸哭泣:“你整日不着家,回府也极少来我的院子,我样样为玉年操心,你何曾过问过玉年一句?况且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晓你们男人在外头是如何交际的,还不是他要银子我便给银子。”
安瑞伯大马金刀一坐,眉头紧皱:“那也不可做出此等遭人唾弃之事,简直丢尽了安瑞伯府的脸,皇后娘娘为玉年和五公主赐婚一事也要搁置了。”
营帐内的姬妾不敢发出声响,生怕触怒二人,宋姨娘站在门帘处,透过缝隙偷偷看冯久年,喜忧参半。
门帘遮掩,外头并不知安瑞伯营帐内发生的事,众人在等书画一场的魁首花落谁家。
孟维光交了画作,闭上眼睛乞求着,千万要得魁首,辛先生的《栖水山秋景图》他真的很想要。
然而台上几位评判似乎对一幅画意见相左,争执起来。
礼部员外郎看了眼名字,“明德书院孟维光何在?”
“学生在。”孟维光快步行至跟前,满脸疑惑。
礼部员外郎将他的画作展开,问他为何作此画。
只见画上是一条宽阔的街道,街边店肆林立,本该是热闹繁华之景,可街上只有一支拉着板车队伍前进,分明是冬日瑞雪,悲戚之感却扑面而来。
孟维光一揖,按下心中忐忑,道:“学生此画名为《还乡》,画的是安启十年漉山关一战后得胜回京的将士。他们尸身运不回家乡,好在上天垂怜,以雪覆盖他们的令牌,亡魂得以安息。学生来到京城听到了这个故事,感怀万千,吾辈虽年轻,然不少亡者牺牲时与我们年岁相当,学生身无长物,愿以此画告慰亡者,纵使多年过去,仍旧有人记得他们,护住我朝边关、我朝百姓。”
评判们眉头一皱,纷纷变了脸色,这事当初闹得大,长公主手段狠厉,下令严禁议论,多年无人敢提及此事,除了前几日一名女子在大理寺当堂状告长公主,说出此事有蹊跷。
这时,秋屿书院走来一位学子,他仔细打量了孟维光的画,忽而一笑,说道:“员外郎大人,书画一场比的是作画技巧和意境,孟兄这幅画大气磅礴,构图巧妙,笔墨淋漓浑厚,人物栩栩如生,实乃佳作,学生甘拜下风。”
孟维光偏头看去,他知道这人,是去岁书画一场的魁首。
这位学子递来了台阶,礼部员外郎拍板定下:“孟维光书画技巧娴熟,当得第一。”
孟维光躬身一揖,随后也对这位学子感激一揖。
辛先生的《栖水山秋景图》,他到手了。
届时可邀这人一起欣赏。
寒风愈加大了,脸上传来冰凉,隋妤君抬手一摸,摸到一小片水渍,她疑惑地拿给元襄之看。
元襄之仰头,摊开手掌,将落到手上还未融化的白点给她看:“是雪花,下雪了。”
台上的礼部员外郎正在宣布京城书院大比的名次,忽然闯进来一队官兵,高喊着:“大理寺办案,捉拿隋妤君和元襄之,无关人等速速散去。”
百姓们后退着让开一条路,嘀嘀咕咕胡乱猜测。
“前几日还是这人状告长公主,今日大理寺便来抓她,真是风水轮流转。”
“嘘,怕是查出什么,她和小郡王牵扯不清,大概是长公主不同意小郡王迎她入府。”
“她什么出身,恐怕也是见钱眼开,收了银钱胡乱攀咬。”
元襄之闻言一惊,捂住隋妤君的耳朵,隔绝那些不堪的言语。
大理寺来的还是贺旭,他眼下青黑一片,比之前憔悴许多。他远远便看见在角落的元襄之和隋妤君,毕竟其他百姓害怕官兵,早早躲到一旁,只有他俩淡定自若,像是等着他过来。
罢了,他也不废话。
“长公主状告你们一个下毒伤害小郡王,一个劫狱,二位请吧。”
“贺大人。”元襄之欲言又止。
“何事?”
“阿妤她得了离魂症,记忆全无,可否只带我走?”元襄之没有放下手,反而控住隋妤君的脑袋,不让她看到贺旭和官兵。
隋妤君只好盯着他,眼珠转个不停。
贺旭在犹豫。
“贺大人,可是对隋姑娘的身份还有怀疑?”谢琦贞和许燕知从人群中挤了过来。
贺旭看了他们一眼,不愿透露,“有你二人作证,她的身份自然没问题,这次是其他的缘由。”三日前,他们跑来大理寺说要为隋妤君作证,将隋妤君是如何脱离贱籍拿到户籍的事说出,而且户籍还是这位郦城知府之子经手办的,他不由得对隋妤君刮目相看,心道原来她早早就在计划了。
接着,明德书院的人也赶了过来,七嘴八舌问个不停,江院长还在一旁帮腔,贺旭无奈,解释一番,随后又悄声告诉他们:“小郡王还未脱离危险,长公主病急乱投医预备给他冲喜。”
“是谁家姑娘这么倒霉?”赵昀西脱口而出。
贺旭扶额,说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郡王若能清醒过来,他二人在大理寺便好解释了。”
“多谢贺大人好意,不过此事是长公主威胁在先,我们自保罢了。方才的提议大人可允许?让我一人去大理寺?”元襄之的手上沾了不少雪花,冰凉一片,隋妤君垂眸替他拂去,无人看见她眼中闪过的清明。
贺旭看了看隋妤君,内心挣扎几番终是点了头。
元襄之放下捂住隋妤君耳朵的手,将赵昀西带到她身边,温声嘱咐:“阿妤,我要离开一段时间,让昀西带你回去?”
隋妤君默不作声,怔怔看着元襄之随贺旭离开,眼中水雾一片,雪渐渐下大了,雪花落到她的眼睫上,逐渐迷糊了双眼。
被官兵带走的背影与记忆中反复重合,是谁也曾这般被官兵带走过?
耳边好似又听到了锁链哗啦的声响,下一瞬变成嗡的一声,尖锐刺耳,她慌忙捂住耳朵,但那股声音挥之不去,吵得她头疼欲裂。
一个不稳,跌坐在地,大口呼吸。
耳边有人在说什么,她听不真切,好些人围着她,人脸重重,她亦看不清楚。
“隋姑娘……”
“隋姐姐……”
“妤君……”
轰——
像是天边炸雷。无数画面如碎星般坠入眼中。
是隋,她是隋妤君,记忆回溯,眼前一切清晰起来,一张张脸看过去,熟悉又热忱,但好像少了谁。
襄之呢?
她缓了一会儿,方记起元襄之被大理寺带走了。
如何能让他独自面对呢?
隋妤君借力起身,看向元襄之离开的方向,擦去脸上的水渍,说道:“多谢诸位这几日的照顾,我已记起一切,眼下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去做,日后再聚。”
话毕小跑过去,兜帽落下,任凭寒风迎面、大雪加身,她脚步不停。
还没走远,她应当追得上。
无论生死,她不会丢下他一个人,她也不愿再一次被丢下,如同多年前爹娘丢下她。
终于写到大结局了,开心!(事实上我已经把正文写完了,这一场盛大的单机狂欢终于要拉下帷幕,叹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9章 大结局(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