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复中寻找变化
尤其想想如果杀了后,第二天时间重置刚好结束,她由此成为杀人犯、被通缉……
很刺激不是吗?
而且那样好像显得是她的谋杀行为终止了时间循环,会更让这件事仿佛充满了意义、十分美妙、令她激动。
当平洄左手摸着自己的颈动脉,右手忍不住伸向剪刀时,她确定自己的精神是真的出大问题了。
不可能再归结为“一时的情绪不佳”。
平洄只能努力让自己更加专注于学习。
平洄对自己说:
“专注于学习知识很好。
“至少知识稳定又安全。
“无论什么时候,多学习总不会是坏事。”
但是,当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入后,平洄察觉学得太多可能也不全是好事。
因为平洄发现,自己能够以越来越多的方式利用家中物品犯下震惊全国的大案。
包括多种形式的爆炸、多种品类的毒、让机器人暂时失控的多种方案、数以百计可安装在街道上的致命陷阱……
连详细行动攻略平洄都写出好几份了。
哪怕时间重置后,写在智能机上的攻略文档会消失,可完整写出一次后留在脑子中的印象却格外深刻。
平洄去看了一些心理医生。
她并不意外地发现,没用。
这太正常了。
再厉害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一天之内把病人治好。
尤其在他们根本不相信平洄阐述的病因、只当她是臆想的情况下。
平洄左思右想后,走进派出所向民警自首自己有犯罪预谋。
民警:
“……所以,你制造犯案工具了吗?”
平洄:
“没有。
“目前只停留在……脑内谋划的阶段。
“但工具造起来很快。
“八小时造,一小时用,一天的时间太足够了。
“你们能监视我吗?
“算了,我也不可能每天都来一次请你们监视我。”
民警:
“我们有稳定合作的心理医生。
“我们介绍人过去,第一次谈话免费。
“你愿意试试吗?”
平洄:
“谢谢,给我个那位医生的联系方式吧。
“我自己联系,不用免费,我不缺钱。”
民警给了平洄联系方式,并劝平洄放宽心:
“能在刚产生这个念头时就来‘自首’,说明你的法律意识是稳固的,也很自律。
“你只是暂时情绪出了点小故障。
“放松些,多休息,会好的。
“如果不幸当真恶化了,我们全年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你随时来找我们。
“到时候我们肯定把你看住了,不让你做出会导致你后悔终生的事情。”
平洄接受建议,一感觉自己情绪不对劲得过分了,便到派出所门口逛。
有时还会带一堆材料在派出所门口制作危险物品。
然后被民警视为挑衅,收获批评教育。
毕竟在危险物品制作出来之前就被制止了,没出事,自然连拘留都不会有,批评教育就是顶格处罚了。
甚至连带去的材料都不一定会被没收,因为那些材料组合起来虽然危险,可分开来全是合法流通的常规物品,比如白糖、酒、塑料瓶等。
平洄仗着民警们不会记得前面循环中发生的事情,不会因为她“屡教不改”而升级处罚,于是隔一段时间就去“挑衅”一次、被批评一次。
莫名找到了点心安。
虽然每次批评的台词都极其相似,但民警自己也说了:
“你听着这些话觉得很老套是吧?
“听得很腻是吧?
“告诉你,我们天天说才腻。
“但明知道说了你们也不听,我们还是得说。
“而且非得活人口说,不能交给机器人重复。
“上面总是强调,人与人相处的事情,机器人无法替代。”
平洄:
“我懂。
“就像快递驿站,其实早就全自动化了,但多数驿站白天时依然有活人值班。
“值班的活人基本不做事,就是在一旁守着,时不时与有聊天兴致的取件人说说话。
“而取件人就是感觉,有一个不做事的活人值班,与全机器人管理,两种驿站的氛围不太一样。
“虽然对于两种驿站哪一种更好存在争论,但‘两种驿站感觉不一样’这一点是达成了共识的。”
民警:
“哎,你这思维不是挺正常的嘛。”
平洄诚恳:
“批评教育得好。”
民警叹气:
“要是那堆老生常谈的批评套话真这么有效,我觉得自己简直能多活几年。”
平洄是真心觉得批评得好。
哪怕真基本都是老掉牙的套话,可这种重复,是时间循环之外的正常重复。
不是机器人式的全面重置,而是活人式的啰嗦唠叨。
即使都是重复说相同的话,后者也相对没那么冰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类套话库太庞大的原因,平洄即使特意控制变量让她这次的“挑衅”举动与上次的尽可能相同、仿若复制,但当同一个民警来对她执行批评教育时,说出的句子依然会有变动。
好像那位民警每一次都是在套话库里随机挑着说,而平洄接受教育时任何一点与上次不同的反应都可能导致这次与上次随机到的句子有所差异。
这就让批评教育更显得温情,不是无脑循环。
平洄还混进大学课堂,听不同的老师讲相同的课。
在重复的课程内容中感受老师之间的区别,以告诉自己,重复也会有变化。
无论这个周六重置多少次,至少每一次里的自己都或多或少做了点与之前不同的事情。
只要自己还有变化,时间就不算真正陷入死循环。
在寻找重复与不同中,平洄的情绪逐渐重新平和下来,不再有那么强烈的破坏欲,也不再被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指出她突然变化很大。
虽然平洄还是有点好奇,如果弄死自己,她是不是真会复活,还是时间循环会就此结束。
但她终究没有踏出那一步。
平洄只是花了一些时间来仔仔细细地总结自时间循环以来,她做过的事情、发生的改变、坚守的不变底线。
平洄问自己:
“如果明天循环结束,我会为自己在这场漫长的循环中做过的某件事情后悔吗?”
平洄回答自己:
“不会。
“目前来说,虽然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都没有到需要后悔的程度。”
平洄又问自己:
“如果今天我伤害了谁,或者把自己弄成残疾,然后明天发现时间循环结束、进入了周日,那伤害与残疾没被重置,会持续下去,我会后悔吗?”
平洄回答自己:
“肯定会。
“当然,如果我不是重伤残疾,而是直接弄死了我自己,我就干脆失去考虑后悔与否的资格了。”
几轮自问自答后,平洄再次提醒自己:
“为了在时间循环结束时不后悔,我得尽量控制自己以‘今天是循环的最后一天’的心态来生活。”
而基于这种心态,平洄又问自己不去救那些能救的人她会不会后悔。
平洄得出答案:不会。
如果明天循环真的结束,身处周日的平洄想到那些她努努力可以救下来的人们,她最多只会有点遗憾,但并不会认为她需要为他们的死亡负责。
相反,如果平洄今天劳累地救下他们,明天却发现循环依然没有结束,平洄才会有些懊恼又做了白工。
如果做白工的次数多了,平洄还会对那些人、对时间产生怨气。
平洄:
“总结来说,我是一个自私的人。
“‘主动伤人’对我是比较大的心理负担。
“而‘旁观他人受伤却不帮忙’,我可能连鳄鱼眼泪都懒得掉一滴。
“如果能提前确定明天时间循环结束,我可能会去救几个执行起来难度不大的人。
“但我有可能确定循环何时结束吗?
“呵……
“要是真能确定就好了。为了庆祝,我愿意花一整天尽全力赶场救人。
“哪怕一天之内在不同的地方过于有效率地救下太多人,还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报警、通知当事人本人或其亲友,可能会导致时间循环结束后引来很多怀疑。
“但能经历在时间流动中正常蔓延的怀疑,也挺好。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所以……
“算了,就这样吧。”
在更加深入地认清了自己、感觉自己的心态稳得好像还能再熬数万个循环后,某天,平洄准点睁开眼,几乎是立刻便察觉到窗帘的形态不一样了。
不再是她看了无数遍的八月二十三日周六六点形态。
而好像被额外的风吹开了一点。
透进了更多一点窗外的阳光。
平洄盯着那多出来的阳光足足有一分钟,然后点开智能机,看到上面显示的时间是:
八月二十四日,周日。
那场毫无征兆出现的周六循环,好像终于毫无征兆地结束了。
平洄的心情异常平静,只对自己说:
“啊,总算让我等到了。”
然后平洄思考她在周六最后一个循环中做的事情。
很好,没有任何一件是让她后悔的。
她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在重新流动起来的时间中往前走、正常生活。
确定了这一点后,平洄以重复了无数遍的节奏开始洗漱、吃早餐。
期间,平洄又看到了客厅窗户玻璃上的雨痕。
她给机器人下指令去擦干净。
她有些忐忑地希望明天早上起来后,能看到干净的玻璃,而不会再被重置。
同时也希望,冰箱里那些她早已经吃腻的东西这次吃掉后不会再刷新。
以及,她从外面带回家的东西,不要一觉醒来就消失。
花出去以及收到的钱,也不要再被重置。
总之,希望一切都可以有变化。
无论这变化是否有利于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前传1-14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