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生万物,海日振人心】
由于风雪过大,连宛之打算留在北方等开春再继续旅程。
他原本找不到落脚地,硬是撑着往外走,最终在大雪皑皑的山林里找到一间木屋,急忙上前敲门,才发现是猎户。
猎户大哥膘肥体壮,一看就是御雪好手,原本听到敲门声还疑惑是哪来的鹿到门口了。
“小兄弟,喝点酒暖暖身子。”猎户把连宛之带到屋里火炉边坐下,给他倒了一碗酒,话里带着浓重的口音。
连宛之搓了搓红彤彤的手,屋里的温暖让他回温的同时,身体也感受到了密密麻麻的刺痛,这是回血的现象。
面对猎户的好心,他礼貌拒绝,“谢谢大哥,可我不会喝酒,有这炉火便足够了。”
猎户也坐在他身边,把酒递得更近,“放心,这是奶酒,喝不醉人,最配这大雪寒冬之日。”
连宛之看着碗里面乳白的液体,散发着甜味和酒味,喉头一动,双手接过碗,“那就谢谢大哥。”
端着碗浅尝一口,甜中带有一点点烈,果真是好东西,连宛之没忍住一口全喝了,从肚子里到皮肤都觉得暖和起来。
猎户笑着给他再加了一碗奶酒,“你一个人怎么跑到这山里来的?”
连宛之端着酒碗,脸也有点红晕,“就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大的雪,一头热就往里走,也没顾得上别的。”
猎户摇头,“这山里有狼,你算是运气好,现在雪正大,等雪过去,我带你一起下山。”
“多谢大哥。”连宛之觉得自己遇到的人真的都很好。
两个人边喝边聊,连宛之才知道猎户大哥有家室,只是每年会趁雪上山来打猎再下山售卖。
“你若雪天行走,雪水要烧过再喝,否则会拉肚子。”
“你这衣服容易打湿,要用些皮草隔开。”
“这罐油脂膏你带着,涂在手上耳朵上,防止冻坏。”
猎户大哥有着和他粗犷外表截然不同的细腻心思,教给连宛之许多雪地存活的知识。
连宛之拿笔一一记下,深怕漏掉半点。
“你识字?”猎户看连宛之动笔,特别好奇。
“只识得几个大字。”连宛之很谦虚。
猎户一拍大腿,“那你帮我给孩子起个名吧,等春天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猎户脸上都是即将为人父的幸福和期待。
连宛之认真思考,最后提笔写下[融生]。
“融生,春天是冬雪消融,万物萌生的好时候,给新一年带来了希望,大哥你觉得如何?”
猎户大哥拿着那张纸,连连点头,“这名字好!我孩子是送冬迎春的希望!”
得了这个名字,猎户大哥高兴地邀请连宛之等下山后在自己家住些时日,等开春后再离开,还能看见他的孩子出生。
于是等了近十天,风雪减缓,两人准备下山。
猎户拉着一个木板车,后面装的都是动物的皮毛和肉,足够他们一家人换钱生活。
猎户的妻子长得高高大大,挺着肚子一点不见行动迟缓,听到丈夫与连宛之相识机遇,爽快地让连宛之放心住下,当晚还烤了好多肉给他吃。
冬去春来,连宛之在此处待了一个多月,其中也收到了连景安的信。
连景安在信里提了很多事。
【哥哥在外过得可还好?收到你的信我们都心安不少。
家中一切都好,不用太过挂念我们。
冬雪姐和临河哥前两日成亲了,就在店里办的,我们都参加了。
冬雪姐还说你不在家,以后都不给你做好吃的了。
其实他们把喜糖给你留着了,等你回来再送给你。
得知你前往严寒之地,一定要注意保暖。
——景安留】
连宛之把信收好,拿笔写下新的家书,“我一切都好,现在已经快春天,这边有许多新奇的东西……”
他把自己的旅行见闻都写在信里,希望家中亲人也能与他一起感受。
同时他还给婆婆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及,“……虽然我还未找到答案,但是我想把所见所闻说给她听。”
不久,夫妻俩的孩子真的在初春诞生了,是个健康的小女孩。
猎户把孩子包好露出嫩生生的小脸,让连宛之仔细瞧瞧。
连宛之小心翼翼地拿手指贴了下脸蛋,真的像豆腐一样!
小不点嘴巴一瘪一瘪感觉在找奶喝。
猎户把孩子放到连宛之怀里,“你抱抱。”
连宛之都不敢乱动,生怕伤到怀里的小家伙,她软软的,像没有骨头一样。
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当下这种心情。
就像是看见草破土而出,花骨朵绽开的那一刻。
是生命的一种具象化,化作流动的暖流涌入全身血液,控制不住的想笑和想哭。
连宛之喊了一声名字,“融生。”
外面传来了鸟儿的叫声,春天真的来了。
开春没多久,连宛之便想继续启程。
猎户夫妇也不强留,但给他准备了衣食,叮嘱他路上小心。
连宛之再次背起行囊,踏春而行,向东而去。
他出来还不到一年,可能是旅途得到了锻炼,身高也拔高不少,现在估摸有一米七五,身体也结实很多。
他现在完全不怕走山路,因为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投石问路,曲棍打蛇,找不到路就爬到树上看远方,确定方向再继续走。
除了行山走路之外,他每经过一个城镇都会进去待上几天,当然是为了摆摊作画写信,赚取下一段旅行的费用。
不摆摊的时候,连宛之就会在集市里到处逛,看有没有新奇玩意可以带回家的。
一天他走到一个摊前,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海螺和贝壳,甚至还有珍珠饰品。
老板迎接上来,“小郎君,看看呀,我们家这些贝壳可好看了,珍珠也不错,送心上人很好的。”
其实这是连宛之第一次见到真贝壳,莲花县在陆中,四周无海,没见过也不稀奇。
他知道贝壳,还是因为许言。
许言指着河蚌告诉他,“贝壳和河蚌很像,只是一个生活在河里,一个生活在大海里,而且他们里面除了柔软的肉,可能还会有漂亮的珍珠。”
他好奇的问,“大海长什么样?”
许言拿起树枝在地上画画,“大海好蓝好蓝,一眼望不到边,深不见底,人看见大海就会感慨自身的渺小。”
她点了一下连宛之的脑门,“你就是生活在海里的小贝壳呀,还会掉珍珠。”
他摸摸额头,“珍珠?”
“当贝壳里进入了外来的异物,贝壳就会努力地把异物变成珍珠,这是对贝壳精神的最好褒奖。”
“我也是这样吗?”
“当然啦,现在遇到的困难以后也会变成你的珍珠。”
老板见连宛之看着摊位发呆,又喊了两声,“小郎君?可是有中意的?”
连宛之回神,“老板,这些贝壳都从哪来的,真好看。”
老板解释,“一直往东南方向走,走上十来二十天就能看见大海,这些都是我精心挑回来的。”
大海,连宛之心中一动。
他低头看了看摊位,发现有一个两三厘米大小蓝色的贝壳和许言在信上画的那个很像,轻轻拿起来拖在手心里,一双大手衬着贝壳更小了。
“这个怎么卖?”
“七文,不还价。”
连宛之从袖口掏钱递给老板,“多谢。”
七文钱可以当他一天干粮钱,但他并不在意。
老板给贝壳打了一个孔,挂了根绳子。
连宛之直接挂在脖子上,小小的贝壳就像小小的他。
他继续走在大街上,路过一处街角,发现有两个孩子一个躺在地上,一个跪在旁边哭泣。
他问旁边的人,“大哥,这发生何事?”
路人解释说,“好像是哥哥大病无钱医治,弟弟在这里跪乞求钱。”
连宛之看着两个孩子,想起了自己和连景安,如果自己病了,景安肯定也会想办法救自己的。
连宛之拿出钱袋,将大部分钱和所有干粮都给了跪着的弟弟,“钱不多,拿着吧。”
红着眼的小男孩可能没想到有人真的会给钱,立马接过磕头,“谢谢。”
连宛之让他不要这样,便起身离开了。
毕竟他如今能力有限,只能是尽力而为。
许言教过他,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自有余力且不要透支自己。
晚上因为钱不太够,连宛之打算就在城外的废弃屋子里凑合一宿,现在天也不冷了,也不怕感冒。
夜声人静之时,连宛之好像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这人还真没钱了?那装什么阔。”稍微粗一点的声音在抱怨。
“别翻了,你说了不再偷东西的。”细软的声音在阻止他。
“你别管我,早知道不带你出来了。”
“我,要是知道出来是骗人,才不来。”
连宛之听出来有细软声音是今天他给钱的孩子,另一个声音不用猜都知道是躺在地上的哥哥了。
连宛之也不装睡了,直接坐起身,“你们在找什么?”
两个人吓得立马往外跑,但视野太黑了,瘦小的那个摔在地上,“啊!”
高个黑影已经跑到门外,回头看了一眼地上的同伴,只纠结了一刻,便独自一人跑掉了。
连宛之走到摔倒的孩子身边,把他扶起来,“还好吗?”
小男孩发抖,带着哭腔,“对不起…你,你别报官。”
“我不会报官,那个钱袋里没多少钱。”连宛之把蜡烛点上,让屋里没那么黑。
小男孩抱在一团哭,“你的钱…不在我身上。”
“我知道,你们两个就靠这样骗人赚钱吗?”
小男孩点头,又立马摇头,“我不愿意的,但是他说不干就没办法回家,我想回家,才…”
连宛之把衣服穿上,“你家在哪?”
“海边,有个渔村。”
“我也要去海边,不如我顺便送你回家吧?”连宛之提出建议。
小男孩明显不信,“我骗了你,你怎么还信我?”
连宛之摊开手,“你看我全身上下还有什么值钱东西可让你惦记的?”
小男孩一下噎住了,“哦…...”
“你帮我带路,我送你回家,这样算是互帮互助,我们就扯平了,你觉得如何?”
小男孩思考很久,终于点点头。
两个人原本打算早早启程,难过的是没有钱也没有干粮。
连宛之无奈又摆了两天摊,画了几幅画,才有了一点点钱够买些吃的。
一路上小男孩也逐渐放下防备,同连宛之说起了前因后果。
小男孩叫海平,和另一个跑走的孩子小峰是从小的朋友。
二人不愿总是待在渔村,便计划跑出来看看外面的样子。
海平胆子小,什么都听小峰的。
刚开始图新鲜乐不思蜀,后来吃不上饭,海平就想回家了。
小峰不知道从哪学的坏习惯,开始偷钱骗人,还要海平和他一起骗。
装病骗钱是他们最常用的一招,连宛之就是上当受骗的受害者之一。
一般人最多给个几文钱,连宛之一下给那么多钱,小峰便打起了连宛之的主意。
但他们怎么也猜不到,连宛之确实是个实打实的穷人,兜比脸干净。
没成想钱没偷到,反而背信弃义抛下海平不管,小峰彻底是学坏了。
偷钱骗人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但是抛弃同伴不顾其生死,那便是没有良知。
连宛之第一次碰到好心遇骗子的事,他这一路来遇见的都是好心人,经历这事才让他记起这世上还有坏人。
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举动,因为最终结果并不是他能决定的,只要助人之心是真的就够了。
海平还告诉他,他们渔村很落后,大家从小只会捕鱼织网,根本不在意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小峰提出逃跑的时候,他心动了。
他们生来属于大海,要在此生在此灭。
在海平的引路下,两人不到半个月就找到了渔村。
海平跑向自己家的时候,简直就快要飞起来,“爹!娘!”
海平的父母看见孩子回来,也是满脸不敢相信,抱着海平就骂,但手上动作都是心疼,“死孩子,你跑到哪里去了?”
海平和父母解释自己在外面遇到很多事,是连宛之把他送回来的,要谢谢他。
村子本来就不大,这个动静就惹得全村人出来围观。
“海平,小峰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小峰母亲着急地问。
海平结结巴巴说不出话。
连宛之代他解释,“我遇到海平的时候,小峰就已经离开了,暂时不知踪影。”
小峰父亲不知道是不是说气话,“那个混小子,让他在外面自生自灭吧。”
连宛之还是没有把小峰偷盗骗人的事说出来。
海平父母拉着连宛之的手感谢,让他一定要在家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连宛之想了想,休整几日也可以,便答应下来。
晚上吃的海货,什么带鱼扇贝,连宛之着实是吃不惯,吃了几口觉得不饿便停口。
海平知道连宛之想看大海,于是第二日天还不亮便来敲他的门,“走,我带你去看海。”
连宛之睡眼惺忪跟着海平走,走了快半个小时,他感受到了一股风吹到脸上,风里带着一股咸腥味,耳边还传来海浪拍打海岸和礁石的声音。
“快看!咱们赶上日出了!”海平兴奋地指着远方。
连宛之此刻心中的震撼之情难以言表。
远处海岸线红光破晓,万顷波涛捧出一轮红日。
朝阳的光洒在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像是红色的鱼鳞反射出耀眼的光线。
连宛之呆呆地站在原地,感受太阳一点点升起,直到彻底露出全貌。
太阳好大,大到仿佛能感受那灼人的热浪。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
红日如同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晶莹耀眼。
他穷尽所有词汇都找不到一个词能形容此景的美丽。
最后无声地说了三个字:谢谢你。
原来,大海真的很美。
海平把自己的鞋袜脱了,拉着连宛之说,“快把鞋脱了,咱们去海边。”
连宛之晕晕乎乎地脱掉鞋,光脚踩上沙滩的那一刻,所有的细沙都流进了脚趾缝中,痒痒的,这种体会太过新奇。
海平站在海浪边,享受浪花打在腿上的感觉,还对连宛之挥手,“快来啊!”
连宛之脱下外套,满脸笑容往前冲去,在沙滩上留下一个个脚印。
双脚踩入海水那一刻,冰凉的感觉涌入大脑。
刺激着他忍不住双手合在嘴边放声大喊,“啊啊啊啊啊啊!”
海平也高兴地一起喊。
大海给他们送来了更大的浪花作为回应。
天空已经全白,黑夜已经过去。
大海的广袤和蔚蓝刻入了连宛之的内心。
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小得就像沙滩上的一粒沙。
原来贝壳住在这里,住在好蓝好蓝的海里。
许言很喜欢海,这也是连宛之第一次感受到海的美,那种没有词语可以形容的内心震撼。
如果没有许言,连宛之也许不会开始这段旅程,他不会知道塞北的雪,不会知道东南的海。
作者很喜欢连宛之的少年感,“背上行囊,踏春而行,向东而去。”
连宛之在旅程中不断回忆和加深对许言的感情,他在不断长大,而许言还是记忆中那样。
连宛之每一年重温与许言的点点滴滴,内心的情感都会不一样,现在,他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
大海真的很美,他也很感谢她。
谢谢各位读到这里(鞠躬~)
本文如此慢热,大家也没有放弃我,虽然点击量不高,但是你们继续看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7章 踏春向东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