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交错时空 > 第1章 家

第1章 家

天瞬间暗下来,夕阳一点点向下坠落,火红的夕照慢慢的转为一片片的黑幕,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尽数吞没。王饶原呆坐在河堤旁,脚泡在河里,河里冰冷冷的寒意一阵阵的钻进王饶原的脚底,一点点的钻进她的皮肤,凉意慢慢的浸入她的五脏六腑,她丝毫不动,任由河水一遍遍冲击着脚面,把裤脚打湿,她的手紧紧的握着河堤的大石头上,手部上一条条青筋暴起,指甲顶在冰冷的石面上,好像要插进石头里,把石块一点点的捏碎。

时间来至1995年,18岁的王饶原高中毕业了,也面临着高考落榜,她背着行李坐着汽车回到了家乡的小镇,也是一个风景优美,世代相传都是打渔为生的一个海边小镇,在南部的最未端,天涯海角不为过,家乡的渔民靠的是在海里打桩捕鱼,每户都有一艘木船,都是自家造的,家乡的土地是沙地,庄稼不能种,水源要打井到很深,才有淡水喝,这几年家家都用上了机压水井,也就方便了点。庄稼种不了,祖辈都靠打渔为生。吃的用的都是隔壁村来镇上排摊卖的,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镇。

王饶原下了车,背着行李走在小镇的水泥地上,迎面是一阵阵棷子树夹着海风吹来的凉风,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莫名的感到一阵轻松,于是大跨步的向着家走去。王饶原的家在镇中间,路的两边都是一幢连着一幢的小楼房。改革开放后,镇上的海鲜总源源不断的向外流通,镇上的渔民也都渐渐的富起来,也就一户户都建起了小楼房。王饶原来到一间平层房面前,停顿了一下,这就是王饶原家,她父亲是个教师,教了二十几年的书,生了两男三女,父亲教导每个孩都要上学,只要有能力读,父亲都费尽力气辅助,父亲的心愿是每个小孩都要读完大学。在当时,一个小孩上学的费用一学期300元,父亲的工资一个月600元,5个小孩上学那是远远不够。好在父亲才华横溢,毛笔字写得好,懂看罗盘。久而久之,镇上的红白事都过来请父亲去,结婚安床,写对联,建房升梁,丧事写条幅,父亲都信手拈来。每件事一个流程搞完,红包都是200,还有熟鸡供奉完都让父亲拿走。靠着这手艺和那微薄的工资,父亲把5个小孩都供上学,而两袖清风的父亲一年过一年也就住在祖传的平层房。在众多的楼房间,家里的平层就显得格格不入。

王饶原望向家的小平层,看见母亲在厨房忙来忙去,她轻叹了一口气,鼓起勇起,迈着步向家门口走去。母亲看见女儿回来,慌忙地两手在衣服上擦了擦,从厨房走过来接过女儿的背包,走进客厅轻轻地放在那张旧木沙发上,说:“幺儿,你放假了。"“嗯“王饶原轻声应着,转问:“爸呢?"母亲说:"吴婶家的老公公去世,你爸去帮忙去了。"“哦"王饶晨轻轻点点头回应着母亲,母亲微笑说:妈做好饭了,等你大哥,二哥回来就吃。"王饶原是最未位的女儿,顶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虽然父亲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上大学,但事与愿违,大哥读初中时年年得第一,后因读书过量,导致脑损伤,后期疯疯癫癫。父亲奔波于各大医院,后听闻广州有一间医院治得好,父亲就带大哥去,治了半年总算有个好结果,大哥虽然读完初中,但读书是真不错,父亲满柜的书他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半天。因学校缺老师,父亲也帮大哥争了一个指标,当个代课老师,教二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而二哥,父亲是恨铁不成钢,明明一个长得高又长得帅,但不学好,天天在学校打架,又一次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他,他不服气,老师下晚修走在校间小道去厕所,被他用校服蒙住头,一顿揍完就跑。第二天,鼻青脸肿的老师拿着校服来认人,他就穿着矮个子的校服来上学,都短到肚脐眼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气得老师报到校长处,二哥被镇中开除。但父亲不甘心儿子就这样毁了,花钱在县中搞个名额,让二哥上。到报名时,死活找不到人,后来在同乡的一个船上找到,打死都不去上学,说要跟朋友去打渔当渔民不上学,气得父亲回家病了三天两夜,母亲照顾父亲,后轻声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想上就由他去吧。"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也无奈妥协。五个孩子,就大姐,二姐考上了大学,王饶原上了高中,但成绩不理想,上大学的成分不足。

第二天,王饶原从甜美的睡梦中醒来,打开房间的门,看见父亲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戴着老花镜,手上拿着一张报纸,在低着头看着。"爸"王饶原轻叫着,"醒了"。"嗯"。"爸你今天没课?""下午才有课"。学校就离家3,4百米,父亲是副教导,忙完手里的活,就回家看报纸,父亲教的毕业班是的总成绩在镇上是年年第一,包括隔壁村总共六间小学,父亲从不末得过第二,年年都被上级表彰,虽是副教导,在缺师源的时期,父亲总是年年当班主任,教毕业班语文。所以既使父亲不在学校,上课才去。但老师都尊重他,学校有事,就会跑到家叫父亲。“今年高考考得怎样?"“爸,不好,爸我可能考不上大学。""复读吗?”"不想"。"那上个大专啥的。"看着日渐头发斑白,背有点弯的父亲,王饶原弱弱的回了一声"不想。""为啥?""爸,大姐,二姐都读大学,用钱太多,你一个人太辛苦了。”"这个你不用考虑,爸负担得起。“"爸,读书我也没那个心思了。我想出去打工。""你想好了?"“嗯。"“不读书,你以后的人生会很苦。”"无所谓,反正现在一看书,脑壳疼。"父亲愣了一下,可能有了大哥的先例,父亲也不勉强了,父亲说:"我有个同学在东方县开酒店,你可以去面试,等高考放榜,再做决定。"“好“。王饶原转身向厨房方向走去。

第二天周末,王饶原起床瞧见母亲的机井旁冲洗着衣服,问:"妈,爸去那了?""一大早就拿手抛网去海边抓鱼去了,说幺儿瘦了,补补。""妈,那我去看看爸爸。"“去吧,去吧。"王饶原欢快地穿着拖鞋,咯吱咯吱得向海边慢跑去,不一会就来到海边,海边是人山人海,海边沙地上是海妇们铺的一张张油布,上面堆满了海鱼,海虾,每个渔妇都用扒爪扒开鱼虾,再双手飞奔着把鱼虾一条条分类在面前的鱼筐里,收鱼老板,鱼贩子穿棱在油布之间,讨价声,小孩的打闹声,渔妇们的大声呵斥声,还有用牛车装着破网,牛车夫赶牛的大嗓门,好不热闹。“饶原,回来了。"张家大婶去海边打水冲洗鱼虾,看见饶原,打起了招呼,“看见我爸了吗?""没看见,你爸又去抓鱼了吧,多半在那边。"张婶海指着海的另一端,"谢谢你张婶。""不客气。"王饶原转身向海的一端走去,海边有一排海堤,据老一辈说当年是小日本修的,修了一半不修了,所以河提挡住了海浪,成了渔妇们的选鱼虾地,也成了小孩的安全区。而断崖式的海堤另一边大海的海浪拍打着沙地,一起一伏的。王饶原走了好久,身后是拖鞋沉入沙地l的脚印,脚爪子有一点点的酸痛,才看见父亲的身影。饶原知道父亲来抓鱼是为了她,父亲用手抛网抓的鱼,那是活泼乱跳的,新鲜得很。而渔民们的鱼虾是晚上驶船到渔桩网掏出来,再驶几个小时到岸,跟父亲抓的鱼,无可比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醒春集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