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也是没两天了,宋南锦喝药加歇息,是病的不重,已经快好了。
陆世微天天都去问她的安好,筠诸也说是沾了她这位小医仙的福气,自家姑娘是好的那么快。
虽然上次陆世宁说,他不会出来观灯,但是陆世微还是动了点恻隐之心,一力劝着宋南锦出去玩耍,这样才会有一点机会。
上元,观赏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花灯。
从冬至开始,开封府就会搭建大棚,其中竖起的巨木正对着宣德楼。
御街东西两廊下会聚集起各式会表演特技的人,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热闹声音嘈杂不绝,十余里外都能听见。
击球,蹴鞠,上竿,吞铁剑,碎大石,傀儡戏,弹奏嵇琴,吹奏箫管,炼丹,杂扮,猴子穿圈,鲤鱼跳门,说书皮影,百种杂剧,真是奇异妙绝。
挂灯的灯会,装饰得有各式彩带,锦绣灿烂,金碧辉煌,上面或许画有神仙风姿,又或许是走医卖卦的各样人物。
菩萨金尊,与民同乐。
宣德楼上,还会有官家亲临一同与百姓观赏灯会,正中则是皇帝的御席,身边都垂着黄边的帘子,官家会于其中,侍卫就站在黄帘之外。
时不时的还可能听见妃嫔们的嬉笑声儿。
皇宫南门宣德门外有一条东西大街,叫做潘楼街。
从州桥沿着御街开始,一直往北,到宣德门外,就是灯会最集中的地方。
潘楼街南侧那处,有着全国最大的棘盆灯,这是元宵最盛大的花灯了。
棘盆灯,却不是只有一盏灯,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长灯,是主要供给皇帝和百官大臣们进行赏玩的。
御街两旁也有灯山,灯山上有走马灯,皮影灯,神仙灯等。
菩萨也有灯坐,将菩萨的头部做成镂空,在里面再放下灯盏,灯光自然就会从眼睛里流出来。
官家和妃嫔们会在宣德楼上观灯,宣德楼之下,潘楼街北侧,即是在棘盆灯的对面,还有几十座看台,百官极其家眷会在这上面来赏灯。
平民百姓自然就会将潘楼街和御街围的是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或许,还有机会一睹天子容颜。
有些聪明还有闲钱的人家,也会提前半个月左右在酒楼上订好了位置,就是为了观灯方便。
等着到了上元当天,酒楼饭店那都是座无虚席的,其他人想去也没空位了。
陆世宁上次说着是不会出去看灯的,可是这曹二公子又怎么会轻易不来找他。
陆世宁在客栈刚喝完一碗药汤,这曹二公子就要上门来了,敲门声刚响,陆世宁还又以为是韩家或者是宋家来的人。
他穿着新衣,一袭金丝滚边墨色暗花袍,还有件刻丝狐皮大氅。
世族家的公子们,气质自是不一般。
曹二公子在门外先叫了他一声,这个时辰了,他肯定还是起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陆世宁的住处的,但陆世宁也没多想,这也不是件什么难事,他也是很能跟他聊得来的。
他换了衣衫,自己又去开了门。
他这身是素净了些,曹二公子见着他这副脸色,是担心他又是病了吗,
“陆兄,你看上去脸色不甚好啊。”
“先进来吧。”陆世宁轻声说了一句,请他进来,屋子里刚点上灯,还不是很亮堂。
“曹二公子,今日是元宵,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这还不是看灯会的时间,不是应该在家里和家人待在一起吗。
“哎,在汴京每年都是这样,今日出来玩了,我想着你既然还在城内,我来找你才好。”
陆世宁听后微微一笑,请他坐下,又上手给他倒了杯茶,只是很普通的茶,陆世宁还担心他这样的贵公子喝不惯。
“其实今日我原本没打算出去的。”
陆世宁时时刻刻都念着读书的事儿,曹二公子端起了茶杯一口就喝了下去,他是有些口渴了。
“今日乃是上元灯会,大展五天,多热闹啊,怎么不想着去看看?”
“世宁心中想着科考的事儿,不敢有一丝懈怠。”
就连去寺庙烧香添灯,他也不敢多逗留。
“陆兄,在周家的学塾上,先生已经是多番的夸你了,你高中金榜,是一定的了。”
这话可不能说的太绝对,毕竟是还没有结果的事,陆世宁每每听见这话,是心里多生一分谨慎。
提到了周家,曹二公子是又想到了什么,又说,
“就跟我出去玩吧,今日就当出去多看看了。”
“林侧柏应该也在周家,不如我们上门去看看?”
他是指去周家,陆世宁有些犹豫,元宵盛节,按道理也应该是去拜访周大人的。但是,陆世宁面露难色,是有些不大情愿。
“怎么了?去周家有什么问题吗?”
曹二公子见着他是吞吞吐吐的,又开口小心问道。
“也不知道先生是不是在家里?”
怕也是去了也吃了闭门羹。
“不是先生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这件事,说出来,肯定是不大好的。
儿女私事,难以开口啊。
陆世宁也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是做了什么,周家的三姑娘怕是看上他了,时时来献献殷勤。过年前,更是丢了本书给他,里面还夹着一张柳叶笺纸,那首诗的意思,他一个读书人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
他现在纠结犯困,要是他还待在周家学塾里听课,这件事迟早是瞒不住的,不仅是他,更怕的是周三姑娘的名誉受损。
这本就是两边都不讨好的事儿,他还没想好该怎么处理。
“你?陆兄是做了什么?”
曹二公子也很疑惑,他也在那儿上学,先生是从未批评过他,反而多次夸奖,真不知道他是在纠结什么。
“现有满园春色,我一枝独柳从中而过,是惹得有些麻烦。”
他没直说,也不会就说是周三姑娘,汴京即是满园春色,满阁芬芳。
他清水独柳,清风盈袖,一身毫无过人之处,直到现在,他也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会注意到他。
周家的学塾上,既有曹二公子这样的世家公子,也有公府伯府的贵人,他身处其中,连文墨纸砚,也是清水一挂,何来招眼之处呢。
陆世宁刚说完那一句,曹二公子是很快的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陆兄是清朗若风,清新俊逸。要是惹得满园春花侧看,也是在情理之中。”
他一点也不吃惊,要是说令全汴京的姑娘和娘子们都要称赞一声,满汴京里怕也是只有那么几人罢了。
咸水街中另一户姓周的人家,他家的二公子周觉勤算是一个,再有则是临公府的公子。
曹家也是高门世家,只不过曹二公子不大爱抬名,更不喜那些故意卖弄文墨和虚名的人。
自然也就不大能跟他们谈在一起。
但陆世宁这等气质和谈吐却是对了他的脾气。
“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他想着一句诗,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
“这样的闲适心态,也只有现在还能多感受几次了。”
陆世宁移开了他的眼,看着他的茶杯又空了,又要去添茶。
他看着那壶茶水如小水流般的顺下,又附和着他的话,又说,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
六朝庾信的《小园赋》,陆世宁念这句,是多了一份悲伤之意。
他也察觉到这句话不大合适,又转移话题说道,
“既然曹二公子如此盛情,世宁也不好直接拒绝,那就随曹二公子一同出去看看吧。”
茶水刚续满了他的茶杯,曹二公子点点头,他来这里就是想拉着他出去玩玩。
陆世宁叫十焉收好了案桌上的书画,又披上了上次那件灰白色的外袍,后脚也出了客栈去。
宋南锦已经能下床来,她做了好大的梦,似乎是院子里的那棵梅树化作了仙子,但是看不清容貌,或许是郡主娘娘又入了她的梦来。
筠诸一直都在屏风外候着的,她点了安神香,又烧了两碳,枕簟在看着熬药。今日是元宵,她们在家里,虽还没出去,却也早已听见了街上的嬉笑和喧扰声。
走贩叫喊,小孩细语。
加着烧炭火的声音,虽杂碎,但屋里也很安静。
屏风后面的人,若是有了一点动静,她也能及时过去的。
宋南锦是伴着梅香安睡了一晚,她先掀开了被子,却一点也不觉得冷。
她下床的声音穿过了屏风,筠诸听见了声儿也看了过来。
“姑娘?”
她丢下了手中夹炭火的东西,往屏风后去了。
“姑娘,是感觉好多了吗?”
她想上手去摸摸宋南锦的额头,见着她一脸的气色是好了很多,筠诸又多问了一句,
“姑娘是觉得头还烫吗?要不要再去请陆姑娘来看看?”
“不用了,我已经好了。”
她声音也没有那么虚浮了,是恢复了几分气力。
其实躺了这么久,反而她还觉得有些难受,多走走还是好的。
“帮我穿衣服吧,今日有灯会,不是跟世微还要出去吗?”
家里还有一应事物等着她这个管家来处理,她也不能再称病不管了。
她又站了起来,筠诸去了放衣的梨木柜那儿,给她挑衣裳。
既然是灯会,又是刚刚病愈,穿件鲜艳点的,也能提提脸色,显得人精神劲好一些。
筠诸给她拿了件藕荷色金柳絮碎花百迭裙,又加了件天水碧色缎面小袄子。
“姑娘看着是面色好多了些,今晚上的灯会,姑娘可好好玩会儿,在家都待了好些天了。是怕姑娘觉得闷了。”
她在帮着宋南锦穿衣,又叫了其他的几个小丫头去端热水拿帕子来。
“家里近日没什么事吧?”
她一开口就是问着家里的事儿,筠诸不想她这么操心,只说了家里大娘子管的也很好,还没有什么大事。
“郎君每日来叫他身边的吏稀来问姑娘的安好,又送了补品。筠诸又是怕我们没做好,每回都去问了陆姑娘,才好来端药给姑娘。”
“世微也没事吧?”
“陆姑娘每日都帮忙看着枕簟熬药,是很上心的。”
她话说的很密,但是字行间也没什么起伏,显得是里外都平静。
知道她也没事就好,她躺了这么久,脑子里其实还轻松了不少,感觉少了很多东西。
“再替我上妆吧,等会就去给他们请安。”
告诉他们她已经好了,不用再担心了。
“那筠诸给姑娘在额间画个梅花吧,今日是元宵,讨个好彩头。”
将梅花画于额间,这是传说起于南朝的寿阳公主。
宋南锦倒是没那么多心情,只是上个脸就好。
“算了,我刚病好,这样也太惹眼了。”
“好吧。”筠诸听完了她的话也只好作罢,是有几分道理。
等她穿好了衣裳,又去了梳妆台前,两个小丫头已经端了热水进了屋来,筠诸先给她拧了拧洗脸帕,递给了她。
宋南锦坐在那儿,对着铜鉴,仔细的用帕子擦拭着她的脸。
从眉到眼,再到唇,无一不是在说着,它们也是刚刚才病愈,几分的病态还未完全退去。
她拿着帕子,感受到了它还有那么点温度,她擦了一遍又一遍,才将帕子重新又放回了洗脸盆里。
筠诸招呼她们又下去就好,从铜鉴下的小柜子里拿出了桃花粉。
这桃花粉是用十两益母草灰,再加入二两煅(duan,第四声)石膏,二两滑石,二两蚌粉,一钱胭脂,加上壳麝调配而成的。
倒是没有加桃花,叫这名,是因为它的颜色就如桃花一般,微粉,其状也如桃花。
这桃花粉用多了可以令肌肤无比的光滑粉嫩,是上好的药妆品。
“姑娘的气色现在就如春日里的桃花一般,筠诸觉得这粉都不用上太多。”
陆世微起的早,料想宋南锦应该还没醒,先去了厨房那边帮枕簟看着药。
又说要厨房做几道药膳来,今日元宵,还要多加一道圆子。
用糯米粉团成小圆球,用糖做馅儿,再用滚水煮熟。
这就是圆子。
除了糖馅儿的,还有豆沙馅儿的,家里宋金知最爱豆沙馅儿的,她都能吃两碗。
其他的还有蝌蚪羹,盐鼓汤,糖堆,蚕丝饭,这些都是上元的时令美食。
杭州的吃食则有些不同,陆世微记得很深的,是陆母做的那一道莲花鱼。
莲花是赶在夏末前就收了的,一直小心贮存着。
莲花鱼中的鱼儿是鳜鱼,将用酒和香料腌制好的鳜鱼放入莲花包中,莲花花瓣包裹住,再上锅煮熟,味道清甜,陆世微很喜欢。
可惜,陆家出事之后,她已经没法再尝到这道菜了。
她在厨房里看着她们熬药,剩下的人又都在准备着家里的元宵晚宴,今日要早早准备好,要不然会耽误去看灯的。
上元前几天,其实城内就已经开始放灯了,家内也都还挂着好几盏。
晚色劝着她要不先离开厨房,这里人多事杂,怕冲撞了她。
陆世微稍稍挪了步,说着不会妨碍他们做事的,只是姐姐的药,还是她亲自看着比较好。
她早起后,还没往宋南锦的屋去。
之后会更加注意一下分段的问题,之前疏忽了,对不住各位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