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如意环视了一圈,永安堂其实不小,一共有一百五十平,整个店铺呈“日”字型,前边是单独的一间大铺面,纵深比较长,卷帘门口放了张长方形的玻璃柜台,里边稀稀拉拉地摆着一些元宝和黄表纸。
柜台后有一把极具现代气息的软垫躺椅,可能是某位大学生倒贴工资买回来又带不走留下的。
后边是一个小院子带两间房,院子里种了几颗果树几丛竹子,房间1是锁起来的杂物房,2是卧室,两间房都有不少用木箱藤编箱装好的符箓、经文。
随着时间流逝,符箓破败、经文蒙尘,大部分东西都旧了。
祝如意马上就注意到里边有一把剑格外不一样,干净得跟刚被人放进去似的,就连剑柄上捆的红绳都没有一点儿脏污,剑身还刻有符文和星辰日月。再一看祝素秋留下的相关笔记,她知道了这把剑叫“度厄”,是别人送给永安堂的镇店法器。
除了这些,杂物房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什么佛像神像都没有,祝如意此时意识到她妈的职业可能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道士巫婆。
至于自己妈究竟是干什么的,祝如意在祝素秋留下的笔记中找到了答案。
祝如意说她是杀鬼人,现在是科学时代,地球都探索得差不多了,没多少人信这些,神灵愿力不够现不了世。正统的天师、圣僧逐渐绝迹,剩下来的人用这些名号名不正言不顺,干脆就叫自己杀鬼人。
主要负责记录、消除当地的鬼怪,然后把记录整理出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到当地宣传部,宣传部累计到足够多的量就会刊印,供人阅览。
据说杀鬼人还有个前身叫守夜人,一般只有灵感很强、有入星骨,放在古代能立地飞升的人物能成为守夜人。
放在古代,像祝素秋这样只是有点阴阳眼的人要学除鬼术,宗教协会都是建议开点中药把阴阳眼关了。
后来宗教届人才日益稀少,守夜人也很多年不出现了,为了市民安全,祝素秋这类天赋一般又一心向道的,渐渐也能混上除鬼师身份了。
看到解决了相应的事件宣传部会发奖金,祝如意就把祝素秋留下的几个薄薄的文件袋整理复印了一份,打算重新提交一次。
如果能让宣传部的人记得永安堂曾经有个叫祝素秋的老板娘在背地里默默干过几件还不错的事,也很值得呀。
宣传部的人估计也有自己内部流程,祝如意提交了材料后不久,来接待她的人已经转变成了宗教界的小马哥。
小马哥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自称他们是住在隔壁、跟“宣传部”平起平坐的“鬼怪文化宣传部”,他来了以后就在祝如意手机里下载了一个叫《锦花市鬼怪闲谈》的app。
“现在大家都是科学抓鬼,有什么材料要交以后都通过app直接上传,不用像山里的野人一样披星戴月地亲自跑过来。”
被人鄙视了一通通讯方式落后,祝如意不好意思的点头。
之后,小马哥起身给派出所打了个电话,确认祝素秋失踪属实后直接给祝如意转了八千八。
祝如意还挺意外,没想到同样是宣传部,装神弄鬼的这个效率竟然这么高!
小马哥淡定地解释:“你的资料太久了,真去核实也不容易。每年不会回来的除鬼人很多,家里人要是没有像你一样摸过来,我们都会当做他们在外远游,要是过来了,资料上的事不管真假,部里都会给这一笔钱。”
言下之意就是说这八千八是宣传部约定俗成的丧葬费。
祝如意不想收丧葬费,马上又把八千把退了回去,不管她妈还在不在,留个好兆头总归不会出错。
小马哥对不收丧葬费的家属见怪不怪,还想了两句话含在嘴里安慰安慰她。
没想到祝如意突然问:“你们这里有什么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吗?”
小马哥把话吞下去,一脸困惑地说:“……有啊,你想干什么?”
祝如意想干这行已经很多年,怎么运转的事也早就想好了,说起来也格外流畅。
她说:“我想开一家文创公司,制作具有审美价值、能够在市场流通的文创产品来宣传我们国家的丧葬、鬼怪文化。你们不是文化宣传部吗,现在周边小国频繁盗窃我国鬼怪文化,多气人啊?我做这个,有支持吧?”
小马哥回想了一下内部政策,还真有,而且还是一万块,比部里给的丧葬费还多一千二。
再看祝如意的条件,竟然各方面都很符合,他拿了张单子出来:“……填吧。”
祝如意边填边想,永安堂能够正大光明跳大神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干这个分分钟被举报,要想做大做强,第一步就得合法化。
改成鬼怪文创店就不错,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重视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卖文创也卖得掉。她要干点什么捉妖灭鬼非法活动,也能说成在进行创作实验。
宣传部的人似乎很确定祝素秋人已经没了,所以在产权问题上给祝如意开了点绿色通道,事情不到半个月就办完了。
等到离职手续办完,祝如意就每天八点准时去重新注册后的永安堂待着。
发下来的钱她做了一个“永安堂鬼怪文创”的新招牌,订购了两个硕大的塑料花圈放在门口手动增加死气,又在跳蚤市场买了一些漂亮的桌椅放在花圈两边,想先吸引一些猎奇的年轻人拍照打卡,剩下的钱则购入了一些手工原材料。
祝素秋说是杀鬼人,奈何实力有限,最常用的反而是驱鬼咒,只要人鬼好聚好散她就不追究了。
祝如意本来对这些就有兴趣,加上第一次看见妈妈的职业遗物,便挑选了一个字最少的驱鬼咒模仿。
她打算着先用毛笔在薄木片上沾写出字形,然后用刀雕刻,再往里填上朱砂,晒干了磨一磨毛边,跟道观卖的文创符简直一毛一样,她这个还是手工的呢!
不知道是买来的刻刀不好用,还是怎么,祝如意连续刻了几次都没刻好,总觉得行书晦涩,好几次快成功了,字形连接处总要断一两笔。
画符讲究行云流水,这样的成品显然无法卖人,她平心静气练了一天,最后百块木板只成功了二十个。
写符竟然这么不容易,祝如意默默地在心里把价格往上提了一截。
刻完之后这些木符被她在锦囊里进行售卖,跟其他锦囊不一样的是,收口绳两头是塑料做的拇指那么大的花圈。
此文创拿回家以后,览尸无数的祝老头愣是看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越看越觉得这个符像梳了两个包包头的女娃脸,包包头还是花圈的样子……
祝老头浑身哆嗦,急得嘴里生泡:“乖孙,你还是回去找个班上吧,这玩意儿也是能卖得掉的?”
祝如意不乐意听见阿公这么说自己的发财大计,又不想显得很破防,于是故作高深:“这是我们店的特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多特别!不够怪怎么能叫‘创’呢?”又灵机一动道:“呀,干脆就叫它‘福祸娘’好了!”
祝老头无语凝噎,转头问方老太:“你说呢?”
方老太对孙女儿施行鼓励政策,嘴里说着好美呀、好特别,姥姥好喜欢,但在祝如意提出要送给她一个之后,方老太就在家寻了块写了金刚经的金布,用筷子把福祸娘夹到里边裹起来才放在包包里,一副很怕这个符克到她的样子。
祝如意觉两老头老太十分没有审美,又试探着给李煦送了一个。
李煦的审美显然同于常人,他手沿着锦囊边缘摸了一圈,心里悚然一惊,觉得这玩意儿十分阴间,完全不像小姑娘会喜欢的东西,但对上祝如意期待的眼神,他沉默着把福祸娘放到了枕头下。
祝老头在旁边本想让女婿劝一劝孙女儿,此时一看女婿举动,一口老血憋在心里,禁不住高声道:“小李,你真觉得这个好看?”
李煦只有一个字:“好。”话少得连“看”都不想说。
祝如意觉得生意稳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守夜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