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落户手续需要《被投靠人同意接受书面意见书》,老董变卦,这户口自然是办不下来。
老董突然反悔的举措让董桃花措手不及,她崩溃质问道:“前天不是都说好了,为什么又要反悔?”
老董支支吾吾道:“桃花,我不是要反悔,只是你知道的,家里实在太小了,不能再多住一个人了。”
“四十平的房子,已经隔出了三间屋子,我和你阿姨一间,你大哥夫妻带着你侄子侄女一间,你刘强弟夫妻还有他们的孩子一间。
剩下堂屋那点子空间,福运晚上打地铺睡。荷叶来了,让她住哪儿?难不成也让她在堂屋打地铺?
这不好啊,福运二十多的大小伙子,荷叶也是十五六的大姑娘了,虽然是舅甥,是亲戚,但也该避讳的啊。你说说,孩子能住哪儿?”
董桃花看着父亲,心里一片冰凉。
旁人家屋子也小,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人家就能克服这些困难呢?
大哥和继弟的屋子满了,住不下,难得他和后妈那个屋子不能住人吗?就算外公和外孙女需要避讳,他可以和小弟在堂屋打地铺,让外孙女住在屋里!
荷叶今年十五岁,读初二,明年中考,如果她能考上中专技校,就可以在学校住宿。若是读高中,也不过四五年时间,升到大学一样有住宿。
就这么几年时间,孩子就能拥有一个和从前不一样的未来,老董都不愿意短暂委屈一下自己。
说白了老董就是自私,就像当年让她下乡,和后来把工作让给继母的儿子一样,他只要有人伺候,日子过得舒服顺心就行,至于儿子女儿受了什么罪,吃了多少苦他都不在意。
老董道:“外孙女的前程我也关心,但家里情况实在不允徐。只有你承诺不住家里,这落户咱们马上去办。”
董桃花看着老董振振有词,心中无奈愤恨至极,如果不是孩子爸爸家没有亲戚可以给女儿落户,荷叶户口想要迁回扈城,只能落户在老董名下的这栋房子里,董桃花真的不想再和这么自私自利、冷漠绝情的父亲多费一句口舌。
但涉及女儿的前程,她只能低下头求老董:“先办落户手续,让孩子顺利入学行不行?现在已经快四月了,还有两个月不到三个月,孩子就要中考了,再耽误下去,孩子前程都要耽误了。”
老董摇头,一口回绝,“这不成。”
昨天晚上,老婆子和他分析过,这外孙女要留家里,只有两个地方能住。堂屋,以及他们那个屋子。
堂屋还住了小儿子福运,大姑娘小伙子夜里住一个地方不像话。而屋里,且不说素梅这个继外婆和徐荷叶这么从没相处过的便宜外孙女相处地尴不尴尬,只说他这个外公和快要成年的外孙女住一个屋就不像样。
最后结果就是,她和徐荷叶住里屋,他和小儿子去堂屋打地铺。
老董一听直摇头,打地铺哪里比得上睡床舒服,冬天冷夏天潮。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让他打地铺,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老董一听,马上反悔了。因为涉及自身利益,他拒绝的态度比之前坚定得多。
反正一句话,不住家里就让落户。想落户,就不要住家里。
徐荷叶看着老董,又想起前世这个时候。或徐是因为母亲撞墙的举措震慑到了外公和继外婆一家,那次办落户手续时,没有这一出。
徐荷叶记得自己上辈子一直住在董家,直到高中毕业。
可后来她因为一些事错过了高考,家里情况也容不得她复读,徐荷叶就找了个工厂打工,然后搬去了工厂宿舍,之后便一直没有回来过。
在董家住的那几年,继外婆王素梅经常指桑骂槐,倒是老董没有这样明目张胆赶她走过。
徐荷叶再一想就明白了,老董肯定也想她搬走,只是母亲死在了回乡的火车上……尽管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母亲的死定然与在董家的那一撞有关。
或徐是对大女儿的愧疚,或徐是心虚,老董留她在家里住了下来。
这一次,她们安然无事,这些人的各种算计便藏不住了。
没有那点虚伪的愧疚感,老董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住在家里的。
然而徐荷叶却万分庆幸,因为这代表母亲安然无恙。
她拉了拉董桃花的手,看向老董道:“外公,你放心,我们不住家里。只借你这个房子落户。”
老董正要同意,王素梅很快道:“不行,必须先找房子,然后再落户。不然你落户了不肯搬走,一直推脱,说找不到房子,我们怎么办?”
徐荷叶心道:“难得我租了房子,落户了想再搬回来你们还能拒绝?”
但这话肯定不能说,她道:“房子多难找你们也清楚,我们需要时间。但这落户每晚一天,我入学的时间就得推迟一天,学习进度就落后一天。我耽误不起。
既然你们心有疑虑,担心我们赖着不走,那我和你们签协议,约定好落户后多长时间就要搬出去。到了时间,如果我不肯搬,你们可以拿着协议把我赶出去,这样总可以吧。”
王素梅想了想,觉得可以,又道:“这个可以。但这约定搬出时间不能太久,不然这协议签不签还有什么意义。”
徐荷叶马上道:“但也不能太短了。房子不好找,不能说就给我个一两天让我去找房子,这么短的时间我连钢铁厂家属院都转不完,去哪儿找房子。起码得给我一个月……”
“一个月?一个月不行,太久了。半个月,我给你半个月时间找房子。”王素梅马上道。
徐荷叶同意了:“行,半个月,就以半个月为期。咱们现在就签协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