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君望鹣双 > 第3章 朕不是任人宰割的草包

第3章 朕不是任人宰割的草包

翌日,金殿之上,烛火摇曳,将苏意晚周身都镀上一层明黄的光晕。

她端坐在御座之上,身姿挺拔,一袭华服绣着繁复的龙纹,更衬得她气场强大,眉眼间尽是女帝的威严。

她的目光仿若实质,锐利地扫视着殿下众人,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苏意晚心中早有谋划,今日的凤君大选,于她而言,是一场巩固皇权、制衡朝堂的关键棋局。

昨日尹少恒那副嚣张跋扈的模样,肆意妄为的行径,早已让她厌恶至极。

而沈淮之的出现,宛如天赐良机,恰是她手中制衡各方的重要棋子。

“诸位侍君,今日的凤君大选,朕将亲自甄选。”苏意晚启唇,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在空旷的大殿中悠悠回荡,引得众人纷纷垂首,无人敢直视她的目光。

苏意晚的视线缓缓扫过,最终定格在沈淮之身上。她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开口道:“沈淮之,你上前来。”

沈淮之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稳步向前,身姿笔挺,动作流畅自然,尽显军人的飒爽风姿。

他单膝跪地,恭敬行礼:“臣沈淮之,参见陛下。”

苏意晚轻点臻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语气温和却又透着上位者的关切:“沈爱卿,朕听闻你在北疆战场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沈淮之谦逊地低下头,声音低沉醇厚:“陛下过誉了,保家卫国乃臣分内之事,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罢了。”

苏意晚嘴角笑意更浓,眼中满是赞赏:“沈爱卿,朕对你很是赏识。尹少恒之事,朕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你且安心养伤,待你痊愈,朕再与你深入详谈。”

沈淮之再次恭敬应下,退至一旁,身姿依旧笔挺,仿若一棵苍松,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散发着别样的沉稳气息。

苏意晚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气势陡然攀升,威严地宣布:“今日的凤君大选,朕已有决断,沈淮之,朕封你为凤君,你可愿意?”

话音还在大殿中回响,还未等沈淮之回应,殿外突然传来内侍慌慌张张的通报声:“陛下,不好了!丞相大人带着大批人马,正在宫门外求见您!”

苏意晚秀眉微微一蹙,美目看向殿门方向,心中暗自冷哼:“果然来了。”

她早就料到,尹少恒被押入天牢的消息一旦传出,丞相尹天正绝不会坐视不管。

“传朕旨意,让丞相进来。”苏意晚冷冷开口,声音里没有一丝波澜,却又透着让人胆寒的冷意。

内侍领命匆匆退下。片刻后,丞相尹天正带着一众侍卫气势汹汹地闯入大殿。

她身着朝服,神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目光中满是怒意,显然对苏意晚的举动极为不满。

“陛下,臣听闻您将犬子押入天牢,不知他犯了何罪?”尹天正开口,声音里带着质问,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

苏意晚神色冷淡,目光如刀般射向尹天正,语气坚定威严:“丞相,尹少恒在朕的宫中肆意妄为,打压异己,甚至伤及无辜,朕不过是依法处置,难道丞相对此有异议?”

尹天正脸色瞬间一变,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眼前这个雷厉风行、果断处置自己儿子的女帝,和之前那个对尹少恒痴心一片的苏意晚判若两人。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毕竟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这点应变能力还是有的。

“陛下,犬子年少无知,若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宽恕,臣愿代犬子向陛下请罪。”尹天正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

苏意晚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丞相,尹少恒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触犯宫规国法,朕若不加以惩戒,岂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丞相若是真心为朕着想,为江山社稷着想,就不该在此为他求情。”

尹天正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咬了咬牙,低声道:“陛下,臣对您忠心耿耿,多年来为朝廷鞍前马后,立下汗马功劳,您为何要如此对待臣?难道您忘了臣的付出了吗?”

苏意晚目光如冰,冷冷地注视着尹天正:“丞相,朕从未忘记你的功劳,但功过不能相抵。尹少恒的罪行,朕必须依法处置。你若再敢为他求情,休怪朕不念旧情!”

尹天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怎么也没想到,苏意晚会如此决绝。

她张了张嘴,还想再争辩几句,却被苏意晚毫不留情地打断:“来人,送丞相出宫!”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尹天正团团围住。

尹天正挣扎着,大声喊道:“陛下,您不能这样对我!我是丞相,您不能如此对待我!”

苏意晚神色冰冷,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尹天正,朕是女帝,朕的旨意,无人可以违抗,带走!”

侍卫们毫不留情地将尹天正拖出大殿,尹天正的喊叫声渐渐消失在大殿外,大殿内瞬间恢复寂静,却又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苏意晚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转身看向众人,声音冷冽:“传朕旨意,丞相之子尹少恒目无尊卑,打压异己,肆意妄为,伤及无辜,罪不可赦。着二十大板,立即执行,即日起,终身不得参选凤君,若有再犯,严惩不贷。”

殿内众人闻言,纷纷低头,大气都不敢出。苏意晚的威严在这一刻展露无遗,她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仿佛在警告众人:任何胆敢挑战皇权的人,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沈淮之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如水,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深知,苏意晚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惩戒尹少恒,更是为了震慑朝中那些心怀不轨的势力,展现自己作为女帝的铁血手腕。

苏意晚的目光最终落在沈淮之身上,语气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温和:“沈爱卿,今日之事,朕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心。朕封你为凤君,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战功,更是因为朕相信你能助朕稳固江山,肃清朝纲。”

沈淮之恭敬行礼,声音沉稳有力:“臣明白,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不负陛下厚望。”

苏意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知道,沈淮之是个聪明人,懂得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如何生存,也懂得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而她,正是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平衡朝中的势力,稳固自己的统治。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尖细的通报声:“太后娘娘驾到。”

众人纷纷行礼,太后在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进大殿。

她身着华服,步履沉稳,神色淡然,目光在大殿内扫视一圈,最终落在苏意晚身上,微微一笑,道:“陛下,今日的凤君大选可还顺利?”

苏意晚微微颔首,仪态端庄,语气恭敬却又不失威严:“母后,朕已选定沈淮之为凤君。”

“沈侍君虽为合适人选,但没有经过大选的流程,未免有失公允,不如即刻重新进行比试,陛下你看如何?”太后看向苏意晚,眼中带着一丝深意。

苏意晚心中明白太后此举背后的深意,这既是对她权威的试探,也是在朝堂势力平衡上的一次博弈。

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微微一笑,点头道:“母后所言极是,朕也正有此意。既然母后亲自前来,不如一同为朕掌眼,选出最合适的凤君。”

太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陛下能如此想,哀家甚是欣慰,凤君之位关系重大,确实不能草率决定。”

苏意晚转身对殿内众人说道:“诸位侍君,今日凤君大选重新开始,朕与太后将一同评判。比试分为文试与武试,最终胜出者,朕将封为凤君。”

殿内众人闻言,原本失落的脸上纷纷露出喜悦之色。

原本以为凤君之位已定,没想到太后突然出现,让他们又有了竞争的机会。

沈淮之站在一旁,神色依旧平静,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思索。

他深知,太后此举并非单纯为了公平,而是有意试探苏意晚的权威,甚至可能是为了牵制他的势力。

苏意晚自然也明白太后的用意,但她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微微一笑,对太后说道:“母后,比试之事便由您来主持,如何?”

太后点了点头,语气温和慈祥:“既然陛下信任哀家,那哀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后随即对身边的宫女吩咐道:“去准备文试的题目与武试的场地,一炷香后开始比试。”

宫女领命匆匆退下准备。片刻后,宫女将文试的题目呈上,太后接过题目,对众人说道:“文试的题目是治国之道,诸位侍君可在一炷香内完成策论,哀家与陛下将一同评判。”

殿内众人纷纷提笔,开始奋笔疾书。沈淮之坐在一旁,神色平静,略作思索后,提笔书写自己的见解。

他深知,此次比试不仅是能力的较量,更是各方势力的博弈,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苏意晚望向沈淮之,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担忧。

沈淮之毕竟是个将军,常年征战沙场,文试多少对他有些不利。但事实上证明,这纯粹是苏意晚想多了。

一炷香后,宫女们将众人的策论收上,呈给太后与苏意晚。

太后仔细翻阅每一份策论,时而轻轻点头,时而微微皱眉。

苏意晚则目光如炬,迅速浏览每一份策论,心中暗自评判。

突然,她的目光被一份名为《治国论》的策论吸引住了。

这篇策论字迹刚劲有力,笔锋凌厉,内容更是见解独到,鞭辟入里。

但是因为名字那部分被盖住了,所以苏意晚不知这篇绝妙的策论出自谁手。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天下之治,关乎社稷民生,兴衰荣辱,系于治国之策。自三代以降,治国之法,千变万化,然其根本,在于得人、明法、善政三者而已。

治国之要,首在得人。夫人才者,国之栋梁也。古之圣王,莫不以求贤若渴为务。伊尹耕于莘野,商汤三聘而得之,遂成一代霸业;吕尚钓于渭滨,文王载归,周室始兴。由此观之,人才之重,甚于泰山。今欲得人才,当广开科举之路,不拘一格,选拔贤能。科举之设,贵乎公平公正,不以门第、贫富为限,使天下寒士皆有进身之阶。考官当秉公明之德,精于鉴识,勿以私意取人,勿以文辞之华而忽其德行之实。如此,则贤才毕至,各展其能,国家何愁不治?

明法乃治国之基。法者,所以定分止争,维持秩序者也。法正则民安,法乱则国危。故立法者,当顺乎天理,合乎人情,使百姓知所遵循。法令既出,当一视同仁,无分贵贱,皆不得犯。昔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秦民咸服,国势日盛。此明法之效也。今之立法,宜详察时势,去其苛繁,存其简要,使百姓易晓易行。执法者,当以公正廉洁为本,不徇私情,不畏权势,有犯必惩,有罪必罚。如此,则法纪严明,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善政为治国之关键。政者,正也,上之所为,下必效之。善政者,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兴利除弊。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兴修水利,以利农桑;兴办教育,以启民智;惩治贪污,以肃吏治。汉文帝减省租赋,与民休息,海内殷富;唐太宗虚心纳谏,任用贤良,开创贞观之治。此皆善政之典范。今之执政者,当以古为鉴,时刻以百姓之心为心,殚精竭虑,造福万民。兴民生之利,除百姓之害,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富足安康。

得人、明法、善政,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得人则能制定善法,明法方能保障善政,善政则可吸引人才。唯此三者并举,国家方可大治。若执政者忽视其一,则如鼎之三足缺一,国本动摇,危亡可待。

当今圣上,圣明睿智,心怀天下。愿陛下广纳贤才,严明法令,推行善政,以成太平盛世之伟业。臣虽愚陋,亦愿效犬马之劳,为国家之兴盛,竭尽绵薄之力。

以上所陈,皆为臣之愚见,望陛下圣裁。

苏意晚望向太后,美目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开口道:“母后,朕觉得这篇策论颇有见解,理应获得榜首,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待太后看过这篇策论过后,不住点头,眼中满是赞赏,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陛下所言极是,这篇策论的见解确实独到,哀家也颇为欣赏。”

等到两人拆开了盖住名字的纸条,映入眼帘的名字是沈淮之。

苏意晚心中十分震惊,她原以为沈淮之只是一介武夫,没想到他竟有如此深厚的文韬,对治国之道有着这般深刻的见解,自己着实小瞧了他。

“朕宣布,本轮文试的优胜者是沈淮之。”苏意晚开口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

接下来的是武试,苏意晚心中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毕竟比武可是沈淮之的强项,她对他充满信心。

看着沈淮之沉稳的身影,苏意晚心中隐隐期待,这场凤君大选,沈淮之定能再次脱颖而出,而她,也将在这场权力的棋局中,走出关键且漂亮的一步 。

苏意晚:“原主是不是眼瞎了才会看上尹少恒的?”

沈淮之:“要让女帝眼前一亮,我其实能文能武。”

尹少恒:“二十大板是要要了我的命吗?救命啊!”

太后:“珩儿终于清醒了,哀家很欣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朕不是任人宰割的草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雪夜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