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在厨房里慢悠悠的喝着粥,赵蘅在院子里晒茶,可谓是神清气爽,昨晚没睡多久也不打扰他今天的晾晒,越干越有劲。
好心情没持续多久,就有人上门讨骂来了。
“咳咳,老大啊,你怎么做起茶叶来了?不是娘说你,现在这茶叶啊难做到很,像镇上那个吴家还不是做茶叶被挤兑的快要破产了,再说你做这些小买卖哪一个不是亏钱的?还不如学学你三弟去读书好了。哦我忘记了,你还不识字呢。”尖酸刻薄的声音响起。
赵蘅抬起头,寻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面目尖酸刻薄的妇人站在门口。
她就是‘赵蘅’的恶毒后妈啊,看她又是锦衣又是大包小包的,这小日子过得估计不错啊。
赵蘅对她倒是无感,只要她别没事找事就行,可是看这样子,她找定了。
赵蘅也是不理解,她这样虐待原主,原主不找她麻烦就算了,甚至把他赶出家门之后,还有意无意的去刺激原主。
原主先前也并不是这样的人,先不说她之前是怎么虐待原主的,她污蔑原主偷家里的东西,把他赶出家门之后,到外面哭诉原主的不好,尽做些偷鸡摸狗之事。
到底都是生活在一个村里的,何晓梅什么样子大家都看在眼里,明明是他虐待原主,想把他赶出去。
看原主又是住稻草屋,什么都没有,村里人看他可怜偶尔也会接济他一下,但大家都是贫苦人家,怎么可能天天接济他?
刚开始时原主悲痛欲绝,毕竟爹不是爹,家不是家,他在赵家时就经常遭受何晓梅的虐打,天不亮就起床干活。
被赶出来之后,他也是打着好好生活的念头去镇上找活干。但是以他瘦弱的身体而言,粗活干不了,那些力气活也不适合他;去干些手工活他也不会,粗粗糙糙哪有人会要?
就这样做什么都不行,再加上赵成考上了童生,何晓梅过来冷嘲热讽了一番,赵蘅才彻底崩溃,染上了酗酒。
要赵蘅说啊,原主能变成这样,他爹才是罪魁祸首。就是因为他爹的不作为,导致他那恶毒后妈得寸进尺,没生孩子之前呢也算还说得过去。
没过几年为他爹生下个男胎,这可来劲了,更别说后面又生下了赵成与赵娇娇兄妹二人。
“哟,后娘来了啊,今个儿这么闲啊有空上门。”
赵蘅才不惯着她,她把原主赶出门了,也已经签了字据,还过来没事找事。
连逼着苏杭嫁过来也是想贪那二十两罢了,她巴不得赵蘅死了,把那钱占住,那天分家给了赵蘅五两可把她肉疼的,还以为能坑一笔,没想到苏家这么没用。
“你…”何晓梅没想到他现在如此尖牙利嘴,还喊她后娘?之前她一过来,赵蘅就唯唯诺诺,嘴里放不出一个屁来。
“我什么啊后娘,难道我说错了?不是我说,咱们都分家了,没事的话就去把家里菜的择了,田里地给种了,或者给你那小儿子端茶倒水好祝他金榜题名,而不是来这找什么存在感。大伙都忙着呢,哪有闲工夫听你在那叨叨。”
话语间,赵蘅又翻了翻茶叶,他这人啊嘴巴利得很,如果有人没事找事那他才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家里不会教,那他来帮忙教。
何晓梅每次来,村里的那些大爷大婶就爱看热闹,大家也是屡见不鲜了。觉得这何晓梅真是有病,都分家了还总爱上门找赵蘅的不爽利,仿佛赵蘅过得不好,她才顺心一样。
这次赵成定下了村长家的女儿,大家都等着看戏呢,就何晓梅那炫耀劲,肯定会再次上门的。
只要看到何晓梅往赵蘅家走去,这边喊一下那边喊一下,大家伙都来看了,更有甚者拿了瓜子、凳子什么的来看好戏,他们每回吵架,都是何晓梅站在赵蘅家的门口,骂他半个时辰不带停的,赵蘅都不会回嘴的。
听赵蘅这次大改往日之懦弱,还怼起何晓梅来了,听他说没事的话就去给赵成端茶倒水,都没忍住笑出声来。
谁不知道何晓梅现在多看重赵成啊,自从赵成考上了童生,那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跟个少爷似的。然后就在外头各种吹牛皮,知道的人也就看看笑话,就一个童生又不是秀才,等考上了秀才再来吹牛皮也不迟。
再者说村里又不是只有她一家一个童生,秀才也是有几个的,人家都低调着,还以为人人是何晓梅啊,就爱吹牛,哪天别把牛皮给吹破了。更别说镇上怀锦书院童生秀才多了去了,有能耐就把儿子送过去啊。
当然这话大家也就背地里说说罢了,要是何晓梅知道了,指不定跑人家家里去满嘴喷粪呢!
“好你个赵蘅,几日不见嘴巴变厉害了,还对我如此不敬!果真是没什么教养!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今日来告诉你三弟跟村长家的闺女定亲了,不日便要成亲,我这做娘的也不愿让外人觉得我亏待了你,下下月初一记得来。”
何晓梅气的涨红了脸,恨不得冲上去撕他,什么时候赵蘅也敢这么跟她说话了?还有旁边的那群看热闹的,笑什么笑,真是闲的发慌!
这话都好意思说得出口,大家都替何晓梅脸红的嘞。
“我喊后娘还没有教养啊?可是我说的是事实啊,大伙评评理,我就正常喊了一声,结果后娘就莫名的生气,唉,这年头啊都分家了,还总要上门讨嫌,挑三拣四的,也不知道一些人哪里来的大脸,我都替她脸红呢!”赵蘅状若无辜似的答道,又一转道,
“我当然不是说你了后娘,是我最近啊真是见到不少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后娘你刚刚说什么?你们家老三下下月要成亲了是吗?要给大伙发请帖啊!乡亲们,下下月初三咱们村赵老二家吃酒啊,我后娘会给大家发请帖。”
赵蘅阴阳怪气完何晓梅,恍然大悟般拍起手把大伙都召集过来道。
其中不乏有看何晓梅笑话之人,听见这话不由得笑出声来,语意里透着一股冷嘲热讽的意味:
“赵蘅呐瞧你这记性,明明是下下月初一,你可得记好了,看你后娘多‘想’着你啊,事情还没定下来,就迫不及待的往外说,就怕人家不知道跟你三弟要去刘里正家当上门女婿了哎!”
被赵蘅一口一个后娘本就叫的怒气冲天的何晓梅,看着大家渐渐凑近站在赵蘅门口,话语之间透着讽刺她卖儿子的意味,顿时失了理智,当场就在赵蘅家门口与其对骂起来。
也不怪人家说她卖儿子啊,就赵老二那个样,他爹也就是赵蘅爷爷在时,家里算不上多有钱,但是在村里也还算不错的,也是靠茶为生。
但是生了俩儿子,没一个靠谱的,只会在家吃老本。但是那时候有赵蘅他爷压着也还算不错,后来他爷去世,再加上因何晓梅与其大嫂闹了口角,先是找了村里族长分了家就逢年过节两家才走动走动。
再后来没过多久,外地茶商过来了,开始不断压制周边的茶商,导致众多茶农卖不出去茶叶,只能低价出售。
这不日子一下子开始缩水起来了,本以为只是收益少了,没想到镇上茶商一家独大,那收购的茶价越来越低。
以致大家发现种茶维持不了生计,出去干活的也有,干些手艺活的也有,回去继续种田的也有,也就慢慢的没人在干了。
村里大部分都是种茶和种田,现在茶不行了,便转而专心种田,所以这边许多茶地已经荒废了,茶树虽没死,但是也没什么人去摘了。
按道理来说,就算赵老二他们家分家了,但是好歹还有半份家业,可耐不住刚分家时两人大手大脚了一段时间,且后来要供赵成读书,家里就捉襟见肘起来了。
想卖茶地吧又没人买,只能留着发荒,何晓梅也不是没动过把赵蘅卖给人当家奴的念头,但是刚开这个口可把赵老二气坏了。
他还没死呢!哪有把长子拿去卖给人当奴仆的道理,再说会做出这种事的都是当地闹饥荒穷的没办法了才干,真做出这事还不得给列祖列宗骂死,给村里的唾沫淹死。
赵老二狠打了何晓梅一顿才让她打消这念头,但也让何晓梅愈发看赵蘅不爽,终于在赵蘅成年这天,找个理由先是污蔑嘲讽了他一顿,便拿了些银子打发他滚出去。
毕竟家中长子,不想真被全村人吐唾沫,便把不要的茶地,几亩收成不好的田地给了赵蘅。
赶出去没多久,赵成就考上了童生,虽是后面的名次,但也让赵家大喜一番。可是喜悦过后,钱就成了问题,赵成读书每一笔的开销极大。
考上童生之后,赵成每日在家饱读诗书,活也不干,就拿着本书读。还没送去书院,家中就没什么余钱了,更别说给赵志娶媳妇还花了不少钱了。
所以今年准备送赵成去书院的钱还差一大半,就在赵家苦愁钱不够时,没想到赵成一声不吭拿下了村长家的闺女刘莹莹。
原先何晓梅还不大满意,觉得自家儿子配镇上的富家千金都绰绰有余,还是赵成跟她说了这件事的好处,她才松口同意的。
感谢大家观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