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蘅两人进来时,他也是紧盯着李伟道:
“你还准备继续干这个不赚钱的玩意吗?我知道,之前好的时候咱们家是赚了钱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啊爹,你看看镇上茶叶都被那什么劳资贾家包了,要的茶叶价格低的可怜,咱们一年不如一年,再这样下去,咱们吃什么喝什么?娘怎么办?小弟怎么办?真要全家西北风去吗?”
最后一句他大喝道,这些郁气憋在心里许久,仿佛只能靠这般发泄出来。
妇人尴尬地抓着围裙道:
“这孩子跟他爹闹呢,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倒茶。”
因为有客人来了,李伟沉着的脸稍缓,李志还是那副憋气的样子。
“你们有什么事吗?”
被儿子质问许久,一直默不作声的李伟终于愿意张口问道,李志面容嘲讽。
赵蘅的名声,酗酒调戏哥儿,现在全村人谁还不知道?不过再看到两人紧紧相连的双手,李家人觉得好似流言有假?
“想找李叔买点茶叶,不知李叔那有多少?”
还不等李伟说话,李志率先道:
“赵蘅,我爹疯,你也开始疯了?现在收茶叶赚不了钱的,你看我爹做茶叶现在已经做成这样了,你算了吧。”
李志没想到赵蘅居然要买茶叶,好言劝道,他现在看到这茶就讨厌!
村里人种茶树一般都是采摘之后给茶商称重,按原来的价格是□□文一斤,然后茶商卖给他的上家,上家收购之后便炮制包装成街上卖的茶叶。
李志以为赵蘅是想当茶商,毕竟原主爷爷就是靠这个发家,再加上村里人又没什么人会制茶,顶多晒一下再去泡,但那味道不好,也就自家人喝喝,大多数还是卖给茶商。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茶叶才多少钱?不到原来的一半,茶商费那么多劲赚不了钱那还谁还干?
至于贾家会不会缺茶?早在他们刚来坪山镇的时候,就靠着关系买了一座茶山,根本不缺。并且为了垄断镇上的茶叶,恶意低价与吴家竞争,已经搞得吴家家破人亡了。
现在大家是有茶都卖不出去啊!!就算压到三文钱一斤都不一定能买几斤。
李志跟着李伟采茶多年,有些事情他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出于好心,他提醒一句,但要不要做就看赵蘅他自己了。
“我就收着玩玩,现在大家也都知道茶价低,也不会去做不赚钱的玩意儿。你们今个儿有空吗?”
“有空、有空,今早我刚去新采了一批茶叶,就在那边小屋里,你要不要去看看?”唯恐生意没了的李伟拉着赵蘅夫夫就去看茶。
路过李志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臭小子!!
李志撇了撇嘴,跟了上前去。
小屋的茶叶带着清晨的露珠散发着湿润的气息,由于避光,这种状态保存了很久,赵蘅微微上前蹲下,伸出手划拉茶叶。
能看出李伟把茶叶分散开来散热,唯恐因为内里温度过高而导致枯萎,赵蘅扒拉了几下,看了几眼,品相没差到哪去,到底是种了多年的茶树,还是有经验的。
赵蘅站起身,问道:“李叔你这一小屋的茶叶一般卖多少文钱一斤?”
李伟听他这样说,也不知道是不是要这一屋,按着目前的市场价道:
“现在这茶价大概都在四文钱一斤,你这是…要这一屋?”
赵蘅也在思考,再来的路上他就与苏杭商量好了,由于厨房实在过大可以加一扇门隔开做两个,他刚好在里间制茶,外间煮饭一举两得。
主要是他家那个稻草屋大是大就是只有两个屋子,加盖一个太耗时间且目前想要好的制茶室,赵蘅还没那么多钱。
不过这两月也赚了不少,准备先请人把厨房隔开,加盖几个制茶专用灶台,那个耗费的时间少还方便。
刚好从李伟进的这批茶叶他并不打算制成绿茶或者茉莉花茶,他准备等委凋揉捻之后发酵成白茶和红茶,这样也能有足够的时间等厨房建完在制茶。
是的除去绿茶之外,剩余的五大类别茶多多少少都是经过发酵而成的,而发酵的步骤都是一样的,只是看其发酵的程度不同罢了。
这批的白茶和红茶,可以一起发酵,等这批茶轻微发酵到百分之五到十时就可以取出来制作白茶;剩下的继续发酵,等发酵至少达到百分之**十的时候就是红茶。
甚至在发酵红茶的过程中,其他的茶也可以发酵出来,但是赵蘅想到人力物力的问题,这一想法还是暂时撇去了。
这两种口感完全不一样,白茶主要是“甜”,鲜甜、甘甜;而红茶顺滑棉纯,入口即化,味道持久回甘。
而这个时代的人目前也只探索到绿茶,对于他们来说步骤简单,但是能靠茶叶发家的人指不定已经在开始钻研其他品种了。
或许在钻研个几年,几十年也能发酵出其他茶类,赵蘅也只是蹭了原时代的先进发展,比大部分的人多了些知识储备罢了。
望着这一屋子的茶,赵蘅想了想还是打算全要,虽然目前他们就两个人,但是按照发酵程度时间来说,也并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立马就炒制。
他把目光转向苏杭,询问的望去,苏杭再不懂也知道赵蘅是想要买下这一屋子的茶。
他要是两个月前什么都不懂他肯定会劝赵蘅,但是经过这两个月跟赵蘅学制茶的过程,他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些的,赵蘅的这个决定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这么做的。
其实赵蘅也没必要问他,毕竟现在家里的大部分钱都是他赚的,虽然钱放在他这,但是他要拿他苏杭还能拒绝吗?
之前的种种再加上这次赵蘅一口气要买这么多茶,花的钱只会多不会少的。
但每次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除了赵蘅想给他花钱之外,只要是关于这个家,关于他们两个人的,赵蘅都会先询问他的意见。
而且他也有在很认真的改正坏习惯,至少自从他进这个门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酗酒了;对他的父母也是尊敬有加,即使是打过他的兄长也是给足了面子。
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很明显的让他感受到赵蘅是在乎他、尊重他的。他有在认真计划着未来,努力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李家父子都紧盯着赵蘅,李伟巴不得赵蘅立马点头,李志则恨不得他立马走。
村里人成亲早,李伟正值壮年,李志不过十七八左右,两人一天虽没有百八十斤但也有五六十斤了。
随着赵蘅轻轻的点了点头,可把李伟给高兴的满面红光,李志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可暂且忽略。
李伟恨不得现在就跑出屋外仰天大笑一番,李志那几句话字字戳在他的心上,他不想多赚点钱补贴家里吗?他想啊这几年茶业越来越差他想的要命。
他也想就像李志说的那么简单就不做了,可是他怕每年去上坟时面对祖宗的坟,他没脸见人啊!!
他们家从他的太太爷太爷就开始种茶了,虽没有赵蘅他爷爷的那个头脑,但是也算是衣食无忧,一辈子得过且过。
可是怎么到了他那代就变味了呢?为什么越做越穷?最后居然连饭都吃不饱了。
他愧对列祖列宗啊,面对儿子的请求他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但是真要他不干,难道不是要他的命吗?
这次的争吵已经是李志忍无可忍了,家里弹尽粮绝已久,他自己饿不要紧,看着自己的母亲弟弟每天去山上采野菜,饿的面黄肌瘦的模样。
但凡是个铁血汉子都看不下去,他不是不想种茶,但是现在对于他们来说种茶能当饭吃吗?这样还去采什么劳资茶?采个p啊!!
李伟恨不得原地蹦他个几下,这一屋子的茶出出去少说也有百文,起码接下去的一个月一家人的饭是不用愁了。要是赵蘅愿意把他接下去的茶叶全包了就好了,这样一斤三文钱他都愿意啊。
可能今天运气实在好,李伟想什么就来什么,他一想赵蘅就按着他的心意说:
“李叔,你种茶多年,我是相信您的手艺的,不知您接下去可有什么打算?”
“这能有什么打算,你俩夫夫也看到了,现在卖茶赚不了钱,大志刚才不还是因为这事跟我大吵一架吗?如果接下去还这样,我就打算跟大志去镇上先找些活干吧。”李伟笑的既苦涩又无奈。
赵蘅与苏杭对视一笑,随即开口道:
“是这样的李叔,你也知道我已经成家了,总不能还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吧。我跟赵家分家之后自己也有几亩茶地,我便做些茶去镇上买,这茶卖的也还算一般,但是地太少不够,就想着从您那进一批。”赵蘅打着商量的语气对李伟父子二人道,
“现在咱们村就剩您一人种茶了,我这不就来找您了,但是你也知道我们也才刚刚起步,人力物力什么的都不够用,所以想先问问您愿不愿意跟我们签个字据每隔几日就给我们送上些新鲜茶叶,当然价格就按市面上的来,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面上的来,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感谢大家观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