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小虎取来茶杯,也上前去倒了两杯品尝,王小虎刚尝了一口,就瞪大双眼激动道:
“掌柜的!这茶确实好喝啊,比我们酒楼那劣质茶都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啊!”
掌柜听着又是脸一黑,给他来了一下,酒楼那茶确实不行,但是每个酒楼都是这样的茶。
好一些的茶半斤(250g)也要几百文了,这便宜的茶半斤就五十文,够好多天的量了所以味道确实不行,只是能解解渴罢了。
反正其他酒楼都一样,也没人说茶不行,掌柜边喝边想。要是换了这茶,确实贵,但是味道极好,这茶商也说了自己新研制的,不如试试?虽没半斤,但是可比那几百文的划算,闻着味道也与其不相上下。
原先茶一壶七文,续壶再加一文,换了这茶可以一壶十二文,续壶可以再加散文,镇上公子老爷们也会常来这酒楼,也不愁没人喝。
何掌柜在心中计算道。
此时已有人要买茶,对赵蘅道:
“给我来一罐这个高山绿茶。”
有人当了这第一个买茶之人,自然也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当然也是有不少人犹豫不决的,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赵蘅当然也想到了,边开口道:
“今天是这茶新品上市的第一天,稍微贵了些,但是大家也都尝过这味道了,我的茶是对得起这价钱的。”
众人倒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确实好喝的,他接着又望着摊子上围满着的众人道:
“没想到今天竟如此受欢迎,考虑到大家的喜爱之情,那我亏些钱也不足为奇。一罐茶八十八文,两罐茶一百六十文,以此类推。大家可与他人一起拼茶,比如这位兄台买了一罐,后面兄台也是,二人可一起购买拼茶。我也以八这个数字,预祝大家发发发。”
这可说道大家的心坎里去了,刚开始就要买两罐大家还是会犹豫一下的,但是一听说可以跟别人拼茶那不正好嘛,又听见赵蘅这么说不由得对其印象颇好,谁不喜欢别人祝发财呢?是个会讲话的。
在外面凑热闹的人见状,本来还犹豫的,一听跟人拼茶有优惠,且赵蘅说话还那么好听,家里不差钱的也想着买回来试试。
何掌柜这边听见这话也不由得点点头,是个会做生意会讲话的。也急忙让王小虎去排队道:
“买两盒吧,买回来给酒楼的客人们尝尝,算了算了还是三盒,三盒吧。”
王小虎接过钱便也急忙去排队买茶,确实好喝,到时候酒楼开售他还能顺便也再尝尝。
不一会儿的功夫,竟也以售出二十罐了,苏杭边收钱边笑呵呵的。旁边书生惊讶的张大嘴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茶叶这么多人买。
赵蘅也有些许诧异,这里的人流量大,但是这个时间段其实人也不算太多,大家伙都吃饭去了。
他已经做好买上一下午的准备了,没成想到,效果倒还不错。
这会儿确实人不多,大家也只是看那价格昂贵好奇的上去凑凑热闹,听说有茶免费品尝便抱着这茶既然这么贵,那一定要去尝尝的心态尝试。
况且这会儿能上街出门逛的人,家境多多少少也还算可以的,一罐茶而已又不是买不起。
人聚集的越来,经过的人好奇也会看看热闹,这不看着看着被这茶香吸引便也想喝,但是又没杯子。
何掌柜眼睛一转,大声道:“小虎,去拿几个杯子过来,给几位爷品尝品尝。”
众人一听,对哦隔壁就是酒楼,听见掌柜的这么说,不由对酒楼的印象加分,心道下次可以去这家酒楼尝尝。
赵蘅见状,与掌柜的遥着摊子对望,行了个谢礼予何掌柜。
旁边的书生脑子转的也快,急忙画了几幅画,又添了几句诗词,寓意为招财进宝,财源广进。
倒是颇为讨喜,一副字画也不贵他也学着赵蘅八文、十八文的买。让人很是心生高兴买茶的同时也买了几幅字画等。
买到的人兴高采烈地走了,看热闹的人也尽心了,这样来来回回走了许多,剩下的三三两两还在品尝,可能心里还在犹豫不决吧。
剩最后三盒,赵蘅在想要不要先收摊不摆了,他想带着苏杭去逛逛市集,给他买些穿的、吃的,看看家里需要补些什么。
刚说要走,人就来了,一身富家公子的打扮,看着就很有钱。手持折扇慢悠悠的走过来,看到这明晃晃的大字,他也是“霍”的一声,收起折扇。
“店主,你这茶得多好喝,可以买八十八文。”
张子齐倒是不觉得贵,只是好奇,所以他忍不住出声问道。
面对张子齐的疑问,赵蘅倒也没多说,只是倒了一杯茶给他。张子齐执起茶杯,还未到唇部,就闻到了淡淡的茶香。
等他细细品茗完,也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道:
“这茶倒是还不错,配得起这价钱。”
买到的人见到连镇上赫赫有名的张首富家的儿子也这么说,心中越发兴奋:
“连张家公子都这样说,那我买到岂不是赚到了?”
“这茶叶我包了,阿财付钱。”
张子齐对赵蘅这茶颇为感兴趣,买了茶也不走,反而留在摊子上与之闲聊起来。
赵蘅早就想走了,看着对方衣着华丽,忍住了。心中默念:这是金主、金主。
“你这茶倒是与众不同,你是怎么做到的,这跟街上买的色泽、滋味很是不一,但是确实同一品种的绿茶。”
“这是我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研制而成的,这茶我经过特制的烘炒而成,色泽鲜艳,味道浓厚。目前确实是只有这绿茶,等后续我会再加以钻研琢磨,研制出更多新品,争取让大家一一尝试。”
赵蘅趁机为自己宣传一波未来的茶叶,众人一听原来这茶花费这么长时间啊!倒是对价格的怨念少了些,人家研制出这新茶,味道又极好,这价格确实不贵,不贵。
又听见会有新的也忍不住期待一番,只希望别期望太高,失望越大才好。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应付完众人,赵蘅心里一叹:终于可以走了,可以带着苏杭去逛街喽。
张子齐心情也非常不错,没想到今日出门收获颇丰。
茶卖也卖完了,喝也喝完了,大家渐渐散场。赵蘅让苏杭去还茶壶,他来收拾这些桌子啥的。
东西很少,他库库就完事了,隔壁书生惊呆了,这短短的一个多时辰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见赵蘅要走,他赶忙拉住他道:
“不知兄台尊姓大名?在下顾禹,来自小坪村,是怀锦书院的一名书生。”
“在下赵蘅,是西坪村的一名茶商。”
“没想到赵兄制茶如此好,我先前还怀疑你,真是多有得罪多有得罪。还要谢谢赵兄拉来大家,连带着小弟的生意都好了许多。”
说着也是不好意思的行礼致歉,毕竟之前还觉得卖茶不行,自大的劝慰他别卖茶。
赵蘅倒也没放在心上,本身现在的茶行情就不好,苏杭对此也存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更何况是一位好心提醒的书生郎呢。
“哪有哪有,在下还要多谢顾兄提醒才是,不知顾兄要在这里坐到几时。”
“我一般都是到申时快酉时的时候走,赵兄是有事吗?”
“想着说挺久来一次镇上的,这不今天刚赚了些银子,想给我家夫郎添几件衣裳,顺便给家里添些物件。”
听见赵蘅这么说,顾禹当即应下,左右也不过是看看桌子椅子罢了,还多亏了赵蘅把摊位摆在这里,他也连带着下午赚了些钱,比傻坐在那好多了。
“当然没问题了!赵兄你就带着夫郎去逛逛吧,我就在这等你们回来。”
“那就谢过赵兄了,我们早去早回。”
赵蘅谢过顾禹之后,便拉着刚回来的苏杭走了。
苏杭此时一头雾水道:
“赵蘅,怎么了?东西还没拿呢?我们不回去吗?”
“先不回去了,我带你逛逛去。”
赵蘅算了算今日茶叶的销售,一盒八十文钱,卖了三十盒,两千四百文。换算一下,二两半。
他也是没想到,他以为顶多卖去一半,但是也正常,茶与其他普通吃食不同。
在这个时代来说,想要喝好茶只有相对富裕的家里可以供得起。普通家庭一般就是碎茶沫或者就是水,达到解渴的效果,前者比水稍微提神罢了。
普通人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并无什么闲情逸致与他人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
所以他售卖的对象一直都是家境颇好的人家,但是并不代表他今后都供给富裕人家,只是现如今家境清寒了些,他还要考虑一下家中环境。
等过些日子情况好了,他会再做一批茶叶,争取让大伙都能尝到他的制茶技术,即使在古代他也要把赵氏茶叶宣传出去。
(赵闻声:不愧是我的好大孙子!)
感谢大家观看!!茶的价格大家看个乐呵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