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离开渣乾元,重提暴雨梨花白杆枪 > 第77章 边疆大吏

第77章 边疆大吏

第二日清晨,晨曦透过窗棂洒在本孤容的脸上,她缓缓睁开眼,一夜未眠,眼底却不见疲惫,只有一片清冷。

厉芮霜的“喜欢”二字,在她心中激不起半点涟漪,有的只是对过往的释然和对未来的坚定。

洗漱过后,本孤容换上了一身青色的骑装,英姿飒爽。

刚走出房门,就见李德福带着两名小太监候在院中,手中捧着明黄色的圣旨。

“怀化将军本孤容接旨。”李德福尖细的声音响起。

本孤容心中一凛,整理衣冠,快步走到院中跪下接旨。李德福展开明黄的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嘉宁关总兵萧天蓝年事已高,自请告老还乡。怀化将军本孤容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特拜为嘉宁关总兵,即日上任。钦此——”

本孤容谢恩接旨。

李德福却并未离去,又展开第二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辅国公本世英之女本孤容,当世奇坤泽也,所建坤泽军队,表现卓著,特此恩赏本孤容可自选妇/夫婿,任何人不可干预。钦此——”

本孤容接过圣旨,只觉得手里沉甸甸的,却并非圣旨本身的重量,而是这圣旨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皇帝的这两道圣旨,明面上是恩赏,实际上却是将她与厉芮霜彻底隔绝。

一道圣旨将她派往千里之外的嘉宁关,一道圣旨又允许她自行择婿。

本孤容心如明镜,皇帝这是在敲打厉芮霜,警告她不要轻举妄动,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寒曦王厉芮霜对本孤容来说是良人。

一个和离女做王妃,对被皇帝监察的寒曦王来说也是极好的掩护,名声有污,以后如何登高?

太女厉芮霜对本孤容来说却早已不是良人。

世人,大多愚昧,怎会允许一个和离女为后?

皇族,士族,百姓们的不满都会首先发泄到本孤容乃至本家,双拳难敌八方难。

日后,即使皇帝死去,后任皇帝岂敢推翻先帝旨意。更何况,她本就不愿。

本孤容无奈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伸手接过圣旨。

还好,本孤容足够清醒,及时斩断了这段不该有的情愫,否则以厉芮霜如今的处境,这藕断丝连的情意,迟早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刀,重重地砸向本家,将他们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锦伯拿着圣旨,双手颤抖,老泪纵横。“老天有眼啊!老天有眼啊!小姐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

白嬷嬷和单嬷嬷也喜极而泣,府里的下人们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本孤容却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本孤容将圣旨递给了冷珍。

“收起来吧。”

冷珍小心翼翼地接过圣旨,心中却充满了疑惑。小姐为何如此平静?难道她对这两道圣旨并不在意?

本孤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清冷的晨风吹拂着她的脸庞。

本孤容转身回到房中,开始收拾行囊。

简单的几件衣物,一套兵书,还有那杆陪伴她多年的暴雨梨花白杆枪,便是她全部的行装。

傍晚时分,本孤容策马出了京城,朝着嘉宁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京城的一切,仿佛都与她无关了。她只想尽快到达嘉宁关,在那里,她才能找到真正的平静。

嘉宁关,那是外祖父萧天蓝驻守的地方,也是她童年记忆里的一部分。如今,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却是以守关将领的身份。

抵达嘉宁关后,本孤容受到了外祖父萧天蓝的热情迎接。

“我的好外孙女,你终于来了!”萧天蓝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一双虎目中满是慈爱。

简单的寒暄过后,萧天蓝便带着本孤容巡视嘉宁关的防务。看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士兵,本孤容心中升起一股豪情。

“外祖父,我想尽快熟悉嘉宁关的一切。”本孤容说道。

萧天蓝哈哈大笑:“好!不愧是我的外孙女,有志气!从明日起,你就跟着我,我会将我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接下来的日子里,本孤容便跟着萧天蓝学习如何管理军队,如何处理军务,如何与士兵相处。她事事亲力亲为,从不懈怠。

萧天蓝对本孤容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常常夸赞本孤容:“容儿,你比你父亲还要出色!”

听到外祖父的夸奖,本孤容心中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自己得到了外祖父的认可,难过的是父亲再也听不到这些赞美了。

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本孤容已经完全掌握了嘉宁关的防务。她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深受士兵们的爱戴。

萧天蓝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地将嘉宁关交给本孤容了。

嘉宁关的岁月,于本孤容而言,是沉淀,也是新生。

本孤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外祖父萧天蓝的经验,将自己磨砺成一把锋利的尖刀,寒光闪烁,只待刺破敌人胸膛。

本孤容白日里操练士兵,夜里挑灯研读兵书,恨不得将所有时间都塞满,不留一丝空隙给那些扰人的回忆。

萧天蓝看着外孙女如此拼命,心中既欣慰又心疼。他知道,这孩子将所有的悲伤都压在了心底,用忙碌来麻痹自己。他曾试探着劝慰几句,却被本孤容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没事”挡了回来。

萧天蓝叹了口气,终究是什么也没再说。

淮南节度使百里致灿偶尔会亲自押送辎重前往嘉宁关。

百里致灿(女乾元)生得一副好相貌,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红齿白,加之身居高位,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严。

与沙场征战多年的萧天蓝不同,百里致灿身上更多的是文人的儒雅之气。

每次百里致灿来,都会和本孤容小酌几杯。

两人谈论的多是兵法韬略,偶尔也会聊些风土人情,倒也颇为投机。

百里致灿欣赏本孤容的才干和胆识,而本孤容也敬佩百里致灿的学识和远见。

“本将军,听闻你一手梨花枪使得出神入化,不知可否有机会讨教一二?”一日,酒过三巡,百里致灿笑着问道。

本孤容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战意:“百里大人过誉了,我的枪法不过是些粗浅功夫,哪里当得起‘出神入化’四字。不过,既然百里大人有兴致,我自当奉陪。”

两人来到校场,本孤容取下暴雨梨花白杆枪,枪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白光,枪尖寒芒毕露。

百里致灿则取了一把普通的长剑。她虽然出身簪缨世家,但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剑术也颇为了得。

两人你来我往,枪剑相交,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本孤容枪法凌厉,招招直取要害;百里致灿剑法精妙,防守滴水不漏。一时间,校场上尘土飞扬,两人身影交错,难分胜负。

“本将军好枪法!”百里致灿赞叹道,

“我本以为自己剑术也算不错,今日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本孤容收枪而立,淡淡一笑:“百里大人谬赞了。大人的剑法也十分精妙,若非我手中这杆暴雨梨花枪,恐怕早已败下阵来。”

“本将军过谦了。”

百里致灿笑道,“今日一战,让我受益匪浅。日后若有机会,还望能与将军多多切磋。”

“随时恭候。”

本孤容微微颔首。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百里致灿便告辞离去。本孤容目送她远去。

北疆的风沙磨砺着本孤容的意志,也让她原本就冷峻的面容更添几分肃杀之气。她每日巡视城防,操练士兵,一丝不苟,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嘉宁关的将士们起初对这位年轻的女将军还有些轻视,但很快就被她的实力和魄力折服。

本孤容闲暇时,发现边关的坤泽识字率极低,大多困于家庭琐事,无法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

本孤容命人在城中设立坤泽识字堂,聘请有学识之人教授坤泽读书识字,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纺织、刺绣、烹饪等。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许多官员的反对。

“坤泽无才便是德,让她们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坤泽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这些话语如同嗡嗡乱飞的苍蝇,吵得本孤容头疼。

本孤容冷笑一声,说道:“诸位大人,边关战事吃紧,乾元死战。坤泽识字明理,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难道诸位大人希望边关的百姓都是些愚昧无知之人吗?”

这些官员被本孤容怼得哑口无言,却又不敢明着反对,毕竟本孤容如今是皇帝亲封的将军,又有萧大将军撑腰。

识字堂最终得以建立,边关的坤泽们终于有了学习的机会。

本孤容还发现,边关许多遗孀坤泽因为没有独立的户头,无法拥有自己的财产,一旦乾元死去,这些坤泽只能干最苦的活,拿最少的钱,其悲惨与黑工无异。

本孤容将这个情况写成奏折,递交给了皇帝。

奏折中,她建议允许坤泽自立户头,保障坤泽最基本的生活开支。

鲜安帝收到奏折后,沉思良久。

鲜安帝知道,本孤容的建议触及了乾坤两界的传统观念,一旦实施,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但鲜安帝欣赏本孤容的胆识和远见,也明白这样做有利于边关的稳定和发展。

最终,鲜安帝力排众议,批准了本孤容的请求。

消息传到嘉宁关,坤泽们感激涕零,将本孤容视为自己的救星。

本孤容之名,传遍全国,成为无数坤泽学习的榜样。

孤容在嘉宁关的举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坤泽识字堂的建立,让许多原本目不识丁的坤泽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

坤泽白天操持家务,晚上便聚集在识字堂里,借着昏黄的灯光,一笔一划地学习。

但改变并非一蹴而就。

很多坤泽受困于多年的传统观念,认为读书识字对她们来说毫无用处,甚至会招来非议。

更有甚者,她们的乾元也极力反对,认为坤泽就该在家侍奉自己,而不是出去抛头露面。

一日,一位名叫柳如烟的坤泽哭着跑来向本孤容求助。

她丈夫发现她偷偷去识字堂学习,不仅对她拳打脚踢,还把她辛苦攒下的私房钱全部抢走。

“将军,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想多认几个字,也好教导孩子…” 柳如烟泣不成声。

本孤容看着她脸上的伤痕,心中怒火中烧。

本孤容知道,教育的成果是滞后的,坤泽环境的改善更是任重道远。光靠她一人之力,如同蚍蜉撼树。

“你没有错。”

本孤容语气冰冷,“错的是那些愚昧无知,自以为是的乾元。”

本孤容命人将柳如烟安顿好,又派人去警告柳如烟的丈夫,如果再敢对柳如烟施暴,就以军法处置。

本孤容明白,要想真正改变坤泽的地位,必须让她们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本孤容开始在识字堂的基础上,增设了各种技能培训班,例如医术、商业等等。她鼓励坤泽们学习一门技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将军,您为何要如此帮我们?”

一位坤泽不解地问道,“我们只是些卑微的坤泽,不值得您如此费心。”

本孤容看着她,眼神坚定:“你们并非卑微,你们只是被压抑了太久。坤泽和乾元一样,都可以顶天立地,为国家效力,保家卫国。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本坤泽们能够活得更有尊严,有自我价值。”

嘉宁关的春日,风沙依旧凛冽。

三年时间,足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走路说话,也足以让一座边陲小城焕发出新的生机。

本孤容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坤泽们不再是躲在乾元身后的影子,坤泽们穿着或朴素或鲜亮的衣裳,自信地走在街道上,或经营着自己的小摊,或带着孩子嬉戏玩耍。

本孤容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操练的坤泽士兵,她们身姿矫健,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与三年前那些畏畏缩缩,眼神麻木的坤泽判若两人。

本孤容在嘉宁关的坤泽军团,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数百人,坤泽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者,而是保家卫国的战士。

夕阳的余晖洒在嘉宁关外的山坡上,将本孤容手中的酒液染成一片金红。

本孤容独自一人坐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的城墙,看着城中升起的袅袅炊烟。

“无战事的日子真好。”

本孤容轻叹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时光翩跹,岁月流转,

你我共赴乙巳年,

祝大家新年快乐,喜乐安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7章 边疆大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原来我是敌国皇帝流落在外的崽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大唐辟珠记

他比我懂宝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