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拖着步子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深夜一点半。走廊的声控灯时亮时灭,给漆黑的环境增添几分诡谲。她推门进去,发现林忻和齐悦都睡了,只有那微弱的床头小夜灯还亮着。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桌前,却发现手机上躺着好几条未读消息——有顾子衿的,也有一个陌生ID的私信。她心里倏地紧缩,隐隐感到这几条信息或许关系到她所有的“算计”能否继续维系。
她先点开顾子衿的消息。对方留了一段语音,听上去略带疲惫:“学姐,你最近还好吗?我这边刚得到消息,说学院有些大动作,可能牵涉到项目调整。这样一来,我的问卷恐怕得暂停。你也知道,这段时间风波不断,实在是……哎,总之希望下次咱们再见面时,还能继续探讨我们的研究。”接着,他语音里夹杂一丝愤愤不平,“我查到学院某些争端居然是有人故意爆料引起的,这样搞法未免太过分……不过我知道你也不喜欢这种阴暗的手段,希望咱们还能保持初心。”
听到这儿,乔伊的胸口一阵钝痛。顾子衿那毫无保留的信任,好似在嘲笑她所做的一切暗中操纵。可她又没有资格怪别人,只能收好这份苦涩,心想:对不起,我也不想如此。但若没有这些布置,也许就是我先被揭发。
她默默关掉顾子衿的语音,然后打开那陌生ID的私信。对方只有一句话:“教授风波只是开始,你以为真能躲过所有追查?别忘了,你也在这场棋局里。”语气阴冷,仿佛在宣告什么。乔伊呼吸一滞,手指险些没握住手机。这证明有人正暗中试图把她也拖进更深漩涡,她刻意制造的大事件并没有带来绝对安全,反而像投下一块石子后,水面下的暗流至今还在翻腾。
她关掉手机,坐在微弱的夜灯里发呆许久,脑海中只剩一个念头:是否要继续加大干预?毕竟“教授争端”远未结束,若她再添几把火,也许能把更多人的视线吸走。但与此同时,她也害怕更极端的措施会彻底暴露自己。她额头冒着冷汗,直到耳畔传来轻柔却带着诱惑的声音:“还在犹豫什么?若你想证明自己有资格在这命运之网里立足,就放手去做吧。”
她吸了口气,望向那几页在昏暗中依然闪着淡光的公式纸。似乎只要她愿意,便能继续编织一场场“意外”,把整座学院的注意力搅得天翻地覆,让任何追查她的人都找不到蛛丝马迹。她缓缓摩挲纸张边缘,终是下了决心。
第二天,她借口要去导师办公室提交某些阶段性成果,在路上绕到资料室,翻出几份尘封的学院内部文件。那里记载着过去数年里若干师生纠纷的简略记录,大到学术纠纷,小到日常争执。她 meticulously 拍下部分重要信息,然后把文件原样放回。回到宿舍后,她一口水都没喝就打开电脑,开始搜索那些历史纠纷当事人的社交账号,试图了解他们是否依旧在学院。若有人还在,那么她就能挖出更多冲突点,甚至制造“再度碰撞”的机会。
与此同时,她不忘查看论坛里有关“教授风波”的最新动向。每日帖子的点击量仍旧颇高,不少学生也趁机发表各种意见,其中也夹杂着对“神秘运气传闻”的零星讨论。“可能是撞邪了吧。”“超自然?瞎掰。”“我听说有人运气逆天……”都被淹没在更喧嚣的事件洪流里。乔伊略微松了口气:看来她的转移手段暂时奏效了。只是那位拥有陌生ID、发警告消息的人仍是她挥之不去的阴影。
夜深时,她把自己收集的纠纷资料整合成一份“引导脚本”,其核心思路是:让那些昔日有冲突的师生、同学彼此之间再度产生误会或矛盾,通过论坛小号或线下暗示,诱使他们在公共场合正面交锋。这样一来,教授风波还会持续发酵,新旧事件交织成更复杂的群体争端。当事人情绪高涨,围观者纷纷挖掘内幕,也就没人去关注“乔伊是不是一直好运爆棚”这种“小道传闻”。
写完这份脚本,她长出了一口气,又感到心脏抽痛。她想起顾子衿曾经跟她说过:“学术探究最重要的是真实和纯粹,我们不能被外在势力蒙蔽双眼。”如今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彻底背离那份纯粹——甚至让学院陷入更深的分裂。可她已无力回头,只能一边自欺地安慰自己:“这是暂时的牺牲,只要我安然度过这一关,我定会用能力好好回馈……”
半个月后,学院里小风波不断,一些“陈年旧账”被翻出来,当事人与教授间爆发激烈冲突。讨论的规模越来越大,连校报都开始报道此事,轰轰烈烈地渲染“学院治理亟待改进”。乔伊在幕后冷眼看着这一切,一边时刻关注是否有人顺势继续调查她。她表面上依旧安静地上课、写论文,暗中却不停地往“变量干预”里加注新的条件,设法令那些调查她的人无暇分身。
在这期间,顾子衿见面时显得闷闷不乐,他说自己项目停滞不前,问卷难以推进,之前还期待乔伊能给些好想法,现在只能搁置。乔伊安慰他说:“等风波过去,我们再看机会。你也别灰心,说不定这些乱象终会平息。”而她对拉普拉斯妖心里却在说:只要继续大乱,他们都顾不上我。
然而,就在她以为可以把所有不利化解成乌有的时候,意外出现了。那天傍晚,她收到某位学姐的匿名邮件,对方直截了当指出——她发现乔伊曾在论坛里使用过多个小号“推波助澜”,并且隐约看到了她刻意删改顾子衿问卷的痕迹,一旦真相曝光,乔伊是否能解释清楚?
看到这封邮件时,乔伊脑子里一片空白。她花了无数心思去掩盖痕迹,居然还是被揪出了端倪?那学姐在邮件末尾还附带了一句冷漠的警告:“若你继续魑魅魍魉的把戏,我就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集中曝光。你想想看,学院若知道你在背后操纵这么多事件,会怎样对待你?”
乔伊浑身冰冷,如坠绝境。她念及自己一路以来的艰辛:无论学术还是社交,她都曾被压制,被嘲笑,如今好不容易通过“干预”才获得导师青睐,才在学院里建立起自信,却眼看就要被毁?不,她不甘心!
她抓起那宝贵的公式纸,飞快地向拉普拉斯妖寻求指令:“告诉我,我还能怎么办?”
拉普拉斯妖这回却似乎沉吟片刻,轻声道:“也许……你可以大胆地让一切暴露,然后再利用更高维度的手段扭转大众对你的认知。毁灭再重生,有时比苦苦遮掩更有效。”
“可那会有多大的风险?我可能会被赶出学院啊。”乔伊颤声质问。
“是啊,所以需要一个更极致的布局,让你不仅洗清嫌疑,还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所谓‘更神秘的现象上’。只要你愿意。”它顿了顿,似乎带着戏谑,“你其实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前进:你想站在更高处,想要更大的力量,就要先承担暴露的可能,再利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这才是真正的蜕变。而我……会给你必要的帮助。”
乔伊愣住片刻,忽然有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过去的那些小打小闹,毕竟还是在阴影里躲藏,如今要想完全保住成果,也许只能壮士断腕——把一切推向极端,然后在最混乱的时刻翻手为云,让她成为掌控全局的人。思及此,她感觉喉咙发紧,既有恐惧也有狂热。她低头看着手里的科学公式,仿佛看见一扇漆黑之门在向她敞开。她真的敢踏进去吗?
她强迫自己冷静,反复权衡利弊。若她坐以待毙,她必定会被那学姐撕破伪装;若她主动掀起一场更大的风暴,也许能在绝境中逆转。她最后深吸一口气,把那邮件反复读了几遍,心里缓缓生出一个疯狂的主意:她要干脆让这位学姐的爆料本身沦为一场更高层次的闹剧,让所有人都深陷其中,以至于最后再也追究不清谁是受害者,谁是始作俑者,而她自己可以趁着混乱消失在游戏外圈,甚至反客为主地成为破局关键。
她锁好宿舍门,趴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计划。计划的核心是:她必须先“承认”一些弱化后的错误,引导对方爆料,同时将学院里所有“有嫌疑随时爆料”的人都卷进来。然后,她要在关键时刻抛出更离奇的证据,声称这背后有一个操纵全局的黑手,并“无中生有”地把那个黑手指向某个久未出现过的神秘网友,制造新的舆论旋涡。这样,整件事会从关注乔伊本人,变成对隐形黑手的全民大讨论。只要她能操纵好进程,等风头过去,大家只会记得那场离奇又扑朔迷离的“网络阴谋”,反而不会有人真正揪住她不放。
当然,这是险棋,一旦细节没有控制住,她的真实身份就会被扒个底朝天。可她再一次告诉自己:没有退路。拉普拉斯妖默默倾听,在她脑海里深深叹息:“你终于迈出这一步了。既然选择,就别后悔。”
第三天临近傍晚,乔伊故意去跟那位学姐私下联系,说:“好,我答应跟你谈谈条件,你可以爆料,但别把我逼到绝路。”学姐果然激动地表示要先收集更多证据,打算过两天在论坛公开。乔伊在暗中故意留下“半清晰半模糊”的痕迹,让学姐愈加确信自己手握天大把柄,却不曾发现乔伊也在暗地里追踪她和其他关注者的社交动向。
与此同时,乔伊以匿名方式投递了更多线索到学院论坛,高调地暗示“幕后黑手”涉及校外势力,而不仅是校园个人纠纷。骇人听闻的消息立即点燃了吃瓜群众的热情,许多人奔走相告,试图剖析背后真相。这一次闹剧轰隆隆地扩大,教授风波也因此被牵连成了一部分“阴谋”——人们开始怀疑是有人蓄意挑起教授之争来掩盖更大的猫腻。
乔伊坐在宿舍里,看着论坛里无数激烈的讨论飘过,一种近乎疯狂的刺激感爬上她的脊梁。她知道自己在玩火,但与此同时她也感到,一旦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所谓“校外势力”之上,学姐对她的个人爆料就失去了最大杀伤力。因为大家已经认定,问题更复杂,那些小号操作也许只是黑手操纵下的冰山一角,是否是乔伊所为,反倒不一定能成焦点。
果然,不到两天时间,学姐的揭露帖子发出后虽然引来轰动,却迅速被另一波更加骇人听闻的“黑手阴谋论”搅合。网友们甚至开始互相攻讦,猜测彼此是不是“黑手走狗”。这位学姐见局面失控,试图在帖子里冷静申明自己手握实锤,但大量帖子与回复都被新的料冲淡。乔伊小心翼翼地在暗处往公式中输入关键干预,让更多声音站出来质疑“学姐是不是被利用了?”如同连环爆炸般,你来我往的互骂与辟谣,把原本指向乔伊的证据几乎埋没在一片混乱里。
顾子衿在私底下也发消息给乔伊,惊问:“怎么突然又闹出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学姐你……有没有被波及?我见有人提到你,但好像又莫名扯到别的势力。”乔伊只能叹气,装出一副无奈的语气回复:“我也不清楚,感觉事情越来越离谱……你先别掺和了。”
三天后,学院领导不得不紧急介入,暂停一切论坛讨论,并宣布将开展全面调查。消息传来时,乔伊侧身倚在宿舍窗前,遥望着深秋的天空。她知道自己赌赢了一半:在越来越失控的舆论浪潮里,没有一个人能百分之百确定她究竟参与了什么,连那最初大张旗鼓声称掌握她黑幕的学姐也陷在迷雾里,弄不清哪些证据是真的,哪些是有人故意抛出的烟幕弹。
她却无法真正放松,因为学院的“全面调查”意味着官方的正式介入,若校方把所有线索整合起来,也许仍然能追溯到她身上。她必须继续做功课,以确保在下一步调查里,她是“配合者”,而非“嫌疑人”。
夜幕降临,乔伊又一次在电脑前苦战,搜罗一切能证明自己单纯、善良、无辜的小细节,甚至找来林忻和齐悦帮忙“做证”,说她近期都在忙论文,很少上论坛。室友们对她半信半疑,但也没太多疑问,她只需再稍加引导,就能让她们提供“乔伊并未频繁上网”的口供。
终于,她长出一口气,仰头按摩僵硬的颈项,脑海中却依旧回荡拉普拉斯妖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终将选择让自己暴露在风暴中,然后再一次‘华丽翻盘’。这就是你内心渴望的‘命运掌控’。”
她没有否认。她理解到,这次闹剧只是更大腾挪的开始。若她真能全身而退,或许就能抵达更高的维度——到那时,她不但能让学院里的人对她又敬又惧,也能进一步挖掘干预公式的无穷可能。想及此,她心底竟没来由地涌现一丝兴奋,仿佛一道火焰顺着她的脊椎蔓延,让她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那几页纸。它们微微泛着神秘的幽光,似在回应她内心的诉求。她伸手轻抚其上,轻声道:“到头来,还是你给予了我‘重新掌控命运’的机会。等我再往前迈一步,就会走得更远,再也没人能戳破我的秘密。你……会陪我吗?”
“当然,”拉普拉斯妖轻柔的嗓音仿佛环绕在她耳边,“但你也得做好准备,这一切即将变得更危险,更脱离常理。当你真正凌驾于这些凡人之上,再回头就难了。”
乔伊微微一笑,眼里闪着坚毅:“我不会后悔。”
(第三章完)
就在她天亮前合上双眼的一瞬,她隐约预见未来:学院调查即将掀开更诡谲的幕布,无数线索纠缠不清,甚至有人可能挖到“她手里握着一张通往命运之门的神秘纸张”。而顾子衿,那个单纯而执着的学弟,也许即将走上另一条岔路,与她产生更深的纠缠。最要命的是,那个在暗处监视她、伺机给她发警告的人,似乎比她想象中拥有更可怕的资源……这一切,都是下一度风暴的预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