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七月,天气依旧晴好,晨起太阳刚露头,田野树枝上的知了便叫了起来。
趁着早起天没那么热,村里有几个姑娘双儿和妇人正背着竹筐一起结伴往山的方向走,准备上山挖野菜,路过村子中间时却见一紫色衣裳,头上还插着一支银簪的妇人弯着嘴角迎面走来。
这样艳丽的颜色在乡下本就少见,瞧着那妇人身上的衣裳还十分讲究的绣了花儿。
她左手提着一吊厚厚的猪肉,右手还拎了一包糖,见了几人,主动上前打招呼:“梅姐儿,他金婶儿,上山去呀。”
几个姑娘双儿互相使了个眼色,一个姑娘挑了挑眉,率先开口:“呦,玉梅婶儿,这么一大早就去镇上割肉买糖啦。”
原来这个妇人便是顾柳的后娘,李玉梅。
李玉梅闻言,嘴角的弧度更大些,她扬了扬手里那块肥厚的猪肉,显摆道:“可不是,今日啊,是我们家...”
然而她的话还未说完,却被另一个双儿截了话头:“梅姐儿,这还用问,今儿可是柳哥儿回门的日子,玉梅婶你也真上心,一早就打扮的这么漂亮还备了这么重的礼,是等着待会好好招待哥儿哥婿不是?”
闻言,李玉梅的脸顿时黑了些,绷起唇角老大不高兴的说:“什么回门,少胡咧咧,这是给我家良儿一会上镇上提亲用的。”
话落,她特地扶了扶头上的银簪,炫耀般的伸出三根手指:“我家良儿要说的那可是镇上布庄家的姑娘,金贵着呢,光聘礼就得要三十两。”
“啥?”几人听了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情,都瞪大眼睛瞧着她:“不让回门了,玉梅婶儿,你这...”
李玉梅待顾柳不好,这村里人都知道,连家里双儿都能说给人家做妾的,能是什么好人,因而几人也都知道李玉梅这一早打扮的花枝招展,又提着这么重的礼,不可能是给顾柳准备的。
方才应她话也不过是为了故意臊她几句,却不想这人竟黑心到这种程度,连三日回门的礼数都不要了。
有妇人看不过去了,皱眉说道:“我说玉梅,你这事儿办的太不地道吧,给顾良提亲哪日不行,非得安排在今日,一顿饭的功夫都等不得吗?”
“就是。”其他人也跟着帮腔:“玉梅婶儿,这嫁出去的女儿双儿三朝回门是礼数,放在哪家都是如此,你家好歹还收了人家云猎户十两银子呢,咋能这样呢。”
有马婶儿前日在席子上说了那么一嘴,眼下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云裴花了十两娶了顾柳这件事了。
“哎呦喂,柳哥儿也太可怜了,你说这要是他亲生阿爹还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被这样糟践,那得多心疼啊。”
显摆不成还被挤兑,李玉梅哪受得了这气,双手一叉,扯开嗓子就叫骂起来:“放你娘的屁,王家的,你嘴里不干不净的说啥呢,我咋就作践人了!我自个儿命苦,嫁了个死了媳妇还拖着个小拖油瓶的汉子,这么多年我伺候他们爷俩吃喝拉撒,我容易吗我!好不容易给拉扯大,这人都嫁出去了,不知道孝敬爹娘,还想要回来吃娘家的米粮?想叫老娘伺候他?做他的春秋大梦吧!”
话落,李玉梅又指着前头几个姑娘双儿骂了起来:“我说你们几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听过?婶子今天就教教你们,这往后嫁了人了就少往娘家跑!养个女儿跟贼一样,娘家有多少东西够你们这么扒拉的!”
李玉梅这话说的实在难听,被她指着鼻子骂的几个又都是连亲都还未定下的姑娘和双儿,这种话哪里能回,有几个当即便气的浑身发抖,眼眶也红了。
这话未出阁的姑娘双儿不好回,可那成了亲可就没这个顾忌了。
谁家还没个姑娘双儿的,这李玉梅自己是个烂物东西,可别带累了他们。
于是,有个与李玉梅年纪相当的妇人当即便冷笑一声:“养女如养贼?玉梅,你这话说的倒真不错。我看这村里啊,倒真是有人瞎了眼娶了个贼回家,只是那贼不是偷娘家东西,而是净偷了自家东西往娘家搬!”
“玉梅,你说是不是啊?”
这话明摆着说的就是李玉梅。
自打李玉梅自打和顾大生成婚以后,隔三差五的就提着个篮子,装了肉、菜之类的往娘家去,从村里过时大家都看得到。
这下,李玉梅更是气的不行,手一抬就想动手打人:“你个小贱人,你骂谁呢!老娘撕了你的嘴!”
乡下妇人哪儿有几个是软包子的,那妇人听了脸一寒,也撸了袖子:“咋?你还想动手?来啊!我怕你不成?”
要真动起手来她也不怕,她们这边四五个人呢!
其他几个人见状也纷纷围上前来。
“呦,玉梅,人家兰婶儿又没说你,你在这急什么眼。”
“就是。”几个刚才被骂了的姑娘和双儿也帮起腔来:“我说玉梅婶儿,按你这样说,那你家顾良要娶的姑娘家里再有钱那也是人家娘家的事儿,你高兴个啥。”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李玉梅气的面色铁青,嘴上又说不过,人多,打起来她也占不到好处,最后只能甩了通脸子,扔下一句:“我家的事儿,要你管!”然后怒气冲冲的摔门进屋了。
见人走了,那个妇人朝着顾家的方向啐了口唾沫,冷哼道:“什么人啊,这亲都还没定下来呢就一天到晚的显摆,我就是瞧不上她那个样。”
就李玉梅要给顾良说个镇上商户人家的姑娘做媳妇这事儿,李玉梅已经说了好几个月了,逢人就显摆,说她儿子如何如何好,那姑娘家里如何如何好,说她家聘礼凑的有多足。
呸,谁不知道,那三十两银子里还有十两是卖哥儿的钱呢!
一群人没再理她,提步往山里去了,路上,没人再提李玉梅,反而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顾柳来了。
说这柳哥儿可怜啊,有娘家的人却跟没家一样,连娘家都不让回,说这顾大生也是狠心,明明也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却由得后娘这样糟践,然后便又是一阵叹息。
不过一个早上,李玉梅不让顾柳回门的事儿就传遍了村里。
——
那头,李玉梅“怦”的一声摔门的动静惊的顾大生从堂屋里跑出来看。
“咋了咋了。”顾大生瞪大眼睛看着她。
李玉梅正在气头上,闻言狠狠的掐了顾大生一把,骂道:“咋了?你是死人啊?门前那么大动静你没听见?刚刚我被那几个贱货指着鼻子骂不知道出来帮我一把?”
顾大生被骂的缩了缩脑袋。
这时,一身青色长衫,一副儒雅书生的打扮的顾良也从屋里走了出来,见他娘一脸怒气冲冲的提着肉和糖回来了,便问了一句:“娘,你又咋了,不是去买东西了吗。”
李玉梅气的面色发青,把方才门口的事儿说了一遍。
顾良听了皱了皱眉,也不太高兴,却开口劝道:“娘,都是一群乡野妇人,头发长,见识短,你何必跟她们一般计较呢,还是办正事要紧。”
今日可是他们说好了要跟媒婆要去朱家提亲的日子,可不能被这群妇人误了事儿。
听了顾良的话,李玉梅深吸了两口气,稍稍平复了点心情,又见自己的儿子今日穿的这样俊俏,这才重新露出笑来:“我儿说的不错,今天可是我儿的大好日子,可不能被那群泼妇给坏了我儿的好事儿。”
话落,她走到顾良身边,上下打量了顾良了一眼,又帮他抻了抻衣袖,笑道:“良儿,今日上门提亲,你可得好好表现,这门亲事若是成了,你以后念书的银子就有着落了!知道不?”
顾良六岁起就被李玉梅送到镇上的学堂里读书,如今已经过了八年了,到现在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可李玉梅仍然一门心思的认为他儿子顾良定是能念出功名的,只是差了点时运。
顾良自己也乐得去,不管念不念的出个名堂来,反正不用下地了,家里人还都得让着他,供着他。
为了唬住他娘,顾良在学堂里也学了几句诗文,不时便在他娘面前念几句,哄的李玉梅更是心花怒放,更是坚定了不论如何都得叫他儿子继续念下去。
可顾家再怎么说毕竟只是个乡户人家,这么一年一年的供着个读书人也不容易。
早些年还好些,只是束侑和笔墨纸砚的钱倒还能供的起,这些年,顾良渐渐大大了,时常问她要钱,说要去与他镇上的同乡一起参加什么诗会,每次张口就要不少银子。
李玉梅心疼银子,可又不能不去,她儿子说了,那些诗会去的多了,对他考功名有益处,渐渐的,家里有些吃紧了。
李玉梅愁啊,怎么办呢?
正好有一日,她去镇上布庄买布的时候偶然听那老板说了一嘴,说是自家的独女差不多到了要找婆家的年纪,想给她说个人家,不求太多,只要能对女儿好就成。
于是,李玉梅就动起了歪心思。
说实话,一开始她是不太看得起这商户人家的女儿的,有钱又如何,士农工商,这商户历来都是排在最末的,她儿子将来可是要当大官的人,怎可配个商籍女子。
可架不住这姑娘家里有钱啊,家里有个布庄,又是独女。
以后她家姑娘嫁过来了,家里相公又是读书的,能不帮衬着点?说不上还能把他们一家人接去镇上住。
等以后两个老的两腿一伸,那娘家的钱,还不是使劲儿往她家里扒拉?
这样盘算下来,李玉梅竟真的厚着张脸皮上那布庄老板家里说亲去了。
一开始那朱家还不愿意,说哪儿有人把姑娘从镇上往乡下嫁的,李玉梅好说歹说,软磨硬泡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才终于给说下来,只是朱家说了,定亲也行,聘金得给足三十两,算是瞧瞧他们家的诚意。
想着日后的富贵,李玉梅咬牙应下了,中间又折腾了好一番功夫,总算等到今天上门提亲的日子。
顾良如何不知道他娘心里是如何想的,然而他心里却另有想法。
他心里清楚,这书他是读不成的,不过是平日里在他娘面前装装样子罢了,但这人他是定要娶的。
去年秋收以后,他跟着他娘去镇上见过那朱家姑娘一面,见那姑娘生的一副如花似玉的模样,当下便浑身燥热起了念,只盼着能早日将人娶回家来,好生温存一番。
母子俩各怀心思,却正好奔着同一个目标去了,却全然没有人想着,这样好的事儿,怎么就偏偏砸在他们家的头上了。
至于那朱氏进门以后又闹得如何鸡飞狗跳的动静,那都是后话了。
——
话说李玉梅在村里闹出的那阵动静顾柳一点都不知道,他正忙着打理他的菜园子呢。
地翻好以后还要挖出沟和垄,菜也要规划好种的位置,菜种浸好了还要下地里种,忙得很。
云裴和他一起收拾着,顾柳在地里下种时,云裴就在一旁给菜地围上竹篱笆,偶尔顾柳抬眼与云裴的视线碰上,很快又会红着脸低下头,视线闪躲着不敢看他。
云裴看着夫郎那红的能滴血的耳尖,忍不住失笑。
这些天顾柳都是这样的,自从那夜他情不自禁的在他眼角下亲了一下,而后每每他面对自己时一张脸总是红彤彤的,也不敢与他眼神对视,像是十分不自在,可每每自己去牵他的手,或是夜里醒来发现自己抱着他的时候,他却又总是乖乖的一动不动。
这性情像只兔子一样,又乖又软,反而惹得他有时想去逗逗他,两人的距离在这无形中也消弭了不少。
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顾柳才总算把菜园子打理了出来,菜种也都下到了地里头。
这日,两人吃过午饭,等顾柳洗好碗筷从灶房出来时,见云裴蹲在地上,正在整理他那些打猎的家伙。
见了他,云裴便抬头对他说:“如今前门的菜园子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家里你也熟悉了,等再过两日,我便要上山打猎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