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禄根与贝叶斯 > 第31章 风险共担

第31章 风险共担

林静留下的那张字条,像一片极轻却又极重的羽毛,压在姜沫的心头。“基金会”、“专项审计”、“海外资金流向”——这些陌生的金融术语,因由沈知砚母亲之口,并与她自身的困境产生了诡异的关联,而显得危机四伏。

她将字条拍照,通过加密软件发给了沈知砚,没有附加任何自己的猜测,只附言:「你母亲留下的。」

信息发出后,她坐在客厅的黑暗中,没有开灯。窗外城市的霓虹无法驱散她内心的寒意。林静的示警,意味着沈怀明那边的动作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威胁和抹黑,进入了更复杂、也更危险的层面。而她,似乎正被无形地卷入这场父子之间,或者说,两种价值观之间的战争核心。

沈知砚的回复在半小时后抵达,内容比他平时的风格多了几分凝重:

【收到。信息可信度评估:高。此事复杂,涉及跨境金融监管灰色地带。见面详谈。】

他没有选择在加密通道里过多解释,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敏感性。

第二天录制休息间隙,两人再次来到了图书馆那个僻静的阅览区。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布满灰尘的空气里投下光柱,书架投下的阴影将他们与外界隔开。

“我母亲……”沈知砚先开了口,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斟酌,“她身处体制内,对某些规则的边界和风险,比我和我父亲都更敏感。”他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她留下这句话,意味着她认为基金会的行为已经触碰了红线,并且……可能波及到我,以及与我相关的人。”

姜沫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那个基金会,”他继续道,声音压低,“名义上是公益性质,但我怀疑,它是我父亲进行一些……不那么合规的资本运作的通道之一。所谓的‘专项审计’,很可能不是官方行为,而是他内部清理痕迹,或者,是外部对手发起攻击的前兆。”他顿了顿,看向姜沫,眼神锐利,“无论是哪种,一旦审计出现问题,所有与基金会有过关联的人或项目,都可能被卷入漩涡。”

包括他拒绝了的实验室捐赠,也包括……那个曾向她抛出橄榄枝的代言。

“所以,他之前找我代言,可能不仅仅是想收编我,或者离间我们,”姜沫顺着他的思路分析,感到一阵后怕,“也可能……是想在必要时,把我当成一个可以随时舍弃的、转移视线的‘关联方’?”

“概率不低。”沈知砚给出了冷静而残酷的评估,“在他的风险评估模型里,你的权重远低于基金的稳定和资本的安全。”

这话像一把冰锥,刺破了之前所有关于“打压”、“警告”的猜测,露出了其下更**、更无情的资本逻辑。她在沈怀明眼中,从来不是平等的对手,甚至不配成为目标,只是一件可以利用或丢弃的工具。

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她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护犊心切的父亲,更是一个在资本游戏中冷酷无情的玩家。

“你……”姜沫看向沈知砚,想问“你打算怎么办”,却又咽了回去。这不仅仅是他的事,也已然是她的事。

沈知砚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他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里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沉缓:“我父亲近年,在资本扩张上越来越……激进。他认为只要结果正确,手段可以忽略。我无法认同。”他放在书架上的手指微微用力,“这次,他越界了。”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在姜沫面前表达对他父亲行为的不满,甚至用了“越界”这个词。

“那你……”

“我会查下去。”沈知砚打断她,目光坚定地看着她,“查清楚基金会的猫腻,掌握主动权。但这有风险。”他顿了顿,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一旦开始,就意味着正式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反扑。你……可以选择退出。”

他将选择权交给了她。这不是客套,而是基于风险共担原则的理性评估。

姜沫迎着他的目光,没有立刻回答。她想起父母受的惊吓,想起陆延恶毒的指控,想起黑暗中他那只稳定温热的手。退?退到哪里去?她的家人,她的事业,她内心那点不愿屈服的自尊,都已无路可退。

她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豁出去的意味,也带着点苦涩的自嘲:“沈老师,你觉得我现在还能独善其身吗?从你父亲注意到我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在你这条船上了。”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认真而坚定,“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你需要我做什么?”

沈知砚看着她,镜片后的眼睛里似乎有复杂的数据流在快速闪过,最终沉淀为一种清晰的、带着些许温度的光。他没有说“谢谢”,而是直接进入了合作模式:

“第一,琳达女士在娱乐圈和媒体的人脉,可以协助追踪与基金会相关的隐性宣传和资金流向线索。第二,你本人需要更加注意安全,尤其是信息安全。第三……”他停顿了一下,“我们需要共享信息,建立统一的应对策略。”

“没问题。”姜沫干脆地答应,“琳达那边我去沟通。至于信息共享……”她拿出自己的私人手机,当着他的面,卸载了几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社交和购物软件,“从现在起,这个号码只接听储存联系人,重要通讯,全部走加密通道。”

她的果断和执行力,让沈知砚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赞许。

离开图书馆时,夕阳正好。金红色的余晖洒在走廊上,拉长了他们的影子。

“我会尽快把我这边掌握的,关于基金会和‘明砚资本’的初步资料发给你。”沈知砚说。

“好。”姜沫点头,“我也会让琳达开始行动。”

两人在走廊尽头分开,走向不同的方向。没有再多的话语,但一种基于“风险共担”的牢固同盟,已然在无声中建立。他们不再是观测者与被观测者,也不再是简单的节目搭档,而是即将并肩潜入深海的战友。

姜沫回到公寓,立刻联系了琳达,将情况简要说明(隐去了林静示警的具体细节)。琳达在电话那头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职业本能被彻底激活:

“明白了!我这就动用人脉去摸那个基金会的底!妈的,玩阴的玩到我们头上来了!”

挂断电话,姜沫感到一种久违的、主动迎战的亢奋。她走到阳台,看着“禄根”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的新叶,正准备给沈知砚发一条加密信息,同步一下琳达的反应。

手机却先一步震动起来,是沈知砚发来的信息,内容让她的血液瞬间几乎凝固:

【我刚接到电话,我父亲心脏病发作,已送医抢救,情况不明。我需要立刻赶回去。】

信息后面,跟着一个航班信息截图,一小时后起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