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满庭芳 >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第2章

林稹被“叩叩叩”的敲门声吵醒。

已是第二日,鸡叫三遍,天色微白。

“娇姐儿,快起来。”是钱氏在外面喊门。

好吵。

林稹蹙眉,翻了个身。

她四肢乏力,实在不愿起来。一旁的娇姐儿更是捂住耳朵,哼唧两声继续睡。

钱氏见里头没动静,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知道小孩觉多,更舍不得喊醒自家女儿,偏偏骡车到了时辰就得走。

“娇姐儿,你若再不起,娘可就自己走了。”钱氏高声道。

娇姐儿哼哼唧唧的在床上扭了几下,这才分开黏糊糊的眼皮,迷迷瞪瞪的坐起来。

一旁的林稹虽然肌肉酸麻,但心里记挂着进城的事儿,勉强分开眼帘,趿拉上自己的平头布鞋,径自去取铜盆、刷牙子。

两人丁零当啷一通洗漱,娇姐儿嘴里含着冰凉的井水,含含糊糊的问:“你又不去县里,起得这么早做甚?”

林稹正取了笸箩,把昨天淋了雨的桑叶摊开来,好让太阳晒一晒。闻言,说道:“谁说我不去?”

娇姐儿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她赶忙吐掉井水:“娘只答应了我,可没说要带你。”说着,搁下刷牙子,直奔正屋,嘴里还喊着“娘——娘——”

林稹懒得理她,又去东厢房取出几坛桑叶。乘着早起还有些功夫,先把之前存下来的桑叶切了。否则明儿的活计更多。

她坐在小杌子上,抓一把桑叶在麦秆铺出来的砧板上,咔擦咔擦拿刀切得稀碎。

农户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做不完的活儿。

钱氏正在绕线锭,想乘着自家女儿洗漱更衣的时间再干些活儿。谁知她刚绕了没几圈,就听见娇姐儿噔噔噔的冲进来。

“慢些跑,像什么样子!”钱氏嗔她一眼。

“娘——”娇姐儿楼住她胳膊,歪缠起来,“你要是带她去,可不许给她花钱。”

钱氏一愣,下意识往窗户外张望一眼,见林稹面对支摘窗,正低着头、充耳不闻的切桑叶。

钱氏抿抿嘴,拍了拍娇姐儿胳膊:“可不许胡说八道!她是你阿姐,你但凡能学到她三分好,娘就安心了。”

娇姐儿撅起嘴:“你总说她好!她比我强在哪儿!”

钱氏又瞥了眼林稹,见对方照旧低头不语,不由得推了推自家女儿:“好了好了,天色都要大亮了,还不快去洗漱。”

娇姐儿牛股糖一般粘糊在钱氏身上,吵嚷着要她给自己梳双髻,要换时新的杏黄旋裙,不肯再穿麻布衫子。

钱氏被吵嚷的没办法,又舍不得怪她,只好从自己的官皮箱里取了朵照水梅的通草花替她戴上。

娇姐儿抚着照水梅,对着正屋的铜镜照来照去。

钱氏心知她臭美,也不管她,继续坐在窗口绕线锭,嘴里还提醒道:“快别照了,去把布搬出来,要走了。”

她话音刚落,一直在切桑叶的林稹搁下刀,抬头道:“娘,我也好了。”

钱氏微愣,从窗户里望出去,见林稹不知何时抬起了头,目光沉静的盯着她。

她“哎哎”的应了两声,又为难道:“珍娘,家里总得要有个守门的。”

林稹淡笑:“娘,进城卖布是大事儿,娇姐儿她心糙,又粗手粗脚的,我实在不放心她。”

钱氏噎住。

这竟是她昨日叫林稹刮蟥时的原话。

钱氏抿紧嘴,两条细眉压得低低的,她攥紧了丝线,不发一言。

一个坐在竹木椅上,高高的从正屋支摘窗望出去,另一个坐在四面透风的庭院小杌子上,仰着头,手上还沾着桑叶汁。

两人遥遥对视,俱不说话。

良久,钱氏起身,抚了抚身上的褙子褶,笑笑:“珍娘也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林稹也笑,轻声细语道:“我在家里待着闷,只是想出去散散心罢了。”

钱氏温声道:“这本就是应该的。方才娇姐儿作怪,我已骂过她了,你别往心里去。”

林稹笑了笑。

钱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管督促娇姐儿一起,抱着布一同出门。

林稹跟着钱氏的脚步往前去,刚转过一个弯儿,大老远见有几个小童把桑叶箩筐撂在一边,凑在杨树下比赛谁尿的远。

约莫是比输了,有个小童不服气,一把抓起泥巴扔进对方的箩筐里:“叫你拣雀屎去!”

对面的小孩哇哇大哭,扑上去扭打起来。

“这是怎么了?”哭声惊来了个少年人。

见有大人来了,小孩子们生怕挨骂,抱着箩筐一哄而散。

林稹看得发笑,却听见钱氏笑盈盈招呼那少年:“三郎今日也去县里?”

“师母。”孙吉抱着两匹布,侧开半步行礼。

林父在县学教书,教过孙吉几年。

“家母织了两匹布,想去县里卖了。”孙吉解释。

“三郎孝顺。”钱氏愈发满意。

听见自家母亲夸孙吉,娇姐儿嘴角微翘,又赶忙压下去,脸也红扑扑的,却只敢拿眼角余光偷瞄孙吉。

林稹一心惦记着去县里,生怕耽搁时辰。委婉提醒:“娘,天色不早了。”

钱氏正要点头——

“三哥——”人还没到,粗里粗气的嗓音先传来。

林稹转头一看,竟是那一日臊了钱氏的陈娘子。

她匆匆追上来。

“哎呦我的儿啊,娘来拿,娘来拿!”陈娘子赶忙把手里的空木桶撂在地上,想帮她儿子扛布,嘴里还念叨着“你说你,非要逞这个强!累坏了吧?”

“娘!”孙吉扯着布,抬眼一看,林稹正笑盈盈看着自己,霎时脸都涨红了。

陈娘子扯着布,不肯叫自家儿子沾手:“你赶紧回去温书,娘拿的动!拿的动!”

孙吉实在拗不过她,只好说道:“我把布送到骡车上就走。”

陈娘子这才肯罢休。转过头见钱氏母女三人各自抱了一匹布,就嗤笑起来:“家里男人不在,阿钱也动动脚,卖起布来了?”

钱氏脸上那点笑就淡了。

“贴补家用罢了。”她冷淡道。

陈娘子就哈哈大笑起来:“阿钱生得富贵,嫁得富贵,哪里就要补贴家用了!”

钱氏只将嘴唇抿得紧紧的,胸脯起伏数次,想骂,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娘,天色不早了,怕赶不上骡车。”林稹见了,赶忙解围。

“走罢。”钱氏一甩袖,拽上娇姐儿一马当先往前走。

林稹跟着她,一行人转了个弯儿,到了一扇乌木门口。

“杨大郎!杨大郎!”陈娘子砰砰敲门。

“来了——”乌木门咯吱一声开了。

门口站着个麻布宽衫的汉子,两手湿答答的。

他先请林稹一行人进去。

院里黄泥地上已经立着个穿葛布衫子的妇人,正把胡麻种子和湿草木灰搅拌在一起。

见有人来,她笑着招呼:“都来了啊……大郎,你快去把骡子套好,该走了。”

杨大郎就去木头棚里把骡子拉出来,又套好平头车。

见日头差不多了,再也没人来,杨大郎这才粗声粗气说:“走罢。”

一只骡子拉的平头车不大,最多也就能拉点货,载个人,再多就不行了。

故而杨大郎站在一旁赶骡子,其他人跟在平头车前后走。

今天不是开墟市的日子,进县里的人少。

除了林稹等三人,也就陈娘子,加上同村人王七郎和他浑家阿李,再无旁人。

众人走着走着,陈娘子闲不住,问起钱氏:“你家大郎还没消息啊?”

钱氏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林家祖籍在河北,林父半个月前进京赶考。

时至今日,尚无音讯。

“刚走,哪儿那么快。今儿才三月,到了八月才解试,少说还要再等五六个月,才能知道中没中。”钱氏笑笑,解释道。

“五六个月!”陈娘子惊叹起来:“真是个奢遮人物,好阔气哩!一走就是半年,京里米价腾贵,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银钱才够!”

钱氏脸色青白,勉强笑笑:“要不了多少钱的,大郎入京,自有亲兄弟投靠,不劳陈娘子操心。”

“亲兄弟?”陈娘子好奇,“你们京里还有亲兄弟,那怎么不去投奔?留在我们这山坳子做甚?”

钱氏嘴唇紧抿,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投奔?她难道就不想进京吗?都是林家子,怎么二房就在京里享福,她却只能在乡下煎熬!

偏钱氏不知道林家大房二房到底为什么分隔两地,就只能勉强笑笑,描补道:“娘早早的被二房接去了京里,许是再过些日子我们也要进京了。”

娇姐儿眼前一亮,巴巴的凑过去问:“娘,我们真要上京吗?”

钱氏微愣,只觉周围人的目光刺挠挠的,都盯着自己呢!

她被架住了,哪里好反口,一咬牙:“要去的。”娘还在京里呢,总不至于扔下他们大房不管吧!

一听她这么说,娇姐儿眼睛亮晶晶的,一个劲儿的追问什么时候去?是不是爹来接他们?弟弟呢?弟弟也回来吗?

听得林稹头大如斗。这种谎哪能撒呢?万一最后没上京,这舌根子能在村里被人嚼十年。

果不其然,陈娘子已经乐了,大声道:“等林家大郎回来,就要接阿钱去京里,做状元夫人喽!”

“轰”的一声,好像热水泼进油锅里。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有说“林大郎都快四十了还考状元呢”,也有艳羡不已,说“阿钱要发达了”,更有甚者,直接问钱氏“你们搬去京里,那家里的田地佃不佃?”

香的臭的,一股脑往钱氏耳朵里涌。

直听得钱氏又羞又臊,恨不得撕了陈娘子的嘴。

见钱氏脸色涨红,陈娘子竟还在兀自大声说笑,林稹赶紧解围:“诸位说笑了,去不去京里还没定下呢。总得等我爹回来再说。”

大庭广众的,她不好拂钱氏的面子,只能替她描补:“便是真要去京里,那也不过是探亲罢了,还得回来的。”

又赶紧岔开话题,“别说京里,这县里我都没去过几趟。说起来二位娘子去县里做什么?也去卖布吗?”

“瓦锅坏了,去县里找人补。”阿李蹲下来,瞧见黄泥路旁有坨干牛粪,手里两根树枝一夹,扔进了背篓里。

林稹眼睛微圆,颇为震撼,但见众人不以为意,也只能默不作声,继续往前走。

“眼睛真尖,怎么看见的?”陈娘子都顾不上钱氏了,酸唧唧的。

牛粪是个好东西,不晓得哪个败家玩意儿,拉在路上也不捡。

见陈娘子为了块牛粪酸了吧唧的,叫钱氏越发看不上。

她秀眉微蹙,想想孙吉,再看看捂住鼻子的娇姐儿,不由得叹气。

十三岁了,总得慢慢寻摸起来。

日头一点点上移,陈娘子全副心神都沉浸在如何排查路上的有机肥料,再也顾不上跟别人聊天了。

一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没过多久就到了县里。

大伙四散开来,卖布的卖布,补锅的补锅。

林稹抱起布,跟着钱氏往前走,但见这县里家家户户白墙乌门、青檐黛瓦,又多数临河而居,河流纵横交错,时有船夫摇橹行于水上……

街面两侧都拿油布竹竿搭了棚子,底下有饮子摊叫卖着玫瑰卤子,老书生支了个摊子佣书兼卖酸诗,菜农大剌剌地把黄花菜摆在地上,又有挑了蜜橘来卖的……

一路行来,民居、川广生药铺,专司绸缎生意的牙行、铁铺、染坊、米铺、典当行、裱褙铺……

看得越多,林稹心里就越松快。当地百姓日子还过得去,至少能让人安安稳稳的做点小本生意。

只是走得久了,总能看见三五个闲汉,嘬着牙花子,大剌剌的站在棚子底下挑三拣四,嫌弃荏油太贵,不如胡麻油便宜,又嚼了几颗蜜饯棠球,非说甜坏了喉咙,要那店家赔钱。

待林稹等三人路过,那群地痞又挤眉弄眼地吹口哨,还有不知羞的故意扯着嗓子唱——

“脚步儿必定是冤家来到,悄悄地站多时,怎不开言叫?见你衣衫轻又薄,想来是浑身似火烧……”

说着说着竟还敢伸手。

“你们干什么!”娇姐儿又气又怕,带着哭腔骂道。

钱氏面色发白,心脏狂跳,硬挺着把娇姐儿护在身后。

“哪儿来的捣子!”林稹厉声呵斥,“娘!你去衙门找爹,叫他带几个兄弟来!快去!”

几个无赖面面相觑,到底没再敢伸手。又是青天白日的,围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只好钻进人群里,蔫头耷脑的走了。

林稹一缓下来,才发现自己心跳得砰砰的,这会儿腿都软了。

她深呼吸一口气,看着脸色发白的钱氏,问道:“娘,我们要去哪里卖布?”

钱氏腿也软的厉害,神色复杂的看了她一会儿,这才憋出一句“银孩儿布帛铺”。

“就在细米街,前头有棵大柳树。”

钱氏说完,心神稍定,取出香妃色绣帕,给哭哭啼啼的娇姐儿揩眼泪,哄她:“不哭了,再哭就不好看了。娘一会儿卖了布,给你买朵瑞香花戴。”

娇姐儿带着点哭腔:“我不要瑞香花,要粉团花。”

眼看着哄好了,钱氏连忙答应:“好好好,娘一会儿就找货郎买。”

林稹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半晌,抱紧了怀里的布,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1. 刷牙子:宋代就有牙刷了。

《养生类纂》(宋)记载: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疼。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

2. “抓一把桑叶在麦秆……拿刀切得稀碎”:是为了不伤刀。《天工开物》记载:“凡初乳蚕,将桑叶切为细条。切叶束稻麦稿为之,则不损刀。

3. 脚步儿……浑身似火烧:改编自冯梦龙的挂枝儿。

对不起大家,查了很多资料,实在找不到宋代民间的艳曲,只能拿冯梦龙的顶一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2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婚后动人

豪门小爸也想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