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跌末刻,日光明亮又灼热。
西洲城里,商旅络绎,市肆鼎盛,八街九陌一派繁华喧阗。
而在西洲城的边界,一座不打眼的山中,浓密的树,大片的绿,掩盖着一条蚕丛鸟道。
道上,两条人影,一深紫一淡蓝,龟速移动着。
走在前面的女子,背上负着箱笼,额角挂汗,眉峰轻蹙,全神贯注盯视着脚下的每一步。
后面的男子身量高挑,眉目浸霜,牢牢握住女子的手,亦步亦趋。
夹道古木参天,树冠蔽日,光晕偶尔闯过枝叶的罅隙,星子般落在他们身上。
走过最险峻的一段路后,山势终于缓和了一些。
两人大汗岑岑,找了一块较平整的地方,稍作休憩。
赵曦澄被黑衣人刺伤后,又与黑衣人缠斗了数招,以致失血过多,体力大损。
现下赶了这许久的路,路又陡峭,行至此处,身子已是难支。
山中清幽,鸟鸣啁啾,处处浮着轻烟淡雾,将暑气与红尘一同隔绝。
黎慕白检查完赵曦澄的伤势,拿出干粮与水,递与他一些。
回顾前不久的激斗,她犹有余悸。
彼时,赵曦澄已受重伤,又要顾及黎慕白。而黑衣人剑术上乘,取胜的可能性极大。
但黑衣人并未乘机击杀他们二人。
黑衣人的变化,似乎是在她的发髻被打散后。
她努力在记忆里搜索着,终究未能推出黑衣人的身份。
昨夜,她与赵曦澄歇脚此山中。那处院落以及院落附近,赵曦澄命人仔细检查过,均无异常之处。
赵曦澄带她离开前往虞洲的车队后,身边并非没有护卫随行。
只不过那些护卫均扮作了寻常百姓,在暗处行动。
那黑衣人能无声无息地绕过护卫,直取他们二人,可见武功不俗。
此外,抑或是那些护卫里混入了江山眉妩图幕后操控者的人。黑衣人通过那人,顺利伏击了他们。
是以,赵曦澄与黎慕白未依之前的路下山,也未发出求救信号。
并且在临走前,他们将两匹青骢马留在了原处。黎慕白又刻意布置了一下打斗现场,让人误以为他们被黑衣人抓走。
赵曦澄看了看天色,想起他们昨夜歇息的那处小院落,眉头微微一拧,起身道:“走罢,须得在天黑前赶至山脚。”
黎慕白忙稍作收拾,抹去他们的痕迹,把箱笼背好。
太阳渐沉,添上了几分浅淡的血色。逼仄的山道上,光与影黯淡错织,游移不定。
他们行走其间,仿佛踩在一条巨蟒上,滑向一个不可测的深渊。
黎慕白心里有些发怵,禁不住回了下头。
但见赵曦澄面色虽仍苍白着,但目光笃定,身形沉稳,宛如岩上青松,有种风霜都难以侵蚀的坚毅,使她莫名心安。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一把晚风,兀地送来一抹男子的歌声。
赵曦澄脚步一顿,侧耳倾听一瞬,拉着黎慕白闪至路旁的一株大树后,同时把手按在了剑柄上。
黎慕白看到他肩上渗出了血,心一沉,立即从箱笼里翻出一把剑来。
“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
那男子继续唱着,歌声浑厚,经山间清风一滤,更显悠扬。
黎慕白凝神细听,方知那男子唱的是《子夜歌》,不过歌词唱得有些颠三倒四。
她仔细辨别着歌声传来的方向,只觉本是软哝哝的曲子,被那男子一唱,竟生出一二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苍凉与悲壮来。
风里,除了歌声,鸟啼声,蝉鸣声,风过树叶的簌簌声,再无其它。
赵曦澄悄悄松了一口气,欲示意黎慕白不必过于惊慌。
黎慕白却在他掌心里轻轻地挠了挠,同时用几乎不可闻的声音告诉他保持静立。
他这才发觉她的手,冰冷,黏湿。
赵曦澄骇然不已,忙用眼角余光顺着她僵直的视线看去,只见前方一截横出的树枝上,密密的翠叶间露出一大团黑来。
是一只碗口粗的大黑蛇,正盘旋于其上!
赵曦澄攥牢剑柄,一阵后怕。
幸而她发现了这毒蛇,并及时提醒了他。若不然,此时他们二人或许已葬身这蛇腹了。
黑蛇的脖子竖得笔直,三角的脑袋精准地对中二人,一对大眼里迸出嗜血的红。
赵曦澄暗暗掂了掂手中的剑,身子纹丝不动,心中却快速思索着如何对付这条大黑蛇。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路遥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歌声穿透层林,距二人愈来愈近。
黑蛇虎视眈眈,双目红光愈来愈炽,一条乌紫的信子甩来甩去,“嘶嘶嘶”的响。
“等下我数到三——”赵曦澄低低对黎慕白道,“我来斩蛇,你往路那边跑!”
“不行,你右肩还伤着!我背上有箱笼,我先动,引它来攻击箱笼。”声如游丝,但口吻十分执拗。
不容赵曦澄拒绝,她直接数道:“一!二!三——”
随着她身子一猫,黑蛇猛地蹿起,如一支疾驰的箭钉向她,血盆大口里毒牙毕现。
与此同时,赵曦澄手中的剑快如闪电,直取蛇首。
黎慕白只觉背上的箱笼大震,强劲的冲击力撞得一摔。俄而,一股怪臭的血腥味冲透鼻腔,搅得她腹内翻涌,差点一呕。
“无——无碍了!”赵曦澄以剑支身,不断喘着气。
黎慕白来不及去瞅一眼那已被斩首的黑蛇,忙爬起来跑过去,三两下扒开赵曦澄的外衫。
他雪白的里衣殷红一片,整个肩膀都浸在了血中。
“······常恐秋叶零,无复莲条时······愿欢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歌声振林樾,向他们附近的山路逼来。
赵曦澄已换成左手撑剑,面如金纸,唇色发白,无一丝血色。
“······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
歌声戛然而止,黎慕白已与赵曦澄一同藏到了一株粗壮的树干后。
赵曦澄提着剑,沉静地注视着歌声消失的方向。
粘稠鲜红的血,顺着他的衣袖,滴在手上,又沿着剑,滴在枯叶上。轻微的“滴嗒滴嗒”,掩藏于风吹树叶声中。
黎慕白冷汗淋漓,亦抓着剑,手微微发颤,脑袋里飞速演绎着赵曦澄这些天教过的剑法。
先前她检查他伤口时,他说,若是被发现了,他会尽量拖住来人,让她速速离开,然后悄悄回京去找王赟。
他说,王赟是大理寺卿,依她与王赟的交情,以及王岑与她父亲黎光的情意,定会助她查清家中失火的真相。
他还说,他更希望她就此远走高飞,平安度余生。
“是我连累了你!他们的目标,本就是我!”赵曦澄如是道。
或许她进京那日未遇上他,此刻她约摸会袖手旁观、抽身而去。
但她与他,已经历过太多的惊涛骇浪,她早已无法对他做到坐视不理、转身就走。
决心既定,她悄悄转头看了他一眼,心想只待那唱歌的男子一现身,她便跑出去,举剑引开来人。
这里林深树密,天色又递嬗昏暗。经过近段时日赵曦澄对她的训练,她倒也有几分信心可以逃脱。
“啊!救命——”是那唱歌的男子的声音。
顷刻间,便见一个挑柴的年轻男子慌慌张张跑下山道来,跑到一半脚底打滑,柴担松脱开去,人却咕噜一滚,竟往赵曦澄与黎慕白藏身的这处滚来。
黎慕白举着剑,从树后跃出,朝那男子刺去。
她的本意是要挑起那男子的注意,然后把他往别处引。
可那男子把整个脑袋埋双股之间,蜷在地上瑟瑟发抖,字不成句:“蛇——蛇——”
赵曦澄在黎慕白转出树时,几乎同时跟上。
他冷冷盯着那男子,握着剑的手指节发白。
那男子经适才一造,满面尘土,头发糟乱,一身粗麻衣被挂烂好几道口子,露出身上的血痕来。脚上的蒲鞋更是掉落一只,脚都擦破了。
黎慕白抓着剑,四下张望,以防有人突然闯来。
那男子筛糠半晌,终于发现了眼前的人。
“救命啊!那里——有——有大——大毒蛇——”男子战战栗栗伸出手,哆哆嗦嗦指向山道。
一听闻又是蛇,黎慕白遍体生凉,忍住怯意,往那男子指的方向看去。
山道上只散落着一顶箬笠与两捆柴。
“走!带我们去看看!”赵曦澄喝道,用染血的剑命那男子走在前面。
“别——别杀我!是真的有——大毒蛇!”那男子抱着脑袋求饶,抖着身子挣扎站起,“我去!我去!”
甫一提步,那男子一眼觑见赵曦澄刚斩杀的黑蛇尸身,又一个打颤,边呼“蛇来了,救命啊”之语,边拔足狂奔。刚奔出几丈远,一个跌跤,径直朝山下摔去。
黎慕白瞠目结舌,见那男子的举止不像作假,似真被蛇吓破了胆。
方才她的剑都探了出去,赵曦澄亦是。那男子却看也没看他们一眼,直接蹿逃。
“果真是山下的樵夫?”黎慕白蹙眉看着滚远的男子,忖度着要不要追下去看一看,却见赵曦澄扶着树,一张脸白得瘆人,摇摇欲倒。
“阿澄!”她大唤一声,忙跑过去搀住他,扶他坐下。
“你怎么样了?”
她颤声问道,只觉手掌下的肌肤微微发凉,便猜知他适才定是强撑着一口气,现下见那男子滚远了,人就松懈了下来。
“尚撑得住。”赵曦澄喘了几下,意欲站起来。
“你别动!”她轻轻按他坐着,手忙脚乱地从箱笼里找翻出金疮药与备好的布条,褪下他的衣襟,解开染血的布。
皮开肉绽,血流不止,伤口的惨状令她倒吸一口冷气,连她自己的肩都禁不住跟着抽痛。
赵曦澄看着她强作镇定的模样,不由安慰道:“我心里有底,这伤不过是看着瘆人罢了。”
她胡乱地点点下颌,抖着手往伤口撒了一大把药粉,然后开始包扎。
“那人上来了。”赵曦澄重又握紧了剑。
“嗯!”她迅速给布条打了一个结,亦抓起剑,定睛望去。
那男子一身的枯叶落屑,嘴角还蹭上了几片碧绿的草叶与几瓣蓝紫色的碎花,一双眼则左右睃着,磨磨蹭蹭往上爬。
黎慕白辨出,被那男子衔在嘴边的像是龙胆草。她曾在陈家医馆的医书上见过,记得这种草味极苦。
可那男子浑然不觉,一味叼着。爬到山道上后,他两股战战地戴上箬笠,挑起柴担子,想往山下奔,又怕摔倒似的,只一步一挪。
山路曲折,难见尽头。日色在零落,照来的几线残阳如血。
虽是盛暑时节,然山中的温度已低了下来,林下风悲,唰啦啦,唰啦啦,鬼森森的。
黎慕白盯着那男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看了看面色愈来愈苍白的赵曦澄,斟酌片晌,剑一扬,赶上去叫住了那男子。
注:
1、“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路遥日月促,非是我淹留”,“常恐秋叶零,无复莲条时。愿欢攘皓腕,共弄初落雪”,“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均引自南北朝《子夜四时歌》。
2、“风萧萧兮易水寒”,引自《战国策·燕策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3章 第103章 幽林深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