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半透明的纱幔笼罩着城市,林牧川的跑鞋踏过湿润的柏油路面,在第三个路口突然刹住。他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白雾,目光锁定在路面那道突兀的荧光标记上——一个精确的箭头,泛着幽蓝的光,像是黑夜残留的星屑。
这已经是今早第五个标记了。
从公寓楼下的配电箱开始,到梧桐树干上钉着的便利贴,再到这个指向钟楼的箭头,有人精心篡改了他坚持三年的晨跑路线。林牧川蹲下身,指尖轻轻擦过箭头边缘,紫外线笔扫过的瞬间,粉末中显露出微小的数字「7」,像是某种隐秘的签名。
---
06:15 第一个标记:配电箱上的纽扣
晨跑的第一公里处,配电箱的铁皮上钉着一枚雾霾蓝纽扣。
和之前那颗不同,这枚纽扣背面刻的不再是经纬度坐标,而是一道数学公式:
∑(n=1→7) 1/n?
林牧川的心率微微加速。他几乎能想象沈砚青写下这个公式时的样子——微垂的睫毛,抿紧的唇线,钢笔尖在金属表面刻下每一笔的力道。他快速心算,结果1.36恰好是他平时的晨跑配速。
纽扣孔里还塞着一张微型存储卡。回家后,他将存储卡插入电脑,监控画面显示上周深夜,沈砚青曾在这里站了7分23秒,用激光测距仪扫描他每日的起跑位置。
---
06:27 第三个标记:梧桐树下的怀表
梧桐树的树皮上嵌着一块老式怀表。林牧川撬开表盖,秒针突然疯狂逆时针旋转,最终停在7:23的位置。
表盘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
十岁的沈砚青站在孤儿院门口,手腕上缠着渗血的绷带,而背景里模糊的矮小身影——
林牧川的指尖猛地收紧。
那个穿蓝色连帽衫的男孩,分明是八岁时的自己。
---
06:45 第五个标记:钟楼顶层的监控室
腐朽的木楼梯在脚下发出呻吟。钟楼顶层是一间尘封的阁楼,七台显示器组成环形监控墙,正实时播放着:
- 他工作室的紫外线笔使用记录
- 周予安咖啡杯底的窃听器特写
- 甚至包括此刻他站在监控前的惊愕表情
中央主控台上放着一杯蜜桃乌龙,杯垫是一张数据光盘,标签写着《误差补偿实验录像7号》。
林牧川插入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雪花噪点,随后浮现沈砚青的病历影像:
患者体温34.2℃(持续低热)
建议:终止观测行为(参见7号方案)
视频突然跳转到夜间监控——高烧中的沈砚青正撕毁一墙剪报,而沈昭的声音从画外传来:“哥,你明明知道林牧川当年给你钥匙扣是因为...”
录像戛然而止。
---
07:07 终点:童年故居
荧光箭头最终指向林牧川十二岁前住过的红砖房。院门把手上挂着一个防水文件袋,里面是一份《双生子行为对照研究》的论文草稿,作者栏并列写着沈砚青和沈昭的名字。
附录页贴着他小学时期的作业本残页,空白处是两种笔迹的对话:
铅笔字(沈昭):
“哥,观测组A(林牧川)今天哭了”
钢笔字(沈砚青):
“修订公式:情绪变量权重增加7%”
最下方是新鲜的墨迹:
“现在你找到起点了,要来修正终点吗?”
---
07:23 对峙
身后传来雪松气息的瞬间,林牧川反手扣住对方手腕。沈砚青的体温透过衬衫传来,比常人低了整整2.3℃。
你篡改我晨跑路线,就为了这个?”林牧川抖开论文。
沈砚青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齿轮状的阴影。他举起左手,无名指上戴着那枚素圈银戒——内侧刻着「Ⅶ」的罗马数字。
”不,”他的指尖轻轻划过论文上干涸的泪痕,“是为了让你发现,我才是这个实验里最大的变量。”
怀表突然在他们之间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沈砚青掀开表盖,倒计时停在00:07:23,而表盘玻璃反射出远方楼顶的反光——沈昭正用长焦镜头记录这一切。
林牧川突然笑了。他扯下沈砚青的领带,在对方惊愕的目光中绑住他的手腕,然后掏出紫外线笔照向论文空白处。
隐形的字迹逐渐浮现:
“实验终止条件:当观测者开始反向观测”
晨雾散尽的刹那,沈砚青的呼吸第一次乱了频率。
这章是两位高智商选手的巅峰对决!沈砚青布下数学谜题,林牧川却用紫外线笔照出他藏了二十年的心魔。
小贴士:
1. 怀表倒计时00:07:23是沈砚青心跳骤停的临界值(伏笔!)
2. 现实中发现有人篡改你晨跑路线请立即报警(但如果是雾霾蓝纽扣肇事者...建议直接领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晨跑路线的篡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