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童子蒙拎着水桶,带着抹布去扫地僧屋里打扫卫生。
他先把屋里宽敞好打扫的部分打扫完,最后才去打扫师父的书柜。
师父的书柜里有很多从民间收集来的医书孤本,都是一些百姓感念师父的恩德,把自己家里的一些跟医学相关的书白送给师父他老人家的。师父看诊从不收诊金,但是这些书,他却是都要的。这些书里面记载着一些失传已久的秘方,也有些是祖上口口相传下来的民间偏方,甚至还有些是其他国家搜罗过来的奇方。
他离开金门寺的这两年,师父的书架上又新添了好多他以前没有见过的书,童子蒙一边整理着书架,一边把那些他没看过的书也打开来翻翻看看。
整理着整理着,整理到了一本旧得不能再旧的书,书名也已模糊不清,隐约可见上面写着《女夏奇术》。
女夏?女夏不是他哥母亲的娘家么?师父居然还有女夏国的医书,他这又是从哪儿收集来的?
童子蒙好奇地翻开书,看到了一些神神怪怪匪夷所思的奇术,里面提到了一些非医学所能解释的神功,比如不服药不针灸,靠施术者的几个咒语,就能把病治好。
世上真有这么神奇的术法吗?这应该不叫医术叫巫术吧?没想到师父居然还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童子蒙勉强看到一半就有点想弃了,他把后面的部分走马观花的随便翻了翻,直到翻到一页叫“龟息术”的页面时,突然停住了再继续翻下去的手。
书中介绍,这龟息术是女夏国的一种秘术,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术法建立在病人还未气绝身亡之前,得先让其服入龟息丹,服下丹药后的病人很快便会呈现出假死的状态。在病患假死的过程中,施术者再结合龟息术法,先吊着病人的命,再为其消除病灶,直到彻底清除病根。但要等到患者接近痊愈,才会再度醒来。
而服用过龟息丹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全身会被急冻,血液不再循环,触其身体就像触摸到冰块一般。这其实是龟息丹在对病人身体各机能进行最大的保护,类似冰冻“保鲜”的功能。
龟息术可让病患保持假死状态最短时长为七日,最长时限为一个月,苏醒后的病患视其个体情况,可能会出现或短或长的失忆症状。
童子蒙看到这一页的时候,他的手不受控制地发起抖来,心脏剧烈得跳着,像要冲出胸腔一般。
他记得!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次他触碰他哥的身体时,他哥的体温冰得刺骨。他当时以为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也以为是棺材四周为防止尸身腐化的隔冰层所导致的现象。
而他现在再回想起来,就能非常清晰地确认,那股寒气是从他哥身体内部散发出来的,根本不是由外在的隔冰层所导致。
还有……那个女夏国的神秘老人,当时他哥出事的时候也在现场,所以一定是他!一定是他救了他哥!
他哥其实根本没有死,他哥很可能还活着!
想到这,童子蒙激动地冲出师父的厢房,拿着书去外面找他的师父。
扫地僧见他急冲冲地跑来,问道:“何事如此性急?”
童子蒙把书递给师父,语无伦次道:“书……师父……哪儿来的?”
扫地僧看了眼书的封面,回道:“哦,这本书……说起来这书跟为师之间还有一段奇遇。
一年半前,为师曾遇到过一个下巴长着肉瘤的病人,那病人的肉瘤很是奇怪,一年比一年见长,起初本来只有指头大小,后来竟有拳头那般大。为师通过金针术帮他治疗,但效果却始终不大理想。
就在为师束手无策之际,突然来了一位穿着奇装异服的老者,他说他可以通过意念之术将那肉瘤迅速割掉,当时没人相信他的话,也包括为师我。
老者淡笑不语,口中念念有词,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念的是什么?只见那病人突然像被他操控了一般,他让做什么那病人就照着做什么。病人在他的操控下,躺倒在床上,然后他跟为师借了一把剔骨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那肉瘤割掉,然后又用手指按住出血口,不一会儿那血便被止住了。
当他停止了口中的念念有词后,病人的神识逐渐恢复了清明,却对刚才所发生之事全不记得了,甚至连一丁点印象都没有。若不是有那团肉瘤作证,估计大家都会以为刚才所发生的一切是在做梦。
后来老者要走,为师赶紧跟着追了出去,问他这是什么神奇的医术,说想跟他讨教一二。那老者便送了为师这本书,说是谢谢为师刚才借给他剔骨刀一用,然后老者就匆匆离开了。”
童子蒙越听越激动,忙对扫地僧比划道:“师父,那老者是不是大概有这么高?眼窝很深,鼻子有点像鹰钩鼻,满头卷曲的白发,一脸的白色络腮胡须?衣服颜色是黑色,但像用黑色布匹缠绕而成,看起来有些神秘?”
扫地僧点头,“没错,就是他,难道……你也见过他?”
童子蒙用力点点头,突然很想哭,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嘴裂得老大地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哭了笑了好一会儿,他的心情才终于平复了一些,随即他便双膝跪地,给扫地僧磕了三个大大的响头,“师父,您老人家一定是佛祖派来徒儿身边的活菩萨,二十年前您救了徒儿一命,今日您再救徒儿一命,您的大恩大德,徒儿这辈子没齿难忘!”
“子蒙,快起来,你这孩子,突然这是怎么了?”扫地僧伸手去扶童子蒙。
童子蒙起身,对扫地僧道:“师父,徒儿明日不剃度了,徒儿今日便要离开。
您说的没错,徒儿既回来了又没回来,这里不是徒儿的最后归处,徒儿要重新出发,去寻找属于徒儿自己的家。
等将来徒儿彻底稳定下来后,再带着家人一起回来看您老人家!”
扫地僧欣慰地点头,“去吧去吧,去你任何想去的地方,过你任何想过的日子,不用记挂为师。
佛说,不可有太多牵挂,有太多牵挂就会放不下,放不下就会有诸多痛苦。
所以,你只要过好你自己的日子,为师就心满意足矣……”
“谢谢,谢谢师父……那徒儿,现在就要跟师父道别了……”童子蒙恋恋不舍地看着眼前这位智慧老人,他不但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阿弥陀佛,一路保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