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于乔和杨桦躺在西屋的炕上,还在惦记卖搓衣板的事儿,差点兴奋的睡不着,还是杨桦给他盖上了被子,拍着他的手背强行哄他睡觉。
不知是谁的心跳仿佛和手背上规律的节奏重合了,一下一下困意渐渐来袭于乔也阖眼睡了。
翌日一早,天都大亮了,于乔被外头叮叮咣咣的声音吵醒揉揉眼睛,迷迷糊糊地推窗一看,院里牛车上已经装的满满当当。
乔母还在招呼于正,让他去灶房把刚蒸好的一锅馒头也装篓子里带上,这下吃的喝的用的都齐全了。
杨桦在牛车旁绑绳子,感受到窗边人的视线,回身望向他,露出个安抚的笑。
于乔惊讶得圆溜溜的眼睛眨也不眨,乔母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乔哥儿,东西我们都收拾好了,这是爹娘给你补得嫁妆,我们给你拿一两银子,还有你哥给的三钱银子。”
一个巴掌大的小布包塞到了于乔怀里,乔母关上窗户隔了外头的声音,拉着他的手细声嘱咐,“一会儿吃了饭就让你哥送你们回去,这钱你收好傍身,若是实在没钱花了再拿出来做家用,有啥事儿你就回家找爹娘,杨家人既然指不上,咱也不去他们那边受气,记得不?”
于家虽说不算富,但陪嫁给这么多也算是村里独一份了,寻常哥儿出嫁彩礼也就三四两银子,若是家底厚的人家也才给个七两八两的,光嫁妆就这么多,也是于家爹娘心疼儿子。
“娘,这......我和杨桦有银子,这钱你们留着吧。”于乔攥着布包想往外推,手被按得严实。
乔母拉着他的手拍拍手背,柔声说,“咱家有吃有喝,你哥若是娶媳妇也够呢,你俩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这些银子你就安心收着,再不要,娘可要生气了。”
“欸,谢谢爹娘,替我谢谢大哥。”
“走吧,去吃饭,吃了饭你们再回去,你不是爱吃那炒鸡蛋吗,娘给你装了五十个鸡蛋,咱家这几只老母鸡下得蛋啊我都给你攒着呢。”
要不是于乔说要回杨柳村卖搓衣板去,乔母非得留人多住几日,既然有事儿要忙,晌午后也不耽搁了,于正赶着借来的牛车拉着人上路了。
到家时正是天最热的时候,把一车的东西搬进屋几人都出了汗,于乔家里没啥招待客人的,好在于正也不客气,屋里屋外转了一圈,看了看弟弟家的房子,喝了一大瓢凉水解了渴就要回程,小两口留人吃饭愣是没留住,嚷着要回去干活儿呢。
于正走后于乔也不闲着,回屋就收拾东西。
除了那几包衣裳是他们的,其余的都是爹娘给带回来的。
正在篮子里叽叽喳喳的一窝小鸡仔,背篓里的馒头干粮还有鸡蛋,还有两篮子菜园子里摘的菜,柿子辣椒茄子还有两捆翠绿的小葱,一坛子腌的酸萝卜,两兜子干蘑菇,一坛用盐卤的鲜蘑菇,还有些山上的野菜野果,零零散散的快把屋地堆满了。
于乔心道他娘真是快把家里存的都搬过来了,蹲在一旁撑着下巴笑,“桦哥,咱们家得搭个鸡窝了,这几只鸡仔我要好好养着,秋天就能下蛋了。”
“我这就去搭,原本东边栅栏下就是个塌了的鸡窝,正好咱家还有旧席子,都能用得上。”
杨桦去外头忙活,于乔在屋里规整这些东西,两人动作快,不到半个时辰,屋里屋外都收拾完了。
鸡架不大不小正好能容得下这十只鸡仔,见小鸡仔们都仰着头张嘴叫,于乔赶紧剁碎了点野菜和上一点苞米面做了鸡食先喂鸡,又端了一盆水放到鸡窝里,有吃有喝鸡仔们吃饱了都团在一起在阴凉下睡了。
毛绒绒黄灿灿的一团看着别提多可爱了,于乔情不自禁夸,“桦哥你快来看,它们好可爱。”
杨桦抬手指尖蹭蹭于乔额角的汗,看着他笑弯了的眼睛,也跟着点头,对他说,“都很可爱。”
家里的活儿干完于乔惦记正事儿,带着银子拉着杨桦就去了王木匠家。
五十个搓衣板已经摆在院子里的案台上了,王木匠的老爹也在,看到杨桦进了院子在台子上磕了下烟杆儿打趣道,“你小子好些日子不见了,原来是琢磨要做买卖了。”
“王老伯,这是我家小乔的主意,想着试试看,赚点家用。”
“哎呦,你们岁数小脑子活泛,干啥都能成,大郎都把东西做好了,你们赶紧拿回去吧。”
察觉到两口子也急着,王老爹也不寒暄了,借给他们一个小板车,王木匠收了于乔的银子帮忙把搓衣板装上车,看着两人直奔河边去了。
下午日头没那么毒了,妇人们也都出来洗衣裳了,那个年轻夫郎也在河边正和旁人念叨,“杨桦的夫郎不说做了搓衣板吗,这几日咋没消息呢,我还等着呢。”
“都听你们说,那东西到底啥样啊,我也怪想看呢。”
一旁一个老妇人抬头的瞬间看到杨桦和于乔正往这边来,赶紧指着那边提醒大家伙儿快看,“那小板车上推的是不是那东西,真做出来了。”
大家伙儿立时放下棒槌围了过去。
“乔哥儿,我上次试过了,早都定了啊,我要买俩,给我嫂子也买一个。”一个婶子掏出兜里的铜板数着,“一个多少钱?”
还未等于乔说话,大家伙纷纷掏钱,倒像是有备而来,就在这河边等着呢。
于乔,“咱们都是乡亲,也不要高价,十五文一个,和棒槌价钱差不多,没试过的可以现在试试,好用再买。”
“我不用试,我也要两个,等我回娘家时候给我娘带回去一个。”
“乔哥儿我这就回家去拿钱,千万要给我留两个啊!”
“哎呦,真不贵,棒槌还十二文呢,这东西我试了是真好使,我也买一个!”
活了这么大于乔和杨桦还是头一回见识到这样的买卖,卖家都不用开口吆喝,底下人就等着排队付钱了。
第一回做买卖,于乔还有些手忙脚乱,两人的左右手倒不过来,一会儿攥着铜板一会儿去拿搓衣板,乔哥儿白皙的额头上很快沁出了汗珠。
“你来收钱,我给大家拿搓衣板。”
杨桦温声安排,把手里的铜板都塞给于乔,自己站到了队伍的前头,看准了人付过钱后就递过去一个搓衣板。
河边妇人们吵吵嚷嚷的,人越聚越多,有给自己买的,有给嫂子妹妹带的,村里屠户的夫郎家底殷实,竟一口气买了五个,说是要送人。
还有些不着急买,都去拿着那块试用的板子先洗几件衣裳看看效果,有的买了直接就到河边接着洗衣裳,立马用上了。
“你们可别围着看我洗了,十多文钱东西还用得着和家里男人商量啊,衣裳都是咱们洗,自然咱们说了算,赶紧去买一个吧,一会儿可卖没了。”屠户夫郎笑着撵人去花钱,本来还觉得棒槌也能将就用还犹犹豫豫的几个妇人一咬牙也一人买了一块。
不为别的,就凭它有两个手都能用上不用一个劲儿的抡一只胳膊的好处,就得买一块儿。
在河边待了半个时辰,五十块搓衣板卖得就剩了八块,竟然卖出去四十多块,完全在预料之外。
这杨柳村的人还挺大方,河边只有二十多个人就买了这么多,整个村几百口人,肯定还存在一些潜在顾客。
刚才从王木匠家直奔河边,两人啥也没准备,连装钱的钱袋子也没有,这会儿于乔双手扯住短褂的下摆,兜住了这些铜板,但是手就被限制住了。
汗水顺着额头流到鼻尖,痒痒的。
于乔不方便动手只好小声儿唤杨桦,“桦哥帮我擦擦汗吧,脸上好痒。”
杨桦侧头就看着小夫郎噤着鼻子,红润的嘴唇也在努力撅起试图挤掉鼻尖上的汗滴,一副滑稽可怜的模样,
“好了,我帮你。”杨桦大手掌住他的小脸,右手背轻轻贴贴他的额头鼻子和鬓角,晶莹的汗珠散了,留下淡淡的红印子。
“我下次得准备个帕子了,真的好热。”于乔嘟囔了一句。
身边围着的人买完搓衣板都散了,于乔看着周围确实没人来了,也该准备回去了,他朝河边喊,“谢谢乡亲们照顾我生意,家里有亲戚邻居要买搓衣板的去我家就行了。”
“欸,你这东西才是照顾我们的手和膀子呢,这钱花得也舒坦。”
“是啊,天怪热的,赶紧回去吧,回头我让乡邻去你家买去。”
村里人很给面子,小买卖收获了开门红,于乔也开心,“桦哥推上板车,咱们赶紧回家。”语毕攥紧了衣裳转身就往家走。
杨桦看着小跑在前头的身影,嘴角上扬无声地笑了。
第一批货成功卖出去,趁现在知道的人少,于乔想赶紧赚快钱,还板车的时候又去找王木匠订了一百块搓衣板,打算分给货郎一些,再拿去娘家青山村卖一些,若是生意还不错,就去镇上大集支个摊子。
刚拉走五十块又定了一百块,王木匠眉头一拧,诧异道,“这么快就都卖光了,你俩真厉害啊!”
“多亏了王师傅手艺好,东西好用才值这个价。”于乔说了几句客套话,这回没付定钱,直接付了七钱银子,约好明日下午先取一半,剩下的后天下午交货。
回家后于乔坐在炕上开始数铜板,四十二块搓衣板卖了六百三十文,成本是二百九十四文,这么一下午就赚了三百三十六文,还真是快。
说到底也是王木匠平日里活儿多生意好,看不上他这个小买卖,他家里又没人出去摆摊,要不然木匠家自产自销了,于乔这个中间商怎么赚差价。
既然有机会那就快赚一笔,于乔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心里也急,问杨桦,“桦哥听小东说咱们村里那个货郎年纪不大,嘴上功夫却不小,去别的村子卖货就他赚的最多,我想着把他叫过来咱们也和他谈笔买卖,让他帮咱们卖货,虽然利分得少了但咱们也算不不出力就能拿钱,也省心,你说咋样?”
[撒花][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卖搓衣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