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完成,李承平看阿妈情绪不大对,也没多说话只默默的陪着站了一会,
等到阿妈的情绪缓和了过来,才转身回灶房把两人的饭菜和饭碗都端上桌。
没急着盛饭,先来一碗醇厚的猪骨野山药汤。
给阿妈舀了一大块骨头,故作期待的姿态追问:“阿妈,快尝尝我做的怎么样?”
黄秀玉回神,对着没掩饰完担忧神色的李承平笑笑,抿了一大口。
“好喝。”
学着李承平的样子也竖起一个大拇指,表示所言不虚。
是真的很好喝。
骨头已经熬出骨油,奶白色的骨汤混合野山药的甘甜,肉香植物清香浑然一体,不输自己以前吃过的任何酒席大菜。
此时夜色已经降下,两个人敞着大门,就着最后一点浅薄的暮色吃完了两个月来最丰盛的一餐。
黄秀玉挎上一个竹篮,把灯盏馍一份份放好。
李承平拿上清洗好的小叔公家的木桶,计划先从小叔公家开始送节礼。
一家家的走,间息的还要坐着聊会天。
等到全部走一圈时间就差不多了,就可以相携一起往张家井去参加请仙姑仪式。
黄秀玉还特地让李承平背了两张小竹凳。
***
张队长住在村头东方位对岭的那边半山腰,需要跨过一个下凹坎脚,再走过几块旱田。因为没有照明设备,两个人走得缓慢。
幸而月色明亮,走走停停,爬上这边的陡坡就能看到零零星星的人家了。
但总体来说,这边山腰的人气是比不上大队部附近的。
可惜两个人来得晚了些,张队长已经不在家里了,大门紧闭着,屋内也没有半点亮光。
“可能已经去准备请仙姑仪式了。”
黄秀玉把包好的灯盏馍挂到门梁下,这里位置够高能防止野猫老鼠偷食,等张队长回来也能一眼就看到。
从张队长家里出来,黄秀玉看着安静得像个鹌鹑的李承平无奈不已。
“这么大个大小伙,你至于吗?”
李承平心想,至于,特别至于。
只要一想到张队长那横眼训人的模样,就感觉像是被曾经高中的教导主任抓住了把柄。
那是个不苟一笑的严肃顽固老头,李承平曾经被罚过绕着操场跑道跑了一个早读课的步,至今想起来就胆颤。
黄秀玉正想再逗一下像见到猫的老鼠一样的李承平,预感不妙的李承平就先眼尖的看到了前方的张婶。
付芬兰拿了一个手电筒,这可不得了,这是村里独一份的难得物件。
正拿着手电筒得意呢,就被从后面窜出来的李承平吓了一跳。
“哪个狗什……”
把手电筒的光往来人脸上扫,才发现是李承平。
“哎呀,你个小子,吓你婶干什么!”
付芬兰没好气的用力拍了下李承平的手臂,差点没吓出好歹。
“哎,哎。张婶,我哪知道,我看你前面这么亮眼没想那么多嘛。”
“怪我怪我,我帮你拿东西。”
李承平接过付芬兰手上的长板凳,好奇的看着张婶手里的手电筒。
第一次见这老式的手电筒,手柄特别长,灯光其实不算很亮,但是对比借月色照明的母子俩,可就强多了。
心痒痒的想拿过来看看,但是不好意思开口。
看着逃窜出去的儿子,黄秀玉在心里暗笑,真就一窸窸窣窣的老鼠样,跑得真快。
李承平挨着张婶另一边走,拒绝与想看自己笑话的阿妈有任何眼神交流。
黄秀玉快步走上前,问付芬兰:“你怎么一个人呢?”
“他们早早就去给队长帮忙了,我走到一半才想起忘记拿凳子。”
“你们怎么从那边过来?”
“想着顺路给张队长送点吃的,没想到他已经去忙了。”
“哎,是这样。张队长闲不住。”
两位阿妈并排着说起小话,李承平干脆走在后面当起“拎包小弟”。
一路上路过的人家都已经是黑灯瞎火。
一队选择在张家井旁边的老桂花树下举行仪式,二队没能抢过一队,只得退而求其次地选在了大队进村路口的桂花树下。
八月十五,正是桂花十里飘香的季节,选择桂花树也是契合了月桂传说故事。
八月十五的传说故事里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兔捣药”几个最为广泛流传。
而本地也有独属于本地的月桂传说。
据传在清朝期间,一外乡人来到此处讨生活,偶然得知本地人迷信神灵,于是在回乡时从家乡的陈大仙庙里装了一袋香灰回到本地。在村头路边的空地上建了一个小小的庙宇,写上陈大仙的灵位牌,自己敬奉起来,还不时地向村民宣扬陈大仙的灵显。
此庙宇可求医治病、保福寿、保平安。
外乡人会草药方,常给来试着求神的人治病,多数治疗有效,于是庙宇香火逐渐旺盛了起来。
从此他不再到处讨生活,开始依靠庙宇为生,只是可惜没几年这人死掉了。
本地的村民和财主为这座大仙庙捐资建立了一座更雄伟的大庙,重新树立了灵位牌。
重新建立的庙宇,有一颗曾经这位外乡人亲手种下的桂花树,人们为纪念这一位外乡而来却一直为本地人治病救人的最初庙首,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在桂花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
这个传说故事就和习俗一起流传到了现在。
不过可惜的是,这座寄托人们无数祈愿经历无数岁月的桂花树,在前几年的时候随着庙宇一起被损毁了。
“啊?”
李承平正听得入神,还想问这座庙宇在哪里,就听到了这急转直下的结局。
不是?
这也行?
这是烂尾!差评!
李承平气愤不已,缠着两位阿妈求问到底是谁这么离谱把好好一座庙毁了的?
黄秀玉和付芬兰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以已经到目的地为由,岔开了话题拒绝回答。
李承平遍问不得解,气得把凳子递给两个阿妈转身就走,决定自己去找答案。
***
想法很好,但是实施有点小困难。
虽然已经和大部分社员都有了些面子情,但是李承平一时还真找不到一个能聊这个话题的人。
因为李承平刚刚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思维陷入了误区。
后世大众熟知的轰轰烈烈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是红袖章始起至那十年的“破四旧”运动,但可以从中深想一下gj层面的态度,应是从始而终的。
至少是从建国到改开这段时间,对这件事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既然良口已经出现了拆除庙宇的行为,并且阿妈两个人都忌讳莫深不想深谈,那就说明这件事是过了明路,而明面上社员根本无力阻止。
自己是以后世的思维来想这件事,所以才愤愤不平,但这件事还真不能在明面上谈论。
李承平冷静了下来,又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
“干什么呢你小子,大家都在开心,就你在这唉声叹气的。”
李承平被突然从身后探出来的头吓了一跳,差点就把板凳挥出去了。
幸好在一刹那察觉来的是个人,才赶紧止住自己的动作防止了一场意外流血事件。
一瞬间就共情了刚刚张婶被吓一跳的心情,人吓人,真的吓死人。
**见李承平反应这么大也吓了一跳,见李承平一个后撤没站稳赶紧拉住往一旁栽倒的李承平。
“干什么坏事了你?”至于吓成这样嘛。
“你才是,是不是故意想吓死我你好继承我的灯盏馍!赶紧赔我精神损失费。”
**没好气的白了李承平一眼:“呸。什么什么费,一分钱你也别想拿。”
“赶紧把灯盏馍交出来,不然我还要告你敲诈!”
两个推推搡搡交手好几招,最后以李承平的灯盏馍被抢走,**被追着挨了好几拳为结算画面。
“行了啊你们俩。”
张树把两人赶到两家人的位置,告诫他们两个今晚老实点,等下要是不小心冲撞了仙姑碍了两个阿妈的眼就等着挨骂吧。
两个凑到一起加起来心理年龄还不足三岁的大小伙,只得互相冷哼了一声暂时休战。
张树看一旁捧着一个小篮子的向盼有点担忧的神色。
“别理他们两个,吵不到两分钟就和好了。”
果然,等向盼再看过去,两个人又把头凑在一起窸窸嗦嗦的讲小话了,还不时发出怪异的笑声。
张树把凳子移向向盼,把**抢来的灯盏馍递了一个给她。
向盼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吃吧,你不是喜欢吗。”
向盼腼腆地一笑,接了过来斯斯文文地咬了一口。
张树转过头看向正在升起火把的社员,正想过去帮忙,还没站起身就感觉袖口被拉住了。
回过头的一瞬间,嘴唇上就感受到了柔软的触感。下意识的张了张嘴,才发现是半个灯盏馍。
两个人在明明暗暗的火光中对视上,都不约而同笑了出来。
“咦,恋爱的酸臭味。”
李承平注意到小夫妻两个黏黏糊糊的拉丝眼神,赶紧示意**看过去。
**扭头看了一眼就回了头,还轻哼一声表示没意思。
“有什么好看,我都看腻了。”
李承平无语凝噎,你个钢铁直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