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筝不是个会很客气的主,客气过了便过了,张妈引二人到楼上房间,程筝便从了。周怀良披一件硬挺的大氅进书房去,周太太回一下头,嘱咐他几句夜深当心着凉。
吊灯悬在曲型楼梯上方,水晶坠子在铺陈的木板上垂下坑洞般的影子,锤窗的夜风也静了,张妈拎来烧着炭的瓦盆,放置在离床一尺的距离,将窗上帘子下了下来,道:“客房平日没人住,没烧过火,小姐怕冷的话我再拿个水袋子来。”
“还好。”程筝脱下鞋,盘着双腿坐在塌上,压低声音询问,“太太睡下了么?”
“在良少爷屋里歇下了,电灯都揿灭了。”张妈说,“估计也歇不到好久,早晨有客要来。”
程筝问:“哪里的客?”
张妈一面呵欠一面道:“南津大学的新任校长元先生,想要请良少爷去学校里说一回演讲。”
南津大学……程筝兀自琢磨少时,随后盈盈笑道:“张妈也快去休息罢,今夜叨扰了。”
“不当事,那我下楼回屋了。”
二日一早,程筝还躺在床上,垂下的黄色纱帘将她全然没进去,天光亮起一半,床边的火盆已然烧灭了,她听见楼下窸窸窣窣的动静传来,一位是张妈,另一位的声口听上去不似良少爷,恐怕就是那位元校长。
“元先生,良少爷在会客室候着您呢。”张妈轻口道。
踏在木地板上的“吱呀”声慢慢挪远,元校长进了会客室,她便什么都听不着了。
约莫再两小时过后,天全然亮了,张妈刚送走元校长,周太太披一件厚呢子披肩,将手搭在楼梯扶手上,向下问张妈:“这样早就请了客人?”
张妈道:“良少爷紧着出门,只能约在这个时间。”
周太太静片刻,又埋怨地催请:“我来得急,皮箱里没装几件冬衣,不料冷得这样快,张妈落闲时去买几件冬衣来,要厚的,样式别要太土。”
“晓得了。”张妈应下,上午便去了,说中午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毕竟昨日良少爷放了她的假,将屋子挪出来给程小姐住。
程筝姗姗迟迟下楼,洗漱时被管子里的水冻得牙颤,跟石榴似的将要一粒一粒剥脱下来,摔进那搪瓷脸盆里。
此时周太太已坐在大厅软沙发里,膝上盖一条厚的羊毛毯子,举着听筒将昨晚上那些对周老爷的埋怨原话再复述给不同的太太们听,讲得好不愤然。
桌上倒扣住几根张妈早晨煎好的大饼油条,还温着,两份,周太太应是已经用过了,周怀良刚跟元校长谈完事,应该还未来得及吃早饭,程筝想了想,假装顺手端上去给他。
“叩叩”敲几下门,里头道一声“进”,程筝端着盘子旋身进去,周怀良点了一夜灯,眼皮疲惫地垂坠着,俄而从纸页上翻上来,溜她一眼又敛回。
“张妈呢,怎叫你端上来的?”他沙哑着喉咙说,肩上挂着半截外衣,几将滑在地上去了,程筝提醒一句,他便向上拎了拎。
程筝将盘子搁在桌边,回话:“张妈出门买过冬的衣服了,看样子太太铁了心要在这里过冬。”
周怀良翻过一页,“程小姐说是因着谁?”
“这怎地怪在我头上?分明是你爸爸刻意这样闹,想叫两个女人掐起架来,倒把自己当成指点江山平衡朝廷势力的皇帝老爷了。”
他拨过来一份晨报盖在批文上挡住,硕大的身躯向后倚去,深邃的眼睛只钉向她,“他再不成,你不也得嫁去?”
搁在沙发椅扶手上绷起根根青色经络的手指缓缓敲击几下,周怀良缓声道:“还是说你还有别的好算计?”
“良少爷将我当作诸葛亮么?哪里有那么多算计。”
“不算计,何必殷勤端早餐进我书房,弯弯绕绕讲这许多话。”
“良少爷不喜循序渐进么?好罢,我今儿早晨听见楼下讲话,说是哪个大学的校长请您去做演讲呢。”
周怀良静候她的下文,见程筝从黛色袴袄的上衣口袋里捻出一张方块纸出来,摊开来推至他眼皮底下。
“我在香港偶然结识一位姓陈的先生,他托我求一封大学的聘书,于良少爷而言应该不很难。”
周怀良将那张纸拿起来,里头是一串钢笔写的蹭晕了墨的地址,香港那边的。
“是容易,但你同我的关系好到可以随意叫我帮衬了么?”
程筝笔直站在他面前,细细长长的影子从书案打了个折,落在他搭在扶手的指头上,“这位陈先生当时被住在香港的英国人打碎了镜片,满脸是血,他慌慌张张从口袋里掏本子给我留地址时,我瞧见那巴掌大的本子上,密密麻麻排的是文化戏的剧本,他是恨外国人的。”
“恨外国人的人有许多,街上日日都有举大旗游行的。”周怀良饶有兴趣地开口,候着她又有怎样的好理由。
程筝说:“可是有志回内地报国的文化青年却少,良少爷昨晚上说时局变得快,于是大家都往香港跑,船票都订不到一张,有人想从香港回内地,有抱负、想实现抱负,能帮,为何不帮?他打的文化仗,与良少爷打的仗,有什么区别么?”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仿佛与旁人很不一样的坚定,叫周怀良又是一怔,盯她许久,觉出些少见的傲然来。
他又看向自己臂膊上左右晃荡的影子,影子的发尾尖恰好落在他指尖上,周怀良将那方形的纸折好,塞进晨报下面同批文放在一起。
“有大志的栋才我自然乐于接受,可我不白帮人。”周怀良重新执起钢笔,将要落笔时倏地定一瞬身,“我的秘书这几日风寒告假,程小姐这样有仁心,住在这几日便替下我秘书的职务,替我收发文件,送来我的书房内。”
“你不怕我将你们军中机要窃了去?”程筝纳罕。
“是应该怕一怕,先前不还装不识字么,这会子讲陈先生、文化仗,侃侃而谈叫人佩服,就不怕露馅了?”
“我的确识字,所以当不起良少爷的秘书。”
“你的话总有许多,叫你做便做,我都无甚好担心的,你替我担心什么?真有重要文件也经不得你的手。”
“良少爷既这样说,我便无甚好讲的了。”程筝拧眉道,“我是一窍不通乡巴佬,假使出了差错,也别要赖在我头上。”
可真是掉进周家人的陷阱里了。
张妈在回乡前去街上时装店里买来几件成品棉衣,软篷篷的,领口袖口绣着一圈雪白的兔毛,但周太太很是嫌弃,嫌这颜色太过俏皮,不适宜她这老妇人穿,多日搁置在柜子里,直到冷极了才拿出来勉强套上。
程筝颇奇怪:“四十多哪里算老妇人?”
周太太睨她,冷哼一声:“不同你们这些年青人讲。”
“太太是老妇人,那我也算不得年青人,我是半个老妇人。”程筝嬉皮笑脸,周太太半嗔半怒,用衣服扔她,说程筝是给点染料就开起染坊来了。
虽然面上佯装责怪,心里却委实舒坦很多,连带着也不那么嫌程筝讨厌了,比起先前的泾渭分明,心中还升起一些喜爱来,毕竟周公馆里只有三个少爷,没有多少年轻女孩子,周太太也没能生出个女孩子来,难免是有些遗憾的。
只是这样活灵活现的小丫头竟要嫁给周峥那个老烟鬼,不免叫人扼腕叹息。
年关都将至了,天津越发冷了起来,趁这当,程筝去楼上房间里换上了厚的兔毛大衣,因着是成品衣裳,并不按着她的身量缝的,长了许多,衣摆恰恰垂在脚踝,底下是一筒棕色牛皮靴,像法租区那群戴高帽子的外国太太的扮样。
张妈已经回家,周怀良用完早饭就出了门,家里只剩她和周太太,临近傍晚时,电铃响了,周太太不叫她开门,说估计是周峥派来劝她们回去的。
二人不作声,兀地听见王发在外头喊:“太太,程小姐,我是王发!”
依旧静着,王发便“嗳呦”一声,似是回了身,声音弱下去:“鹤少爷,程小姐许是出门了?”
程筝站起来,手拎上门把,回头对周太太说:“是鹤少爷,应该不是老爷派来的。”
“周怀鹤还不是那老东西的儿子,为何他就不可能是老爷派来的?”
“他——”程筝结舌,道不明其中缘故,“应该不是罢?”
王发听着动静,重新揿门铃:“我听见有人讲话了!太太!我是来找程小姐出门的,不是老爷叫来的说客!”
周太太允声:“开罢。”
程筝将门拉开一条缝,门前仅有王发一人,漆色阑干门外停着辆汽车,汽车垂着帘子,看不清。
“找我出门?”
王发向后望了周太太一望,干干地道:“是……唔,是孙家大少发来的帖子,鹤少爷也收了帖子,我便驱车送你们一道去罢。”
周太太狐疑:“孙家?孙立那厮给她发帖子作甚?”
王发眼珠飘来飘去:“我也不大清楚,许是想见见周家新姨太太罢。”
为了证实自己并未说谎,他拿出请帖给周太太看:“太太看,今日舞会的帖子,写的确是程小姐大名。”
周太太看程筝一眼,摆摆手:“当心着点,要是又把人送到周公馆主卧床上,我准回去跟周峥闹个没完!”
“将心吃进肚子里罢!”王发承诺着。
于是程筝便裹着那件新披肩,踩着小牛皮靴子进到车里去了。
她并不傻,听见孙家请她,便知这其中准有周怀鹤的手笔,甫一坐上去,便发起问来:“不是刚将钱投给孙家底下的信托公司么?突然拉上我,是款子出了甚么问题?”
车内极安静,掉根针都能吵得耳朵疼一般的缄默,程筝十分莫名,拧过脑袋,见周怀鹤挤在另一头的车窗边上,从白色蕾丝纱帘里垂下来一点光,落在他捏着的报纸上头,印出几个时事新闻来。
广和洋行开户有礼、德昌洋货铺门口吊死了人、华茂鞋铺库房失窃等等事。
周怀鹤如同没听见她讲话,冷淡地垂着眼皮,他的皮像那白色车帘一样是透的,脖子上围着条浅灰色的针织围巾,将瘦出来的下巴尖埋进去,若有似无地弱弱地咳嗽。
程筝问他:“你又生病了么?”
又一页报纸翻过去,周怀鹤将头偏得更甚,她只能瞧见一半再一半的脸了。
“王发,鹤少爷究竟是什么意思?”频繁热脸贴冷屁股,纵使她平日十分好相与,也起了一些火气。
周怀鹤黑黑的睫毛还是垂下的,落在报纸上,有没有真的看进去就无人可知了。
“我不去了。”程筝作势要下车,“我这些日都不住在公馆里,不知何处惹恼了你。”
王发急口拦住:“等等!程小姐,今晚孙家大少办的舞会是邀了你的,这事不好耽搁。”
“他邀我作甚?”程筝停住手。
“鹤少爷前段时间同他将事项谈妥,孙少爷想要合股,但秦三小姐不在天津,只有你做代表去签字了,这名额鹤少爷费了好些口舌才要来,大家并不识得你的身份,是作为鹤少爷的女伴同去的。”
程筝向旁边觑过去一眼:“他为何自己不跟我讲?”
“鹤少爷大抵有些闷着了罢。”王发讪讪道,毕竟程小姐离开了这几日,一封消息也没传过,再见面已是一副乐不思蜀的模样,恐怕鹤少爷认为这人早没良心,忘记了他们在香港的盟约,觉着遭到背叛了。
周怀鹤抬眼皮钉他一眼,嫌他多嘴多舌,冷声唤:“王发,开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