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雨生去微博去搜了张尧黎说的“南园校韵”,发现它还算得上学校“网红”。
这几天也一直有在发一些预告,拍的是工作室一角和学校的景。
十一结束的第二天,账号发布了新博文。
【南园校韵: “圆满毕竟不一定是故事 所以我在等待你的回应”
全新单曲《时光吟诵》上线,希望未来你我都能不负韶华!
(上面是官方文案,接下来是账号管理员的内心)
首先@南蓟大学官方,看看你的莘莘学子都在干什么!接下来,恭喜两位新成员顺利出道,历经几个月,这首全部由社团成员制作的《时光吟诵》今天正式上线了~
(接下来还是官方给的文案)
……
作词:程雨生@雨生百谷Rain
作曲:戚夏@栖霞栖庭
演唱:池玗@满船清梦
……】
名单一长串,程雨生粗略地扫了眼一下注意到了演唱,不会是那个池玗吧……
[C:演唱者是什么情况……?]
[唐棣:嗯?哦对,你应该没见过,等他回来可以认识,他人嘴甜,对着我们一口一个哥哥姐姐的~]
程雨生只记得池玗迷之嘲讽的表情。
算了,人家唱得本来就很好,而且他俩要说起来也不算有过节,自己也马上要搬出去了,莫名其妙闹什么。
程雨生转发了歌曲并且对着名单在评论区挨个盖楼感谢,除了池玗。
结尾又发了句:第四年,幸识。
没带任何人名,藏在角落里又暴/露于大众前,不过还是让张尧黎注意到了。
[棠棣:什么“第四年”,谁?]
[C:目前是前男友]
[棠棣:!!!我竟然没看出来 ,泥小汁]
程雨生看看时间,快下午七点半,他便拿上个笔记本往会议室跑了。
*
乡村的夜很静,四周也只有零星几盏灯。
冉时坐在板凳上给面前的小女孩梳理好头发,小心地戳了戳她的脸,“好了,很漂亮。”
女人从厨房走出,笑道:“笙,你再夸两句,她就每天都要你梳头了哦。”
腿上突然有了重力,小女孩一把趴了上去,仰着头看他。
冉时失笑道:“没关系,她的要求我一定不会拒绝。”
女人是他的房东小林太太,或者说一个热心肠的阿姨。
冉时租住的是这家人二楼的一间房,平时免不了和母子俩打照面,因为很多生活问题没少受她照顾。
试探性揉了揉女孩的头,见她没有大的反应,冉时松了口气,“该休息了,小朋友可不能睡太晚。”
从楼下离开,冉时略微疲惫地回到自己房间。
这么久了,他一点都不适应周围的所有。
夜里安静到只有虫鸣的环境,不知道为什么对自己颇有好感的自闭症小孩,以及睡不着的每个晚上,记忆开闸一样席卷着他。
思考良久,冉时用手机下载微博注册新账号,开头推荐就一键关注,然后直接搜索程雨生的昵称。
熟悉的头像和名字,这让夜里本就纷繁的情绪更加难以言说。
程雨生这半年没再发过新的博文,今天倒是转发了一条。
点进去一看,竟然还是学校音乐社团。程雨生不加社团,唱歌也属于“天外音”,冉时想不通他转这个的原因。
往下划,他看到了作词那一栏“程雨生”的名字。
作词吗……还真没想到他会这个。
冉时毫不犹豫地下载这首歌放着,一边听一边翻评论,程雨生那条被顶成了热评,一连串都是感谢名单。
因为不认识那些人,冉时本来想退出去的,突然又看到一条回复:什么“第四年”,谁?
指尖一颤,说起来,他和程雨生就认识了四年。
继续划,冉时又看到了“前男友”。
是这样,但是他还是有点难受。
明明是自己单方面地离开,后果很早就决定接受了,他哪来资格去难过?
而且自己现在在程雨生那边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了,他现在要让“刘笙”活着,所以这和他无关。
歌还在小声播放,结尾的念白敲打着躁动的心。
冉时焦躁地洗脑自己,手还是在翻评论区。
反反复复好几遍发现程雨生唯独没有感谢演唱者,按说演唱还是比较核心的,不至于会忘吧?
反正也无事可做,冉时便点进那个人的主页。
“满船清梦……还挺文艺。”
这是个新号,头像是默认的,动态只有转发的那条以及几天前的一条。
【满船清梦:飞来飞去好几天,谁来比|[图片]】
是一张合照,合照的人冉时认得。
左边杨桦,右边池玗。
高中时,他调查出冉纤和一个叫杨桦的人有过联系,准确说是杨桦单方面跟她有关联,不过更多是和凌心。
但是查到这却混乱无比。
冉纤死前死后,杨桦给凌心都断断续续转过数额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钱,但没过多久他就没了消息。
这个人就像凭空消失了,几年后,杨桦又突然出现,但之前的人好像和他年龄对不上。
冉时想过很多办法靠近杨桦,但有天总在他身边的池玗告诉他,你找错人了。
好不容易找到的人,冉时当然不会轻易放弃,结果他根本没法继续查了。
池玗年纪不大,长相也极具欺骗性,但敢做的事很多。
这事就这么告一段落,冉时后来也渐渐忘了这个人。之后刘笙说,这个人虽然和杨桦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不是他认识的。
那他为什么变成了“杨桦”?自己要找的又是谁?
冉时盯着图片看了好久,这个人,和自己当时得到的照片几乎看不出区别,硬要说的话,他没笑。
不想了,冉纤的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退出账号主页,冉时对着那一长串文字里的“作词”沉思。
歌曲随机到了下一首,《时光吟诵》的调子还在脑子里回放,冉时索性又倒回去调成循环播放。
听得多了,冉时发现歌词就是一则故事,两个不能理解对方的人在一起了,磕磕绊绊到最后还是没抓稳对方。
一字一句和过往通通对应,故事的主角也不是别人。
眼眶发酸,冉时只能在心里告诫自己,没事的,一首歌而已,听听也就睡着了。
他躺在床上只觉得枕头变得潮乎乎的,咸涩的泪水没止住。
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多久,手机一声振动后声音消失。
冉时伸手拿到旁边的药盒,摸黑倒出一些干咽了。
醒来已经日上三竿。
身上关节好像都酸痛着,冉时睁着眼对着微微透光的窗帘走神。
摸到手机按了好一会儿,他才想起手机早没电了。
放下手机,冉时手搭在眼睛上躺了一会儿,然后才爬起收拾自己。
对着镜子一看,眼睛果然肿了,还泛着红。
他用冷水拍了拍,无济于事,干脆也就这样了。很久没睡好过,哭一次至少神经也算镇静下来了。
打开窗户,微凉的风吹了进来。冉时站在窗边眺望不远处的农田,决定还是出去走走。
简单地泡了点速食吃完,冉时从房间角落里拿出几个月前买的已经落灰的相机,装好后他下了楼。
楼梯是位于墙外的,下楼时会路过一楼的一扇玻璃窗,小女孩站在窗边无所事事地画画,听见冉时的脚步声后,她伸着头贴上玻璃眨了眨眼。
小林太太平时工作不放心,只能将她关在屋里。
冉时弯腰扣了下玻璃窗,温和道:“希真早上好呀。”
希真拍了拍窗,也只是一笑。
虽然冉时总是告诉自己他很烦这个小孩,但每次她对着自己露出笑,他还是感觉到了些温暖。
孑然一身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不熟悉这里的人,饮食和生活习惯,但有这么个人愿意对你,也挺好。
简单问候两句,冉时便背着器材上了路口的巴士。
一小时多过去,冉时发现自己误打误撞到了目的地。
下车能够远远望见富士山,终年积雪让它呈白色,山脚下又是火红的枫林。
他在湖边取出相机看了眼不远处的山,休眠活火山,不知道他在这的两年会不会喷发……
搓了搓冰凉的手又拢着哈了口热气,冉时脑子却没真被这天气冻傻。
他还得回去。
虽说刘笙最后一条消息是无心之举,可冉时现在算是用着他的身份,无论怎么样也得把他那个愿望实现吧。
刘笙这学期应该高二,但冉时不可能就这么跑回去上高中……先不说自己那身份脆弱得很,回去绝对一戳就破,就刘笙的人际圈那关他都过不了。
没办法冉时只能申请休学,打算过个两年多回去直接考试。只是又要回到那儿,他一想就心虚。
沉下心来,冉时专心地摆弄起相机,然后——
他发现自己连案件都分不清。
至于说明书,那玩意儿真有人看吗?
冉时早忘了当时买相机是出于什么心态,但如果知道不是一按成像,他绝对不再看一眼。
花了时间来这里看眼山,挨了趟冻,他佩服自己。
正准备把相机装回去,身后忽然传来一声:“你要走了吗?”
他转头看了眼,是个女生。
冉时并不想搭理人,轻轻“嗯”了声就继续做自己的事。
对方却有点不依不饶,上前拦住他收相机的手,“你等一下。”
事情多,又被相机弄得闹心,现在还来一个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冉时极度无奈且语言系统紊乱,“放手啊……”
对方却惊喜非常,开口就是字正腔圆普通话,“你是中国的呀?”
冉时也有些意外,在外国碰到华人对他来说也不是坏事,抬起头他又看了眼这个女孩,“嗯,再见。”
“你不拍了吗?看你一直在弄,好像也没拍。”
没再搭话,冉时打算赶紧收拾东西离开这个有点自来熟的女孩。
但对方很快又说:“我帮你吧。”
停下手上的动作,冉时还是把相机塞给她,“谢谢,直接拍就好。”
回去的时候近黄昏,冉时拿了几张洗好的照片给了房东,回到自己那屋才找出手机充电,又把照片全部导入。
他想起什么,点进微博给程雨生转发的那条博文点了个赞又关注了他,反正程雨生粉丝不少,也注意不到自己。
他又自己发表了一条,几张富士山的照片,配上两个emoji表情,就像一个分享生活的普通网友。
晚上冉时偶然发现自己那条博文竟然有人评论。
[雨生百谷Rain:好好看,不过看起来好冷]
冉时指尖停在他头像上面,还是决定回复。毕竟网络而已,方方正正的字体看得出什么呢。
[用户781694603:最近一直有雨。]
发完冉时就没再关注了,不过他倒是不太明白程雨生怎么在一堆人里回复了一个和他自己不沾边的帖子。
程雨生退出“用户781694603”的个人主页,这人只有今天刚发的一条内容,关注的人很杂。
“……不是。”
“闭上嘴。”
又是池玗。
程雨生实在不明白这个在社团里人人喜欢得不行的男生,到底是跟自己有什么仇,刚回来又跟自己杠上。
他瞥了眼池玗,对方塞着耳机在写东西,压根没往他这里看。
“明天搬,再见。”
“不送哦。”
相处不下来的人没必要硬去迎合,程雨生一点也不在乎他究竟为什么会单对自己阴阳怪气,转身继续打包行李去了。
莫名地,刚刚看到的几张照片在脑海中闪过。
第二天中午,程雨生将所有东西尽数搬进出租屋。
老实说在这座一线城市租房再便宜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但程雨生觉得正好。
课不多,前几天又确定了他的保研名额,他现在不算太累。
程雨生不愿意“确诊”,可好像也没法反驳,那干脆还是不要有让自己休息的时间了。
下午两点他还要去做家教,结束后刚好抽点时间忙论文。
等待的时间里,程雨生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
现在呢?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却都不知道做了什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