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翠:“奶,怎么了?”
吴奶奶:“猪仔吃得太多了”
正常的猪仔一天喂六次就行了,她们家现在的猪仔,一天得喂上八次。吃八顿猪食,猪仔犹不餍足。
吴雪翠笑,“吃的多不挺好的吗。”
吴奶奶:“就是怕吃太多,它身体受不了。”
“要是有问题,叫医生来看看就行了,别担心。”说到这里,吴雪翠道:“猪仔现在吃的多,最近长了不少肉,这么长下去,不需要到年底,不到半年猪就可以出栏了。”
“长得是很快,怕是真用不到半年就能出栏了。”吴奶奶感叹。她还没养过肉长得这么快的猪。这都多亏了翠翠种的菜。翠翠种的菜,善促食欲。她自己最近经常吃,自己都长了些肉上来。
日色向晚,夜空月牙似一钩儿浅金。檐下皎皎月辉,如莹莹玉梨花。
吴雪翠坐在屋檐下,闲情惬意撸大黄。大黄歪头,瞳仁亮晶晶地蹭蹭她掌心。
旁侧,吴奶奶穿针引线,不疾不徐纳鞋底,须臾困意来袭。
夜阑无梦。天未曙,吴奶奶早早醒来。她立于檐下,力吸园中蔬香,只觉通体舒畅。
近来她胃口好,眠亦甘美,整个人容光焕发的,感觉自己都年轻了起来。小老太一边烧热水,一边不禁吟唱小曲儿。
王大婶也在哼小曲儿,想着自家在县里卖菜有搞头,能赚不少钱,她便不自觉地高兴。
“妈。”身后响起儿子的声音。
“刚子,你咋起这么早?”
“睡够了。”
“妈,我去看翠翠她们起了没,我去买点菜回来做菜粥。”
王大婶欲言又止,踟蹰道:“自己买了吃啊?价钱不便宜,是不是有点泼啦(奢侈)了……”
“嗐。”吴建刚道,“能赚回来。先前预定菜的客人昨晚上给我发消息,说要再预定十斤菜,预定的这些菜钱减去成本,咱都已经赚了六十多块钱了。”
未出摊,光是预定都已经净赚了六十多。听到这话,王大婶目绽精光,“真的?”
“当然是真的。妈,我跟你说,这生意真的很有搞头。要是翠翠家的菜能一直这么好吃,咱把这生意稳住了,一定能赚不少钱。”
王大婶雀跃起来,“确实很有搞头。”
“妈,我去买点翠翠家的菜。我觉着吃那个菜,胃挺舒服的。”
王大婶:“我吃着也觉得舒服。”她语气顿了下,“行,要是吃着胃舒服,你就去买一点。”
吴建刚转身欲往吴雪翠家而去,王大婶喊住他,“等一下。”
“咋了,妈?”
她沉吟,“刚子,翠翠愿意给咱们批发菜,给咱们优惠价,给咱们赚钱的机会,咱得谢谢她。这样,你等会儿拿一条腊肉过去。”
“行。”
“不用,真不用。”吴雪翠拒绝吴建刚递过来的腊肉。
吴建刚拎起菜,放下腊肉掉头就跑。吴雪翠便作罢。她扶额,看着手里散发着油脂香气的腊肉。松枝熏的腊肉,带着一种木质挥发的芳香。
熏腊肉是项技术活,佳者味美,劣者平平。
微温的烟熏火燎,肉焦而香生。烟熏独有的味道融进每一寸肉里,要把握好,控制好烟熏的度,熏善则香。
王大婶家的腊肉,闻起来就不一般,熏得极好,王大婶熏技甚佳。
但在吴雪翠眼里,还是不如她奶奶熏的腊肉。奶奶熏的腊肉,是最好吃的。她把王大婶家的腊肉挂起来。
今日花晴,春和日丽。吴雪翠在阳光底下伸展懒腰,吴奶奶提着篮子入院。
“翠翠,地里的豌豆熟了,我摘了些回来吃。”去岁深秋所种豌豆,已然成熟,荚老豆丰,豌豆米进入了盛产期。
吴奶奶摘了些回来,烹煮羹饭。吴雪翠和奶奶一起剥豌豆米,圆滚滚的豌豆米,嫩生生的,仿若包含着快要溢出来的豆子汁水。
“奶,中午再摘些豌豆回来,做腊肉竹筒饭吧?”
腊肉竹筒饭时常与豌豆搭配在一起。腊肉竹筒饭加上新鲜豌豆,增香增味,真真绝配。想到腊肉竹筒饭的味道,吴雪翠舌尖分泌出口水来。
及午,饭时将至。雪翠已经砍好竹子,虽近五月,乡间青竹犹嫩绿。
吴雪翠敲敲青绿的竹子,取下一条奶奶熏的腊肉。她把蒸熟的糯米用猪油炒散。腊肉切成丁,和玉米,豌豆米,春笋丁一起炒香。
再把炒好的糯米,腊肉,玉米,豌豆,笋丁装进竹筒里,旺火蒸熟蒸透。
柴火噼啪,竹筒,竹笋的清香,腊肉的肉香,玉米豌豆的甜香,一点一点在空气里交织缠绵,酝酿成韵。
清鲜氤氲,满灶飘香。
腊肉竹筒饭将熟之际,生菜豆腐汤也快煮好。吴奶奶尝了尝生菜,渗透了豆腐香气的生菜,脆软可口,吴奶奶吃得笑弯了眼角。
“好了好了,蒸好了。”吴雪翠掀开锅盖,锅盖一掀开,香气扑面而来。
“好香好香!”吴雪翠掀开竹筒上盖的竹盖子,里面的腊肉饭暴露在空气里。
晶莹糯米,赭红腊肉,金黄玉黍,素白春笋,五彩斑斓,悦目赏心。吴雪翠和吴奶奶顿时被勾起食欲。。
竹筒蒸气腾腾,吴雪翠以勺舀起腊肉竹筒饭。
晶莹米粒,于竹筒的特殊环境中烹就,染竹之清韵。每粒皆散淡竹香,若承大自然之气。
米饱而软,亮华熠熠,如地哺明珠。莹润光泽下,蕴竹笋之馨,腊肉之鲜,豌豆玉黍之甘,口感多变,层次井然。
多般滋味交错于口,绘醇厚丰富之美,令人欲罢不能!
“真好吃啊。”吴雪翠惬意咀嚼腊肉竹筒饭。吃一口腊肉竹筒饭,再喝一口生菜豆腐汤,此般滋味,纵是神仙临凡,亦难舍此佳肴。
吴雪翠见吴奶奶在可劲儿地喝生菜豆腐汤,她道:“奶,别光喝汤,不然饿得快。多吃点饭,吃点肉。”
吴奶奶含笑颔首。吴雪翠低头继续吃了一口腊肉丁丁。
在城里打工时,她最最想念的便是家乡的腊肉,奶奶熏的腊肉。
吴雪翠看向竹筒里的腊肉丁丁,奶奶熏的腊肉,松柏之熏制而成,表里一致,煮熟后,瘦肉色泽鲜艳,肥肉透明发亮。瘦不塞牙,肥不腻口,醇香味美。
奶奶熏的腊肉,是肉之本味,是盐之韵味,是风之气息,是时光之痕迹,是故乡之风情。
是家的味道。
每一片腊肉,都饱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对家的思念。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愁。
远离故乡时,吃上这么一口,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一瞬间而欢呼。
咀嚼着腊肉丁丁,吴雪翠弯弯唇,又去锅里拿了一截竹筒饭。
午后,吴雪翠说有几块菜地要施肥了,她想雇人挑粪肥,“以后挑粪这种活,我都打算雇人帮忙干。”
吴奶奶立即同意。翠翠种的菜能赚很多钱,花点钱,让翠翠轻松一下没什么问题。不然所有地里的活全都翠翠一个人干,铁打之躯,也难承受如此劳累。
吴奶奶:“行,我去给你找人。”
村里人的品性,吴奶奶皆了如指掌,她得雇佣一个为人厚道,老实勤快的。
吴雪翠:“奶,我已经想好雇佣谁了。”
吴奶奶:“谁?”
李家院子里,李寡妇拿着电话,说:“想吃啥就吃,别太节省。”
李寡妇的女儿在县里念重点高中,她心疼妈妈赚钱不容易,平日里省吃俭用,每周都能省下一点钱。李寡妇也心疼闺女,让她不必过度节省。
“好了,妈,电话费贵,先就这样了。”
“好,你在学校好好吃饭啊。”李寡妇挂断电话,眉间染上淡淡愁意。
这么多年,她一个人,种点地,养活一个孩子不容易。且还要养一直瘫痪,神志不清的老父,就更不容易了。多年来,她辛勤劳作,却未曾积攒下多少家资。
女儿现在是高二下学期,还距离上大学不过年余。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各种费用,是一大笔钱。她得省吃俭用地拼命攒。
若非家中有老父需照料,她本可去外面的厂子里打工赚钱。可是没办法,她得照顾父亲,离不了家。
积蓄难增,忧愁满腹,愁得她头发都白了不少。
这些年自己过得很苦,可是活着活着,苦难嚼碎了,也得活着。
很快她整理好情绪,去给床上的父亲翻身,“爸,爸?”
床上,李寡妇的父亲眼神浑浊,像是被抽去了灵魂的木偶,浑无反应。
李寡妇已经习惯了。这么多年了,她也不再奢求父亲有一天能够清醒过来。
父亲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她还有父亲,便已是最大之慰藉。
给父亲盖好被子,李寡妇正要去地里,刚开门就见吴奶奶朝步履匆匆而来。
“玉芬儿,我找你有事。”
李玉芬:“您老有啥事儿?”
吴奶奶言道,她想雇佣李玉芬共挑粪肥,工价好商量。
吴家村贫穷,村民劳作多亲力亲为,鲜少有人出资雇工。只有实在忙不过来了,方有人愿出钱雇工。
故李玉芬得此赚钱之机甚少。在村里,以劳力易钱,实非易事。
现在听到有此赚钱良机,李玉芬问都没问工价几何,便急忙应下,“行,我干!”
“挑粪肥累得很,你————”
“多累我都干!”
“那行。”
吴奶奶给的是正常工钱,没压价,商量好具体事宜,吴奶奶离去。
李玉芬心潮澎湃,喜不自胜。待情绪稍定,她忽而意识到了什么。
同样的价钱,吴奶奶明明可以去雇佣一个男劳壮力。一般雇佣干农活的,都是雇佣男劳壮力。但吴奶奶却选择雇佣她这个女劳壮力,给的是男劳壮力的正常价。
思及此,李玉芬心里充满了对吴奶奶的感激。她握握拳,赶紧回屋收拾了准备去吴家干活。
她到达吴家后,吴雪翠笑眼弯弯道:“李孃孃,今儿就辛苦您了。”
“不辛苦不辛苦。”李玉芬忙道。
李玉芬拿起扁担,去挑粪肥。今天要施肥的两块地,离吴家院子有些远,路还坑坑洼洼是,李玉芬挑着重重的粪水,步伐平稳,朝田地而去。
吴雪翠看了看走路平稳的李玉芬。注意到李玉芬后脑勺夹杂着白发,她在心里微微叹息。
李玉芬也才四十二岁而已。四十岁的年纪,早生华发,皆因日子困苦。
来回挑了许多次粪,李玉芬拭去额头汗水,“翠翠,已经够了吗?”
“够了。”吴雪翠给她结工钱,“李孃孃,您这活干得快,比男的厉害,给我省了不少时间,我给你加点工钱。”
“不用不用。”
“您就拿着吧,这是您应得的。别客气。”
李玉芬搓搓手,“那我……”
吴雪翠笑着把钱塞到她手里。李玉芬握着钱,道:“以后还有啥活要帮忙,都可以来找孃孃。”
“我以后要长期卖菜,肯定得长期雇人干活的,反正有活我就叫您。”
“哎,哎!好!”李玉芬忙应道。
回家的路上,李玉芬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翠翠说现在暂时雇佣她长期挑粪,若是还有其他的活也会叫上她。
现在至少有挑粪这门长期的进项。这对在村子里苦于无赚钱门路的她来说,无异于在村里有了长期打零工的机会,无异于天降馅饼。
她面上带笑,步履不觉变得轻盈。这条来时坑坑洼洼的路,似乎都变得平坦顺畅起来。
今天吃点啥:
今天吃腊肉竹筒饭!腊肉的肉香加上竹筒米饭的清香,我滴妈呀,好吃惨了![撒花][撒花][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