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农家小娘子的奋斗日常 > 第64章 冬蓉酥

第64章 冬蓉酥

第二日一早,宋老太太跟前的银杏送来了一匣子的蜜饯。

银杏是宋府里的大丫鬟,打扮气度很不一般,从软轿下来的时候,赵杏花还以为是哪家的小姐,赶忙迎上前去。

“晓晓可在铺子里?老太太使我送些蜜饯过来。”

赵杏花请人坐下,又忙去后面灶房唤卢晓晓。

卢晓晓闻声快步走来,见是银杏,亲热地道,“银杏姐姐,终于把您盼来了,老太太可有什么吩咐?”

“喏,这是老太太使我送来的蜜饯,夸你昨日送的瓦煲饭好,饭煮得喷香,她很喜欢。你不知,老太太昨日吃了足足一碗,若不是张妈妈劝着,就该吃多了。”

“是该劝着,那饭不好克化,可不能让老太太多食了,尝尝味就行。烦银杏姐姐回去替我谢过老太太,过两日我备好年礼再去向她问好。”

“那你可得备些新鲜吃食,老太太最喜欢你做的这些吃食了,我回去跟她一说,她定是高兴。”银杏笑说。

“姐姐可真是难为我了,这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银杏姐姐可急着回去?不如在铺里吃些早食再回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早就盼着能来你这铺子了,听说你们铺子里的馄饨皮薄馅多,鲜嫩多汁,我惦记着好些日子了。还有新出炉热乎乎的鸡蛋灌饼,也要来一份。”

“姐姐等等,我一会就给你送来。”卢晓晓亲自给银杏煮了碗馄饨,做了份灌饼。吃过早食,银杏又坐轿回了宋府。

卢晓晓回了灶房,将腊好的腊味,点了点,分了分,决定过两日再买两头猪,多制些腊味。

给各家准备的年礼中,除了腊味,卢晓晓还准备做些糕饼。

要说糕饼,卢晓晓最先想到的是用料少、做工简单、味道好的老婆饼,老婆饼还有一名字,叫冬蓉酥,外皮酥掉渣,内里软糯甜入心,最适合这冬日食用。

冬蓉酥的主要用料就是面粉和猪油。腊月二十四交年节,正值新年旧年交替之际,家家户户多在这日杀鸡宰猪,卢晓晓托李屠夫收了好些肥肉。

未到中午,卢大贵就将肉取了回来,卢晓晓兄妹两赶紧把白花花的肥肉炼成猪油。

炼油时,需将洗净的肥肉切成两指宽的小块,才能把肉的油脂充分熬出。兄妹俩一人切肉,一人炼油,好不忙碌。

肥肉块入锅,加入小半碗水,加水可是炼油的小妙招,熬出来的猪油更白更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初时油少,需用勺子轻轻搅拌,让肉块受热均匀,等油漫过肥油,控制火候就行了。

待肥肉熬缩成微黄色的肉粒,锅中油呈淡黄色,这油便熬好了。待锅中油略凉,倒入罐中,不出两个时辰,就会凝成雪白的油脂。

猪油用处多,可以用来做糕饼,又可以用来炒菜,做饭时加上些还可以增香。卢晓晓一次熬了不少,光猪油渣就熬出了一大罐。

猪油渣极香,但多食无益,卢晓晓给自家留了少许,又让春芬拿些回家,剩下的就让卢大贵到村里分给往日供菜给铺子的村民,给孩子们当个零嘴。

等猪油凝固,卢晓晓便开始做冬蓉酥了。

先是准备油皮,取适量的温水将糖块融化,盆中加入五斤的面粉,三斤的猪油,倒入化开的糖水,加少许盐,搅拌至无水状态,上手揉至光滑的面团后,搓成长条,再揪出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接着准备油酥,取三斤面粉,三斤玉米粉,三斤猪油混入盆中,搅拌均匀,再分切揉搓成小团。

然后将准备好的油皮剂子压扁,包入油酥后,擀成长面皮,再卷成卷,盖上面巾,醒上一刻钟后,擀成长面皮又再次卷起,继续醒上一刻钟。

卢晓晓用的是小包酥的手法,皮酥均匀,饼皮光滑,不易破碎,但是费时费力,好在卢二郎看两遍便学会了,两人一起,速度快了不少。

等饼皮做得差不多,卢晓晓又去做馅料,在锅中加入一斤半猪油、两斤糖、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倒入四斤半糯米粉,不停的搅拌,混合至粘稠的馅状后,加入炒熟的白芝麻,搅拌均匀。

炒好的馅料还不能直接用,放到室外冷却半个时辰,冷到馅不粘手,再分成小团,揉成圆球。

接着把饼皮擀成薄片,将馅料放在中心,左手虎口环住饼皮,右手边捏边旋转,让饼皮把馅料完全包裹,捏紧收口,整型搓成圆球状,再用手压扁,放入烤盘。

接着在每个饼的表面刷上蛋黄液,划上三刀,再送入烤炉烤制。

出炉的冬蓉酥香酥金黄,轻轻掰作两半,外皮酥脆掉渣,内馅香甜软糯,尝上一口,细腻的馅料中混着芝麻的颗粒感,口感香醇软糯,又带有层次。

把烤好的冬蓉酥晾凉后,错落地码在筐中。卢晓晓做的冬蓉酥皮薄馅大,除了试火候烤坏的几个,这回一共得了一百三十二个冬蓉酥。

元府、李府、宋府,一家包了二十个,方掌柜、孔夫子处各包了十个,又给春芬包了二十个拿回家。余下的三十二个,卢晓晓决定自家吃。

做完冬蓉酥,兄妹两又忙活起晚食,吃完晚食,又忙着焚香祭灶。有道是,二十四,拜灶王,醉司命,照虚耗。

卢家靠着灶上吃饭,这拜灶王就是顶顶重要的一件事。置一八仙桌于灶前,上摆着一桌子的好肉好菜,还有一碗灶糖,一碟子蜜饯,一碟子冬蓉酥,一壶温热的芙蓉酒。

卢大贵先是向灶王进香,接着斟酒叩头,卢大郎怀抱一公鸡立于左侧,身后卢二娘子、卢二郎、三郎、晓晓、赵杏花立成一排。

这是赵杏花第一回参加祭灶,宋朝祭灶有男儿酌献女儿避一说,卢家就没这些讲究。

等卢大贵向拜祭过灶王,将手中酒浇于鸡头,公鸡喔喔啼叫,欲扑棱而起,意味着灶王上了天,这祭灶才结束。

腊月二十四一过,年味浓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赶集上店。

卢晓晓把准备好的年礼李府送了一份,宋府送了一份,接着让卢大郎提了一份给书肆的方掌柜,又让卢三郎提了份给学堂的孔夫子。

元府的一份,卢晓晓亲自送去了李家村的粉丝工坊,元大少爷正在工坊里盘账。

卢晓晓将年礼放下,坐在一旁,认真地看管事呈上来的账本,元大少爷算盘打得噼啪响,粉丝工坊不过三月有余,账目简单,不到半天便做好了。

“一共是卖了三万一千一百斤的粉丝,盈利是九百一十三两又二百文钱,管事的账目没问题,卢小掌柜可要再算一遍?”元大少爷道。

“不用不用,元大少爷核过了,自是可信的。”卢晓晓看账本的时候,已经在心中算了一遍。

“那按照咱两家之前的约定,这里边两分利是卢小掌柜的,一共是一百八十四两六百四十文钱,一会就叫人取来。”元大少爷低头拨弄算盘道。

“还劳烦元大少爷把这其中的一百八十两兑成交子。这粉丝工坊真是有赖元大少爷了,不足二十人,就运作得这样好,还得是您有本事。”卢晓晓开口恭维道。

“没有卢小掌柜琢磨出来的粉丝,哪能有这门生意?往后卢小掌柜若是再要跟人合作卖吃食,可一定要想着元家。”元大少爷也很是客气。

厅堂里一片其乐融融。

两人又寒暄客气了好一会儿,工坊的管事才一脸欢喜地来报,“大少爷、卢小掌柜,伙计们都在院子里了。”

两人站起来,又让了回先,这才抬步到了院子。

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站着十几个伙计,每个伙计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盼,管事又给两人介绍了各队列都是哪道工序上的人。

卢大娘子站在队列的一旁,偷偷冲卢晓晓使了个眼色,发光的眸子,上扬的嘴角,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别人只当东家召集大家是为了发年底的利是,卢大娘子却知道,这是东家要给她们分利钱了。

盈利里边有一份利是要分给工坊伙计的。这是卢晓晓的主意,说是人人都是工坊的东家,这样伙计们干活才会更努力。

管家先是让伙计们都介绍一遍自己叫什么,哪里人,等元、卢两人认识大伙儿后,元大少爷又说了好些鼓舞大家的话儿,这才开始说分利钱的事儿。

“我跟卢小掌柜决定往后每年都拿出工坊的一分利钱分给大伙儿!大伙儿一会儿就按顺序到管事处令利钱,往后每个人都是咱工坊的东家。”

这话说完,院子里先是安静了一会儿,接着不知谁“哇”了一声,人群中喧闹起来,犹如沸水炸开了锅。

管事让出身元家的几名伙计去把一匣子的银锞子和几大筐的铜钱拿了出来,接着又请元大少爷和卢晓晓给大家分钱。

不一会儿,人人都拿到了一笔可观的利钱,多则五六两,少则三四两,卢大娘子作为副管事,得了足足十两有余。

白花花的银锞子和沉甸甸的铜钱,让大家有了感官上的真实感受。有那略会算数的活计算道,三个月五两,一年下来就有二十两,赶得上干一年的工钱了!

若是做的多,工坊卖的多,分到的利钱还能更多。大家如同打鸡血一般,恨不得马上跑去做粉丝。

趁着大家兴奋的关头,元大少爷又吩咐大家互相监督,定不要泄露了粉丝的做法。

本以为分利钱的成效等明年底算盈利的时候才会呈现,没想到没两日就出了效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