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女扮男装后为夺家业娶了赘婿 [民国gb]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经此一事,理亏的余怀兰老实不少,也鲜少外出,但手中的闲钱倒是越来越多,每个月都会定时从百货行拿珠宝,但她越老实唐英越不放心。

“余兆棠人呢?”晚饭过后,唐英照旧守在西院门口等人。

“回家了。”余怀兰神色淡然,步履蹒跚靠近。

唐英见她狼狈的模样,又忍不住关心,“你没事吧?”

余怀兰冷嗤半响,将低垂在额前的碎发轻抚上去,露出额前几道浅红的痕,还是被抓伤了,很浅淡,倒不至于留疤。那双倔强的眉眼,透着不屑。鲜少能看见她落败的模样,她心高气傲,聪慧过人,自己的关心反倒显得有些多余。

“这,你自己处理一下吧。”唐英轻瞥一眼,指着她的额间,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时月呲啦这大嘴,扒拉着碗里的东西。

“吃吗?”

时月从厨房捎来的饺子,就是为了做这玩意,害她起了一个大早,又是熬鲍鱼汤,又是剥虾,她不尝都对不起自己幸苦的一天。

“你吃吧”唐英心中忐忑,总觉得今天这事儿和余兆棠脱不了干系,别以为走了就抓不到人了。

“时月,你明天跟我去学校后,去见见那几个日本商人。”唐英合上作业本,决定还是去看看那家伙在搞什么名堂。

“不行,我不会说日语”时月的嘴都烫瓢了。

唐英笑了,“不用你说,他们会说中国话,你就弄清楚他们每天干什么,收的茶叶去哪儿了。我这儿就你泡茶跟我学的,好茶坏茶你都能看出来,我最放心。”

“给我配枪”

“行,哦对了明天帮我带个水晶球回来,买最贵的给唐昭送过去。”

“又去骗女孩子?”

“吃你的吧”

时月大概就是这么骗到手的吧,当时一群人欺负唐英,那时还以为是个秀气的男孩,没想到是铁血女子。

这么一闹唐仁没再回过家,家里对此事闭口不谈,反而是唐峥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下人们也势利起来,猜测大少是不是被商会停职了,不过北平的茶行相对来说比较柔和,对本土茶商都怀以友好的态度,商会按照入股制,大茶商带小茶商,大股东分别是唐仁、德庄茶楼的池平兴以及太和茶庄的方易水,岭南那一片大多各自为政,谁也瞧不上谁,谁来都想争个高低,这一点还是值得学习的。

只不过当下唐仁有意从政,商会事宜皆由唐峥接手,这次唐仁事事身边带着唐谦,整个府上的风向开始变了,不过唐谦除了风花雪月,别的事还真是有心使不上力,没过几天就跑回来了。

时月外出的时,没想到碰上了唐管家,原来他们也开始怀疑余兆棠,只不过余兆棠没有回老家,而是去了日本,唐管家只身南下,怕是要扑了个空。时月假装大茶商约见那群洋商,他们开口要的货很多,但有时限,必须现货,除了唐家目前还真找不出这么大的库存,唐英给三叔写了封信,大概是问货物出口,有无留样,两边的人是否在交货的时候确认货物,如果没都没问题,那就是落在他们本土被偷换了。

此前有客户反映过茶叶漂洋过海后,与在国内时所见的有差异,但都是可以理解的,如今直销去往美国和英国的唐货直接被调包了,品质大打折扣,下一季度的茶叶订单量明显下滑,这意味着未来国内一半以上的茶叶即将滞销。

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怕是个大傻子才干得出来,内斗归内斗,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生意难做,关键时刻还是得心往一处使。

尤其是最大的出口国——英国,如今一直在扶持本国殖民地地茶产,压制国产茶叶,实行不公正的关税,使国产茶出口量急剧下滑,澳洲和美国就更不用说了,因此茶行一直在寻找新的出口渠道,近些年砖茶开始有了苗头,打开了俄国市场。如今不少洋行在鄂地设有茶厂,因汉口是运输要塞,唐家见机在江城也置办了机器化砖茶厂。

时月从那群人口中打听到,余兆棠,近些年到处收茶,大多出口日本,倒是没见什么异常。那些洋商不收散货,张口就要大批量,而且给出的价格很高,吸引了不少茶农茶商。

鸦片战争后,茶叶外销价大概在20两/担,之后持续走低至13两/担[1],这些洋商给出30两/担的收购价,比市面的出售价还高,引得国内茶叶纷纷涨价。

很少见收茶的会将收购价抬高,很多人都在观望,但考虑到唐家发生这种事,他们也不敢轻易将货抛出去。三叔对此持观望态度,并不急着出售国外,反而开始销往香港地区,此处洋人聚集,海运发达,对茶叶需求量不输国外,还避免被掉包的可能。

德庄茶楼却做了第一人,实在是战后积压的货太多了。其他茶坊纷纷跟风,将手中的茶叶竞相出售,一时间茶叶价格被炒了起来。德庄茶楼跻身成为北平茶行巨头,新政府开始提高茶税,茶坊旱得旱死,涝得涝死。

下一季度,茶叶出口冲破140万担,上升至180万担,茶业如日中天成为主要上商业作物,本以为是转机,没想到是昙花一现,仅三年时间茶叶出口量迭至历史最低。日报上一个个茶厂宣布倒闭,就连几百年的茶坊瞬间倒台,而后涌入一大批洋商入驻茶业,与国内茶行产生竞争之势,茶叶外销不振,唐家生意一落千丈。

彼时唐英三年预科已经结业,接下来还有三年本科,正值六月毕业季,因没少得唐昭照拂,两人相处得还算融洽,唐英便凑热闹带着花,跟着去参加了她的大学毕业典礼,让她惊讶的是,几年前她在百货公司,无意感叹了一句‘进口的皂粉包装好看,如果换成自家的茶盒,肯定有很多富太太喜欢’没想到那天的毕业典礼上,唐昭竟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设计的唐茶新包装——一款镜面马口小箱,上面的雕刻的画精美绝伦,从此唐家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符号,唐昭也成了唐茶的标识。唐英对这个姐姐有了新的认识。

新包装换来新的市场,中外官商争相抢购,唐茶独得善价,甚至因外商带入国内,而拓宽了市场,唐茶有了起色,这些茶户竞相开始专注包装,福州马玉记商号带着设计的白茶盒参加世博会,因华丽实足荣获金奖,众人为抢救茶叶使出浑身解数,从而赢得一线生机。

唐家险中求胜,唐公馆内阴转晴,又撞上唐昭的生日,众人欢声笑语聚在一起打成一片,余怀兰今日也老实坐在客厅,大家都等着寿星回家,唐仁对大房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开始放权给唐峥,更多的是对这个女儿赞不绝口,听说正给她物色好人家,唐昭一毕业就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入职报道,到家时蛋糕早已备好,还是三年前她买的口味,所以唐昭一眼就看出来,那是唐英买的。

这算还了她在学校和外国学生打架,唐昭来解围的报答,那时候听力刚恢复,看见一个外国学生言语调戏一个女生,手脚也不干净,唐英本着不惹事,又不怕担事的想法,一个飞毛腿将男学生踹沟里了,不出意外又被留学了,听说还得叫家长,当时唐昭用法文和对方一顿普及校规和民国新法,才吓得人家不敢回去乱说。

这事儿往小了说是两个学生的事,往大了说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私立大学里的外国人最瞧不上中国人,总是仗着身高欺负女同学,唐英可不惯着,长得再高照样也能轻而易举将他打趴下。

校园现在分成两股势力,不拼架,拼考试拼比赛拼成绩,使得她瞬间融入学校,之前看不惯插班的人,硬是把她看顺眼了,这三年她也成了校园的风云人物,谁见了她都得喊声三少。

“转眼你都上大学了,可得沉稳些”唐昭八卦问道,“那个女生现在还在追你吗?”

唐英面色一怔,才想起上次那次救的女孩,现在老缠着她,她每天哪儿都不敢去,放学就往家跑。不过能进私立学校的,家里非富即贵,虽然不是和洋人一个班,但总归是有身份地位的,她也不会主动去招人记恨,说不定未来就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很多人来学校都是为了找联姻对象,像唐昭这种,常年出现在公众宴会上,一般人根本不敢靠近,况且唐仁对此早有安排,唐英以为她会反对这种父母包办式的婚姻,没想到唐昭从见面到定亲最后结婚,十分配合。

那人是个徽商,上门的时候带了些茉莉花茶,听说是慈禧太后每日必喝的茶饮,这不是简单的联姻,更体现两家背后茶叶发展方向,目前花茶市场没有那么饱和,唐仁这是打上花茶的注意了。

再次尝到贡茶的味道,唐英不免有些感慨,从第一次归家时的试探,如今倒是在这大宅中愈发游刃有余了,且不说唐峥,那唐谦都在外介绍她时都得称一声三弟,唐仁更不必说,见她每次成绩都能将人夸上天。

再见余兆棠时,是在唐昭的婚礼上,此人摇身一变,成了茶界大亨,因外商线基本都被他握在手里,多游走于社会名流之间,带着上海茶坊入驻北平商会,成了不可小觑的小股势力,不少人想通过他搭上国外的线,见到他余怀兰脸上总算有了笑意。

兵战继起,当下俄国内战爆发,边境被锁,火车停运,采茶的季节砖茶厂却禁止茶农采茶,两国贸易就此中止。德国封锁政策推行,航运受阻,一时间茶业跌落谷底,三大巨头束手无策,大家只有余兆棠这一条出路。众人纷纷提出让余兆棠来当理事人,解决这一难题,但好景不长,英国此时颁布战时法,禁止中国入口,自此茶价一落千丈,更令人恼火的是,以次充好的手法再度上演。

那小瓶便于保存茶叶,却也方便了他人做手脚。原来那些洋商大批购进国内茶叶,回国后将其重新包装打上自己的标签,将自己的次等茶叶混进国内包装里,从转卖唐茶,最后将其变成自己的特产茶,压低自己茶叶价格,抬高换下包装茶叶,使得国内销售渠道受阻,那些顾客发现到自己手里的茶叶变了,便断了从中国买茶的念头,他们直接从洋商手上高价买茶,这不禁将中国的茶叶名声搞臭,拦截了海外市场,还得了巨额利润,往后的顾客只会从他们手里购买,国内茶叶完全滞销,这是要将中国的茶叶之路堵死啊。

唐英发现余兆棠发家的苗子,奈何这人狡猾得像个泥鳅,根本抓不住,若说他恶意扰乱市场,向国外输出好茶,倒卖次品,又没有证据,因为大家都在卖,又没人看见是他干的。

周末双休日,唐英和时月跟着马车赶往天津港,对方开来两艘船接货的船,唐峥带人与对方仔细验货,吃了上次的亏,这次谨慎不少。但这事儿就是这般无理,那小铁罐里的茶叶又被换成次等茶叶。不出口滞销,出口又被掉包,商船吨位受限,就算欧洲人有意购茶,却因高昂运费只能放弃,说到底就是没有自己的船只,若是能自己的船只充裕,完全不用托运,如今吃了个哑炮。

唐英与三叔往来的信件中,对倒卖一事提了一嘴,没想到南方市场也有这种人,一经查实都被商行除名,大多都是些洋行的说客,茶农虽着急出手,但也不至于用一单茶叶换一辈子污名,他们宁可积着,也不卖。岭南反而打响了反制裁第一战,茶叶开始运往内陆香港和台湾区,供给寺庙、道观等地,有的茶楼甚至开始做奶茶。

自岭西和福建茶种被盗,虽东印度公司倒闭,但印度区域茶叶仍被英国垄断,南边的市场发展空间还是比北方大许多,虽盈利不如当年,但让唐家又一次转危为安。

唐英没想到如火如荼的茶叶战竟然上了报纸,谴责吃里扒外的人,指责那些恶性竞争的洋商,引导群众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小利而毁掉未来的路,风向才渐渐转变,北方商行才压下激进的想法,识得了他们的阴谋,随将洋人和余兆棠赶出了茶业。

引用:

[1]陶德臣. 民国时期的茶叶对外贸易 [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9(02): 159-67.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醒春集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