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终于响起来了,首先公布的是三等奖,听到名字的或喜或悲,很快听到了沈杨的名字。
沈杨有些沮丧,本来以为可以冲冲国二的。但随即一想不到一半的同学才能得奖,顿时又高兴起来。
这个成绩保送铁板钉钉了。
黎想看他很快调整了情绪,就没有再出言安慰。凝神继续听大喇叭的名单,二等奖念完了也没有她的名字。
陈老师有些紧张了,安慰道:“没事,不是对过答案吗?你肯定进了一等奖。”
黎想也觉得自己一等奖肯定没有问题,她就最后一题的两小题没有做出来,就看能不能进六十人名单了。
一个名字接一个名字,终于听到黎想的名字,陈老师一下子跳起来,拍手道:“好啊,黎想,你是一等奖,我去问问你第几名,也许可以参加集训呢。”
市一中的老师摇摇头,笑道:“陈老师比过年都高兴。”
又对黎想道:“恭喜你了,黎想,前途无量啊。”
沈杨随即也祝贺她,羡慕道:“黎想,你真的好厉害啊,你智商至少一百四以上吧。”
突然想起什么,笑道:“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一般人智商一百,狗智商六十,天才智商在一百四以上,我们看狗是什么样,天才看我们就是什么样的。”
然后期望的看着黎想,道:“真是这样吗?”
黎想:………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她还没有回答,旁边有人噗嗤一笑,道:“哥们,你太幽默了!不过我可以回答你,我智商测的是一百五,我看你还是人,不是狗。”
“不过你要自认狗男人也行。”
沈杨:………!哪里来的自问自答的憨逼?
一席话说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黎想无奈道:“没有的事,我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可能我这次运气好点。”
能过省一的学生智商能差到哪里去?
然后谢谢老师和他。
方才说话的哥们又凑过来插话道:“你就是黎想?我刚才听了下名单,你好像是第十名,这可不是运气能考过的,别那么谦虚,厉害就是厉害。”
“哦,自我介绍下,我叫胡承嘉,排在你前一名,我们明年就是集训队的同学了,请多多指教。”
黎想微微一笑道:“你好,胡承嘉同学,请多多指教。”
胡承嘉心里撇撇嘴,这美女什么都好,就是谦虚过头了。
不过到底情商还在线,笑了笑和别人说起话了。
这边陈老师气喘吁吁跑回来了,喜道:“黎想,我问过了,你的成绩是第十名,绝对能够进集训队的,恭喜你啊。”
黎想忙道:“谢谢陈老师,您跑来跑去也累了吧,您先歇一会,我去给您接一杯水。”
陈老师晃了晃水杯,摆摆手道:“不用,你们饿没有饿?走,今天老师个人请你们下馆子去。”
沈杨正想拒绝,黎想对他使使眼色,笑道:“那今天就让老师破费了,能让我们选饭馆吗?刚刚听本地的学生说有家做得挺好吃的。”
陈老师大方道:“好,今天听你们的。”
市一中老师哈哈笑道:“那我今天沾光了。”
黎想和沈杨走在前面,沈杨小声道:“饭馆可比学校食堂贵多了,陈老师也不像有钱人,何必让他破费呢?”
陈老师衣服都洗得发白了,就这恐怕还是他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一套了。
六湖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老师工资也就一百出点头,而在江城随便吃一顿恐怕得十几二十块的,多贵啊。
黎想笑道:“没事,千金难买高兴,你也高兴点。”
沈杨想想也是,他们也是畏畏缩缩的,搞不好陈老师还以为他们看不起他,伤了他的自尊心。
于是兴高采烈的往前走。
等看到黎想要点的东西,陈老师有些不高兴道:“怎么,看不起我?怎么就点了一碗面,快点菜,点肉菜,老师今天带了钱足够你们随便吃,快点。”
说完还拍拍自己鼓鼓的包。
黎想笑道:“陈老师,这可是江城特产热干面,这家的味道又特别正宗,来一趟,不尝一尝,岂不是划不来?而且我还加了两个干子一个火腿肠,呜呜,再配上酸萝卜,太好吃了。陈老师,你快尝尝。”
沈杨也开吃了,道:“对,对,老师们快吃,真的好吃。”
市一中老师拍拍有些呆愣的陈老师,道:“行了,老陈,吃吧,不要辜负孩子们的心意。”
都是好孩子啊!以后华夏有这样一群少年,何愁不发展?总有一天,他们国家也会和西方国家一样发达富裕的。
陈老师低下头掩饰自己的感动,吃了起来,黎想为他着想,他也不能寒了孩子的心,那就高高兴兴的吃。
吃完饭众人回到江城师范大学,参加晚上最后一次专家报告和交流,周六开完闭幕式就打道回府了。
集训通知和名单大概会在半个月后邮寄到学校,按照通知规定执行即可。
***
一行人回到市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还安排了记者采访,报纸和电视轮流报道他们,当然奖金也是少不了的。
黎想回到县里和市里的程序一样,等回到学校,看到迎风飘扬的横幅,她囧了一下,但是面对激动不已的校长和老师们,她觉得照大头照就照吧,只要他们别哭。
晚上在被子里数好厚厚的奖金,黎想安心的睡了,这些钱足够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
时间如梭,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备战第三十五届IMO集训通知和期末考试先后到了。
黎想把报名表和最近做好的奥数题按照要求邮寄到集训队后,就开始准备期末考试。
黎想要准备两次期末考试,高一和高二期末考试先考,从腊月初九到十二考三天半,正好周日放假。
而高三从十五开始考,考两天半,考完后还要继续补课到腊月二十三放假,正好大家回家过小年。
毕竟要高考了,高三老师恨不得不放假,把所有知识都塞进学生脑子里,争取都考个好大学。
黎想觉得自己都快BBQ了,其实从她穿越过来,基本上隔两三天就考试一次,她很久没有受过如此高强度的密集考试了。
不过一看到周围百废待兴的样子,她就紧迫起来,恨不得明天就高考,她好进大学快点学知识。
但不管她怎么不想回家,腊月二十三下午全校放假。
因为下午回家没有车,所以黎想在学校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带了两大包衣物出发,一本书都没有带,毕竟回去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也没有心思看书,还不如不带。
坐在破烂的中巴车上,黎想有些恍惚:按照阳历现在已经是1994年了,1993年就这么过去了?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
随着大巴车的行进,山越来越多,越大越大,而人烟也越来越少。
这就是原主生活的环境,偏僻封闭,村民思想保守愚昧,要不是原主天赋出众,又肯努力,哪里有机会走出大山?
可是走出了大山,到了繁华的都市,纯真自卑的原主连温饱都困难,又如何面对有人的恶意和各种诱惑?
所以在季燚展现自己的关心温暖和保护力后,原主就缴心投降了。
可惜还没有来得及蜕茧成蝶的她就被复杂的人性和世情击落成泥,带着伤心和遗憾回到大山,成为了男女主的踏脚梯。
想着想着,黎想觉得自己的手又蠢蠢欲动了,原主的悲剧不光来自于男主,还有家里重男轻女长辈的推波助澜,呵呵,这次回去看他们想出什么幺蛾子了。
中巴车到了镇上,黎想再转三轮车到乡里,然后走十多里路,在下午太阳开始西落的时候中午回到了大山坳村。
听这个村名就知道这个村子周围都是崇山峻岭,稍微平坦的一点地方就被人们拿来作为了家。
回家前,黎想对这里是厌恶的,它是原主悲剧的根源,可是等到了之后,看着雪白宁静的小山村,她觉得自己还是偏见了。
村子没有问题,是村民封闭太久,太愚昧,一代一代不愿意出山,不愿意改变,才形成了如今这种落后无知的局面。
她既然来了,为了不让原主这样可爱得女孩子们重复悲惨的命运,她也要努力改变他们。
心里给自己打气,然后抬步往村口走去。
因为下了一场大雪,这会村里的温度可以滴水成冰了,外面太冷村民基本上不出门的。
但也有勤快的人会出来把门口的道路扫一扫,最先看到黎想的是一个穿得严严实实满脸皱纹的老婆婆。
她大喊道:“是大丫回来了吗?呦,真是大丫回来了,这去了城里就是不一样,变得越来越水灵了哦。”
黎想听到大丫的名字,有些囧,不过这就是原主的名字,大丫叫到了九岁,一直到入学老师看不过去给取的。
不过她都捂得严严实实的,这婆婆还能认出来啊。她笑着叫了声:“三婆婆,这么冷你还出来扫雪啊?”
然后走进从荷包里掏出一把瓜子递给她,道:“三婆婆,从县里带回来的,您尝尝。”
大山坳村基本上都姓黎,听说祖上是一家,因为躲避战乱迁到这里,所以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
三婆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用枯树枝一样粗糙的手接过来,道:“呦,大丫这是赚钱了,衣服也好看,都是在县里买的啊。”
谢谢所有宝贝的支持,能多出来冒泡吗?呜呜,养肥的宝贝们也出来踩踩吗,拜谢,么么哒,笔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