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鑫嗫嚅地说:“就是,就是前段时间阿爸喝完酒后回来说,他要出去挣大钱可没有本钱,所以要把你嫁人要彩礼做本金。”
“他还说周瘸子是看你是高中生才愿意把彩礼从一千提到三千的,并说你过去什么都不用做,就在家里享福呢。”
听到这话,黎想肺都快被气炸了。
她冷笑一声,道:“享福?像他前面两个老婆一样享福吗?这福谁愿意享谁享去,我可没有这个福气。”
她想了想,咬了咬嘴唇,又问道:“阿妈知道这件事吗?她怎么说?”
黎鑫小心地看了她一眼,道:“知道啊,阿爸一回来就给阿妈说了,阿妈挺高兴的,说周家这条件打着灯笼都难找,你一过去就不用为钱财费心了。”
黎想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了,这是原主残留的情绪。
她偏过头,把眼泪憋回去,正要说话,就听到外面黎琳喊到:“大姐,三姑来了。”
她抬脚准备往外走,余光瞟了一眼,看着缩成一团的黎鑫,面无表情吩咐道:“还不快去煮粥?要我请你?”
黎鑫忍痛爬了起来,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不用了,大姐我这就去,我立即就去。”
……………
三姑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中等身材,微胖,走路风风火火的,一看就是爽利人。
黎想迎了上去,又主动接过三姑背的药箱,急道:“三姑,我妈到现在没有醒,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我爸打出好歹来了,麻烦您给看看。”
三姑点点头,怜惜道:“大丫,你别着急,我这就去看。”
然后进屋。
检查后,她示意黎想姐妹出来,道:“你们别担心,没大事。伤口我已经处理了,再给你们拿些碘酒和纱布,你们自己换就行。”
说完就从药箱把东西拿出来给黎想。
黎想忙道:“三姑多少钱?”
三姑摆摆手道:“算了,这些也不值几个钱,你留着钱上学。”
黎想感激道:“谢谢三姑。”
然后低头弯腰将药箱递给三姑,又从荷包摸出一小包软糖,放到她手里,道:“学校奖励的,三姑拿回去给壮壮吃。”
壮壮是三姑的小孙子,刚刚三岁。而软糖是期末考试她得了高三年级第一,校长特地奖励给她的。
三姑拿着软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故意推辞道:“这可比药钱贵多了,你留着自己吃。”
话虽然这样说,可是手却没有动,可见很想要的。
黎想笑着握住她的手,嗔笑道:“三姑,没有花钱,你快带回去让壮壮尝尝,否则我就给药钱,那可真是花钱了。”
“再说您帮过我家里那么多忙,我心里感激地很,只是不知道怎么报答您。您要是这点东西都不要,那我可真是无地自容了。”
原主从小挨打受伤,村里人或多或少帮过她,三姑作为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经常帮原主上药。
虽说总给她灌输天下无不是父母的思想,但黎想也是领情的。
再说小恩小惠如果能够让三姑对她印象更好,以后和黎父黎母起冲突的时候,为她说几句好话她就值得了。
看到黎想真诚的眼神,三姑这才收起软糖,拍拍黎想的肩膀:“好丫头,三姑早就知道你会有出息的,你爸妈就等着享福了。”
“好,我先回去了,有事去家叫我。”
黎想点点头,就送三姑出去了。
黎琳嗫嚅地动动嘴,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等三姑走后,黎想关上门,看向黎琳,淡淡道:“你刚刚想让三姑给阿爸也检查下吗?”
黎琳弱弱地说:“大姐,那是阿爸,世上无不是的父母,他们不会害我们的。”
回应她的是黎想的冷笑,道:“呵呵,那你觉得我们从小吃不饱穿不暖,日夜干活是为我们好?阿爸不让我读书是为我好?让我嫁给打死老婆的周瘸子也是为我好?”
黎琳嗫嚅着想说,阿爸阿妈说那些都是传言,是有人眼红周家。至于女孩子自小干活,不让读书,村里人不都是这样吗?
可是直觉又告诉她,如果这样这话说出来,她姐肯定不高兴。
思来想去还是闭嘴吧,等阿妈醒了之后亲自和大姐说吧。
黎琳比黎想小三岁,现在却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和原主一样,被黎父黎母教得只知愚忠愚孝。
黎想看得出来黎琳并不认同她说的话,心里叹了一口气,一时半会儿只怕难以改变,只能以后慢慢来。
她看了看里屋,黎母还没有醒,露出被子外的头发脏兮兮的,于是对黎琳道:“你去照顾阿妈,我去烧两壶热水,一会阿妈醒了帮她洗个澡。”
黎琳慢吞吞点头,想了想道:“大姐,三姑不是说阿妈没有事了吗?你看下她,我去后山捡些柴火回来烧水吧。”
黎想无语了,这是彻底把自己当成老黄牛了。
她叹了一口气说:“小琳,后院里堆了半院子里的柴火了,足够了!你要是实在没事干,现在就去烧水吧,我正好去看看三叔三婶。”
黎琳有些遗憾,但还是点点头,道:“好,我去烧水,大姐你快去三叔那里吧,三叔三婶一直惦记你呢。”
黎三叔一家对她都好,所以黎想这次特地给他们带了东西,因为黎三叔家在村里最里面,天黑路就不好走了,所以她得趁着天还没有黑给他们送过去。
等黎琳走后,黎想四处看了看黎家,典型的农村屋子,一正厅一左一右两个卧房,黎父黎母和黎鑫各自住一间,中间一个堂屋,前面一个门,后面一个小门,分别连着一个院子。
出了正门侧面有一个偏房,就是姐妹俩的房间了。
前院一半是菜园,后院主要是牛栏猪圈鸡笼,里面除里几只鸡,原主记忆中的一头牛,两头猪都不见了。
最远的角落里,是黑漆漆的旱厕。黎想还没有敢进去看。
总之一个字穷!三个字特别穷!
当然六湖县都穷,大山坳村怎么可能不穷?都穷黎家也就不算穷得突出了。
但黎家又是特别的,如今已经九四年了,改革开放都十多年了,前年伟人南巡,全国出现了经商热,其他青壮年村民陆陆续续的都出去打工了,可是才三十八岁的黎父压根没有这打算。
且还一直以没有路费钱作为理由,但当黎母拿出路费钱时,却很快就被他拿去赌光,然后日复一日。
他也不担心家里没有吃的,反正有三个老黄牛呢。
想到这里,黎想冷笑一声,走进自己的屋里,里面几张木板打成两张小床就是姐妹俩睡觉的地方了。
写字学习的桌子?没有。只能用破烂的大凳子代替。
再打开堆在墙角的纸箱子,前面两个好点的箱子都是衣服,基本上都是旧的,补丁摞补丁。
其它纸箱子则是书和笔记,原主都用旧报纸包着,簇新得如同刚发下来一样,笔记记得清晰明了。这是特地给黎琳留下学习的。
这么点东西就是姐妹俩的全部了。
黎想叹了一口气,将带回来的袋子放好,把买的衣服拿出来,挑出三叔一家的东西,用蛇皮袋装好出了门。
走在路上遇到人问:“呦,大丫提了这么多东西是去给你爷奶吗?”
黎想笑了笑,道:“不是,五爷,我去三叔家,我能读书多亏三叔三婶借的钱。这不,期末考试考得还算行,学校就奖励了些衣物,所以窝就给朵朵、果果拿点。”
说完从荷包里掏出两颗奶糖,一包瓜子给他,甜甜笑道:“一点小东西,五爷拿回去给栓子几个吃。”
这也是她在县里特地买着回来收买人心的。
至于原主爷爷奶奶,大伯一家极品一个瓜子壳都没有。他们不是一直说她是赔钱货,还差点把原主争的学费抢走,有什么资格得到她的孝敬?
五爷笑呵呵接过来放在兜里,道:“是个知恩的好孩子,快去吧,一会天黑路滑该不好走了。”
然后背着手哼着小曲回家了。这糖听说可甜了,栓子兄弟几个肯定想吃。
黎家大丫头会做人啊。
不过听口气只怕不会去看建伟了。嘿嘿,不知道建伟有没有后悔和孙女不亲呢?他早就说了人和人是要相处才有感情了,否则光凭她是你的后生就让人家无条件孝顺你?凭什么?况且还隔一层呢。
可建伟不听不说,还总是骂骂咧咧,放话说谁敢不孝顺他就不认她。呵呵,人家稀罕?
这黎家大丫头去了县城,怕是凤凰要飞走了哦。
傍晚天气越发冷了,黎想拢拢脖子上的厚毛巾,把口鼻遮上,快步向前走去。
路过她大伯家脚步都没有停的直接越过去。
很快到了黎三叔家,敲了敲门,一会门就开了,出现一个干净水灵的丫头,正是三叔的女儿朵朵。
她看到黎想,惊喜道:“想想姐,你怎么来了?快进来烤火。”
又朝里喊:“阿爸阿妈,想想姐过来了。”
黎想摸摸她的头,道:“今天刚回来,过来看看你们。朵朵期末考试这次又是第一吧。”
朵朵今年十岁,正在读四年级。三叔三婶最为疼爱孩子,所以哪怕朵朵只是女孩,六周岁一过就送去读书了。朵朵也争气,成绩一向很好。
朵朵拉着黎想的胳膊,撒娇道:“不是,想想姐,我这次占第二名,四年级数学好难,我只考了九十分,拖了后腿了。”
黎想摸摸她的头,笑道:“不要紧,下学期赶回来就好了。我寒假都在家,有不会做的可以随时问我。”
“太好了,我最喜欢想想姐了。”
这时一个浑厚却不失温和的声音响起:“朵朵,又缠着你想想姐了?”
谢谢宝贝们的支持,么么哒,也能给我一个么么哒吗?^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