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之后,汤兰英就催促丈夫:“你不是说要去你爸妈那么要火柴么?现在可以去了!”
周根民点了点头,就推开门往外走。
汤兰英就在煤油灯底下纳鞋底,周雷和周星也趴在油灯底下的桌子上做作业。
周晴没有作业,她就拿个小框剥里面的大蒜,把大蒜剥成一瓣一瓣的,好做种子在菜园里种。
三月的天气,不凉不热,正适合干活,娘儿四个各干各的,倒也显得岁月静好。
不过,这静好很快就被打断了。
只听砰得一声,周根民推开门,气呼呼地回来了。
汤兰英一惊,就问:“火柴呢?”
周根民憋了半天,方说:“没有火柴!”
“爸,你不是说爷爷奶奶那里有火柴的吗?”周晴忙问。
周根民喘了口气:“火柴她们肯定是有,只是不愿意给我罢了!”
一时之间,周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房间里瞬间静了下来,只听见院子里的老槐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的声音。
过了半天,周晴才缓缓开口:“爸,您——是我爷爷奶奶亲生的么?您确定您不是抱来的?”
周晴这样问,是有根据的。
自从穿来后,她就有了这样的疑惑。
因为周老汉和周奶奶对自己家,实在是太差了,就好像她们根本就没有周根民这个儿子一样。
按说,周根民和汤兰英两口子都是老实人,也都有孝心。虽说穷,可是逢年过节的,也总是不忘从牙缝里省点钱买东西孝敬周老汉和周奶奶。
比如去年过年的时候,她们家虽然杀不起猪,可是,也打了七斤半肉过年。
这七斤半猪肉,有两斤都被周根民拿去给周老汉了。
可是,年初一的时候,周老汉老两口却只叫了她大伯周根喜一家去吃饭,并没有叫她们家。
穿越快一年了,周晴只知道周老汉和周奶奶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却从来没有机会打过交道。
在路上遇见的时候,她会叫爷爷奶奶,而周老汉和周奶奶则是淡淡地答应一声,都没有正眼看她,好像她不是他们的亲孙女,只是个普通庄邻人家的女儿似的。
见女儿这样问,周根民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二丫,你瞧你这个话问的,你爸当然是她们的亲生儿子,不然,当时那么穷,人都没饭吃,她们已经有了你大伯,又怎么可能去抱养别人的儿子。”汤兰英嗔怪道。
周晴哼了一声:“那,怎么爷爷奶奶连两盒火柴都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一家!”
见女儿这样问,汤兰英叹了口气:“哎,怪我吧,是我没用,不如你大妈聪明,从进门起,你奶奶就不喜欢我。”
“妈,这事,跟我奶奶喜不喜欢你,是两码事。我奶奶再怎么不喜欢你,那我爸总是她亲生的吧,我们几个总归是她的血脉至亲吧,她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孙吃不上熟饭?”
说完,周晴又扭头问她爸:“爸,你去要火柴,我奶奶究竟是怎么说的?”
“就说没有!”周根民不耐烦地说。
周晴站起身来“爸,妈,你们等着,我去借!”
然后,她来到院子里的鸡笼边,挑选了一只肥壮的公鸡,捉住了,用一截麻绳绑住了公鸡的双腿,就拎着准备出发。
“二丫,你借火柴,到时候怎么还啊?”汤兰英忙道。
“妈,我就用这只公鸡还好了!”
说完,她就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家门。
周老汉家村西大塘边,周晴只走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周老汉家。
周老汉夫妇住在周家祖宅,这祖宅是用青石头盖起来的三间瓦房,一个小院子,还有一间黄泥茅草建成的厨房。
周晴走上前去,推开了虚掩的院门。
只见厨房里亮着煤油灯,她爷爷奶奶正对做在灯下搓麻绳。老两口的头发虽然都白了,可是身体都硬朗得很。
“爷爷,奶奶,你们都吃过饭了啊?”周晴进屋,主动打起了招呼。
周老汉抬起头,看了一眼这个孙女:“二丫啊,你这个时候来,有事么?”
“爷爷,我家没火柴了,眼看吃不上饭了。”周晴开门见山,同时将那只公鸡放在墙角,公鸡扑棱了两下,就不动了。
周老汉放下麻绳:“刚才,你爸来过了,说了这事,还跟我要火柴,我哪里有火柴给你们呢。”
周晴向灶台上看了一眼,只见灶台上放着一盒崭新的火柴。
于是就说:“爷爷,我奶前几年在大集体烧食堂,你们不开火,那会应该积攒了不少火柴吧,您能不能给我们两盒,我们家现在实在是太难了。”
“你难,谁不难呢,现在火柴多金贵啊!”周老汉慢悠悠地说。
周晴叹了口气:“爷爷,我爸是您的儿子,您以后老了,不能动了,还指望着我爸妈给你养老送终的不是?我们家没饭吃,都饿死了,您和我奶奶老了,不就少一个儿子管你了么?”
听了这话,周奶奶似有意动。
周晴一见她奶奶的神色,就知道有戏,于是继续说:“奶奶,您看,我爸妈对你们平时也挺有孝心。今年过年,我们家里那么困难,统共就打了七斤半肉,还拎了两斤给你们呢,是不是?,还有这公鸡,我妈特意让我带来给你们烧粉丝吃。”
周奶奶嗯了一声,又轻轻叹了口气:“二丫啊,你说的也有道理,你家虽然穷,可逢年过节的孝敬从来都有,这样吧,我这里的火柴也不多了,就拿三盒子给你吧。”
“老婆子,家里统共就剩下五盒火柴了!”周老汉瞪了周奶奶一眼。
周奶奶却说:“没事,我们两个月领一盒,剩下两盒补一补,够撑年把的呢,听说国家现在改革了,以后这些东西都不怎么限制了。”
周老汉见老伴这样说,才不做声了。
周晴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这真是一对自私自利的老人,要是换了别的老人,别说是有多余的的火柴,就是自己的火柴不多,也要匀一点给儿孙,不能看儿孙陷入绝境。
他们倒好,拿一只公鸡来换,都犹犹豫豫。
可是没办法,再自私,也是她爸的亲生父母,老了,将来她爸肯定是要管的。
捧着那三盒火柴,周晴就往家里回。
今天是农历三月十六,俗话说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天边一轮明月,把整个村庄和四处的田野都照得亮如白昼。
周晴极目远眺。
她们这一带是丘陵地区,虽然也有山,可是山都不是很高,顶多两三百米那样。
山坡上,有些地方被乡里的林场种上了马尾松。
更多的地方,长满了野草藤蔓。
村里的村民们开拓荒地,通常都是选取山坡或者山脚下的土地,一开就是三亩五亩,有的家里人多的,劳动力足的,一开就是十来亩。
像她大伯周根喜家,就是爷儿几个在附近一个小山坡的平定上开了荒,大概有十来亩地,收入一下就上去了。
走到自己家的菜园的时候,周晴停了下来。
她们家的菜园,大概有三分地左右,菜园的南边是自己家,菜园的北边,就是一片长满荒草的坡地,这片坡地的高度一直向上,连接着村北的杏花山。
周晴在心里大约估算了一下,这片坡地要是开了荒,大概有五六亩左右。
而她们家的责任田,统共才不过五亩。
只要开了荒,粮食的产量就能翻倍。
而且,荒地是不用交提留的,这样,她们家的收入就能增长一倍还要多。
这简直太诱人了。
在心里盘算了一会之后,周晴就拿着火柴回了家。
推开门,周雷和周星就站了起来:“二姐,你真借到火柴了吗?”
周晴举起了手里那三盒火柴。
周雷欢呼了起来:“二姐!你可太厉害了!爸都要不来,你是怎么要来的?”
“爸没拎公鸡去呗!”周晴将那三盒火柴放到了桌子上。
周根民和汤兰英相互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妈,你赶紧把火柴收起来,可千万别再弄潮了。”周晴对她妈说。
汤兰英这才反应过来,她急忙拿起火柴,留一盒放在灶台上,将另外两盒拿到了自己房里收了起来。
这时候,周晴就坐到了周根民对面的小板凳上:“爸,开荒的事,你想过了吗?”
周根民一愣。
周晴一看她爸的神色,就知道那天她提了之后,她爸没有认真考虑这事。
于是,她就说:“爸,您看咱们家菜园后面,通往山脚下的那块地,是不是挺适合开荒的?”
周根民从自己的上衣口袋掏出烟杆,抽了两口烟,才慢吞吞地说:“可是,去年一年,村里开荒的人家,才不过三户……”
“可是,这三户人家,日子明显好起来了!”周晴接过来道。
见她爸依然沉默不语,周晴就说:“爸,我大哥是巧了,遇见我嫂子这个没怎么要彩礼的,也愿意住旧房子。可是,再过几年,周雷也大了,他可未必有大哥那样的好运气了!”
周根民一听,眉头就紧紧皱了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