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m的夜空终于归于宁静。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火药味与焦土的余温,但那场凤凰化光的奇迹,让整座城市仿佛被重新洗礼。
瓦砾堆间,市民们缓缓走出避难所。
他们的脚步迟疑,却再不像以往那样充满惧怕。有人抬起头,凝望天空残留的光辉,双眼湿润。
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怯生生地指向伊丽莎和她身边的女巫们:“妈妈,她们……救了我们,对吗?”
母亲沉默片刻,终于缓缓点头:“是的。她们……不是传说中的恶魔。”
这句话像火星般点燃了人群的情绪。
议论声逐渐汇聚——从怀疑,到感激,再到一种久违的敬意。
第一次,Salem的市民在没有恐惧的眼神中,直视着女巫。
---
战场的喧嚣散去,女巫联盟也迎来了最沉重的一刻。
广场中央,一片简易的仪式场地搭起。残垣断壁之间,七姐妹用古老的凯尔特符文绘制出一轮绿色的圆环,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守护。
一具具覆盖着布帛的身影静静躺着。她们是女巫联盟在这场决战中的牺牲者。年轻的学徒、经验丰富的施法者,甚至有几位来自海外赶来支援的异国女巫。
伊丽莎、康斯坦斯、内莉以及七姐妹跪在圆环之前,低声吟诵悼念咒语。
咒语不带战斗的力量,却让空气中荡漾起一种温柔的共鸣。火焰鸟落在阵亡者的棺椁上,轻轻啼鸣,仿佛在引领她们前往更温暖的彼岸。
内莉的声音颤抖:“如果没有她们……我们撑不到最后。”
康斯坦斯红着眼眶,却仍旧挤出笑容:“她们会骄傲的。Salem终于被点亮,不再只是火刑台的名字。”
伊丽莎则静静伫立。她的手中仍握着那本古老手稿,指尖摩挲着破损的咒语符号。
那一刻,她感到自己与无数代祖先同在。她的血脉不仅承载力量,也承载责任。
---
然而,战斗的余波并不仅止于Salem。
凤凰化光的影像,已经通过数以千计的市民手机,传遍全球。
社交媒体的推送中,燃烧的街道、光芒照耀下的女巫、以及人们的惊呼声不断转发。
“女巫是真的!”
“她们救了Salem!”
“我们是否错了三百年?”
各大新闻网络在第一时间打破沉默。CNN、BBC、NHK,甚至中东和非洲的媒体,都在循环播放那个奇迹的瞬间。评论员们的声音在全球激荡:
“这意味着人类历史必须重写。”
“女巫并非威胁,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文明遗产。”
“问题在于,如何与这种力量共处?”
各国政府亦被迫表态。
欧洲议会召开紧急会议,法国与德国代表呼吁“建立跨国监管框架”。
爱尔兰代表则公开承认“凯尔特女巫的存在”,并提出“应将她们视作文化与力量的守护者,而非非法群体”。
美国白宫在沉默了整整十二小时后,终于发表声明:“Salem的事件显示,人类社会必须面对超自然群体的现实。”
世界,见证了女巫的存在。
---
Salem的街头也在快速改变。
昔日批判女巫的横幅与口号被撕下,取而代之的是鲜花与蜡烛。
一群青年自发在广场上点起烛火,拼出一个巨大的“Light(光)”字样,以纪念那一夜的奇迹。
市民们开始主动接近女巫联盟,带着食物、水与简易医药品。
有人将家门打开,邀请疲惫的女巫们进去休息;有人自发搭建帐篷,为联盟提供庇护。
当然,质疑的声音依旧存在。保守派的残余势力在暗处煽动,宣称“这不过是女巫操纵的幻象”。
可与之相对的,是更多人反驳:“如果她们真是恶魔,为什么会救我们?”
社会舆论第一次真正转向接受。
---
夜深,女巫联盟核心成员们在一处破旧的教堂内召开紧急会议。
七姐妹的长姐说道:“我们赢了,但只是这一场。敌人的财阀与骑士团并未彻底消灭,他们会在别的地方卷土重来。”
内莉推了推眼镜,语气冷静:“可是机会在于,全球的目光已经聚焦。我们终于能在阳光下说话。”
康斯坦斯咧嘴笑:“阳光下?更像镁光灯下。我们得小心,但也得抓住。”
众人转头看向伊丽莎。
因为她的名字,此刻已成为Salem的象征。
伊丽莎沉默片刻,才开口:“我们必须继续。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让Salem的孩子们不再畏惧火焰。”
她的声音带着坚定,仿佛凤凰余音仍在回荡。
---
次日清晨,Salem的天边泛起曙光。
街头的残骸还未清理干净,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不同以往的气息。
市民们与女巫们并肩,修补破损的街道,分发救援物资。孩子们跑过广场,竟敢好奇地去触摸女巫们的扫帚与符文。
有老人哽咽着说:“三百年前,我们烧死了她们。三百年后,她们救了我们。”
伊丽莎站在市政厅的台阶上,望着这一切,心中涌起复杂的感情。
战争远未结束,敌人也未彻底消亡,但这一刻,她知道——改变已经发生。
Salem的火焰,终于化为了光明。
而光明,正在照耀向整个世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