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刘邦手中兵力悬殊,堪称天壤之别。刘邦的手中只有十万兵力,根本无法和麾下四十万大军,兵强马壮的项羽抗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对上项羽就好像用鸡蛋碰石头,是自取灭亡之道。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张良挺身而出了。原来,同为昔日被秦国所灭的六国贵族之后,张良和项家的人一直私下有着联系。
张良通过项伯得知项羽要对刘邦不利的消息,立刻就将此事告诉了刘邦,同时帮助刘邦策反了项伯。先让刘邦对项伯做低伏小,假意诚恳的对项伯说自己起兵只是为了求生,根本没有逐鹿天下的野心。而后,表示愿意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以示自己绝无二心,对楚王忠心耿耿之意,一番唱念做打加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有可能是刘邦的演技太过高超,把项伯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硬是就这么相信了刘邦的鬼话连篇,掉进了张良和刘邦设下的陷阱里。
项伯这个二愣子就这么傻乎乎的回了项羽的军中,跑去对项羽说刘邦是真的没有野心,让项羽不要猜忌刘邦。而项羽这个四肢发达的,居然就这么傻乎乎的相信了项伯的鬼话,眼睁睁的看着刘邦从自己手里溜了出去,错过了杀刘邦的好机会。
俗话说的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项羽会输给刘邦固然有刘邦奸诈狡猾,和政治上的高情商在,但又何尝不是项羽性格缺陷所致,项羽对待军情如儿戏,加之为人偏听偏信,任人唯亲,明明楚汉相争的时候,有数次杀死刘邦的机会,但他太过狂妄自大,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
黎苏苏小时候不理解,为什么项羽拥有这样的大好局面,却偏偏被他自己给玩蹦了,长大后才明白,原来终究还是先秦时期的阶级思想作祟,让项羽和昔日的六国贵族产生了那种以出身论英雄的观念。
项羽那些人觉得刘邦充其量就是一个草莽,和他们这些六国贵族之后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在那个年代,打着旗号征战天下的人都是贵族出身,包括项羽在内,他们都瞧不起刘邦,毕竟在那之前,还没有出现过草莽征战天下的。贵族出身的诸侯王们,对待刘邦那是一百万个看不上眼,也就没人觉得刘邦会是一个威胁,就这样把他给忽视掉了,让刘邦给了在暗处猥/琐发育的机会。
刘邦:嘻嘻~,谢谢当年那些好人的忽视,朕才能坐拥天下啊!
项伯?!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账!!!
项梁气的想骂人,但是此刻项伯不在他眼前,项梁只能随意找个出气筒,把在一边生自己闷气的项羽一把薅过来,厉声斥道:“怎么回事?你是脑子进水了吗,居然就这么信了项伯的话?”
对于项羽就这么浪费了杀刘邦的大好机会,项梁简直是心痛的无法言喻,不敢置信的质问道:“你就没长眼睛吗?刘邦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没看出来?这种注定不会屈居人下的心腹大患不早点处置了你居然还任他逍遥法外?!”
“你的武力值是用脑子换的吗?项伯说什么你都信?活该你输给刘邦!!!”此刻的项梁整个人几乎变成了怒火的化身,逮着项羽骂个不停,任是谁都无法想象武力值满点的西楚霸王,年少时在叔父火山爆发般的怒火下是如何害怕的瑟瑟发抖。
项羽听懂了黎苏苏的讲述,此刻自知理亏,被叔父骂的双眼泛泪也不敢逃窜,只得抱着脑袋让叔父发泄怒气。
嬴政都没想到项羽的大本营里居然还有这种拖后腿的存在,愣了一下才下了结论:“项羽此人确实脑子有疾!”
换他处在项羽的位置上,对待刘邦此人必然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一个手握十万大军,手下谋臣济济的人,说自己没有野心,你信?反正他嬴政不信。
【项羽本人虽然没有脑子,但是他的手下还是有聪明人的。项羽身边有一个谋士叫范增,早年投奔项梁于薛地,项梁反秦起义时,范增就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后来跟随项羽参加巨鹿之战,攻破关中,屡献奇谋,被项羽尊为“亚父”。
不同于其他诸侯王对刘邦的不屑一顾,范增对刘邦的看法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因为刘邦早年的形象和行为,给范增一种刘邦此人贪婪好色的感觉。但让范增没想到的是,在刘邦进入咸阳宫后,他发现好色贪婪地刘邦竟然没有被咸阳宫里的财富和美女所诱惑,这太不同寻常了,范增一下子就警觉了起来。而另一方面,范增早年曾简单的学过几分面相望气的本领,看出刘邦头顶隐隐有帝王之气,这个威胁比其他任何一个诸侯王都要危险,因此范增开始多次提醒项羽要除掉刘邦。
很快,范增就找到了一个杀死刘邦的好时机,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这一日,刘邦率领张良、樊哙等百余人来到了项羽的军营,项羽设宴款待,宴会上范增让项庄表演舞剑,然后趁机杀死刘邦,而刘邦也通过项伯知道项羽手下一直有个谋士想要撺掇项羽杀自己,于是更加感情充沛的和项伯攀交情,把项伯彻底的给拉拢到了自己的船上。于是宴会上,项伯也拔剑起身借着舞剑掩护刘邦,项庄无奈,又不敢伤了项伯,便只能无功而返。
然后,刘邦的好兄弟樊哙当即就闯进了宴会,质问项羽为何无故诛杀沛公,项羽本就对杀刘邦一事犹豫不决,接连被阻止后就更觉得用阴谋诡计杀人非大丈夫所为,彻底对刘邦没了杀心。但是刘邦却没有就这么放下戒心,他借口上厕所的功夫带着人立马就逃出了项羽的军营,临走的时候还拖张良给项羽和范增都送了礼物表示赔罪,而项羽就这么光棍的收了礼物,并且对刘邦逃跑的行为一点也没有介意。
这下子,范增彻底明白了自己辅佐的项羽是个什么样的傻子,也预料到项羽日后对上刘邦只会以失败告终,骂出了一句日后流传甚广的名言——竖子不足与谋!】
好长一段时间没听到叔父骂他的声音了,项羽小心翼翼的抬头瞅去,看到了一双熟悉的复杂眼神,以他的智商无法描述,但项羽总觉得叔父自己的眼神充斥着怜悯,就像以前自己在街上闲逛时,路边的人看傻子的眼神如出一辙。
“叔父?”你为何这般看我?怎么不骂我了?
项梁默然叹息,觉得这位叫范增的名士骂出了自己想要却怎么也骂不出口的话。
竖子不足与谋!?果真是真实的结论啊,再没有比这更符合的了。
有侄如此,为之奈何?
项梁老泪纵横,整个人像是一瞬间没了精神气,对着项羽语重心长的道:“以后你就先跟着我好好躲藏吧,别再想着反秦的事了。”
他是有心反秦没错,但此时看到侄儿这个没脑子的样子,项梁觉得反秦这事儿也不是非反不可的。
其实他知道项羽并不笨,他只是太光明磊落,太不屑用那些诡秘手段。他的侄儿生就武力非凡,天生傲骨,管他什么阴谋诡计,通通都被武力解决。只是可惜了,在逐鹿天下的事情上,光有武力值是不行的,项羽缺乏了最重要的政治觉悟,也就是心黑,所以项羽到了最后注定只有失败这一个结局。
这个侄儿靠不住!
这一刻,项梁意识到即使项羽侥幸成功的打下了天下,也不会治理天下,只会成为和嬴政一样的暴君,既然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老老实实的别想着反秦了。以项羽的资质也就只能当个将军,还得是日后的君王不介意项羽在后世之人口中曾杀俘屠城的操作,当楚王或者皇帝?那还是算了吧。
项羽惊愕道:“为什么叔父?我日后可是灭了秦国的。”
“可你自己也失败了。”并且很可能连累了项家,也没能成功复国。项梁呵呵冷笑,再接再厉的打击侄儿,毫不客气的语言输出道:“你不会以为只要你够能打,就能解决任何事情吧?你是把天给捅破了,但你自己也完了。”
“先不说秦皇嬴政也知道了以后的事,就秦国现在如日中升,始皇帝正值盛年,朝中名将无数,秦军虎狼之师,谁敢跟着你造反?咱们现在东躲西藏,朝不保夕,这地方也不知道能隐藏多久,那什么跟大秦对抗?无论是你还是那个叫刘邦的都讨不了好,还是好好想想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吧。”
咸阳宫中,始皇嬴政嘲讽一笑道:“匹夫之勇罢了!”
嬴政觉得自己还是高看项羽了,这种人根本不能统帅三军,丝毫不考虑战略问题,没有眼光和大局观,一点计谋都不会用,只能做个冲锋陷阵的将军。
“哈哈哈,别的不说,范增骂的还真对,真TM的解气。项羽这小子可不就是竖子不足与谋么!”刘邦幸灾乐祸的拍着桌案大笑道。
项羽死后,项家被刘邦封侯的就有四五个之多,而且在项羽杀义帝自立这件事情上,就和项氏一族的理念背道而驰,项氏的族人有不少都因此对他心生埋怨之情,再不愿意帮项羽。连至亲的宗族本家人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和他背道而驰,可想而知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
对此,刘邦更是觉得一切皆是天命,换句话说就是——天命在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