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十一点,盼秋还坐在书桌前。
窗外的街灯已经变得稀疏,屋里只有屏幕发出的冷白色光,把她的脸照得很安静。
她的书桌面不大,对面正对着那幅她从跳蚤市场带回来的画。她已经习惯了——想事情的时候,就盯着那幅画上的树出神,然后再低头继续做手边的事。
现在,她在浏览器里翻看学院教授的个人主页。
页面一个接一个,大多数都像复制粘贴模板:研究方向、授课经历、邮箱,规矩、简洁,没有多余的自我表达。
直到她点开了 Ethan Ellery 的页面。页面几乎简陋,研究领域是 constructed emotion(建构情绪)和非语言交流,末尾却悄悄多了一句话:
Ordained minister and wedding officiant in the state of Mariden.
(Mariden州注册的牧师与婚礼主持人)
她盯着这行字看了几秒,大脑像突然卡顿了几秒……这什么意思?他还兼职主持婚礼的牧师?
她条件反射地打开搜索引擎查了一下,输入那一整句话去搜——确认这不是某种隐喻,也不是翻译误差。
结果跳出来的是几个略显粗糙的网站页面,介绍怎么“在线申请婚礼主持人资格证”、“合法为新人见证婚姻”。
她脑子又悠然浮现在那天 orientation(迎新会)结束后的 reception(酒会),他们站在天台的一角拿着酒,聊起 constructed emotion(建构情绪)和 emotion regulation(情绪调节)的区别。
他提到了身体反应如何被重新赋义。她下意识提出了吊桥实验作为例子,他轻轻笑了,说:“Perfect example.”(完美的例子)
她记得他说:“Never make major decisions when your adrenaline is high.”(别在肾上腺素爆表的时候做重大决定。)她也记得他那种慢条斯理又一丝不苟的语气。
她回过头再看那行字,突然在心里浮出一句比喻——像你以为走进了实验楼,结果推开门发现里面在放婚礼进行曲。
或者又像你点开一篇论文 PDF,最后一页弹出:“感谢你认真看到这里,要不要来参加我的婚礼?”
谁会在学术档案的结尾藏彩蛋啊?
她忍住笑,把手指搭回笔记本边缘,默默在心里加了一笔——这个老师,蛮有意思的。
她在为第一学期修的一门核心课程选访谈对象——Foundations of Applied Psychological Practice(应用心理学实务基础)。
课程的节奏很紧,内容包括基本的访谈技巧、评估方法,以及如何写出一份结构合理、不过度解释的报告。
这门课每年都有一个传统作业:选一位系里老师,围绕“改变人生方向的一刻”做一次半小时访谈。主题不限,问题自拟,录音存档,访谈结束后写一份小结。
大多数人会挑个好约、好说话的老师。也有人干脆找自己以后可能选的导师提前建立一点联系。盼秋没打算太快做决定,但现在,她已经知道她想找谁了。也许不是最方便的那个,也不是最有名的那个。
但是那个让她产生一点点意外的人。她喜欢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温柔。
她靠着椅背坐了两分钟,眼睛还停在那行字上。然后,几乎是一种“一不做二不休”的冲动,她把椅子拉近,重新坐直,打开邮箱。语气尽量保持得体、清晰,但她删了两遍开头和结尾,反复确认“您好”、“谢谢您抽空”这些词的用法有没有过分谨慎。
打完最后一个句号,她盯着“发送”按钮看了三秒,然后点了下去。
发出去的瞬间,她才发现自己心跳稍微有点快。大概是因为深夜做了决定,又是第一次主动写邮件联系老师——而且是联系一个可以合法帮人结婚的老师。
她原本以为,回信会在第二天上午才来。没想到十分钟不到,邮箱就亮了。
Re: Interview request:
开头只有一句简单的问候,接着就是确认时间、地点,以及一句:
“Looking forward to it.”(期待与你见面。)
她盯着那五个字看了一会儿,嘴角又翘了一点。
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盼秋轻轻敲了两下门。门没锁,虚掩着一道缝。她正准备再敲一次,门从里面拉开了。
“Hi—come on in.”(嗨——请进。)
Ethan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档,侧身让出空隙,又笑着补了一句,“You’re early. That’s a good sign.”(你来得挺早。这是个好兆头。)
Ethan 的办公室在三楼的尽头,一个朝南的小房间。
窗外是一株正值最佳观赏期的枫树,树叶染着金黄与暗红,阳光穿过斑驳的叶影和百叶窗,把柔和的光线洒在室内浅灰色的地毯上。
空气中隐隐一股混合着咖啡、茶叶、肉桂和秋日阳光的气息,温柔又静谧。
房间不大,但布置得既实用又带着些生活气息——靠墙是一张深色原木办公桌,桌上放着一台连接了弧形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一角贴着一张略皱的黄色便签条:“Data won’t tell, please listen.”(数据不会告诉你答案,请学会倾听。)
办公桌旁边是一整面书墙,从心理评估、发展心理学,到人类非语言沟通和文化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一应俱全,最下层靠墙的位置零星夹着几本文学小说,被随意地塞在一摞专业书旁边。
靠窗的角落摆着一盆枝叶茂盛的万年青和一盆胖嘟嘟的小多肉。后者盆边贴着一张小小的白色标签。
“Let’s sit over there,”(我们坐那边吧,)Ethan指了指房间另一侧的会客区——那是一张浅灰色圆桌,配了两把椅子,分别从两侧斜对着摆放,不是正对而坐,恰好维持一种既不拘谨也不轻浮的距离感。
他走到角落的迷你冰箱前,“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Coffee, tea, or just water? Nothing fancy, but I have all three.”(你想喝点什么?咖啡、茶,还是水?没什么特别的,但这三样我都有。)
她的视线跟着Ethan来到小冰箱——上面整齐摆着透明的装满咖啡豆的玻璃罐、磨豆器、滤纸、茶包和纸杯。
热水壶正冒着细细的水汽。整套茶咖用具显然被人长期使用、妥帖安置,带着一种重复日常的温柔仪式感。
“Water is fine,”(水就好。)她答,声音带着一点惯性的客气。
他动作利落地倒了杯水递给她。
她在靠窗的一边坐下,把包挂在椅背上。纸杯里盛的水面在阳光下轻轻一晃,泛出一圈不动声色的光。
她的目光再次掠过窗边的那盆多肉,品种叫不出名字,叶片饱满发亮,旁边的小标签上写的是:“Please don’t die.”(请不要死掉。)
盼秋一时分不清这牌子是真心祈祷还是桌主的冷幽默。
Ethan注意到她的目光,也笑了一下:“That one was a gift from a student. I think the message was more for me than the plant.”(那是学生送的礼物。我想这句话是写给我的,不是给植物的。)
这一章算是盼秋和 Ethan 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主动靠近”。
她从观察者,变成了行动者——从“看他的网页”到“写信给他”,那份冲动、克制和好奇都很真实。
我自己写到那句 Ordained minister and wedding officiant in the state of Mariden 的时候,也笑出声了,太符合 Ethan 那种“表面规矩、内心藏趣”的性格了。
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这一章有点甜、有点巧合、有点命运的味道,请一定留个评论告诉我!
每一条留言、每一个收藏,都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也欢迎你猜猜——Ethan 为什么会成为婚礼主持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访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