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好了的马车早已停在府门口,饮玉扶着晏相淇上了马车,车夫便稳妥地赶着马朝侯府方向去了。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马车在侯府门前停下来,晏相淇下来,门口的家丁过来迎接:“四小姐回来了?”
晏相淇问道:“父亲回了么?”
家丁道:“老爷还在宫中,大夫人和姨娘在里面正等着您呢。”
晏相淇点点头,缓步进了府门,一路走到里面内堂,把斗篷脱下来递给饮玉,接着进了去。
胡氏端坐在正上方,下侧是李姨娘。
晏相淇缓缓扫视一周,柳眉轻蹙,却没说什么。
李姨娘率先瞧见她,上下打量一番,笑道:“一段时日不见,淇姐儿怎么越发生得好了?瞧这脸蛋儿,水光嫩滑的。”
晏相淇走到胡氏面前行礼:“母亲。”
又转身对李姨娘点了点头:“姨娘。”
胡氏颔首道:“坐罢。”
晏相淇依言在李姨娘对面坐下来,李姨娘见她像是没听见方才自己这番话一般,顿时心生不悦,正想开口刺两句,晏相淇却率先问道:“母亲,怎么不见芸姨娘?”
胡氏道:“芸妹妹这几日又感染了风寒,我便让她好好在屋里养病,不用来了。”
李姨娘习惯性地出口道:“淇姐儿如今作派打了起来,见自己生母没亲自来迎你回门心里不乐意吗?”
晏相淇闻言,朝她看了过来,瞳孔漆黑,就这么静静看着她。
李姨娘顿时一咯噔,心里暗骂自己没管好嘴,还当她是从前的四小姐,人家如今可是崇德夫人,严格按理来论,自己今日还要给她行礼。
何况,今日她还有事要求她……
想到这儿,李姨娘咬了咬唇,复笑道:“瞧我这张嘴,贯是不会说好话,我的意思是,淇姐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着急见你芸姨娘也是一片孝心。”
胡氏闻言,眼中闪过一片轻蔑,对晏相淇道:“我知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生母染疾,待会儿便过去看看她罢。”
晏相淇:“是。”
堂内一时便静默了下来,胡氏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啜饮,仪态端方,晏相淇坐在下侧,不知在想什么,李姨娘美眸来回打量她们两个,红唇轻咬,终是忍不住道:“听老爷说淇姐儿夫君这几日回来了?”
晏相淇朝她看过来:“前几日刚归京,这几日正忙着给陛下复命。”
李姨娘尽量柔和地笑了笑,但几分酸气还是压不住冒了出来:“淇姐儿真是好命,谢家公子近年来甚的陛下盛宠,连我这个深居后宅的妇人都听说了,如今淇姐儿做得崇德夫人,想必每日只用喝喝茶,看看戏,不知人间烦恼罢?”
晏相淇静静看着她说,脸色十分平静,胡氏也只淡淡瞥她一眼,这么一比,更显得她是个酸的跳脚的穷妇,白白给人看笑话。
李姨娘暗自咬牙,果然男人的话在床上不能信,这些年晏老头虽隔三差五宿在她院里,床榻上更是连连保证将来不会让婉儿受委屈,亲自为她挑个好夫家,可事实呢?谢青宓是嫡女,有大夫人撑腰,如今坐到了皇妃的位置,人家当初不要的破烂玩意儿被晏相淇拣了去,如今竟然得了陛下圣心,风光无限,而她的婉儿呢?竟只嫁了一个劳什子户部侍郎家的儿子,见了她俩哪一个都要行礼!
李姨娘心中越想越气,越想越替自己一双儿女感到不值,只觉得自己在这个后院真真是孤立无援,谁都指望不上!
但无论她心中如何再郁结,此时都要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她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重新笑道:“淇姐儿今天刚回来还不知道,你二哥半年前结识了一位朋友,见他颇有学识,只不知是不是老天捉弄,仕途上三番五次碰壁,你二哥可惜人才埋没,便举荐了他,只是实在没想到这烂人不是个富贵命,前阵子在酒楼打了人,被人给投诉状了,只是苦了你二哥,分明抱着做好事的心,如今也被他连累了!”
说着,李姨娘眼角不禁泛红,捏着绣帕揩了揩眼角。
她哭得情深意切,泪眼余光间见晏相淇仍只是平静地看着她,一时心中打起了鼓,忍不住哽咽意更甚:“四小姐,我知道你如今身份尊贵,按道理我得给你行礼,只是你二哥他实在是委屈,千错万错都怪那贱东西伪装得实在太好,你二哥他遇人不淑,生生被他拖累了!四小姐,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可怜可怜你二哥,帮帮他在景湛面前求求情罢?”
李姨娘哭得情深意切,胡氏见状,也不好继续旁观,道:“景湛这些时日想必也抽不出空来,但总归只是一句话的事,你回去后提一嘴,二哥儿从小也算和景湛一起长大,他不会不管的。”
晏相淇漆黑的眼珠一转看向胡氏,微微歪头,好奇道:“母亲,长姐如今是皇妃,权高位重,您捎一句让人带给长姐,这事不就解决了?为何姨娘专程等我回来了才说这事呢?”
胡氏闻言微顿,道:“你长姐虽是皇妃,但朝政之事不可过问,八皇子身为皇嗣,帮了反倒于朝政不公。举荐正好在景湛管理的事务之内,思来想去,还是他出面最为合理。”
晏相淇低下头,轻笑一声:“母亲,二哥左右不过是举荐了一个人,那人自己要犯了错,二哥也拦不住啊,姨娘放心,我相信二哥不会出什么事的。”
李姨娘着了急:“什么叫不会出事?这可是要打二十板子的啊!”
胡氏微微偏头,眼里的鄙夷快藏不住的流露出些许。
李姨娘多多少少也察觉了些,心道自己一时着了急,乱了分寸,心中暗自冷静下来,重新开了口:“四小姐,你二哥本来就是无辜的,那二十板子虽不算多,可要真打下去了,丢的不就紧是你二哥的脸,更是咱侯府的脸面啊。”
这话一出,胡氏的脸稍显严肃,直接道:“罢了,淇姐儿,李姨娘说得在理,左右不过一连小事,景湛说到底也是咱们家的人,这事儿真闹出去了对他也不好,你回去了提一嘴,这事儿就这么解决了。”
一股愠怒从心底漫了上来,晏相淇嘴角轻轻一扯,正要开口说话,胡氏却摆摆手道:“你生母身子骨弱,厨房里时常剪着她的药,你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是趁早去见见你她罢。”
这话却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了晏相淇身上,顿时将她心底的怒火浇灭了**分,晏相淇静默片刻,起身行礼:“谢母亲。”
走到门口,饮玉把斗篷重新给她系上,主仆二人踏着来时的路离开了,不过这么一小会儿,路面又积起了一层薄雪,踩在上面咯吱地响。
饮玉一路撑着伞,知晓主子如今心情不好,也无言。
路上的仆人见了她俩,皆纷纷弯下腰行礼,脸上表情恭敬无比,可只有饮玉清楚,从前这些人脸上是怎样一副刻薄怠慢的嘴脸。
最难的那一年,她陪同小姐回来看芸姨娘,这些奴婢见了都是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嫌弃恶心模样。
从内堂到停云院,要走半刻钟的路,当初晏相淇第一次提出要让芸姨娘从停云院搬出来,芸姨娘拒绝了,只笑着说在那儿住习惯了,其他地方再好也不喜欢。
“何况,阿淇从小在这儿长大,我也舍不得。”
后来她就没再提过这件事,只派人把院子从头到尾修缮了一遍,她在里面住了十五年,熟悉哪根房梁已经微微弯曲,哪儿的房门早已经被啃出了密密麻麻的虫洞,哪儿每逢雨天就会渗水进来。
进了院子,里面扫雪的人瞧见她,立马欣喜喊道:“四小姐!”
晏相淇露出笑:“桐婆。”
刚踏进房门,就见里面帘子被掀开,出来一个深藕色女人。
女人露出笑,眼角也随之生出细纹,虽然上了年纪,但仍能看出韵色。
晏相淇对她行了一礼:“书禾姑姑。”
书禾上前握住她的手:“听见外面你桐婆的声儿便知道是你到了。”
里面也传出一声微弱的咳嗽:“采采?”
晏相淇听闻,赶紧掀帘进去。
里面点着安神香,床榻上原本睡着的妇人此刻正撑着身子起来。
晏相淇快步走到榻前,把被子重新给妇人盖好:“阿娘,我回来了,你快躺下。”
芸姨娘依言笑笑,顺着她的力道躺下了。
书禾从后面进来:“芸姨娘这会儿刚吃了药,我劝她睡会儿,可姨娘知道小姐今日要回来,说什么也要等着,我劝了好一会儿她才眯一会儿,刚躺下小姐就回来了,正好如了姨娘的意呢。”
晏相淇细细打量榻上的妇人,又心疼又怒:“阿娘怎么又病了?是下人没照顾好吗?大夫开的药不用心?阿娘怎么憔悴了这么多?”
芸姨娘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握住女儿的手:“好孩子,别担心,多年的老毛病罢了,每年都要病几场,要不了多久就好了。”
芸姨娘从前是侯府里洒扫的丫鬟,后来被酒醉的父亲看上,一夜后有了晏相淇,抬为姨娘,可没权没势,又是个丫鬟出身,怀孕时便隔三差五地被老夫人叫去立规矩,回来了还要受眼红心酸的下人们排挤。
都说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晏相淇生了阿尧,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她用各种珍贵药材养了几年总算养好了身子,但芸姨娘不一样,老夫人和晏仲延见是个女娃娃,渐渐地不再上心,下人们又是惯会见风使舵的,导致芸姨娘月子里落下的毛病跟了她一辈子。
这些陈年旧病累积下来,每年冬天芸姨娘都不好过,寒冬是停云院最大意不得的时节,这是晏相淇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晏相淇握紧阿娘的手:“阿娘,我今天带了几根人参和虫草,待会儿吩咐下人剪了给您补一补,回去了我再吩咐府里的大夫过来给您瞧一瞧,我不能时常在侯府,这边的大夫说到底也不上心。”
芸姨娘眼里满满是疼爱:“哪用得着这么上心,这些年你没少带大夫和药材过来,我身上的毛病也养得差不多了,比起以前也舒服了不少。”
晏相淇认真道:“以前采采太弱,让娘受了不少苦,现在当然得让娘好好享福。”
芸姨娘慈祥笑道:“别总担心为娘,如今府里可没人敢再欺负咱们停云院了,倒是你,在崇德府过得好不好?谢景湛欺负你没有?受了苦可一定要跟为娘说,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晏相淇摇摇头:“哪有的事,阿娘你又不是不知道,谢景湛如今圣眷正浓,官场不少人想巴结他,他也没有往府里纳过一个妾,我每日不过喝喝茶照顾阿尧,轻松极了。”
芸姨娘闻言放心不少,可又想起什么,道:“你那姑母呢?她为难你没有?”
芸姨娘几乎没有出过侯府,对女儿夫家的事,除了晏相淇亲口说的,就是听外人说道了,可外人只了解表象皮毛之事,阿淇向来又报喜不报忧,六年前谢景湛从燕支山回来时,带了已成寡妇的姑母一同回来,她那时只当人家夫君孩子俱亡,独身一人在外地,也是个可怜之人。
可后来有一次阿淇回来探望她,两人坐着说话,好几次她想去拉女儿的手都被躲过去了,她直觉不对劲,把女儿的手拉过来一看,掌心红彤彤一片。
她起先以为是谢景湛干的,后来晏相淇无奈只得说出实话:那位姑母原本让晏相淇敬茶,却说什么规矩学的不到位,不符合崇德夫人的礼仪,之后每日便让她去站规矩,学的不好就打板子。
她当时听了眼泪便落了下来,这便是故意刁难了,女儿当初被谢景湛那般欺辱,迫不得已嫁给他,受了这么多委屈,真谁都当他谢景湛是块香饽饽啊?
晏相淇闻言,脸上露出少有的娇纵:“娘,你又不是不清楚我的脾气,哪会一直让人欺负,她纵使想刁难我,我也有法子对应,你就放心吧。”
芸姨娘破涕为笑,宠溺地刮了刮女儿挺翘的鼻头:“我当然清楚,你小时候嫌药太苦,偷偷把蜜饯加在药方上,这些我可都还记得呢。”
晏相淇配合地吐了吐舌头。
气氛便也轻松了不少,芸姨娘又问了好些事,晏相淇都一一说给她听,不知不觉间天色便晚了下来,芸姨娘知晓崇德府如今一言一行都被京城人盯着,以防意外便也不留她过夜,催促着她回去了。
晏相淇又与芸姨娘一起说了会儿话,这才不舍地出了内室。
书禾送她出来,晏相淇走到房门口,转身与书禾说道:“书禾姑姑,我不能时常回来尽孝,阿娘身子又弱,辛苦您替我多多照顾阿娘。”
书禾道:“哪里的话,我伺候芸姨娘这么多年,自然会好好照顾她,小姐就放心吧。”
晏相淇信得过她,继续道:“我相信姑姑,只是这些时日阿娘正病着,姑姑要多谨慎些,特别是外面送来的东西。”
书禾听到这话,肃色问道:“怎么了?”
今日李姨娘那番话,把二哥同侯府的名声捆绑在一起,大夫人也是想到这一层面,所以才出面帮着一把。
晏相淇可不在乎候府的名声,只是胡氏那番敲打她的话让她不得不妥协,以她如今的权势,想不配合完全可以,但毕竟阿娘还在侯府住着,她虽把停云院的仆人都换成自己信得过的人,但毕竟自己长时间不在阿娘身边,总可能会被府里其他院里的小人使绊子,毕竟从前这种事没少发生过。
晏相淇摇摇头,没把今日在内堂发生的事告诉她,只道:“我回去后派个大夫过来给阿娘瞧瞧身子,这些时日停了府里的大夫吧,还是一切看病事宜都自己解决比较好。”
书禾闻言,也知道小姐是为芸姨娘好,点点头:“好,我都记下了,小姐放心回去吧。”
晏相淇放心不少,带着饮玉回崇德府了。
只是没想到,刚回寝院,屋里的丫鬟便面色古怪地看了看晏相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晏相淇眉头一蹙:“发生了何事?”
丫鬟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饮玉向前一步,厉色道:“在夫人面前做这副模样做甚?有话赶紧说清楚!”
丫鬟道:“主子下午……带了个女人回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