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巧妇当家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杏花疏影、杨柳新晴从大名府出发,抵福州时,业已初秋。

这一路山重水复,颇为艰险,幸得运道不错,搭上了名气很大的清风镖局,若不然自己这条小命能销在何处,都未可知。

路边骨,野地魂,跟着这些人,见的也不少。

离开前,同吃过一口牢饭的伙伴问秦巧:千百里的,何必糟蹋一命,往回走呢?

......

秦巧艰难地咽下最后一口干饼子,垂首系上包袱松开的口子:“我管这叫落叶归根。”

身侧是镖局车把式,名唤顶叔,听了这一句,莫名笑了,“你个春生秧子,懂个球的落叶归根!”

秦巧憨憨一笑,也不觉得他话糙,自己是被骂的那个,继续道:“顶叔,别看我长得矮,其实我今年已经十九了。”

顶叔瞟去一眼。

这口气听着自豪,人却塌腰拱肩、手脚畏缩,就系个包裹结,花里胡哨,还挽成一个娘兮兮的样式。

这要是自己的儿孙,非得一顿揍,教教他什么叫男子汉顶天立地!

他哼一下:“秦小子,十九怎么了?一日不娶媳妇,一日就不算男人。你顶叔我十九的时候,屋头里已经有三个娃娃仔了!”

十九就有三个孩子了?

秦巧暗自咋舌:顶叔这娶的别不是村里的花纹猪吧?

大眼珠子贼溜溜的,一看就没憋好屁。

顶叔没收获一波赞赏钦佩的目光,有些泄气,从车架子上下来,一边拍土一边道:“和你个半路搭子说不到一块。”

话音落了,人往后走去,秦巧伸头看他几眼,见他又在盘点车上那些锅碗瓢呀盆的。

她做男子装扮,脸脖子抹黑了,平日谨慎再加上顶叔年岁大了,眼神不好,没察觉出来。

顶叔人挺好的,除了嘴巴损一些,爱吹牛,睡觉鼾声如雷鸣,其他都挺好的。

前些日子过山口,遇了一伙厉害山匪,如他们这般照看锅灶等不紧要东西的,镖局默允可以先逃。

山匪退了,再寻机回来便是。

可顶叔没走,捡了一把不知谁扔在地上的破刀,踉踉跄跄地护在车架边,吼声震天,英勇无比。

气焰厉害,一度转移了几个山匪的注意力,以为他这车装的都是值钱珍宝呢。

当时躲在草丛里偷瞄着的秦巧,很是担心。

再后来,主家赏给顶叔一大锭金子的时候,这担心就成了羡慕。

奈何顶叔死都不收,非要说这钱收了,烫清风镖局的招牌,只求一碗肉汤就成。

那是一碗分量心意都很足的汤。

一大海碗:汤没多少,九成都是肉。

一大半都进了秦巧的五脏庙。

所以说,顶叔这个人挺好的。

哦,还有些认死理。

那么沉一锭金子,说不要就不要,觉着烫手,给她不就行了。

对此,顶叔不屑,只言——这么多肉都堵不上你嘴!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顶叔说她是个半路搭子,挺对。

福州城就在不远处,自己这一程路快到了。

......

和顶叔不同,她不是镖局正儿八经的押镖人。

遇上清风镖局,本也是奇缘,当日她本是从旧主家拿回东西要出城的,单根一个,如何回乡一片茫然。

恰这时,听路过一人说话,有几分乡音,转去了精神。

跟了几步,原是到了约定出城的时辰,有一个却迟迟不到,百十来号人的镖局车队乱嚷嚷的,只能等在客馆中。

出城可不是那般好走的。

最关键得有路引。

衙门给镖局路引上是多少人出城便得是一般数目,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能。

秦巧大着胆子一问,这才行了这趟路。

但也说定,到了福州,一拍两散。

正出神想着,从车队前头走过一人。

秦巧眼睛一亮,麻溜地下车站定,又擦擦嘴边的饼子屑,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她不敢拿乔,虾着腰请礼:“少东家安。”

少东家是个典型的北边汉子,高个头、深眼窝、挺鼻梁,据车队人说他母族那边有蒙人的血统,所以为人豪爽,常爱大笑。

秦巧跟他接触不多,被人带入车队的时候,心里忐忑,生怕这人细究自己是个女人,身份文书给的不情不愿。

大约是不想镖局再等下去吧,少东家竟也允了她随车。

此刻,人就在跟前,秦巧在顶叔跟前的机灵劲都没了,憋了半天,一个字都没有。

还是对面人先开口:“前方就是福州城,你有何打算?”

秦巧不知他此言何意,抬头看一眼比自己高出太多的人:“小的自然要回家。”

还是要走。

少东家抿抿嘴,又问:“你能肯定自己的家就在福州?”

秦巧点头。

她八岁离家,人牙子发卖,头一个主家便是福州城北的油作坊。

“虽是小时候被卖的,但业已记事,知晓家就在福州。”

“福州的满井村。”

“你少小离家,一去十载,早已物是人非,何必...再寻。”

秦巧酸着脖子,不懂他这番话的意思。

只问:“少东家出镖一趟,难道不盼着早日归家嘛?”

听说临走前,少东家进门才两月的夫人刚查出身孕。

要当爹了,回家之心怕是很急切吧。

秦巧挠挠头:“小的也想家,路远了些,这不是有福分,借着镖局的东风嘛。”

少东家定定看了她许久,最终转身走了,独留秦巧一头雾水,见顶叔回来,一五一十地说了。

车队歇够了,提早赶去城里打点的人刚到,顶叔站在车架子上望了一会儿,“能走了。”

人坐下的时候,叹一声:“少东家是可怜你呢。

“他是灾年时候,被爹娘卖了,流落到北边的。后来长成,押镖走货,时常打听自己的出身,这些年一直没个下落。”

秦巧随着马车一晃,仿佛又回到那一日在镖局被盘问。

她说自己是回乡,找爹娘团聚的。

那时候忐忑,或许还有些激动,不曾留意少东家的神情。

如今再想,能收用一个白吃水粮的无用人进车队,少东家怕是感伤自己,施以同情吧。

“少东家不知道自己亲生爹娘在哪儿吗?”

顶叔摇摇头:“年岁太小,没记得。”

“不记得才好呢,卖孩子换粮食的爹娘,寻到了又有什么好,难不成还念着他们有愧?”

秦巧微讷下嘴,觉得顶叔这话说的颇不是道理。

没挨过饿的人,哪里知道瘪着肚子喘气的滋味。

人要是饿狠了,莫说是卖孩子老母,就是杀人吃肉都不稀奇。

山路一小截,原本要到地方的激动荡然无存。

秦巧闷声不语,一直进了城,接过镖局小管事递来的路引凭书,便知是该作别了。

顶叔忙着收拾清洗、更迭破损的锅碗,身周来往都是镖局卸货的,还有客栈接货的。

独她一个,像是突然被拔出地里的碍眼草,双脚无处安放。

临了,蹭到顶叔跟前。

顶叔早知这孩子身世,也不说败兴的话:“秦小子,半程搭子的事儿,你往后见的更多,不用这般伤怀。”

他左右看看,寻了一个敞口的瓷碗递过去:“没几个囫囵的,就这个还顺眼些,顶叔便送给你了。”

一个碗?

秦巧乖巧接过,觉得这老汉还真的挺好的。

“顶叔,这碗是什么说法?以后祝我长食无忧?”

“屁!等你以后活不下去了,沿街要饭也得有个家伙什不是?”

秦巧:“......”

瞎说!她是要归家的人,怎么会沦落到沿街要饭呢!

不过一通厮话,蒙在心头的怅然散去不少。

秦巧正式话别,最后看一眼忙乱的镖局,转身汇入人群。

三千里山川,从南到北,八岁被卖,如今十九。

同样山川,从北到南,故土难离。

她和少东家不一样,她知道家在哪里,爹娘长什么样子,还记得家里有一个疼她的哥哥。

福州城很大,四城门开,秦巧打听了许久,才问到满井村所在。

搭上牛车,听着耳边熟悉的乡音,她长舒一口气。

这时候的大同府应该快要落雪了吧。

如若没有远行,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约是跟一起的姐妹寻了另一户高门,自卖其身,偷摸蹭上灶上的点心,挤在炭火跟前,打趣谁和府里管事的儿子能成一对。

然而放眼远眺,山林还是翠绿一片。

福州临海,潮热异常,天仿佛都低了不少,云朵随风离去都看得分明。

一切是那般新奇,却透着一股亲切。

秦巧操着一口半生的故乡话,问向同车的妇人:“你们知道满井村吗?”

“晓得晓得。”妇人回应道,“就罪奴村旁边嘛。听说东京又判了好多人,马上又要热闹起来啦。”

“你是外乡人吧?去满井村干嘛?走亲戚?”另一个妇人问。

秦巧:“算是吧。方才你们说的罪奴村,那是什么?”

“你不知道?那地方呀原来是......”

妇人正要说嘴,就被一旁相熟的人扯了袖子,同她低声嘀咕了几句。

而后两人便变得谨慎,闭口不谈罪奴村,后半程更是连看都不看秦巧一眼。

秦巧不知是不是触及什么忌讳,几次开口要问,最终忍住了。

在外多年,闭口保命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的。

反正是要回村,等到了满井村,回了家,再打听也不迟。

回了家?

一想到家,她又重怀憧憬,自己若是到了家门口,说她就是十一年前被卖掉的巧儿,到时爹娘和哥哥会是什么反应?

娘应该会抱着她痛哭,连声后悔。

哥哥应该也高兴,当年卖了她是为了给哥哥看病,有了钱,吃上药,应是好全了。算算年纪,没准已经娶媳妇,侄子都能满地跑,喊她姑姑了。

至于爹...

印象中,爹不爱说话,是本分的庄稼汉,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亩地,从早忙到黑,春到冬,眼里只有庄稼。

娘卖她的时候一直哭,说是背着爹和哥哥,让自己别恨她狠心。

小的时候,她是不记恨的。

大了,曾有疑惑:为什么家里有田,却没钱给哥哥看病呢?

后来相通了:比起闺女,爹更舍不得庄稼吧。

大不了回去了,就装作不知,团聚就好。

如此这般想着,牛车辘辘,景致看得再多不过是些山峦,晃晃悠悠睡了过去,梦里好似回到家乡,吃着热乎乎的滚肉粥,跟哥哥说起这些年在外的经历。

‘咯噔’一下,秦巧懵懵睁开眼,已是日落西陲,牛车到了一处分岔路口。

“从此处,沿东边土路走,不过一里地,就是满井村了。”

牛车把式特意指了指,才又动身。

秦巧目送对方离开,才踏上东边细径,走到一身微汗,视线中终于出现房屋村落的轮廓。

矮小群山连绵,坐落于山脚下的满井村已披上一层暗色,灯火点点错落,很安静,偶尔闻几声隐约犬吠。

记忆中的村落好似变了,又好似没变。

进村时那一片芦苇荡,还在。

小时曾同村里伙伴追逐玩闹绕着的桑榆树,还在。

大路相通,小径杂乱,秦巧记得村里大致模样,却实在寻不到自家那扇挂着木环栓子的门扉。

夜晚来得这般快,眼前很快就是一片黑沉。

秦巧绕来绕去,无奈只好寻了一家还亮着灯的门。

应门的是个妇人,脚步声踢踏,迭声询问是谁。

人近了,秦巧才开口表明身份。

深更半夜,妇人一听是外乡人,匆匆离去,半晌,院子里传来一连串的动静。

嘎吱一声门响,秦巧搭手遮了下烛光,“叨扰了,我爹是满井村的秦禾生,我娘名唤春桃,我哥哥叫秦丰收,想问下,秦家怎么走?”

好半晌,才有道妇人声音搭腔:“哎哟,你是秦家那小闺女?叫什么来着,当家的,就村西那秦寿爷家的,傻子天天念叨着的,叫什么来着?”

秦巧一头雾水:什么秦什么爷?什么傻子念叨?

却听另一道声音喊出:“巧儿!你是秦巧儿!”

被卖之后,人牙子唤她秦家的。

到了主家,多得赐名,自己的名字便不得再喊。

再后来,相熟的姐妹喊她巧娘。

秦巧儿,从未觉得这名字被唤起来是这般悦耳。

秦巧压抑着激动,点点头:“嗯,我就是秦家的秦巧儿。”

秦家被卖掉的二娘子,秦巧儿,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推下预收,文案如下,喜欢可点击专栏收藏下

《邻家小青梅》

双重生的追妻火葬场文,求喜欢嘿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