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初刻,林芸醒了。天还没亮透。屋里比昨天更安静。冬小梅和宋春桃还在睡。林芸坐起身。腰背的酸胀感比昨晚轻一些,但手臂和肩膀依然沉重。她轻轻下床。拿起木盆,去井边打水洗漱。井水冰凉。她擦洗了脸和脖颈。水珠顺着皮肤滑下,带走一些疲惫。她换回那套灰色粗布短打。布料摩擦着皮肤,有些粗糙。系好身份牌。拿起放在床头的功法册子,翻到引气入体那页。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又看了一遍图示和文字说明。
冬小梅和宋春桃也醒了。三人默默收拾好,一同出门。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和草木的微腥。她们走向丙字七号田。
田里的宁神草经过一夜,叶片似乎挺立了一些。昨天拔除杂草的地方留下一个个小土坑。田埂上,三把小锄头还在原地。三个空竹筐也放在旁边。赵管事站在田边。他指着田地说,今天松土。用锄头把草根翻出来的土块敲碎。沿着宁神草的行间松。不能伤到根。土松一寸深。松完土,再浇一遍水。水渠在田东头。辰时开始。他看了看天色。
林芸拿起锄头。锄刃上还沾着昨天的干泥。她走到田里。找到昨天最后除草的田垄。蹲下身。右手握紧锄柄。左手小心地拨开一株宁神草周围的叶子。露出根部附近的泥土。泥土因为昨天拔草,有些板结。她举起锄头,用锄背轻轻敲打一块凸起的土块。土块碎裂开来。变成细小的颗粒。她小心地将碎土拨开,避免压到宁神草的嫩茎。接着敲打下一块。
松土比除草轻松些。不需要太大力气。但需要一直弯腰蹲着。时间长了,腰背又开始发酸。膝盖也感到压力。太阳升高。温度上升。汗水再次浸湿后背。她重复着动作:蹲下,拨开草叶,敲碎土块,拨平碎土。沿着田垄慢慢向前移动。
午时二刻,赵管事喊休息。林芸才松完小半条田垄。她走到树荫下。拿出辟谷丹吃下。喝了点竹筒里剩余的水。水是温的。她靠着树干,闭眼休息了一刻钟。腰背的酸胀感在休息时更明显。
继续干活。下午她加快了一点速度。动作也更熟练。知道如何下锄头能更快敲碎土块。也知道如何避开宁神草的根茎。酉时初刻,她松完了一条半田垄。整块田的松土工作完成不到四分之一。赵管事走过来查看。他看了看林芸松过土的地方,又看了看田里其他位置。没说什么。记了两个工分。让她们收拾工具回去。
回到木屋。林芸照例打水清洗。手上沾满泥土和汗渍。指甲缝里的黑泥需要用力抠才能弄干净。换下脏衣服。她感到疲惫。比昨天更累。肌肉的酸痛在休息后反而更清晰。
天黑了。冬小梅和宋春桃很快睡着。林芸盘腿坐在自己的草席上。拿出功法册子。月光比昨晚亮一些,勉强能看清字迹。她闭上眼睛。按照册子说的,放松身体。专注于呼吸。吸气。呼气。周围是同伴的呼吸声和虫鸣。她努力清空思绪。只是感受空气吸入和呼出。
时间慢慢过去。身体很疲惫。思绪偶尔会飘到白天的田地里。她立刻拉回来。重新集中在呼吸上。又过了很久。黑暗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不是看到的,是感觉到的。在她周围,空气里,有一些极其微弱的、带着湿润凉意的点。很少,很淡。像夏日傍晚井口飘起的一丝水汽。它们似乎随着她的呼吸在缓慢浮动。
林芸心中一动。这就是水灵气吗。她想起册子上的引导法门。用意念去捕捉这些微凉的、湿润的点。想象它们随着吸气进入身体。这很困难。那些光点若有若无。她的意念像笨拙的手。试了几次。似乎有一个微凉的、湿润的点被她的意念牵引着,在吸气时,顺着口鼻进入体内。那股微凉的感觉顺着喉咙向下,很微弱。进入胸口的位置就消散了。
她继续尝试。捕捉下一个点。这次失败了。那个点在她意念靠近时就飘走了。她又试。捕捉到一点。引导它进入。微凉感依旧微弱,在胸口消散。她重复着。成功的时候少,失败的时候多。每次成功引入一点微凉的气息,都消耗不少精神。身体因为保持坐姿,腰背的酸痛感再次袭来。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虫鸣依旧。冬小梅翻了个身。林芸感到精神困倦。她停止了尝试。缓缓睁开眼睛。屋里一片漆黑。她躺下。身体接触到草席。疲惫感瞬间包裹上来。她想着刚才引入体内的那几丝微弱凉意。这就是灵气吗。她闭上眼。很快睡着了。
第三天。卯时初刻。林芸醒来。手臂和肩膀的酸痛感减轻了一些。腰背还是酸。她洗漱,换衣。和冬小梅、宋春桃一起去田里。
赵管事说,今天继续松土。昨天没做完的。林芸拿起锄头。开始昨天剩下的田垄。敲碎土块。拨平碎土。动作重复。汗水流淌。午休。吃辟谷丹。下午继续松土。
酉时前,她终于松完了自己负责的两条田垄。整块田的松土工作完成大半。赵管事记了两个工分。让她们回去。
晚上。林芸盘坐。闭眼。尝试引气。疲惫感让她更难集中精神。周围那些微凉的、湿润的点似乎比昨晚更难捕捉。她努力尝试了半个时辰。只成功引入一次。微凉感依旧微弱,在胸口消散。她感到困倦。躺下睡了。
第四天。松土工作全部完成。赵管事检查了一遍。让她们开始浇水。水渠在田东头。渠水引自山涧。水流不大。渠口有简易的木闸门。
赵管事示范如何引水。他打开一点闸门。水流进田头的浅沟。然后用一把长柄木勺,舀起水,泼洒到田垄间。水流要均匀。不能太急冲坏幼苗。也不能太慢浪费时间。
林芸拿起木勺。很沉。她走到渠边。学着赵管事的样子,舀起满满一勺水。水很凉。她双手握着勺柄,将水泼向田里。水在空中散开,落下。大部分落在宁神草附近的地上。泥土迅速吸收水分,颜色变深。她来回走动。舀水,泼洒。重复这个动作。木勺很重。装满水更重。手臂很快又酸起来。水花有时会溅到身上。灰色短打的衣襟和裤腿被打湿了一片。贴在皮肤上,凉凉的。
浇完半条田垄。她停下来喘口气。手臂发酸。掌心被粗糙的木勺柄磨得发红。她继续。一勺,一勺。田里的泥土吸饱了水。变得湿润松软。宁神草的叶片在阳光下挂着细小的水珠。
酉时。她们浇完了整块田。赵管事记了两个工分。
晚上。林芸盘坐。身体很累。她闭眼。调整呼吸。过了许久。再次感知到那些微凉的、湿润的点。水灵气。她用意念去捕捉。失败几次后,成功引入一点。微凉感进入身体。这次,她没有立刻引导下一个。她试着回想册子上的经脉图。用意念推动胸口那股微弱的凉意。按照图上的路线,慢慢向下移动。凉意移动得很慢。很微弱。像一滴水在干燥的沙地上艰难前进。移动了很短一段距离,就消散了。
她继续尝试捕捉新的水灵气点。引入。再试着引导那丝微凉感在体内移动。同样艰难。消散。重复几次。精神疲惫感加重。她停下来。躺下休息。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重复劳作。除草新长出的零星杂草。松土。浇水。每日两个工分。
晚上重复尝试引气。偶尔能引入一丝水灵气。引导它在体内移动依旧困难。距离很短。消散很快。木灵气似乎更难感知。她只模糊感觉到过几次温润的绿色光点,但从未成功引入体内。
第八天晚上。林芸盘坐。闭眼。疲惫感如常。她调整呼吸。放空思绪。周围微凉的湿润点出现。她捕捉到一点。引入体内。胸口一丝微凉。她用意念推动它。向下。像推动一块沉重的石头。凉意移动。比之前稍微远了一点。消散。
她没有气馁。继续。捕捉。引入。推动。消散。重复。不知第几次。又一丝微凉的水灵气被引入。她推动它。向下。那股微弱的凉意这次似乎多坚持了一小段距离。在接近脐下位置时,才完全消散。
她感到一丝不同。不是力量的增长。更像是一种通道稍微通畅了一点的感觉。很细微。她继续尝试。但精神已经困倦。效果反而不如刚才。她停下。躺下休息。想着刚才那丝凉意多走的距离。她睡着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