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脸上很少有笑容,尤其是面对他的长子扶苏时,堪称严苛。
在扶苏出生前,嬴政也不是没有期待过第一个儿子,他还想着孩子究竟是会像他多点,或是谁也不像的特别难搞的性子。
结果扶苏越长越大,相貌上十足的像了嬴政,性格上却是嬴政非常看不上的端方君子。
倒不是嬴政对君子有意见,主要是时代不允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里,君子总会被欺负。嬴政需要一个君王之才,而不是品行高洁的君子。
现在,小君子跑来找他问政来了。
看见桌案上竹简,嬴政尽管冷着脸,心里也不免开心起来——儿子终于知道上进了。
既然是问政,那宫室里就不好再留人伺候,内侍婢女尽皆退下,只余父子二人。
嬴政将竹简往扶苏那边推了推:“想先问哪个。”
扶苏在竹简里扒拉扒拉,先选了“律法”与“吏治”出来:“赵高连日讲秦律给儿臣听,于是有些好奇,就没有针对执法者的律令吗?”
“你想说吏治败坏。”
扶苏笑得无害:“毕竟防患未然嘛,总不能父王一个人拉着帝国去前边打仗,后边却有人拖后腿搞贪污。”
嬴政本想说没人有这个胆,但是话又不能说得太绝对,于是他道:“知道晋国大夫羊舌鲋吗,孔圣人评价此,集三恶于一身,死有余辜。为防有人贪墨。廷尉李斯一早便提出过官吏互相监察的意见,不过还未成型罢了。”
李斯,楚国上蔡人。他师从儒家宗师荀子,最后学成后却是法家翘楚。在七国纷争不断时,李斯果断选择了秦国,又在秦国权利还未被收拢在一人手中时,选择了嬴政。
要说整个秦国朝堂,谁最懂得嬴政一统六国的志向,必然是李斯李通古。
可要说上辈子社会最不看好扶苏,那也是他李通古。
因而扶苏一听是李斯提出的建议,顿时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嬴政不懂儿子怎么突然面色难看,当即问:“你这是对通古有意见不成。”
扶苏苦着脸道:“儿臣不敢,也不敢想以后要是儿子和廷尉只能活一个的时候,父王会选谁。”
嬴政:……你好像有那个大病。
在宫室外头,影密卫头领章邯已经蜷起来笑得发抖了,万幸他还记得捂嘴。
天地良心,章邯是真没胆子偷听上司如何手把手教儿子政事的,他今天来这里本身就是有正事。
前些日子为了樊於期整出来的事,章邯近来没少到处跑。好在王上安排的任务终于有了点进度,章邯才回来准备简单汇报,没想到能听见长公子讲的笑话。
章邯笑完缓过劲来,估摸着嬴政现在没空听他汇报,圆润地选择了离开。
宫室里,嬴政用竹简抽了扶苏三下手心以示惩戒,要他专心点不许胡乱瞎想。
问政继续,扶苏又扒拉出“百家学说”:“父王对百家的看法,究竟是什么样呢?”
嬴政一针见血道:“治学有余,治政无能,百家皆废物。”
扶苏一时被惊得瞪大眼,不知所措。
亲爹居然这么刚。
“孔圣人希望人人都知礼明仪,尊崇周王室;墨翟研究器物让庶民过得更自在;农家宣扬君王亲自躬耕体会耕种不易。但实际上呢?诸侯国互相征伐的时候,有谁想起过周王室;庶民一辈子和土地绑在一起,命比纸薄;君王忙于权利争夺,不会太在乎土地税收是否合理。”
嬴政看着扶苏,深深一叹:“寡人从争夺权利的第一天起,就知道百家宣扬的学说是怎样一个理想乡。人人都想在那里生活。但是扶苏,寡人是秦王,你是秦王的儿子,理想乡再美好也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虚幻。”
扶苏明白了嬴政的意思。百家学说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理念太过超前,且无人愿意取用。
扶苏:“可是不认字的庶民们,很容易被哄走,这要怎么办?”
嬴政:“当然是定期派人去宣讲政令。不过庶民不认字也的确是个问题,有空要派几个没用的老头去给庶民授课了。”
虽然听起来是个养老的新职位,但扶苏懂了父王看人不顺眼就要扔出朝堂的真意。
可以说既满足了政令的施行,又顺带让君王心情畅快,任谁听了都觉得两全其美。
扶苏的问政之旅只持续了短短两刻钟,两刻钟一过,他就被嬴政扔出了章台宫。
嬴政给的理由是:你小子太笨了,耽误寡人看奏章。
扶苏眉头拧成一个死结,很不服气嬴政的评价,但他又确实在经验和阅历上差了父王一大截,只能气呼呼攥着来时不到一半的竹简回去,打算来日再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